丹波元簡

《素問識》~ 卷二 (10)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0)

1. 平人氣象論篇第十八

吳云。平人。氣血平調之人。氣。脈氣。象。脈形也。

平人,調經論云。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終始篇云。形肉血氣。必相稱也。是謂平人。

白話文:

在《調經論》中,被稱為「平人」的人,是指陰陽平衡,身體機能正常運作的人。

《終始篇》裡也提到,形體、肌肉、血液和氣息都互相協調的人,可以稱為「平人」。

一吸脈亦再動,高本刪亦字。醫統同。簡按靈動輸篇。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甲乙引。作一呼脈亦再動。一吸脈亦再動。

白話文:

每一次呼氣,脈搏也會跳動;每一次吸氣,脈搏也跳動兩次。

閏以大息,張云。常人之脈。一呼兩至。一吸亦兩至。呼吸定息。謂一息既盡。而換息未起之際也。脈又一至。故曰五動。閏。余也。猶閏月之謂。言平人常息之外。間有一息甚長者。是為閏以太息。而又不止五至也。簡按張注詳備。與難經符。但難經以一呼再動。一吸再動。呼吸之間又一動。為定息五動。張則以一息四動。兩息之間又一動。為五動。此為少異焉。李云。一息四至。呼吸定息脈五動者。當其閏以大息之時也。馬及志高並同。此說不可從。果如其言。則宜云閏以大息。呼吸脈五動。噫。何倒置經文。而釋之也。

白話文:

張仲景說:「閏以大息」。正常人的脈象,一呼兩次,一吸也兩次。在呼氣和吸氣之間,脈搏靜止,稱為「定息」。在定息結束、下一次呼吸開始之前,脈搏會跳動一次。所以,一共是五次動脈搏動。

「閏」就是多餘的意思,就像閏月一樣。除了正常的呼吸脈象之外,有時會出現特別長的一次呼吸,這就是「閏以太息」。這種情況下,脈搏動脈搏的次數不止五次。

簡按:張仲景的註解解釋得非常詳細,與《難經》一致。但《難經》記載為「一呼再動,一吸再動,呼吸之間又一動」,稱為定息五動。而張仲景則記載為「一息四動,兩息之間又一動」,稱為五動。這兩者有略微差別。

李東垣說:「一息四次動脈搏,在呼吸定息時,脈搏動脈搏五次,這就是『閏以大息』的時候。」馬和志高等人也有相同的看法。

這種說法不能認同。如果他們的說法正確,那麼經文中應該寫作「閏以大息,呼吸脈五動」。為什麼要倒置經文來解釋呢?

常以不病,甲乙。病下。有之人二字。

以調之為法,甲乙。無為法二字。

曰少氣,馬雲。難經以為離經脈。由正氣衰少。故脈如是也。吳云。是為虛寒。

三動而躁,馬雲。難經亦以為離經脈。是六至而躁。躁者。動之甚也。王注以躁為煩躁。靈樞終始禁服等篇。有一倍而躁。二倍而躁等語。則躁本言脈。不言病也。張云。躁者。急疾之謂。

白話文:

「三動而躁」指脈搏跳動過快、過猛。難經也認為這是一種脫離經脈的異常現象。當脈搏跳動快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出現躁動不安。躁是指脈搏跳動過於劇烈。王冰注釋躁為煩躁。但靈樞《終始禁服》等篇中提到的「一倍而躁」、「二倍而躁」等說法,表明躁原本是指脈搏,而不是疾病。張氏認為躁是指脈搏跳動急促快速。

尺熱曰病溫,張云。言尺中近臂之處有熱者。必其通身皆熱也。脈數躁而身有熱。故知為病溫。高雲。脈躁疾而尺膚熱。則曰病溫。簡按王注。以尺為寸關尺之尺。馬亦從之。非。

白話文:

手太陰肺經尺脈發熱稱為「病溫」,張仲景說:手太陰肺經上臂附近的尺脈發熱。必定是全身都發熱了。脈搏快速浮躁且身體發熱。所以知道是病溫。高保衡說:脈搏浮躁快速,尺脈皮膚發熱。就可以稱為病溫。簡明按語:王注認為「尺」是指寸關尺的尺脈。馬師也這麼認為。錯了。

脈滑曰病風,張云。數滑而尺不熱者。陽邪盛也。故當病風。然風之傷人。其變不一。不獨在於肌表。故尺不熱者。脈法曰。滑。不澀也。往來流利。為血實氣壅。簡按壽夭剛柔篇云。病在陽者。命曰風。病在陰者。命曰痹。此章與痹對言。亦謂偏風之屬。

白話文:

脈搏滑利,表示有風病。張仲景說,脈搏滑利,尺脈不熱,是陽邪過盛的表現,因此會出現風病。

風病對人體的影響不只侷限於表層,還有可能深入內部。所以尺脈不熱,在脈法中解釋為「滑」脈,也就是脈搏流利,不澀滯,表示血氣過盛,壅滯不通。

《壽夭剛柔篇》中記載,陽氣受損的疾病稱為「風」,陰氣受損的疾病稱為「痹」。這段話將風病與痹病對比,因此指的是屬於半身不遂或中風等偏風類疾病。

脈四動以上曰死,張云。一呼四動。則一息八至矣。況以上乎。難經謂之奪精。四至曰脫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盡。是皆一呼四至以上也。故死。

白話文:

脈象忽疏忽數,就像高聳的雲朵。一次呼吸超過四次脈動,這是過亢的極致。脈搏完全停止,這是過虛的極致。忽疏忽數,則是脈象混亂的極致。因此這些情況都被稱為死亡。 乍疏乍數,高雲。一呼脈四動以上。則大過之極。脈絕不至則不及之極。乍疏乍數。則錯亂之極。故皆曰死。

人無胃氣曰逆,張云。如玉機真臟論曰。脈弱以滑。是有胃氣。終始篇曰。邪氣來也。緊而疾。穀氣來也。徐而和。是皆胃氣之謂。大都脈代時宜。無太過無不及。自有一種雍容和緩之狀者。便是胃氣之脈。

白話文:

張氏說:「一個人如果沒有胃氣,就會產生逆氣。」

《玉機真臟論》說:如果脈搏虛弱而滑利,表示有胃氣。

《終始篇》說:病邪入侵時,脈搏會緊而急促;谷氣來臨時,脈搏會緩慢而平和。這些都指的是胃氣。

總的來說,脈搏的跳動應該合乎時宜,不過分太過或不足。如果脈搏有一種從容平和的樣子,這就是胃氣的脈象。

胃而有毛,脈經。作有胃而毛。下並同。張云。是為賊邪。以胃氣尚存。故至秋而後病。後皆仿此。

臟真散於肝,吳云。肝氣喜散。春時肝木用事。故五臟天真之氣。皆散於肝。

但代無胃曰死,張云。長夏屬土。雖主建未之六月。然實兼辰戌丑未四季之月為言也。代。更代也。脾主四季。脈當隨時而更。然必欲皆兼和軟。方得脾脈之平。若四季相代。而但弦但鉤。但毛但石。是但代無胃。見真臟也。故曰死。簡按吳馬並仍王注。以代為止。恐與經旨左矣。

