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霖

《難經正義》~ 卷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五 (2)

1. 六十六難

六十六難曰:經言肺之原出於太淵,心之原出於大陵,肝之原出於太衝,脾之原出於太白,腎之原出於太谿,少陰之原出於兌骨,(神門穴也。)膽之原出於丘墟,胃之原出於衝陽,三焦之原出於陽池,膀胱之原出於京骨,大腸之原出於合谷,小腸之原出於腕骨。

白話文:

《難經》第六十六難說:

經書上說:

  • 肺的經絡源頭在太淵穴(內關穴下3寸)。
  • 心的經絡源頭在大陵穴(手肘橫紋橈側)。
  • 肝的經絡源頭在太衝穴(足背第一、二趾間縫隙)。
  • 脾的經絡源頭在太白穴(足內側緣,足大拇指本節後緣)。
  • 腎的經絡源頭在太谿穴(足內側,足踝內側後方凹陷處)。
  • 心包經(少陰經)的經絡源頭在兌骨穴(又稱神門穴,腕關節掌側)。
  • 膽經的經絡源頭在丘墟穴(足背,第四、五趾間縫隙後)。
  • 胃經的經絡源頭在衝陽穴(足三里穴旁開二寸)。
  • 三焦經的經絡源頭在陽池穴(前臂,尺澤穴與曲池穴連線上)。
  • 膀胱經的經絡源頭在京骨穴(足內踝上3寸)。
  • 大腸經的經絡源頭在合谷穴(手背,拇指與食指間)。
  • 小腸經的經絡源頭在腕骨穴(尺澤穴與合谷穴連線的中點)。

考《甲乙經》,肺之原太淵,在手掌後陷者中央,心之原大陵,在掌後骨下橫紋中兩筋間,此手厥陰心包絡之穴也,心與包絡相通,故取此穴,亦可謂之心也。肝之原太衝,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陷者中。脾之原太白,在足大指後內側白肉際陷者中。腎之原太谿,在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者中。

白話文:

根據《甲乙經》的說法,肺的原穴是太淵穴,位於手掌後方凹陷的中央。心的原穴是大陵穴,位於手掌後方骨頭下方的橫紋中兩條肌腱之間。這個穴位屬於手厥陰心包經,而心和心包經是相通的,因此取用這個穴位也可以說是取心。肝的原穴是太衝穴,位於足大拇指第一節後方兩寸的凹陷處。脾的原穴是太白穴,位於足大拇指後內側白色肉質邊緣的凹陷處。腎的原穴是太谿穴,位於足內踝後跟骨上方動脈凹陷處。

手少陰之原兌骨,即神門穴,在手掌後銳骨端陷者中。膽之原丘墟,在足外踝如前陷者中。胃之原衝陽,在足趺上,去內庭五寸,高骨間動脈。三焦之原陽池,在手表腕上陷者中。膀胱之原京骨,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後大骨下白肉際陷者中。大腸之原合谷,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間陷者中。

白話文:

手少陰(心經)的原穴:兌骨

兌骨穴位於手掌後方的銳骨端,凹陷處的中間。

膽經的原穴:丘墟

丘墟穴位於足外踝前方,凹陷處的中間。

胃經的原穴:衝陽

衝陽穴位於足背上,距離內庭穴五寸,高骨間的動脈處。

三焦經的原穴:陽池

陽池穴位於手錶腕上,凹陷處的中間。

膀胱經的原穴:京骨

京骨穴位於足小指外側,腳背後方大骨下方的白肉際,凹陷處的中間。

大腸經的原穴:合谷

合谷穴位於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之間,骨間凹陷處的中間。

小腸之原腕骨,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者中。

按:《靈樞·九針十二原篇》曰:陽中之少陰肺也,其原出於太淵,太淵二。陽中之太陽心也,其原出於大陵,大陵二。陰中之少陽肝也,其原出於太衝,太衝二。陰中之至陰脾也,其原出於太白,太白二。陰中之太陰腎也,其原出於太谿,太谿二。膏之原出於鳩尾,鳩尾一。

