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簡

《素問識》~ 卷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 (5)

1. 五臟別論篇第十一

馬雲。別。如字。此乃五臟之別是一論。故名篇。吳同。

方士,文選七發。方術之士。李善注。孔安國論語注云。方。道也。

女子胞,張云。子宮。是也。簡按漢外戚傳。善臧我兒胞。師古注。謂胎之衣也。此即胞衣。又倉公傳。風癉客脬。正義。脬。亦作胞。此即膀胱。而其為子宮之義者。史傳無所考。然胞衣每兒化成。膀胱不限女子。明是子宮矣。質疑錄云。陰陽別論云。女子胞。氣厥論云。胞移熱於膀胱。五味篇云。衝脈任脈。皆起於胞中。凡此胞字。皆音包。以子宮為言也。靈樞云。膀胱之胞薄以懦。音拋。以溲脬為言也。

白話文:

「胞」這個字,張氏認為是子宮的意思。參考《漢書·外戚傳》中「善臧我兒胞」的記載,師古注釋為「胎衣」,也就是胎盤。此外,《倉公傳》中記載「風癉客脬」,正義注釋為「脬」也作「胞」,指的是膀胱。

但「胞」作為子宮的含義,在史書中沒有明確的考證。不過,胎盤通常會在分娩後化成,而膀胱不專屬於女性,因此「胞」更可能是指子宮。

《質疑錄》指出,《陰陽別論》中提到「女子胞」,《氣厥論》中提到「胞移熱於膀胱」,《五味篇》中提到「衝脈任脈皆起於胞中」,這些「胞」字都讀音「包」,指的是子宮。

而《靈樞》中提到「膀胱之胞薄以懦」,讀音為「拋」,指的是膀胱。

奇恆之腑,高雲。奇。異也。恆。常也。言異於常腑也。

其氣象天,張云。轉輸運動。象天之氣。高雲。傳導水穀。變化而出。猶之天氣之所生也。從上而下。故其氣象天。從上而下。故瀉不藏。

白話文:

張仲景說:「其氣象像天。」(指厥陰病)

這是指轉輸運動。就像天上的氣,高空雲朵載著水分,傳輸變化,生化出雨露。

陽氣從上向下運行,所以厥陰病的氣象像天,陽氣從上向下散洩,所以瀉下後不能收住。

魄門,魄。粕通。莊子天道篇。古人之糟魄已夫。音義。司馬雲。爛食曰魄。一云。糟爛為魄。本又作粕。蓋肛門傳送糟粕。故名魄門。王注恐鑿矣。

白話文:

「魄門」指人體排泄大便的部位。

「魄」與「粕」發音相同,在《莊子·天道篇》中記載:「古人的糟粕已經散落盡了。」「音義」中司馬雲表示:「爛食稱為魄。」另一種說法認為:「糟爛之物稱為魄。」原本又寫作「粕」,因為肛門傳送糟粕,所以稱之為「魄門」。王注認為此說過於牽強。

氣口,張云。氣口之義。其名有三。手太陰肺經脈也。肺主諸氣。氣之盛衰見於此。故曰氣口。肺朝百脈。脈之大會聚於此。故曰脈口。脈出太淵。其長一寸九分。故曰寸口。是名雖三。而實則一耳。簡按倉公傳。太陰之口。亦謂寸口。

白話文:

氣口

根據張氏的說法,「氣口」這個名詞有三個意義。

  • 手太陰肺經的脈道:肺負責控制全身的氣,氣的盛衰表現在肺經脈上,因此稱為「氣口」。
  • 脈絡的大會合處:肺接納百脈,脈絡聚集於此,因此稱為「脈口」。
  • 脈搏發出於太淵穴:太淵穴的長度為一寸九分,因此稱為「寸口」。

這三個名稱雖然不同,但實際上指的都是同一個東西。根據《倉公傳》的簡述,太陰經的氣口也稱為寸口。

為五臟主,經脈篇曰。經脈者。常不可見也。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經脈別論曰。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之分。難經。一難曰。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然。寸口者。脈之大會。五臟六腑之所終始。故法取於寸口也。

白話文:

中醫古籍中說,「脈搏是五臟的主宰。」《經脈篇》中記載,經脈平常是看不到的,它的虛實變化可以通過「氣口」來瞭解。《經脈別論》中說,「用脈搏來衡量身體的平衡,以脈搏一寸的距離來決定生死。」《難經》中提到:「十二經脈都有動脈,但只取寸口脈來判斷五臟六腑的生死吉凶,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寸口脈是脈搏的大會,是五臟六腑氣血流動的終點和起點,所以根據寸口脈來判斷身體狀況是很重要的。