白話文:

張仲景說:「長夏時節屬於土,雖然它主要掌管農曆六月,但它實際上包含辰、戌、醜、未四季的月份。」「代」指更換。「脾」掌管四季,脈象應隨之而變,但必須兼顧和軟,才能達到脾脈的平衡。如果四季更替,脈象只有弦、鉤、毛、石,那就是「但代無胃」,顯示內臟出了問題,所以說會導致死亡。

注釋:

  • 吳馬和王注都將「代」解釋為「停止」,這與經文的本意不符。

軟弱有石曰冬病,張云。石為冬脈。屬水。長夏陽氣正盛。而見沉石之脈。以火土氣衰。而水反乘也。故至冬而病。簡按推前文例。石當是弦。冬病當是春病。

白話文:

張氏說:「如果脈象軟弱無力,且有弦象,就叫做『冬病』。」

這裡的「石」是指弦脈。「冬脈」代表水脈。

在長夏陽氣旺盛的季節,如果出現沉細的弦脈,說明火土之氣衰弱,水氣反而增盛。因此,到了冬天就會發病。

簡按:根據前文的推論,這裡的「石」應該是「弦」,而「冬病」應該是「春病」。

弱甚曰今病,馬雲。弱。當作石。張同。云。長夏石甚者。火土大衰。故不必至冬。今即病矣。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弱。作石。簡按今甲乙。弱。作軟。脈經。作石。推前文例。弱當是弦。志高從王義。

白話文:

虛弱嚴重的人現在就已經生病了,馬雲說「虛弱」,應該是「石脈」的意思。張同認為,石脈脈象嚴重的人,是火土之氣極度衰竭導致的,所以不必等到冬天就會發病,現在就已經生病了。

新校正:

按《甲乙經》的記載,「弱」應該寫作「石」,《簡按》說,現在的《甲乙經》中「弱」寫作「軟」,《脈經》中寫作「石」。根據前文的脈象特徵,這裡的「弱」應該是「弦脈」的意思。志高先生贊同王義的觀點。

臟真濡於脾,吳云。濡。澤也。脾氣喜濡澤。長夏之時。脾土用事。故五臟真氣。皆濡澤於脾。

毛而有弦曰春病,吳本。毛。作胃。張云。弦為春脈。屬木。秋時得之。以金氣衰。而木反乘也。故至春木王時而病。簡按推前文例。當是胃而有鉤。曰夏病。

白話文:

原文:

毛而有弦曰春病。

如果脈象浮而緊,稱為「春病」。

原文:

吳本。毛。作胃。

吳本的「毛」字,應解釋為「胃」。

原文:

張雲。弦為春脈。屬木。秋時得之。以金氣衰。而木反乘也。故至春木王時而病。

張仲景認為,「弦」脈是春天的脈象,屬木。如果在秋天出現,是因為金氣衰弱,而木氣反過來了抑制金氣。所以到了春天,木氣旺盛的時候,就會發病。

原文:

簡按推前文例。當是胃而有鉤。曰夏病。

簡便按,推測前面文例,應該是「胃而有鉤」,稱為「夏病」。

弦甚曰今病,張云。秋脈弦甚。是金氣大衰。而木寡於畏。故不必至夏。今即病矣。簡按推前文例。當是鉤甚。

白話文:

張仲景說:「脈弦很緊,就是現在發病的徵兆。」

秋季脈象弦緊,表示肺金之氣大衰,而肝木之氣畏懼肺金,故不必等到夏季才會發病,現在就會發病。

附註: 通過對前文的推敲,這裡的「弦甚」應該是「鉤甚」。

以行營衛,甲乙。以。作肺。

石而有鉤曰夏病,張云。鉤為夏脈。屬火。冬時得之。以水氣衰。而火反侮也。故至夏火王時而病。汪昂云。鉤。當作軟弱。簡按推上文例。當是胃而有弱。曰長夏病。

白話文:

有石癉類似鉤狀的,是夏季的疾病。(張氏說):鉤狀為夏季脈象,屬火。冬季患上這種疾病,是因為水氣衰弱,而火氣反過來侵犯。所以到了夏季火氣旺盛的時期,才會發病。汪昂說:「鉤」應該寫作「軟弱」。根據上文例證,應該是胃中有弱點,稱為長夏病。

鉤甚曰今病,張云。冬脈鉤甚。是水氣大衰。而火寡於畏。故不必至夏。今即病矣。簡按推上文例。當是弱甚曰今病。而軟弱有石曰冬病以下。與春夏其例不同。蓋錯綜其意。欲人彼此互推。知其由也。必不文字訛誤焉。

白話文:

「鉤甚」就是現今的病症。張仲景說:「冬天脈象鉤很明顯,表示水氣極度衰弱,而火氣卻很強盛,因此不必等到夏天,現在就會發病。」

簡要說明:根據上文的記載,應該是「弱甚」才對,而「軟弱有石」則在「冬病」以下,與春夏的記載不同。可能是因為把內容混淆了,所以想要讀者相互參照理解其意義。一定是這樣,不會是文字上的錯誤。

其動應衣脈宗氣也,甲乙。衣。作手。脈下。有之字。沈氏經絡全書曰。虛里。乳根穴分也。俗謂之氣眼。顧英白曰。乳根二穴。左右皆有動氣。經何獨言左乳下。蓋舉其動之甚者耳。非左動而右不動也。其動應手。脈宗氣也。素問本無二義。馬玄臺因坊刻之誤。而謂應衣者。言病人肌肉瘦弱。其脈動甚而應衣也。亦通。始讀素問。則心竊疑之。至讀甲乙經。而疑遂釋然。簡按五味篇曰。大氣積於胸中。命曰氣海。邪客篇曰。宗氣積於胸中。皆此義也。通雅云。宗尊一字。孝經。宗祀。注。尊祀。王云。宗。尊也。此乃古訓。應衣。當從甲乙。而作應手。若應衣則與下文何別。張云。前言應衣者。言其微動似乎應衣。可驗虛里之胃氣。此言應衣者。言其大動。真有若與衣俱振者。此臆度之見。不考甲乙之失耳。

白話文:

脈搏活動可以觀察到衣衫下的氣脈。

甲乙經中,「衣」寫作「手」,脈象位於手部下方,有「之」字形的紋路。沈氏的《經絡全書》認為,這是「虛裏」,也就是乳根穴分氣的地方。一般俗稱氣眼。

顧英白說,左右乳根兩個穴位都有氣脈活動。但為什麼經典只提到左乳下?這是因為舉出較明顯的部位,並不是隻有左側有動氣,右側沒有。

氣脈活動和手部脈象相應,也就是脈搏的宗氣。

《素問》原本沒有「應衣」和「應手」兩個說法,是馬玄臺誤刻。應衣是指患者肌肉瘦弱,脈搏跳動有力,甚至可以透過衣衫感受。這種說法也行得通。

初讀《素問》時,心中會存有疑慮。但讀完整部《甲乙經》之後,疑惑就消除了。

《五味篇》中提到,「大氣積於胸中,命曰氣海」。《邪客篇》中提到,「宗氣積於胸中」,也是這個意思。

《通雅》中說,「宗」和「尊」是同一個字。《孝經》中「宗祀」,注釋為「尊祀」。王氏說,「宗」就是「尊」。這是古代通用的說法。

「應衣」應該是從《甲乙經》而來,寫作「應手」。如果寫作「應衣」,和下文有何區別?

張氏說,前面提到「應衣」,是指脈搏微動,似乎可以透過衣衫感受,可以驗證胃氣虛弱。而這裡的「應衣」,是指脈搏跳動劇烈,就像衣衫跟著抖動一樣。這只是臆測之詞,沒有仔細考證《甲乙經》的原意。

盛喘數絕,張云。若虛里動甚而如喘。或數急而兼斷絕者。由中氣不守而然。故曰病在中。簡按馬吳志。以喘為病證。非。

白話文:

劇烈呼吸、多次短暫中斷 ,張氏說:如果虛弱的內臟運動過度,就會出現喘息的現象。或者呼吸急促而且斷斷續續,這是因為中氣不能固守所致。所以說,這個疾病在中焦。

簡要按語:

馬吳志把喘息作為一種病證,這是錯誤的。

結而橫有積矣,張云。胃氣之出。必由左乳之下。若有停阻。則結橫為積。故凡患癥者。多在左肋之下。因胃氣積滯而然。如五十六難。曰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者。蓋以左右上下。分配五行而言耳。而此實胃氣所主也。吳云。脈來遲。時一止。曰結。橫。橫格於指下也。言虛里之脈結而橫。是胃中有積。簡按橫。蓋謂其動橫及於右邊。張注以結橫不為脈象。恐非。

白話文:

如果脈象凝聚而橫著,張仲景說:這是胃氣流出的緣故。胃氣流出必定經過左乳下方。如果胃氣在這裡受阻,就會形成凝聚橫隔的積聚。所以凡患有癥積的人,大多在左肋下方,都是因為胃氣積滯所致。就像《黃帝內經·素問·五十六難》裡說的:「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這是因為將身體左右上下分配給五行來說的。而實際上,這是胃氣所主導的。吳鞠通說:脈搏出現遲緩,時而停滯,稱為「結」。「橫」是指脈搏橫著按壓在手指下方。「結」和「橫」合起來,指虛裡脈象凝聚橫臥,表示胃中積聚。簡明按語說,**「橫」是指脈動橫著延伸到右側。**張仲景的註解把「結橫」不當作脈象,恐怕不妥。

絕不至曰死,志云。胃腑之生氣絕於內也。

宗氣泄也,吳云。宗氣宜藏不宜泄。乳下虛里之脈。其動應衣。是宗氣失藏。而外泄也。馬雲。乳下之動應衣者。予曾見其人病終不治。張云。虛里跳動。最為虛損病本。故凡患陰虛勞怯。則心下多有跳動。及為驚悸慌張者。是即此證。人止知其心跳。而不知為虛里之動也。但動之微者。病尚微。動之甚者。病則甚。亦可因此以察病之輕重。凡患此者。當以純甘壯水之劑。填補真陰。夫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是由胃氣。而上為宗氣也。氣為水母。氣聚則水生。是由肺氣而下生腎水也。今胃氣傳之肺。而腎虛不能納。故宗氣泄於上。則腎水竭於下。腎愈虛。則氣愈無所歸。氣不歸則陰愈虛矣。氣水同類。當求相濟。故凡欲納氣歸原者。惟有補陰以配陽一法。簡按許氏本事方云。王思和曰。今心怯非心鬆也。胃之大絡。名曰虛里。絡胸膈及兩乳間。虛而有痰則動。此張注所未論及。故表而出之。

白話文:

吳氏說:由於宗氣外泄所致。宗氣應該內藏,不應該外泄。乳下有虛裏之脈,當人穿著衣服時,這種脈動會表現出來。這是宗氣不能內藏,而外泄的緣故。馬氏說:乳下跳動應衣的,我曾見過這樣的病人,最終不治。張氏說:虛裏跳動,是虛損病的根本原因。因此,凡是患有陰虛勞怯的人,胸下多有跳動。以及容易驚悸慌張的,都是這種證候。人們只知道自己的心臟跳動,卻不知道是虛裏的動。但是,動的輕微的,病還不是很重。動得很厲害的,病就嚴重了。也可以以此來判斷病情的輕重。凡是患有這種病的,應該用純甘壯水之劑,來填補真陰。穀物進入胃中,通過肺輸布到全身的五臟六腑。是由於胃氣上升,才形成宗氣的。氣為水之母,氣聚則生水。由此,肺氣下降而產生腎水。現在胃氣傳到肺,但腎虛不能接受,所以宗氣外泄於上,腎水虧竭於下。腎越虛,氣就越沒有歸屬。氣不歸屬,陰就越虛弱了。氣水同類,應該相互濟助。所以,凡是想讓氣歸於原位的,只有用補陰以配陽這一方法。簡按許氏《本事方》:王思和說,現在的心怯並不是心臟鬆弛。胃部的大絡,叫做虛裏。它橫貫胸膈和兩乳之間,虛而有痰則動。這是張氏注沒有論及的,所以寫出來。

中手促上擊者,馬雲。寸口之脈。中醫人之指。而促上來擊者。是肩背在上。故其脈促上也。名曰肩背痛。簡按據馬注。促上。謂促於魚上而搏擊。吳以為結促之促。志以為浮而搏擊。並乖經旨。

白話文:

脈象從中指部位跳動而向上搏擊,這是馬雲提出的脈象描述。它指的是寸口脈,也就是中醫診脈時觸及中指上的脈搏。如果脈象從中指向上跳動得很急促,說明患者的肩背部有疼痛。因此,這種脈象被稱為「肩背痛脈」。

簡要註釋:

根據馬注的解釋,「促上」是指脈象在魚際穴以上跳動得很急促,並有搏擊感。吳氏認為「促」是指脈象結促,而志氏則認為「促」是指脈象浮而搏擊。這些解釋都與經文的本意不符。

寒熱及疝瘕少腹痛,馬雲。下文脈急者。曰疝瘕少腹痛。據理此處及疝瘕少腹痛六字為衍。簡按當從新校正。

白話文:

寒熱及疝氣、腹痛 ,馬雲(註解)。下文脈搏急促者,稱為疝氣、腹痛。

簡評: 正文中「及疝瘕少腹痛」六個字應為衍文,應從新校正刪除。

沉而橫曰脅下有積,甲乙。橫下。有堅字。無有積二字。張云。橫。急數也。志云。橫。橫逆。言脈之形象。非謂病也。簡按橫。謂寸口脈位。橫斜於筋骨間。張志恐非。

白話文:

脈沉而橫走表示脅下有積塊,甲乙二脈。脈橫斜於下。有「堅」字。沒有「有積」二字。張志聰說,橫脈表示脈搏跳動急促。成無已說,橫脈表示脈搏橫逆不順。這是指脈搏的形象,而不是指疾病。簡按,橫指寸口脈的脈位,它橫斜地走於筋骨之間。張、成的解釋可能不對。

沉而喘,甲乙。沉。作浮。

脈滑浮而疾者,甲乙。作脈浮滑實大。

脈急者,吳云。急。弦急也。是為厥陰病脈。張云。弦急者。陰邪盛。故為疝瘕少腹痛。

疝瘕,甲乙。作疝㿗。

曰病無他,張云。雖曰有病。無他虞也。高雲。無他變也。

不間臟,張云。五十三難曰。七傳者死。間臟者生。七傳者。傳其所勝也。間臟者。傳其所生也。皆此之謂。考之呂氏注。曰。間臟者。間其所勝之臟。而相傳也。心勝肺。脾間之。脾勝腎。肺間之。肺勝肝。腎間之。腎勝心。肝間之。肝勝脾。心間之。此謂傳其所生也。今不間臟。而傳其所克。故曰死。間。去聲。

白話文:

張仲景說:「不管臟腑。」《傷寒論·五十三難》上說,七次傳變的人會死,傳變到其他臟腑的人會活。七次傳變是指傳變到它所勝克的臟腑。傳變到其他臟腑是指傳變到它所生發的臟腑。這些都屬於這種情況。考證呂氏的註解,說是傳變到其他臟腑是指傳變到它所勝克的臟腑,它們之間互相傳變。心勝肺,脾間之;脾勝腎,肺間之;肺勝肝,腎間之;腎勝心,肝間之;肝勝脾,心間之。這就叫做傳變到它所生發的臟腑。現在不管臟腑,而是傳變到它所剋制的臟腑,所以說會死。間,讀去聲。

臂多青脈,張云。血脫則氣去。氣去則寒凝。凝泣則青黑。故臂見青色。言臂則他可知矣。即診尺之義。志云。診。視也。論診尺必先視臂之脈色。

白話文:

手臂上出現很多青色的脈絡,這是因為血液不足,導致氣血無法運行。氣血無法運行,就會產生寒氣凝結。凝結的氣血會變成青黑色,所以手臂上才會出現青色。只要觀察手臂,就能知道其他部位的情形。這也符合診脈的道理。診脈指的是觀察,所以診脈之前必須先看手臂的脈絡顏色。

解㑊,釋音。㑊。音亦。熊同。高雲。解。懈同。㑊。音亦。餘篇解㑊同。猶懈怠。志云。懈惰也。杭世駿道古堂集云。解㑊二字。不見他書。解。即懈。㑊。音亦。倦而支節不能振聳。憊而精氣不能檢攝。筋不束骨。脈不從理。解解㑊㑊。不可指名。非百病中有此一症也。內經言此者凡五。平人氣象論云。尺脈緩澀。謂之解㑊。王氏注。佇不可名。佇。困弱也。(按宋書明恭王皇后傳。後在家。為佇弱婦人。)玉機真臟論云。冬脈太過。則令人解㑊。此從脈起見也。刺瘧論云。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解㑊。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甚。此從瘧起見也。刺要論云。刺骨無傷髓。髓傷則銷鑠胻酸。體解㑊然不去矣。四時刺逆從論云。夏刺經脈。血氣乃竭。令人解㑊。此從刺而究其極也。要皆從四末以起見。如經所言墮怠。小變其辭。而意較微眇爾。宋景濂送葛醫師序。不得其解。篁南江氏。輯名醫類案。引葉氏錄驗方。以為俗名發痧之證。別列一門。武斷極矣。余嘗見有此病。發必神思躁擾。少腹痛。靈素未嘗言及。與解㑊之義。毫不干涉。殆大繆矣。簡按王注據刺瘧論解之。然此少陽瘧之狀。而非解㑊之義。馬吳張並仍王注。皆不可從。但志高及杭氏之說為穩貼。解㑊字。亦見論疾診尺篇。云。尺肉弱者。解㑊也。蓋解㑊。即懈惰懈倦之謂。四時刺逆從論解㑊。診要經終論作解惰。刺瘧論解㑊。巢源作解倦。此可以證也。㑊。即亦字從人者。與易通。王注氣厥論云。食亦者。謂食入移易而過。不生肌膚。亦。易也。甲乙引氣厥論。作食㑊。骨空論。易髓無孔。王注云。易。亦也。此可以證㑊亦同。而與易通也。而易。謂變易其平常。神農本草蜣螂條。狂易。(證類。音羊。誤。漢書外戚傳云。素有狂易病。師古注。狂易者。狂而變易常性也。)陰陽別論。偏枯痿易。王注。易。謂變易常用。而痿弱無力也。大奇論。跛易偏枯。王注。血氣變易。為偏枯也。知是解易即解惰。變易平常之義矣。滑云。一說作解極。謂懈倦之極也。未知何據。虞氏正傳云。解者。肌肉解散。㑊者。筋不束。俗呼為砂病。內經名解㑊。實非真砂病也。此說亦太誤。

白話文:

解㑊 ,發音「亦」。「㑊」音同「亦」,「熊」字同「公」。

「解」音同「懈」。「㑊」音同「亦」。其他篇章中「解㑊」同義,意思都是懈怠。

《世說新語》:「懈惰,也指懶惰。」

《杭世駿道古堂集》:「『解㑊』二字未見於其他書籍。『解』即『懈』,『㑊』音同『亦』,是指疲倦到手腳無力不能抬起,精神衰弱到無法控制。筋不能束骨,脈絡混亂。『解解㑊㑊』,無法明確指稱,並非百病中的一種症狀。」