白話文:

根據《靈樞·九針十二原篇》所載:

  • 陽氣中的少陰之氣為肺,其原穴位於太淵穴,共有兩個。
  • 陽氣中的太陽之氣為心,其原穴位於大陵穴,共有兩個。
  • 陰氣中的少陽之氣為肝,其原穴位於太衝穴,共有兩個。
  • 陰氣中的至陰之氣為脾,其原穴位於太白穴,共有兩個。
  • 陰氣中的太陰之氣為腎,其原穴位於太谿穴,共有兩個。
  • 津液之氣的原穴位於鳩尾穴,只有一個。

肓之原出於脖胦,脖胦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臟六腑之有疾者也。脹取三陽,飧泄取三陰。是《靈樞》以五臟之十二穴為原,此則以六臟六腑十二經各有原。言心之原出於大陵者,即候包絡之病,蓋君相之血脈通貫也。言少陰之原出於兌骨者,少陰心也,兌骨即神門。

白話文:

失明的原因出於脖子的脖筋,脖筋有十二條經脈。這些十二條經絡主治五臟六腑的疾病。脹氣取三陽經穴,腹瀉取三陰經穴。這是《靈樞》經以五臟的十二個穴位為病因,這裡則是以六臟六腑的十二條經脈各有一個病因。說心臟的病因出於大陵穴,也就是判斷包絡的疾病,因為君主和大臣的血液脈絡是相通的。說少陰經的病因出於兌骨,少陰經指心臟,兌骨就是神門穴。

邪客篇曰:少陰獨無輸者,不病乎?曰,其外經病而臟不病,故獨取經於掌後銳骨之端,即此義也。越人之意,非謂心有兩原,乃指君相氣合厥陰少陰,可同治也。

白話文:

邪客篇中說:少陰經獨獨沒有傳遞到足部的經絡,難道它就不生病嗎?答曰:少陰經的外經絡發病,而臟腑不發病,因此只從手掌後方銳骨的末端取穴治療,就是這個道理。越人醫者的意思,並不是說心經有兩個原穴,而是指出君火相火與厥陰、少陰經相合,可以用同一個穴位治療。

十二經皆以輸為原者,何也?然五臟輸者,三焦之所行,氣之所留止也。三焦所行之輸為原者,何也?

然:齊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臟六腑。原者,三焦之尊號也,故所止輒為原。五臟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白話文:

腎區所發出的生命之氣,是人體生命的根源,是十二經脈的根本,所以稱為「原」。三焦是這股原氣的傳輸使者,能使氣在五臟六腑之間通行。原是三焦的尊稱,所以三焦所經過的地方就稱為「原」。五臟六腑有病,都要找到它的根源。

十二經皆以輸為原者,言九針十二原中。皆以五臟之輸穴為原,非謂六腑也。然五臟六腑之輸,皆系三焦之所行,其氣所留止之處也,故稱曰原。三焦之根,起於腎間命門,人之生命之原,十二經之根本,皆系乎此。由鼻吸入之天陽,過肺歷心,引心火循膂筋,入腎系,至命門,蒸膀胱之水,化氣上騰。

白話文:

壽皆起於臍帶,此乃指帶有臍,皆於此生。此乃帶指有帶。 此於此有,帶乃臍帶,壽皆起源 於此無,帶有臍, 方

三焦主持相火,為腎中原氣之別使,是十二經之營衛流行,皆三焦之所使也。通行生氣於五臟六腑之輸穴,其所留止,輒謂之原。以其原於命門動氣間而得名,亦以見三焦乃腹包膜,其連網脂膜,皆三焦之物,為統攝臟腑之郛郭也。

白話文:

三焦掌管身體的相火,是腎臟中元氣的分流,也是促使十二經脈中的營氣和衛氣運行的器官。三焦將生命力輸送至五臟六腑的各個穴位,而停留的地方就被稱為「原」。「原」這個名稱來自於命門動氣間,也說明瞭三焦是由腹腔包膜、連網脂膜這些結構所形成,是包覆臟腑的圍牆。

2. 六十七難

六十七難曰:五臟募皆在陰,而俞在陽者,何謂也?

