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正義》~ 卷六 (3)
卷六 (3)
1. 七十六難
七十六難曰:何謂補瀉?當補之時,何所取氣?當瀉之時,何所置氣?
白話文:
什麼叫做補和瀉?在應該補的時候,要從哪裡取得氣?在應該瀉的時候,要把氣放到哪裡?
然:當補之時,從衛取氣,當瀉之時,從榮置氣。其陽氣不足,陰氣有餘,當先補其陽,而後瀉其陰;陰氣不足,陽氣有餘,當先補其陰,而後瀉其陽。榮衛通行,此其要也。
白話文:
當需要補氣時,應從衛氣中取氣;當需要瀉氣時,應從榮氣中瀉氣。
如果陽氣不足,陰氣過剩,應該先補陽氣,再瀉陰氣。如果陰氣不足,陽氣過剩,應該先補陰氣,再瀉陽氣。
榮氣和衛氣暢通,是治療的關鍵。
衛為陽而主氣,乃陽明水穀之悍氣,合經脈中出諸氣街之氣血,散入孫絡,纏布周身,以充膚熱肉,澹滲毫毛者也。營為陰而主血,乃奉心化出之血氣,由心至胞室,循行十二經脈,日夜五十周,以應呼吸漏下者也。《靈樞·衛氣篇》曰: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是也。
白話文:
衛氣性質屬陽,主管氣息,是人體內陽明經脈中水穀化生的精氣。它與經脈中的其他氣血混合,散佈到身體各處的孫絡,再滲透到全身皮膚肌肉組織,使皮膚溫熱,並滋養毫毛。
營血性質屬陰,主管血液,是奉承心臟的功能而化生的血氣。它從心臟流到胞宮,循行於十二經脈,晝夜循環五十週,以配合呼吸和排泄。
《靈樞·衛氣篇》說:「不循行經脈的浮氣是衛氣,而循行經脈的精氣是營氣。」
此言用針取何氣為補,而其所瀉之氣,則置之何地也。答辭謂補則從衛取氣,蓋取浮氣之不循經者以補虛處,瀉則從營置氣,置猶棄置之置,蓋從營置其氣而不用也。然人之病情不一,補瀉之法,尤當審其陰陽虛實也。若衛虛而營實者,以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先補陽而後瀉陰以和之。
白話文:
問題是詢問針灸時要如何取氣來調補,而將瀉出的氣置於何處。
答覆說,調補時從衛氣中取氣,也就是取浮氣中不循經絡運行的一部分來補虛弱的地方。瀉出時從營氣中置氣,「置」就是棄置的意思,也就是將氣從營氣中排出而不用。
不過,人的病情各不相同,補瀉的方法必須仔細辨別陰陽虛實。如果衛氣虛弱而營氣實,因為陽氣不足,陰氣有餘,所以要先調補陽氣,再瀉出陰氣來調和。
若營虛而衛實者,以陰氣不足,陽氣有餘,則先補陰而後瀉陽以和之。如此補瀉之法,先後有序,則陰陽得其平,營衛之氣,自然通暢流行矣。終始篇曰:陰盛而陽虛,先補其陽,後瀉其陰而和之;陰虛而陽盛,先補其陰,後瀉其陽而和之。所謂盛則瀉之,虛則補之,此其義也。
白話文:
當營血不足而衛氣充足時,說明陰氣不足,陽氣過剩。治療應當先補陰,再瀉陽,以達到陰陽平衡。這樣先補後瀉,陰陽才會調和,營衛之氣自然通暢運行。
《終始篇》中記載:陰盛陽虛時,應當先補陽,再瀉陰以達到平衡;陰虛陽盛時,應當先補陰,再瀉陽以達到平衡。這就是「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的原理。
2. 七十七難
七十七難曰:經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謂也?
白話文:
第七十七難說:中醫經典裡提到,高明的醫生能在人還沒有生病的時候就進行治療,一般的醫生則是在人已經生病之後才進行治療,這是什麼意思呢?