《內經》中提到「解㑊」的地方共有五處。

《平人氣象論》:尺脈緩慢且澀滯,稱為「解㑊」。王氏注:「具體症狀難以描述,『佇』為睏倦衰弱之意。」(按《宋書·明恭王皇后傳》:皇后在家時,形容她為「佇弱婦人」。)

《玉機真臟論》:冬天脈象過於盛大,會讓人出現「解㑊」症狀。這是從脈象角度觀察的。

《刺瘧論》:足少陽經的瘧疾,會讓人身體「解㑊」。身體既不發冷,也不發熱,怕見到人,見到人會心生畏懼。發熱時出汗很多。這是從瘧疾的角度觀察的。

《刺要論》:刺入骨頭而不傷及骨髓,如果傷及骨髓,就會消瘦、肌肉萎縮、身體長期出現「解㑊」症狀。

《四時刺逆從論》:夏天的時候刺入經脈,會耗盡氣血,讓人出現「解㑊」症狀。這是從刺血的角度推究到極致。

這些症狀都是從四肢末端開始出現的,類似於《內經》中說的「墮怠」,只是說法略有不同,意義較為深奧。

宋景濂《送葛醫師序》:不得其解。明朝篁南江氏編纂的《名醫類案》,引用了葉氏錄驗方,認為俗稱的「發痧」是一種病,把它單獨列為一類。這種說法過於武斷。

我曾經見過這種病,發病時神思煩躁,小腹疼痛,《靈樞》中未曾提及。這與「解㑊」的症狀完全不同,恐怕差得很遠。

簡要按語:王注根據《刺瘧論》解說「解㑊」,但其中關於少陽瘧疾的症狀,並非「解㑊」的真正含義。馬、吳、張等人沿用王注,都不可信從。只有志高和杭氏的說法較為妥帖。

「解㑊」一詞也見於《論疾診尺篇》:「尺部的肌肉較弱,稱為『解㑊』。」「解㑊」即懈惰懈倦的意思。《四時刺逆從論》將「解㑊」解為「解惰」,《診要經·終論》將「解㑊」解為「解倦」,可以作為佐證。「㑊」就是「亦」字從人,與《易經》相通。王注《氣厥論》:「『食亦』,是指食物進入體內後移易過快,不滋養肌肉皮膚。『亦』即易也。」《甲乙經》引用《氣厥論》將「食亦」寫作「食㑊」。《骨空論》:「易髓無孔。」王注:「『易』即『亦』也。」這些都可以證明「㑊」同「亦」,與《易經》相通。「易」指變易平常。《神農本草經·蜣螂條》:「狂易。」(證類:音「羊」,錯。漢朝《外戚傳》:「素有狂易病。」師古注:「『狂易』,是指狂躁而變易本性。」)《陰陽別論》:「偏枯痿易。」王注:「『易』,是指變異平常而致痿弱無力。」《大奇論》:「跛易偏枯。」王注:「氣血變易,形成偏枯。」由此可知,解易即解惰,是指變易本性的意思。

滑氏說:「另一種說法將『解㑊』理解為『解極』,指懈倦到極點。」不知此說有何依據。

虞氏《正傳》:「『解』是指肌肉鬆散。『㑊』是指筋不能束縛。」民間稱之為「砂病」。《內經》中稱之為「解㑊」,實際上並非真正的砂病。這種說法也過於錯誤。

安臥脈盛曰脫血,馬雲。安臥者。不能起也。脈盛者。火愈熾也。火熱則血妄行。故謂之脫血。高雲。安臥。猶嗜臥。

白話文:

如果臥著不動,脈搏卻很盛,就稱為「脫血」。

「安臥」是指不能起牀。

「脈盛」是指體內的火氣越來越旺盛。

火氣太旺盛,就會導致血液亂竄、胡亂流動。

所以才稱為「脫血」。

高雲也說,安臥就好像很愛睡覺的意思。

尺澀脈滑謂之多汗,吳云。尺部肌膚澀。是皮毛失其津液也。脈來滑。陰火盛也。陽盛陰虛。故為多汗。陰陽別論曰。陽加於陰。謂之汗。簡按王以脈為尺脈。張同。並誤。

白話文:

尺脈粗澀,脈搏滑動,表示經常出汗。(這是)吳起說的。尺脈屬肌肉肌膚,脈澀就表示皮毛失去了津液。脈搏來得滑動,表示陰火旺盛。陽盛陰虛,所以容易出汗。《陰陽別論》說,陽加在陰上,就叫做出汗。

我考查了王叔和的註解,認為脈澀指的是尺脈,張機也同意這個說法。這兩個人都搞錯了。

脈尺粗,熊本。無脈字。吳同。當刪。

謂之熱中,簡按王注。謂下焦中也。非。馬雲。熱氣在腹。謂之熱中也。

目裹微腫,宋本。裹。作里。吳同。志高作內。並非。

胃疸,簡按疸。癉同。即前篇所謂消中。後世所稱中消渴也。馬雲。谷疸。志云。黃疸。並非。

面腫曰風,馬雲。水證有兼風者。其面發腫。蓋面為諸陽之會。風屬陽。上先受之。故感於風者。面必先腫。不可誤以為止於水也。評熱論。水熱穴論。論疾診尺篇。皆名曰風水。王注以為胃風者非。及考風論。胃風之狀。並無面腫之說。簡按金匱要略云。面目腫大有熱。名曰風水。又云。腰以上腫。當發汗。

白話文:

面部浮腫稱為風水 ,是由馬雲提出的。水症合併風的情況下,面部會出現浮腫。因為面部是諸陽經脈匯聚的地方,而風屬陽,所以風邪首先會侵犯面部。因此,感染風邪的人,面部必定會首先浮腫。不能誤認為僅僅是水腫。

評語:

《熱論》、《水熱穴論》、《論疾診尺篇》等經典著作都將這種情況稱為「風水」。王氏注釋認為是「胃風」的說法是不對的。查閱《風論》,胃風的症狀中並沒有提及面部浮腫。

簡要注釋:

《金匱要略》中記載:「面目腫大發熱,稱為風水。」又說:「腰部以上浮腫,應發汗治療。」

足脛腫曰水,吳云。脾胃主濕。腎與膀胱主水。其脈皆行於足脛。故足脛腫者為水。簡按金匱要略云。腰以下腫。當利小便。

白話文:

腳和小腿腫脹叫做水腫,是我吳謙所說的。脾和胃主管濕氣。腎和膀胱主管水液。這些經絡都循行於腳和小腿。所以腳和小腿腫脹是因為水液的關係。簡按《金匱要略》中記載:腰部以下腫脹,應當利尿。

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趙府本。妊。作任。熊吳張並同。張云。心脈動甚者。血王而然。王啟玄雲云。蓋指心經之脈。即神門穴也。其說甚善。任。妊同。孕也。簡按論疾診尺亦曰。女子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知是全本作足少陰者。未為得。王以動為厥厥動搖之動脈。馬以妊子為男子。皆誤。