然:陰病行陽,陽病行陰,故云募在陰,俞在陽。

募,音幕,經氣結聚處也。俞,輸轉之義。經氣由此而輸於彼也。五臟之募皆在腹,肺之募,中府二穴,在胸部雲門下,同身寸之一寸,乳上三肋間動脈陷中,屬本經。心之募,巨闕一穴,在鳩尾下,同身寸之一寸,屬任脈。脾之募,章門二穴,在大橫外直臍端,屬肝經。肝之募,期門二穴,在不容兩旁,各同身寸之一寸五分,直乳第二肋端,屬本經。

白話文:

募:讀作「幕」,是指經絡氣血聚集的地方。俞:指傳輸和轉接。經絡氣血通過募點傳輸到其他部位。

五臟的募穴都位於腹部。肺的募穴是中府穴,一共有兩個,位於胸部雲門穴下方,距人體同身寸的距離是一寸,在乳房上方三肋間動脈凹陷處,屬於肺經。心的募穴是巨闕穴,位於鳩尾穴下方,距人體同身寸的距離是一寸,屬於任脈。脾的募穴是章門穴,一共有兩個,位於大橫肌外側,直對肚臍,屬於肝經。肝的募穴是期門穴,一共有兩個,位於季肋兩側,距人體同身寸的距離是一寸五分,直對乳頭第二肋端,屬於肝經。

腎之募,京門二穴,在監骨腰中,挾脊季脅下,屬膽經。五臟之俞皆在背,肺俞在第三椎之下,心俞在五椎之下,肝俞在九椎之下,脾俞在十一椎之下,腎俞在十四椎之下,又有膈俞者,在七椎之下,皆挾脊兩旁,各同身寸之一寸五分,總屬足太陽經也。陰病行陽,陽病行陰者,背為陽,腹為陰。

白話文:

腎臟的背俞穴位,就是京門穴,位於腰部脊椎骨旁邊,肋骨以下,屬於膽經。五臟的俞穴都位於背部,肺俞穴在第三節椎骨下,心俞穴在第五節椎骨下,肝俞穴在第九節椎骨下,脾俞穴在第十一節椎骨下,腎俞穴在第十四節椎骨下。還有膈俞穴,位於第七節椎骨下,這些穴位都位於脊椎兩側,距離脊椎左右各一寸五分,都屬於足太陽經。陰性疾病影響陽經,陽性疾病影響陰經。背中屬於陽,腹中屬於陰。

俞在於背,俞者,臟中陰氣之所輸也,是以陰病行於陽也。募在於腹,募者,臟中陽氣之所結也,是以陽病行於陰也。以見陰陽經絡,氣相交貫,臟腑腹背,氣相通應,故其病氣之結聚輸轉之處,交相會也。經曰:從陽引陰,從陰引陽,即此義也。

白話文:

俞穴位在背部,俞穴是臟腑陰氣匯集輸出的地方,所以陰證會在陽經運行。募穴位在腹部,募穴是臟腑陽氣凝聚的地方,所以陽證會在陰經運行。由此可見陰陽經絡的氣相互交貫,臟腑與背腹之間的氣息相互呼應。因此,病氣的聚集、輸轉之處會互相交會。醫經上說:「從陽經調引陰經,從陰經調引陽經」,就是這個道理。

按:《內經》六腑亦有募有俞,不獨五臟為然也。此章明臟腑陰陽之氣,交相通貫,言五臟而不及六腑者,省文也。胃之募,中脘一穴,在臍上,同身寸之四寸,屬任脈。大腸募,天樞二穴,在肓俞旁,同身寸之一寸五分,挾臍二寸,屬胃經。小腸募,關元一穴,在臍下,同身寸之三寸,屬任脈。