然: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與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治已病者,見肝之病,不曉相傳,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白話文:
但是:所謂的「治未病」,是指見到肝臟有問題,就知道肝臟會傳給脾臟,所以先把脾氣補強,不要讓它收到肝臟的邪氣,所以說「治未病」。而一般的醫生,在治療已經發病的人時,不懂得這種傳變關係,只是專心治療肝臟,所以說「治已病」。
《靈樞·逆順篇》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襲者也,與形之盛者也,其病之與脈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毀傷,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此言治病,上工刺其病之未生,其次刺其初來未盛,再其次則刺其已衰,如兵法之避其來銳,擊其惰歸也。
白話文:
《靈樞經·逆順篇》中說:高明的醫生在疾病尚未形成時就開始治療,其次是疾病尚未加重時治療,再次是疾病已經衰退時治療,而醫術低下的醫生會在疾病發作時或病情正猛烈時治療,這和身體強盛時治療的效果相違背。所以說:當疾病正盛時,不要敢於損傷患者的身體,等疾病衰退後再治療,這樣治療效果一定會很好。因此說:高明的醫生治療疾病是在疾病未發作之前,而不是等到疾病已經發作才治療。這句話就是這個意思。文中所說的治療疾病,高明的醫生會在疾病尚未形成時就開始治療,其次在疾病初期尚未加重時治療,再次則在疾病已經衰退時治療,就像用兵的策略一樣,避開敵方銳氣正盛的時候,等到敵方疲憊退卻時再發動攻擊。
故伯高曰:無迎逢逢之氣,無擊堂堂之陣,無刺熇熇之熱,無刺漉漉之汗,無刺渾渾之脈,無刺病與脈相逆者是也。下工不知此義,刺其邪之方襲於經脈之中,或刺其邪之方盛於皮腠之間,或刺其邪正相攻之時,不能圖功,皆足以僨事也。此論刺法須及其病未生,並方退之時,乃可用針。
白話文:
所以伯高說:不要去迎合強固的氣勢,不要刺擊堂堂正正的脈象,不要刺擊灼熱的病邪,不要刺擊流淌的汗氣,不要刺擊脈象渾濁,不要刺擊病情與脈象相反的部位。下層的醫生不知道這個道理,刺刺邪氣的方法會傷及經脈,有時刺刺邪氣的方法會傷及皮肉之間,有時刺刺邪正相攻的時候,都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都會導致手術失敗。這段論述說明刺針的方法必須在疾病尚未產生,而且病邪正在退卻的時候,才能使用針灸。
然凡病皆當預圖於早,勿待病成方治,以貽後悔也。治之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所謂曲突徙薪之勳,宜加於焦頭爛額之上也。治病固當如此,而處天下事概當如此,豈止針法為然哉?夫五臟之氣旺,則資其所生,由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腎,腎生肝,順傳則吉也。病則侮其所克,肝克脾,脾克腎,腎克心,心克肺,肺克肝,逆傳則凶也。