白話文:

如果婦女的左手腕少陰脈跳動得很厲害,表示她懷孕了。(趙府本)原版本寫作「妊」,後改用「任」,熊吳、張氏等人都同意。張氏說:心脈跳動得很厲害,是因為血液過於充盈。王啟玄也說類似的話。這裡所指的心經脈絡,就是神門穴。他的說法非常有道理。「任」和「妊」同義,都是懷孕的意思。我查閱《論疾診尺》,書中也說:如果婦女的左手腕少陰脈跳動得很厲害,表示她懷孕了。由此可知,原版本應該是「左手腕少陰脈」,而不是「右足少陰脈」。王氏認為「動」指厥脈,馬氏認為「妊子」指男性,都是錯誤的。

未有臟形,馬雲。未有正臟之脈相形。而他臟之脈反見。春夏脈宜浮大。今反沉細而瘦。秋冬脈宜沉細。今反浮大而肥。此即所謂逆四時也。玉機真臟論云。未有臟形於春夏。而脈沉澀。秋冬脈浮大。名曰逆四時。與此義同。志云。未有春弦夏鉤秋毛冬石之臟形。簡按吳張為真臟之脈形。非。

白話文:

未有臟形

指身體內部臟腑尚未形成,也就是胚胎發育的早期階段。

馬雲

意指脈象表現與正常臟腑脈象相反,體現了「逆四時」的現象。

春夏脈宜浮大

春天和夏天,脈象應當浮起且有力。

今反沉細而瘦

但在胚胎早期,脈象卻表現為下沉、細弱和瘦小,與正常情況相反。

秋冬脈宜沉細

秋天和冬天,脈象應當下沉且細弱。

今反浮大而肥

但在胚胎早期,脈象卻表現為浮起、有力和豐滿,與正常情況相反。

此即所謂逆四時也

這就是「逆四時」的表現。

玉機真臟論雲

《玉機真臟論》中記載,在春夏時節,臟腑尚未形成,脈象表現為下沉和遲緩;而在秋冬時節,脈象卻表現為浮起和有力,這也是「逆四時」的表現。

志雲

有人認為,在胚胎早期,不存在春弦、夏鉤、秋毛、冬石等臟腑脈象的表現。

簡按吳張為真臟之脈形。非。

簡註中說明,吳張將「逆四時」的脈象當作是真臟脈象的表現,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命曰反四時也,吳刪四時二字。馬雲。是皆難治之證。猶脈之反四時也。王注為衍文。殊不知古人以彼形此。則未必非取譬之意。(王注。當是新校正。)簡按馬注似傅會。

白話文:

被稱為「反四時」,吳刪去了「四時」二字。馬雲認為這些都是難以治療的證狀,就像脈象違反了四時的規律一樣。王注認為「四時」是衍文,但不知道古人是用彼形此,不一定不是取譬的意思。(王注:應該是重新校正的。)簡按:馬注的解釋似乎是附會。

肝不弦腎不石也,張云。人生所賴者水穀。故胃氣以水穀為本。而五臟又以胃氣為本。若脈無胃氣。而真臟之脈獨見者死。即前篇所謂但弦無胃。但石無胃之類。是也。然但弦但石。雖為真臟。若肝無氣則不弦。腎無氣則不石。亦由五臟不得胃氣而然。與真臟無胃者等耳。志云。弦鉤毛石。胃氣所生之真象也。真象見者。謂胃氣已絕。故死。然五臟之真象。乃胃腑精氣之所生。精氣絕。則肝不弦。腎不石。而又帶鉤彈石之死脈見矣。高雲。至春而肝不微弦。至冬而腎不微石也。簡按高仍王義。近是。謝縉翁及袁表校本脈經。作肝但弦。心但鉤。脾但弱。肺但毛。腎但石也。未知據何本。

白話文:

張仲景說:「肝脈沒有弦象,腎脈沒有石象,是因為脾胃虛弱。」

人體生存離不開飲食,所以脾胃之氣是根本。五臟又以脾胃之氣為根本。如果脈象沒有脾胃之氣,而只有真臟的脈象,那將是致命的。前面提到的「但弦無胃」、「但石無胃」就是這種情況。

但是,即便單獨出現弦象或石象,如果是真臟的脈象,也不一定就是病變。如果肝氣不足,就沒有弦象;腎氣不足,就沒有石象。這也是因為五臟得不到脾胃之氣而導致的,與真臟虛弱、脾胃無氣的情況是一樣的。王叔和說:「弦鉤毛石都是脾胃之氣產生的正常脈象。」如果出現這種正常脈象,表示脾胃之氣已絕,所以是致命的。

五臟的正常脈象都是脾胃精氣產生的。精氣衰竭,肝就不會出現弦象,腎就不會出現石象,這時還會出現類似弦鉤毛石的死脈。高保衡說:「春天到了,肝脈不應微弦;冬天到了,腎脈不應微石。」

簡按:高保衡的觀點與王叔和的理論相似,比較接近正確。謝縉翁和袁表校訂的《脈經》中寫作「肝但弦、心但鉤、脾但弱、肺但毛、腎但石」。不知道他們根據的是什麼版本。

太陽脈至,張云。此言人之脈氣。必隨天地陰陽之化。而為之卷舒也。太陽之氣。王於穀雨後六十日。是時陽氣太盛。故其脈洪大而長也。馬雲。按王注扁鵲脈法。亦後世假託之言耳。(王注。當是新校正。)簡按新校正扁鵲脈法。出於脈經。呂廣說。出於七難注。太陽脈云云八字。吳本移於陽明後。仿於七難之例也。

白話文:

太陽經脈的脈象:

張仲景說:人的脈象會隨著天地陰陽的變化而舒張或收縮。太陽經的陽氣,在穀雨後六十天達到最盛。這時陽氣過於旺盛,所以太陽經脈的脈象會出現洪大而長的表現。

馬元說:王注中所說的扁鵲脈法,應該是後人假託的記載。(王注:應該是新校正的內容。)

我考證《新校正扁鵲脈法》,出自《脈經》。呂廣說,出自《七難注》。關於太陽脈的描述,吳本將其移到了陽明經後,效仿了《七難》的編排方式。

少陽脈至,張云。少陽之氣。王於冬至後六十日。是時陽氣尚微。陰氣未退。故長數為陽。疏短為陰。而進退未定也。

白話文:

少陽脈的氣候特性,張仲景說:少陽的氣,在冬至後 60 天開始主導。此時,陽氣還很弱小,陰氣還沒有完全消退。因此,脈搏長而數的為陽,脈搏短而疏的為陰。而脈搏的進退還沒有確定。