白話文:

根據《內經》的記載,六腑也像五臟一樣有募穴和俞穴。這一章闡述了臟腑之間的陰陽之氣互相貫通。文中只提到五臟而沒有提到六腑,這是為了簡潔起見。

  • 胃的募穴:中脘穴,位於肚臍上方4寸,屬於任脈。
  • 大腸的募穴:天樞穴,位於盲點穴旁,距離肚臍1.5寸,距離兩邊肚臍2寸,屬於胃經。
  • 小腸的募穴:關元穴,位於肚臍下方3寸,屬於任脈。

膽募,日月二穴,在期門下,同身寸之五分,直乳第二肋下,屬本經。膀胱募,中極一穴,在臍下,同身寸之二寸三分,屬任脈。三焦募,在臍下,同身寸之二寸,屬任脈。此六腑之募,亦皆在腹。胃俞在十二椎之間,大腸俞在十六椎之間,小腸俞在十八椎之間,膽之俞在十椎之間,膀胱俞在十九椎之間,三焦俞在十三椎之間。又有心包俞在四椎之間,亦俱挾脊兩旁,各同身寸之一寸五分,屬足太陽經也。

白話文:

募穴

  • 膽募:日月穴,在期門穴下方,離人寸五分,直對乳房第二根肋骨下,屬於膽經。
  • 膀胱募:中極穴,在肚臍下方,離人寸二寸三分,屬於任脈。
  • 三焦募:在肚臍下方,離人寸二寸,屬於任脈。

俞穴

  • 胃俞:在第十二椎之間。
  • 大腸俞:在第十六椎之間。
  • 小腸俞:在第十八椎之間。
  • 膽俞:在第十椎之間。
  • 膀胱俞:在第十九椎之間。
  • 三焦俞:在第十三椎之間。
  • 心包俞:在第四椎之間。

俞穴都分佈在脊椎兩側,離人寸一寸五分,屬於足太陽經。

觀陰陽募俞並舉為言,則非獨指五臟明矣,故補註之。

3. 六十八難

六十八難曰:五臟六腑,各有井滎輸經合,皆何所主?

然:經言所出為井,所流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輸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此五臟六腑井滎輸經合所主病也。

白話文:

原典:經文記載,水從「井」中湧出,流動為「滎」,匯集為「輸」,運行為「經」,進入身體為「合」。「井」主治心下脹滿,「滎」主治身體發熱,「輸」主治身體沉重、關節疼痛,「經」主治喘咳、寒熱,「合」主治逆氣和泄瀉。這就是五臟六腑的井、滎、輸、經、合穴治療的相應疾病。

主,主治也。經言,《靈樞·九針十二原篇》文也。井,山谷中泉水之所出也。滎,小水尚未能流利者也。輸,輸瀉之所注也。經,由輸而經過之徑也。合,水流而會合之處也。井主心下滿者,井應木,木者肝,肝主滿重節痛也。滎應火,火者心,心主身熱也。輸應土,土者脾,脾主體重也。

白話文:

**主:**治療。出處:中醫經典《靈樞·九針十二原》

井: 山谷中泉水的起源。

滎: 小水還沒能流動自如的地方。

輸: 輸瀉的地方,水流注入。

經: 水流從輸經過的道路。

合: 水流匯合的地方。

井主心下滿者: 井位屬木,木屬肝,肝主氣滯而腹脹、四肢關節疼痛。

滎應火: 滎位屬火,火屬心,心主身體發熱。

輸應土: 輸位屬土,土屬脾,脾主身體沉重。

經主咳嗽寒熱者,經應金,金者肺,肺主寒熱也。合主氣逆而泄者,合應水,水者腎,腎主泄也。此論五臟為病之一端耳。不言六腑者,舉臟足以該腑也。然《內經》辨病取穴之法,實不止此,不可執一說而不知變通也。