六腑之大源也,靈五味篇云。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玉版論云。胃者。水穀氣之海也。甲乙林億等注云。稱六腑。雖少錯於理。相發為佳。

白話文:

靈樞《五味篇》說:胃是六腑之源頭。

《玉版論》說:胃是五臟六腑的海洋。

甲乙林億等人註釋說:稱胃為六腑,雖然與理論稍有出入,但可以相輔相成,有很好的解釋。

氣口亦太陰也,馬雲。五味入口藏於胃。而得脾以為之運化。致五臟之氣。無不藉之資養。則是脾者足太陰也。肺者手太陰也。其氣本相為流通。而氣口亦手太陰耳。張云。氣口屬肺。手太陰也。布行胃氣。則在於脾。足太陰也。經脈別論曰。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然則胃氣必歸於脾。脾氣必歸於肺。而後行於臟腑營衛。所以氣口雖為手太陰。而實即足太陰之所歸。故曰氣口亦太陰也。簡按馬張所解。其理雖詳備。而考之經文。似不太明。李中梓診家正眼。刪亦字。

白話文:

氣口穴也是太陰經穴,馬雲說:「五味入口後儲藏在胃中」。然後靠脾臟運化,透過脾臟運化,五臟之氣才能獲得滋養。因此,脾臟就是足太陰經。而肺臟屬於手太陰經。它們之間的氣息本來是相通的。所以,氣口穴也是手太陰經穴。

張氏說:「氣口穴屬於肺臟,也就是手太陰經。它散佈胃氣,作用於脾臟,也就是足太陰經。」《經脈別論》中說:「食物和飲料進入胃中後,會產生精氣,這些精氣上輸至脾臟。脾臟再把精氣分散,上達至肺臟。」因此,胃氣必定歸屬於脾臟,脾氣必定歸屬於肺臟,然後才能運行至五臟六腑,營養氣血。

所以,雖然氣口穴屬於手太陰經,但實際上它是足太陰經氣息匯集的地方。因此,說「氣口穴也是太陰經穴」是正確的。

簡評:馬雲和張氏的解釋雖然詳細,但對照經文,似乎不太明確。李中梓在《診家正眼》中刪去了「亦」字。

出於胃變見於氣口,吳云。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熏蒸於肺。肺得諸臟腑之氣。轉輸於經。故變見於寸口。高雲。五臟六腑之氣味。始則五味入口藏於胃。繼則脾氣轉輸氣味。皆出於胃。循經脈而變見於氣口。簡按出字。全本作入。而王注亦云。谷入於胃。然據吳高注意。不必改入字。其義自明。

白話文:

《出於胃變見於氣口》:

原文:出自胃,吳氏雲:五臟六腑的精氣味,都源於胃,經過蒸化,燻蒸於肺。肺獲得各臟腑的精氣味,再傳輸到脈絡,所以能在寸口脈上反映出來。

高氏雲:五臟六腑的精氣味,一開始是通過五味入口,藏於胃中。接著,脾氣再將這些精氣味轉輸出來,都來源於胃,沿著經脈變現於氣口脈。

簡氏按:原文中的「出」字,全文本應寫作「入」字。王氏注中也說:「穀物進入胃中。」但是,根據吳氏和高氏的註解來看,並不需要把「入」字改為「出」字,原文意思已經很明確了。

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張云。上文言五味入口藏於胃者。味為陰也。此言五氣入鼻藏於心肺者。氣為陽也。鼻為肺之竅。故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觀此兩節。曰味曰氣。皆出於胃。而達於肺。既達於肺。亦必變見於氣口。故氣口獨為五臟主。簡按吳云。風暑濕燥寒。天之五氣也。誤。

白話文:

張仲景說:"五種氣味通過鼻子進入體內,儲存在心肺。"

上文說,五種味道通過嘴巴進入後,儲存在胃裡。味道屬於陰。這句話說,五種氣味通過鼻子進入後,儲存在心肺。氣味屬於陽。鼻子是肺部的孔竅。所以心肺有病,鼻子就會不舒服。

觀察這兩段話。一個講味道,一個講氣味。都從胃部出來,到達肺部。到達肺部後,氣味一定會在氣口處顯現出來。所以氣口獨自掌管五臟。

簡按吳氏說:"風、熱、濕、燥、寒"這五種是天上的五種氣。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察其下適其脈,吳云。下。謂二便也。張云。適。測也。簡按當從太素。補上字候字。下文其病下。補能字。