陽明脈至,張云。陽明之氣。王於雨水後六十日。是時陽氣未盛。陰氣尚存。故脈雖浮大。而仍兼短也。此論但言三陽。而不及三陰。諸家疑為古文脫簡者。是也。及閱七難所載。則陰陽俱全。三陽與此皆同。至。謂太陰之至。緊大而長。少陰之至。緊細而微。厥陰之至。沉短而敦。此三陰三陽之辨。乃氣令必然之理。蓋陰陽有更變。脈必隨於時也。

白話文:

陽明脈的到來

張仲景說:陽明之氣,在雨水節氣後六十天到來。此時陽氣尚未興盛,陰氣仍然存在。所以脈象雖然浮大,但仍兼有短促的感覺。

這個論述只提到了三陽脈,沒有提到三陰脈。很多醫家懷疑是古文缺失了。這種懷疑是正確的。查閱《七難經》後發現,陰陽脈都記載了。三陽脈與這個論述相同。

「至」,是指太陰脈到達。太陰脈緊大而長;少陰脈緊細而微;厥陰脈沉短而敦厚。這是三陰三陽的區別,是氣候變化的必然道理。因為陰陽會變化,脈象也會隨之而變。

琅玕,張云。符瑞圖曰。玉而有光者。說文曰。琅玕似珠。簡按禹貢。厥貢惟球琳琅玕。孔傳。琅玕。石而似珠。爾雅釋地。西北之美者。有崑崙虛之璆琳琅玕焉。郭注。琅玕。狀如珠也。山海經曰。崑崙山。有琅玕。附。李時珍云。在山為琅玕。在水為珊瑚

白話文:

琅玕

根據《符瑞圖》記載,有光澤的玉叫做「琅玕」。《說文解字》中說,琅玕類似珠子。根據《禹貢》,禹貢記載的貢品有美玉、寶石和琅玕。孔穎達解釋:「琅玕」是一種類似珠子的石頭。

《爾雅》中記載:「西北方出產的珍貴物品,有崑崙山的寶石、美玉和琅玕。」郭璞註解:「琅玕」的形狀像珠子。

《山海經》中說:「崑崙山上有琅玕。」

補充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琅玕在山中生長時稱為「琅玕」,在水中生長時稱為「珊瑚」。

微曲,汪機云。偃曲。乃略近低陷之意。數至之中。而有一至似低陷。不應指也。張云。喘喘連屬。急促相仍也。其中微曲。即鉤多胃少之義。吳云。不能如循琅玕之滑利矣。

白話文:

微曲

汪機說:彎曲下垂。表示略微低陷。在數次出現的情況中,有一次看起來像低陷的樣子。不應該指在手指上。張景嶽說:喘息連續,促迫相接。其中微曲,就是指鉤子多、胃口少的現象。吳謙說:不能像沿着竹竿那樣滑利。

前曲後居,吳本。居。作倨。張云。前曲者。謂輕取則堅強而不柔。後居者。謂重取則牢實而不動。如持革帶之鉤。而全失充和之氣。是但鉤無胃也。故曰心死。簡按丁德用注十五難云。後居。倨而不動。勁有故曰死也。王注居為不動。蓋讀為倨。故吳直改之。倨。踞同。漢書。高祖箕踞。張耳傳。作箕倨。踞。蹲也。故為不動之義。

白話文:

「前曲後居」出自吳本,其中「居」字通「倨」,張氏解釋說:「前曲」是指用力較輕,則物品堅硬而不柔韌;「後居」是指用力較重,則物品牢固而不動。就像拿著皮帶的鉤子,卻完全失去了充沛和諧的氣息。這是因為鉤子沒有胃,所以說「心死」。

簡氏註釋丁德用《十五難》說:「後居」是指倨傲不動,有力氣所以稱為「死」。王氏註釋「居」為不動,應該是讀作「倨」,所以吳本直接改為「倨」。「倨」和「踞」同義,《漢書》中記載:「高祖箕踞」,《張耳傳》中寫作「箕倨」。「踞」指蹲坐,因此有不動之意。

厭厭聶聶,吳云。翩翻之狀。浮薄而流利也。馬雲。恬靜之意。

如落榆莢,十五難。落。作循。莢。作葉。甲乙同。馬雲。輕虛以浮之意。張云。輕浮和緩貌。即微毛之義也。李時珍云。榆有數十種。莢榆。其木甚高大。未生葉時。枝條間先生榆莢。形狀似錢而小。色白成串。俗呼榆錢。後方生葉。

白話文:

如同落下的榆樹莢果,十五天後才變軟。落:循序漸進。莢:葉。甲字和乙字相同。馬雲認為是輕盈飄浮的意思。張氏認為是輕盈柔和的樣子,也指細小的絨毛。李時珍說,榆樹有數十種。莢榆的樹木非常高大。樹木在還沒有長出葉子時,枝條間會先長出榆莢。榆莢的形狀像硬幣但較小,顏色是白色,並且成串生長。民間俗稱為榆錢。之後榆樹才會長出葉子。

不上不下如循雞羽,吳云。不上下。則非厭厭聶聶翩翻流利之形矣。如循雞羽。澀而難也。高雲。如循雞羽。極輕極虛。不若榆莢之落也。馬雲。雞羽兩旁雖虛。而中央頗有堅意。所以謂之病也。簡按玉機真臟論。秋病脈曰。其氣來毛。而中央堅兩旁虛。此謂太過。王注蓋本於此。而馬衍其義。

白話文:

吳氏認為,脈象「不上不下」,就不是那種厭厭聶聶、飄渺流利的狀態了。像撫摸雞毛一樣,感覺澀滯難行。

高氏認為,「如循雞羽」形容脈象極其輕虛,不像榆莢落地那樣飄然自若。

馬氏認為,雞毛雖然兩側空虛,但中間卻有些堅韌感。因此,將脈象比喻為「循雞羽」是一種病象。

簡氏查閱《玉機真臟論》,其中提到「秋病脈」時說:「其氣來毛,而中央堅兩旁虛」。王注認為這是「不上不下」脈象的本源,而馬氏則進一步闡發了這個含義。

如風吹毛,簡按毛。草也。左傳隱三年。澗溪沼沚之毛。丁德用十五難注云。風吹毛者。飄騰不定。無歸之象。

白話文:

像風吹毛一樣,容易移動。草名,出現在《左傳·隱公三年》。澗溪沼澤中的草。丁德用《十五難》注釋說,風吹毛就是飄動不定,沒有固定歸處的樣子。

招招,馬雲。招。迢同。迢迢然。長竿末梢。最為軟弱。揭之則似弦而甚和。所以謂之平也。張云。揭。高舉也。高揭長竿。梢必柔軟。即和緩弦長之義。招招。猶迢迢。吳意同。志云。以手相呼曰招。招招。乍伏之象。高雲。柔和而起伏也。簡按集韻。迢迢。高貌。義難葉。志注本於詩邶風招招舟子之疏。尤得其解。