白話文:
不論什麼疾病,都應該及早預防,不要等到發病了才治療,以免後悔莫及。及早治療,花費的力氣少,取得的效果多,這就像在屋子彎曲的地方堵住空隙,在火還沒燒著的時候把柴堆移走,應該把這個道理運用在危機發生之前。治理疾病固然應該這樣,處理天下之事也應如此,豈止針灸之法如此?身體內五臟的氣血旺盛,就能滋養它們所生的器官,比如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腎,腎生肝,順利相傳就能保持健康。如果生病了,就會侵害壓制關係的器官,比如肝克脾,脾克腎,腎克心,心克肺,肺克肝,相剋相傳就會造成不吉。
上工治未病者,治所傳未病之臟也。是以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使肝病不得傳而可愈也。故曰治未病。中工昧此,見肝病而徒治其肝,則肝病未已,脾病復起,故曰治已病也。《素問·玉機真藏論》曰:五臟受氣於其所生,傳之於其所勝,氣舍於其所生,死於其所不勝,病之且死,必先傳行至其所不勝,病乃死,此言氣之逆行也,故死。亦此義也。
白話文:
高明的醫生治療還沒發病的疾病,即治療疾病傳變之前的徵兆。所以發現肝臟的疾病,判斷出肝臟將傳變到哪臟腑,就應該首先加強哪臟腑,讓肝臟的疾病無法傳變,就可以痊癒了。所以說(上工)是治療還沒發病的疾病。一般的醫生卻不是這樣,他們看到肝臟的疾病,就只治療肝臟,結果肝臟的疾病還沒好,其他的疾病又發作了,所以說是在治療已經發病的疾病。《素問·玉機真藏論》說:五臟受到氣的滋養,傳給它能剋制的臟腑,氣停留在它滋養的臟腑,死亡於它不能剋制的臟腑。疾病將要致死的時候,必定先傳變到它不能剋制的臟腑,然後才死亡,這是說氣的逆行,所以死亡。這也是這個意思。
按:此章乃古醫經奧旨微言,越人暢其厥義,然又有未盡者,仲景《金匱》引申之,足為後學津筏。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
白話文:
註解:這篇文章是古醫經中的精要論述。越人將其含義發揚光大,但還沒有完全闡明。仲景的《金匱要略》對其進一步闡發,足以為後世學者提供指引。
問題:上等醫生治療未發病的疾病,為什麼呢?
老師說:治療未發病的疾病,是看到肝臟有病,知道肝臟傳輸到脾臟,所以要先補益脾臟。一年四季脾臟盛旺,就不會受到邪氣的侵襲,這時就不要補益了。中等醫生不懂得傳輸的道理,看到肝臟有病,就盲目地補益脾臟,只治療肝臟。治療肝臟的疾病,要用酸味藥物來補,用焦苦味藥物來幫助,用甘味藥物來調養。
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制腎,腎氣微弱,則水不行,水不行,則心火氣盛,心火氣盛,則制肺,肺被制,則金氣不行,金氣不行,則肝氣盛,則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在用之。經曰:虛虛實實,補不足,損有餘,是其義也。餘臟准此。
白話文:
酸味滋養肝臟,焦味和苦味滋養心臟,甘味滋養脾臟。脾臟可以控制腎臟,如果腎氣虛弱,水液就不能正常運行。水液運行不暢,就會導致心火亢盛,心火亢盛,就會剋制肺臟,肺臟被剋制,就會導致金氣運行不暢。金氣運行不暢,就會導致肝氣旺盛,而肝氣旺盛,肝臟就會自我修復。這就是治療肝病和補益脾臟的妙法。如果肝臟虛弱,就使用這種方法,如果肝臟實熱,就不需要使用。經典中說:「虛者補之,實者瀉之,補不足,瀉有餘」,就是這個道理。其他臟腑的情況也以此為準。
此條須分三段看,上段言肝病必傳於脾,木剋土也。上工必先實脾,脾實不受木克,則肝病以不得傳而可愈也。然臟氣之衰旺,與時令相流通,四季辰戌丑未四月,每季土旺十八日,合算奇零,以五行各旺七十二日之數。脾土當旺,則不受邪,即勿補之,而肝木亦不得肆其侮也。
白話文:
這段話要分成三部分來看。第一部分說肝病一定會傳給脾臟,因為木剋土。最厲害的醫生一定會先補脾臟,脾臟強壯就不會被肝臟剋制,這樣肝病就傳不到脾臟,自然就能治癒。
第二部分說臟腑的虛實強弱,會隨著季節變化。一年四季,辰戌醜未這四個月份,每個季節土氣最旺盛的時候都有十八天,總計算起來是奇數,根據五行旺盛各七十二天的推算,脾土旺盛時,就不會受到邪氣侵襲,不用特別補脾,肝木也就不會肆意攻擊脾臟。
設過補脾,又犯實實之戒矣。中工不識五行衰旺傳克之義,見肝之病,惟治已病之肝,不知實未病之脾也。中段言肝之為病多虛,蓋虛則受邪也。肝木既虛,肺金必侮其不勝,上工治此,必在肺金未侮肝木之先有以制之。用酸以補肝之本體,用焦苦以助其子心火,使不泄肝木之氣,而剋制肺金,用甘以益脾土而制水,水弱則火旺,火旺則金制,金制則木不受克,而肝病自愈矣。此亢則害,承乃制,隔二隔三之治,故曰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
白話文:
如果只顧著補脾,卻又犯了實證的禁忌,就錯了。有些醫生不懂五行生克衰旺的道理,只看到肝臟有病,就只治已經病了的肝臟,卻不知道其實脾臟還沒病。其實,肝病多半是虛證,因為虛弱才容易受邪氣侵襲。肝木虛弱,肺金就會趁機侵犯它,因為肺金本就克制肝木。高明的醫生治療這種情況,一定會在肺金還沒侵犯肝木之前,就採取措施制止它。用酸味補肝木的本體,用焦苦味助心火,因為心火是肝木的兒子,這樣就能防止肝木的氣散失,又能克制肺金。用甘味滋補脾土,因為脾土克制水,水弱則火旺,火旺則金被制,金被制則木就不會被克制,這樣肝病自然就好了。這就叫做「亢則害,承乃制」,也就是隔一層或隔兩層治療的道理,所以這就是治療肝病補脾的精髓所在。
末段言肝虛則用此法,肝實不用此法也。中工不明虛實之理,虛者瀉之,是為虛虛,實者補之,是為實實。故又引經文補不足,瀉有餘、以證其義。而再曰,餘臟准此,蓋舉一肝臟,一隅三反,余可類推也。此與七十五難之瀉南方,補北方之義略同。而尤氏注《金匱》,不明隔治之理,謂酸入肝以下十五句,為後人添注,誤矣。
白話文:
文末所述的方法是針對肝虛而使用的,並不適合肝實的狀況。不懂得辨別虛實的醫生,虛症反而瀉之,導致虛上加虛;實症反而補之,造成實上加實。因此,文章再次引用經典補益不足,瀉去有餘,以證明這個道理。而且又再次強調,其他臟腑也以此為準。意思是舉一肝臟為例,反覆提出三次,其他臟腑可以依此類推。這與「瀉南方,補北方」的原則大致相同。但尤氏在《金匱要略》中的註解,不理解「隔治」的道理,認為「酸入肝以下」等十五句話是後人添加的,這是錯誤的。
3. 七十八難
七十八難曰:針有補瀉,何謂也?
白話文:
第七十八難經說:針刺有補有瀉,這是什麼意思?