白話文:

觀察大便小便的情況,適應他們的脈象。吳師傅說「下」是指二便。張師傅認為「適」是測量的意思。通過簡要考察,應該從《太素》原文中添加「候」字。下文中「其病下」處應添加「能」字。

拘於鬼神者,史記。扁鵲云。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

2. 異法方宜論篇第十二

吳云。異法者。治病不同其法。方宜者。五方各有所宜。

砭石,南史王僧孺傳。全元起欲注素問。訪王僧孺以砭石。答曰。古人以石為針。必不用鐵。說文有此砭字。許慎云。以石刺病也。東山經云。高氏之山多針石。郭璞云。可以為砥針。治癰腫。春秋。美疢不如惡石。服子慎注。石。砭石也。季世無復佳石。故以鐵代之耳。簡按山海經。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吳任臣廣注。程良孺曰。或云。金剛鑽即其物也。

白話文:

砭石

南朝《王僧孺傳》記載,當全元起想要註解《素問》時,曾向王僧孺詢問砭石。王僧孺回答說:過去的人用石頭作為針具,而不使用鐵針。《說文解字》中記載「砭」這個字:用石頭刺入疾病。東方的《山經》中記載:「高氏之山有許多砭石。」郭璞注釋說:可以用來磨製針具,治療癰腫。《春秋》中說:「漂亮的病竈不如醜陋的石頭。」服子慎注釋說:石頭就是砭石。後世沒有了上好的石頭,才用鐵代替。

簡要地查閱《山海經》:高氏之山,山上有很多玉石,山下有很多砭石。吳任臣在廣注中說:程良孺說,有人認為金剛鑽就是砭石。

陵居,馬雲。倚高陵以為居。而耐受乎風。志云。高平曰陸。大陸曰阜。大阜曰陵。(出爾雅釋地。)依山陵而居。故多風。簡按當從志注。

白話文:

居住在高崗上,就是「陵居」。由於地勢高,所以經常要忍受風的侵襲。

《爾雅.釋地》中提到:平坦的高地稱為「陸」,廣大的陸地稱為「阜」,巨大的阜稱為「陵」。居住在依山而建的陵上,所以風很大。簡要說明:應該按照《爾雅》的註釋來理解。

褐薦,吳云。薦。草𧖅也。簡按詩豳風。無衣無褐。何以卒歲。注。褐。毛布也。古今黈云。薦。席也。草亦得以言薦。莊子齊物論。麋鹿食薦。薦。即草也。王注細草。蓋本莊子。

白話文:

褐薦,吳人稱之為「薦」。薦是一種草。

《詩經·豳風·無衣》中提到:「無衣無褐,何以卒歲?」註解說,褐是一種毛布。

古今說法不一,有人說薦是席子,草也可以叫做薦。《莊子·齊物論》中提到:「麋鹿食薦」,薦指的就是草,王注說薦是細草。這個說法應該是來自莊子。

華食,簡按王注。酥酪骨肉之類。骨。當作膏。(張志並作膏。)

毒藥,張云。毒藥者。總括藥餌而言。凡能除病者。皆可稱為毒藥。汪機云。藥。謂草木蟲魚禽獸之類。以能攻病。皆謂之毒。簡按說文。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藥。治病草。從艸樂聲。而周禮天官。醫師。聚毒藥以共醫事。鄭注。毒。藥之辛苦者。藥之物恆多毒。賈疏。藥之辛苦者。細辛苦參。雖辛苦而無毒。但有毒者多辛苦。藥中有毒者。巴豆狼牙之類。是也。藥中有無毒者。人參芎藭之類。是也。直言聚毒藥者。以毒為主也。以上皆與王注同。吳志高為有毒之藥。誤矣。考本草。藥物產於川蜀者極多。此從西方之一證。

白話文:

毒藥 ,根據張氏的說法,是一個概括用於所有藥物的術語。凡是能夠治療疾病的,都可以稱為毒藥。汪機的說法是,藥物是指草木、蟲魚、禽獸等物質,因為它們有治療疾病的作用,因此都稱為毒。