白話文:

主治咳嗽冷熱的經絡,屬於金,金就是肺,肺主管冷熱。主治氣息上逆和泄瀉的經絡,屬於水,水就是腎,腎主管泄瀉。這只是論述五臟致病的一方面而已。之所以沒有提到六腑,是因為講述了臟腑,就等於涵蓋了腑。但是,《內經》中辨別疾病和取穴的方法,不止這些,不能拘泥於一種說法而不懂變通。

按:此七難論輸穴也。然某穴至某穴之一寸者,將謂周尺耶,秦尺耶,漢尺耶,抑近世之尺耶?聚訟紛紜,莫衷一是,皆為不明同身取寸之義也。或以患人之中指中節取寸,便為獨得心傳,殊不知瘦人指長而身小,則背腹之橫寸,豈不太闊,肥人指短而身長,則背腹之橫寸,豈不太狹,有身長指長而頭小者,則頭間之寸,豈不嫌長,有身短指短而頭大者,則頭間之寸,豈不嫌短,似此肥瘦長短之差訛,安能準的。所謂同身取寸者,必同其身體而取之也。

白話文:

說明:這段文字主要論述了針灸取穴的難點。

但是,從某個穴位到某個穴位的一寸長度,是要按照周代的尺,還是秦朝的尺,還是漢朝的尺,抑或是近世的尺?大家爭論不休,沒有統一的標準,這都是因為不明白「同身取寸」的道理。

有些人用患者的中指中節來取寸,認為這是獨門祕訣,卻不知道瘦人的手指長而身體小,那麼背腹的橫向尺寸豈不太寬了;而肥胖的人手指短而身體長,那麼背腹的橫向尺寸豈不太窄了。有些人身體長手指也長,但是頭小,那麼頭部的尺寸豈不嫌長;還有些人身矮手指也短,但是頭大,那麼頭部的尺寸豈不嫌短。像這樣肥瘦長短的差異,怎麼能準確地取寸呢?

所謂「同身取寸」,必須根據同一個人的身體來取。

考其法以《靈樞·骨度篇》尺寸為主,再量人身尺寸,隨取而折之,自無長短肥瘦之差訛。假如骨度篇云:肩至肘,長一尺七寸,量患人由肩至肘,長一尺三寸六分,以八折合之,所云某穴至某穴一寸者,僅得八分,余可類推。此同身取寸之活法,針灸之要事,不可不知也。

白話文:

依照《靈樞經·骨度篇》記載的身體尺寸作為標準,再實際測量患者的身體尺寸,隨時取用並換算,就能避免長度、肥瘦的誤差。例如,《骨度篇》記載「肩至肘,長一尺七寸」,測量患者肩至肘的長度為「一尺三寸六分」,以八分之一換算,原文中所說的「某個穴位到某個穴位一寸」的距離,實際上只有八分,其他部分可以類推。這是根據身體尺寸靈活換算的取寸方法,是針灸治療中必須掌握的重要事項。

附《靈樞·骨度篇》

黃帝問於伯高曰:脈度言經之長短,何以立之?伯高曰:先度其骨節之大小廣狹長短,而脈度定矣。黃帝曰:願聞眾人之度,人長七尺五寸者,其骨節之大小長短各幾何?伯高曰:頭之大骨,圍二尺六寸,胸圍四尺五寸,腰圍四尺二寸,發所覆者,顱至項,尺二寸。《甲乙經》「尺」字上有「一」字。

白話文:

黃帝問伯高說:「脈搏長短反映經脈長短,這是怎麼確定的呢?」伯高回答道:「先測量骨節的大小、寬窄、長短,脈搏長短也就確定了。」黃帝說:「希望聽聽一般人的測量數據,身高七尺五寸的人,他骨節的大小長短分別是多少?」伯高回答道:「頭骨最大,周長二尺六寸;胸圍四尺五寸;腰圍四尺二寸;頭髮覆蓋的地方,從前額到後腦勺,長一尺二寸。」