然:補瀉之法,非必呼吸出內針也。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當刺之時,必先以左手厭按所針滎輸之處,彈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氣之來,如動脈之狀,順針而刺之。得氣,因推而內之,是謂補;動而伸之,是謂瀉。不得氣,乃與男外女內;不得氣,是謂十死不治也。
白話文:
但是,補瀉的方法,不一定都是通過針刺皮膚而使患者呼氣或吸氣。如果知道要針灸的人,相信針灸的功效;如果不知道要針灸的人,也相信針灸的功效。在針灸時,一定要先用左手按壓要針刺的滎穴和輸穴,彈動並按壓,用指甲刺下去,其氣流入就像動脈搏動的樣子,順著針刺下去。針刺到穴位後,再推動針往內,這就是補;動彈針柄,伸出針,這就是瀉。如果針刺沒有達到穴位,男性的身體表面就會有氣湧出,女性的身體表面就會有氣流入;如果針刺沒有達到穴位,這就表示十死無生。
針法之補瀉,候呼內針,候吸出針者,補也;候吸內針,候呼出針者,瀉也。《素問·離合真邪論》曰:吸則內針,無令氣忤,靜以久留。無令邪布,吸則轉針,以得氣為故,候呼引針,呼盡乃去,大氣皆出,故命曰瀉。呼盡內針,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如待所貴,不知日暮,其氣以至,適而自護,候吸引針,氣不得出,各在其處,推闔其門,令神氣存,大氣留止,故命曰補。此《內經》呼吸出內,補瀉候氣之常法也。
白話文:
針灸的補瀉治療方法,在於觀察呼吸來決定進針和出針的時間。呼氣時進針,吸氣時出針,這是補法;吸氣時進針,呼氣時出針,這是瀉法。
《素問·離合真邪論》中記載:「吸氣時進針,不要讓氣逆,平靜地停留一段時間。不讓邪氣擴散,吸氣時轉動針具,以獲得氣的反應。呼氣時拔針,直到呼氣結束纔拿出來。大氣全部排出,所以稱為瀉法。呼氣結束後進針,平靜地停留一段時間。氣到達後再出針,就像等待珍貴的東西,不知不覺間,氣已經到達,自然就會保護自己。吸氣時拔針,氣無法排出,各自停留在原處,關閉它的門戶,讓神氣存在,大氣留住,所以稱為補法。」
以上是《內經》中記載的根據呼吸來決定進針和出針時間,以及補瀉的常規方法。
越人以針法不僅乎此,善於用針者,凡下針之時,先定其穴,便以左手厭按所針之處,以指彈擊而努揉之,以爪掐引而下之,以致其氣。其氣之來,如動脈之狀,順針而刺之,針得氣,推其針而內入之,是謂補。搖動其針而引伸之,是謂瀉。若候氣久而不至,於男子則候之於衛外,女子則候之於營內。
若再求之不得,則營衛之氣已脫,針必無功,是屬不治之證也。
白話文:
越人的針灸技術不只如此。善於使用針灸的人,在針灸前,會先確定好穴位,然後用左手按壓要針灸的地方,用手指彈擊並揉捏,再用指甲掐引而向下,引出氣來。當氣到達時,會出現像脈搏跳動的樣子,順著氣的方向扎針,當針感應到氣時,再推入針,這就是「補」。搖動針並拉伸,這就是「瀉」。如果等候氣的時間很長而氣還不到,則在男性應在衛氣外候氣,在女性應在營血內候氣。
按:滑氏曰:彈而努之,鼓勇之也,努,讀若怒。爪而下之,掐之稍重,皆欲致其氣之至也。氣至指下,如動脈之狀,乃乘其至而刺之。順,猶循也,乘也,停針待氣,氣至針動,是得氣也。因推針而內之,是謂補。動針而伸之,是謂瀉。此越人心法,非呼吸出內者也,是固然矣,若停針候氣,久而不至,乃與男子則淺其針而候之衛氣之分,女子則深其針而候之營氣之分,如此而又不得氣,是謂其病終不可治也。篇中前後二「氣」字不同,不可不辨。
白話文:
審自身
前言氣之來如動脈狀,未刺之前,左手所候之氣也。後言得氣不得氣,針下所候之氣也,此是兩節。周仲立乃云:凡候氣左手宜略重之,候之不得,乃與男則少輕其手於衛氣之分候之,女則重其手於營氣之分候之,如此則既無前後之分,又昧停針待氣之道,尚何所據為補瀉耶!
白話文:
前言:
氣脈到來的感覺宛如搏動的動脈,在針刺之前,是用左手來探測的氣脈。後面所說的「得氣不得氣」,是指針刺後需要探測的氣脈,這是兩個不同的階段。
周仲立的說法:
周仲立認為,探測氣脈時,左手的力度要稍微重一些。如果探測不到,對於男性來說,應該減輕手部力度,探測衛氣的部分;對於女性來說,應該加重手部力度,探測營氣的部分。這種說法既混淆前後次序,又忽視了針刺後停留待氣的原則。如果這樣做,如何根據氣脈來決定補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