簡要地根據《說文解字》的解釋,毒是指茂盛的草。有害人命的草,往往生長得很多。藥是指可以治療疾病的草。從文字構造上看,藥從「艸」和「樂」聲旁組成。

在《周禮》記載的天官職務中,醫師需要收集毒藥以供醫用。鄭玄註釋說,毒是指藥物中味道辛辣苦澀的部分。藥物通常含有毒性,賈逵的疏解中也說,藥物中辛辣苦澀的部分,例如細辛和苦參,雖然辛辣苦澀,但沒有毒性。但是,具有毒性的藥物通常辛辣苦澀。藥物中有毒性的,例如巴豆和狼牙,就是如此。藥物中有無毒性的,例如人參和芎藭,就是如此。直接說收集毒藥,是因為毒藥纔是主要用於治療的物質。以上這些說法都與王註的觀點相同。吳志高認為有毒的藥纔是藥,這是不正確的。

考察《本草》,我們可以發現,產於四川和蜀地的藥物非常多。這是從中國西部的證據之一。

其地高陵居,張云。地高陵居。西北之勢也。

其民樂野處而乳食,張云。野處乳食。北人之性。胡地至今猶然。高雲。居。常居也。處。暫處也。其民樂野處有時。不欲居高也。曠野多獸。故樂野處而乳食。

白話文:

那些人喜歡住在野外,並且食用乳製品。(張氏說:)住在野外,食用乳製品是北方人的天性。胡地至今仍是如此。(高氏說:)「居」是經常居住,「處」是暫時居住。那些人有時喜歡住在野外,不喜歡住在高處。廣闊的荒野中有很多動物,因此他們喜歡住在野外並食用乳製品。

臟寒主滿病,張云。地氣寒。乳性亦寒。故令人臟寒。臟寒多滯。故生脹滿等病。簡按臟寒不必生滿病。甲乙無滿字。為是。

白話文:

張仲景說,內臟受寒主要導致腹脹疾病

地氣寒冷,母乳也很寒涼,所以會讓人內臟受寒。內臟受寒容易淤滯,因此會產生脹滿等疾病。

簡按:內臟受寒不一定會產生腹脹疾病。甲方和乙方都沒有「滿」字,這一點是對的。

灸炳,簡按諸本。炳。作焫。當改。熊音。如劣反。燒也。張云。如瑞切。玉篇。焫。而悅切。燒也。與爇同。

白話文:

灸炳」,根據各個版本的書來看簡略地寫。炳,被寫作焫,應當改正。熊的讀音:如「劣」的反切字。燒的意思。張(張仲景)說:讀音如「瑞」的反切字。玉篇中說:焫,讀音如「悅」的反切字。燒的意思。與爇字意思相同。

水土弱,塚語云。堅土之人剛。弱土之人柔。

食胕,張云。胕。腐也。物之腐者。如鼓鮓曲醬之屬。是也。

致理,熊音。致。音治。密也。

九針,高雲。靈樞九針論。黃帝欲以微針通其經脈。微針。小針也。岐伯論小針。而及於九針。故曰。九針者亦從南方來。簡按九針十二原。帝問無用砭石。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而岐伯答以始於一終於九。則微針即是九針。對砭石而言。非九針之外有微針。志云。微針者。其鋒微細。淺刺之針也。恐非是。

白話文:

原文:

《九針》,高雲。出自《靈樞經·九針論》。黃帝希望用微細的針刺來疏通經脈。微針,就是細小的針。岐伯論述了微針,以及其與九針的關係。所以說,九針也來源於南方。

《九針》,高雲撰寫。《靈樞經》中記載了《九針論》。黃帝希望用微型的針灸來疏通經絡。微針就是小針。岐伯論述了微針,並提到了九針。因此,《九針》也起源於南方。

根據《九針十二原》的記載,黃帝詢問為何不用砭石,而是使用微針來疏通經絡。岐伯回答說,從一針開始,最終使用九針。因此,微針就是九針。與砭石相對應,而不是九針之外還有微針。有人認為,微針是一種針尖微細、淺刺的針灸,但我認為並非如此。

痿厥寒熱,高雲。不勞則四肢不強。故其病多痿厥。食雜則陰陽乖錯。故其病多寒熱。

導引按蹺,張云。蹺。即陽蹺陰蹺之義。蓋謂推拿溪谷蹺穴。以除疾病也。熊音。蹺。音喬。簡按張注牽強不可從。(詳義見金匱真言論。)莊子陸氏釋文。李云。導氣令和。引體令柔。

白話文:

導引按蹺

張仲景說,「蹺」是指人體的陽蹺和陰蹺經絡。按壓這些經絡上的穴位,可以去除疾病。熊景嶽認為,「蹺」應該讀作「喬」。

莊子陸佃的釋文,引用李時珍的說法:「導氣令平和,引體令柔軟。」

從中央出也,高雲。四方會聚。故曰來。中央四布。故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