發以下至頤,長一尺。君子終折。《甲乙經》「君子」作「男子」。結喉以下至缺盆中,長四寸。缺盆以下至𩩲𩨗,長九寸,過則肺大,不滿則肺小。𩩲𩨗以下至天樞,長八寸,過則胃大,不及則胃小。天樞以下至橫骨,長六寸半,過則迴腸廣長,不滿則狹短。橫骨長六寸半,橫骨上廉以下,至內輔之上廉,長一尺八寸。

白話文:

從髮際到下巴,長度為一尺。

從喉結到鎖骨凹陷,長度為四寸。

從鎖骨凹陷到胸骨劍突,長度為九寸,過長則肺大,過短則肺小。

從胸骨劍突到臍中,長度為八寸,過長則胃大,過短則胃小。

從臍中到腰間的橫骨,長度為六寸半,過長則腸道寬廣,過短則腸道狹窄。

橫骨的長度為六寸半。從橫骨的上緣到腰部兩側的輔臟穴的上緣,長度為一尺八寸。

內輔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長三寸半,內輔下廉下至內踝,長一尺三寸。內踝以下至地,長三寸。膝膕以下至跗屬長一尺六寸。跗屬以下至地,長三寸。故骨圍大則太過,小則不及。角以下至柱骨,長一尺。行腋中不見者,長四寸。腋以下至季脅,長一尺二寸,季脅以下至髀樞,長六寸。

白話文:

內輔部分:

  • 上部廉至下部廉:長三寸半
  • 下部廉至內腳踝:長一尺三寸
  • 內腳踝至地面:長三寸

腿部部分:

  • 膝窩至腳背:長一尺六寸
  • 腳背至地面:長三寸

其他部分:

  • 角骨至柱骨:長一尺
  • 腋窩隱藏部分:長四寸
  • 腋窩至肋骨下緣:長一尺二寸
  • 肋骨下緣至大腿根部關節:長六寸

髀樞以下至膝中,長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長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長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長一寸。耳後當完骨者,廣九寸。耳前當耳門者,廣一尺三寸。兩顴之間,相去七寸。兩乳之間,廣九寸半。《甲乙經》作廣八寸。兩髀之間,廣六寸半。足長一尺二寸,廣四寸半。

白話文:

從大腿根到膝蓋中部,長 19 寸。從膝蓋以下到外腳踝,長 16 寸。從外腳踝以下到腳尖,長 3 寸。從腳尖到地面,長 1 寸。耳後與枕骨相對應的部分,寬 9 寸。耳前與耳門相對應的部分,寬 13 寸。兩顴之間,距離 7 寸。兩乳之間,寬 9.5 寸(《甲乙經》記載為 8 寸)。兩大腿之間,寬 6.5 寸。腳長 12 寸,寬 4.5 寸。

肩至肘,長一尺七寸,肘至腕,長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節,長四寸。本節至其末,長四寸半。項發以下至背骨,長二寸半。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節,長三尺。上節長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節至於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此眾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經脈之長短也。

白話文:

從肩膀到手肘,長度為一尺七寸;從手肘到手腕,長度為一尺二寸半。從手腕到中指的第一個關節,長度為四寸。從中指的第一個關節到指尖,長度為四寸半。從頸椎發際線到背部脊柱,長度為二寸半。從腰椎骨到尾骨,有二十一個節,長度為三尺。每個節平均長一寸四分之一,尾骨為奇數,所以前七個節到腰椎骨為九寸八分之七。這些都是一般人的骨骼測量標準,也是用來確定經脈長短的依據。

是故視其經脈之在於身也,見其浮而堅,其見明而大者多血,細而沉者多氣也。

上第五卷,六十二難至六十八難,論腧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