白話文:

招招,馬跑得很快的樣子。,奔跑的意思。迢迢 ,遠遠不斷的樣子。

就像長竿的末端,是最軟弱的。如果把它高高舉起,就會像弦一樣柔軟和順。所以把它叫做。張載說,是高高舉起的含義。高高舉起長竿,它的梢部一定很柔軟,這就表明了和緩拉長弦的意思。招招,像迢迢一樣,吳地意思相同。鄭玄注說,用手指呼喚叫做招招,形容忽上忽下的樣子。高誘注說,柔和而起伏。

簡文按《集韻》,迢迢,高大的樣子。但這個解釋不好尋繹字義。鄭玄的注釋本於《詩經·邶風·招招舟子》的疏解,更能明白地解釋這個詞的含義。

急益勁,甲乙。脈經。急下。有而字。

和柔相離如雞踐地,張云。和柔。雍容不迫也。相離。勻淨分明也。如雞踐地。從容輕緩也。此即充和之氣。亦微軟弱之義。是為脾之平脈。

白話文:

張仲景說,脾脈像「雞踩在地上」一樣「和柔相離」。「和柔」指的是從容不迫,「相離」指的是勻淨分明,就像雞踩在地上時悠然自得、動作輕緩。「和柔」之氣也暗示著脾氣微微軟弱,這是脾脈的平穩狀態。

實而盈數如雞舉足,張云。實而盈數。強急不和也。如雞舉足。輕疾不緩也。前篇言弱多胃少。此言實而盈數。皆失中和之氣。故曰脾病。汪機云。雞踐地。形容其輕而緩也。如雞舉足。言如雞走之舉足。形容脈來實而數也。踐地與舉足不同。踐地。是雞不驚而徐行也。舉足。是被驚時疾行也。況實數與輕緩相反。彼此對看。尤見明白。難經以此為心病。志云。雞足有四爪。踐地極和緩。形容脾土之灌溉四臟。雞舉足。拳而收斂。不能灌溉於四臟也。簡按汪志並鑿。

白話文:

張仲景說:實脈而跳動得非常快,就像雞走路時提腿一樣。實脈而跳動得非常快,表示脈象強急不調和。就像雞走路時提腿一樣,動作輕快而不緩慢。上一篇文章中提到,脈象虛弱大多是因為胃氣不足。這篇文章中提到,脈象實而跳動得非常快,都是由於中和之氣失衡。所以說這是脾臟的病症。汪機說:雞踩在地上的樣子,形容其動作輕柔緩慢。像雞走路時提腿一樣,形容脈象來勢很實且跳動得很快。踩在地面和提腿的動作不同。踩在地面是說雞沒有受到驚嚇,走得很慢。提腿是說雞受到驚嚇時跑得很快。況且實數脈和輕緩脈是相反的。將兩者相對而論,更加明顯。難經將此脈象視為心臟疾患。志雲說:雞的腳有四個腳趾,踩在地面上十分和緩,形容脾土滋養著四臟。雞提腿時,腳掌收縮,不能滋養四臟。簡要地說,汪機和志雲的說法都過於牽強。

如鳥之喙,宋本。鳥。作烏。甲乙同。張云。喙。音誨。嘴也。

如鳥之距,張云。距。權與切。雞足鉤距也。

如屋之漏如水之流,脈經。流。作陷。張云。如屋之漏。點滴無倫也。如水之流。去而不反也。是皆脾氣絕。而怪脈見。

白話文:

正如房屋屋頂漏水一樣,脈絡中氣血流失。經上記載為「流」,也就是「陷脈」。張氏說,就像屋頂漏水,點點滴滴源源不絕;又像水流逝,一去不復返。這些都是因為脾氣衰敗,導致奇特的脈象出現。

如鉤,張云。冬脈沉石。故按之而堅。若過於石。則沉伏不振矣。故必喘喘累累。如心之鉤。陰中藏陽。而得微石之義。莫善昌云。琅玕。石之美者。鉤。乃心之脈也。心脈如循琅玕。腎脈如鉤者。心腎水火之氣。互相交濟者也。

白話文:

心脈像鉤子,張仲景說,冬天的脈搏沉緊如石頭。所以按壓時會感覺堅硬。如果過於堅硬,就會沉伏而不振。因此,患者會喘氣急促、疲累不堪,就像心臟被鉤住一樣。陰中藏陽,而獲得了微石的意思。莫善昌說,琅玕是一種美麗的石頭。鉤子,就是心臟的脈搏。心脈像循著琅玕而行,腎脈像鉤子一樣,這代表著心腎水火之氣相互交濟。

如引葛,馬雲。葛根相附。而引之不接。按之大堅。則石而不和。所以謂之病也。張云。堅搏牽連也。高雲。如引葛藤之上延。散而且蔓。不若鉤之有本矣。

白話文:

像拉扯葛藤一樣,指腹按壓時感到葛根相互粘連。但拉扯時卻不連接。按壓時又很堅硬,就像是石頭一樣,互相粘連而不分離。這就是病症。張仲景說:堅硬而粘連。高武肅說:就像拉扯葛藤的藤蔓向上延伸一樣,葛藤分散而蔓生,不像鐵鉤那樣有固定的一端。

如奪索,吳云。兩人爭奪其索。引長而堅勁也。志云。如引葛。而更堅勁矣。

辟辟如彈石,高雲。辟辟。來去不倫也。如彈石。圓硬不軟也。此但石無胃。故曰腎死。張云。難經十五難所載。平病死脈。視之本經。異同顛倒。意者其必有誤。或別有所謂耶。且難經之義。原出本論。學者當以本經為主。○高本。上文肝見庚辛死云云三十二字。移於如彈石曰腎死之後。似文脈順承。

白話文:

闢辟如彈石,高雲。闢辟。來去不倫也。如彈石。圓硬不軟也。此但石無胃。故曰腎死。張雲。難經十五難所載。平病死脈。視之本經。異同顛倒。意者其必有誤。或別有所謂耶。且難經之義。原出本論。學者當以本經為主。

像彈射的石子那樣跳動,高雲說:「闢辟」,是指往來脈搏不規律。就像彈射的石子,堅硬圓潤,不柔軟。只有石頭沒有胃,所以說「腎死」。張雲說:「《難經》十五難所載的平病死脈,與《本經》相比,有異有同,顛三倒四。可能是其中有誤,或者另有所指。而且,《難經》的要義原本出自《本論》,研究者應以《本經》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