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霖

《難經正義》~ 卷四 (6)

回本書目錄

卷四 (6)

1. 六十一難

六十一難曰:經言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何謂也?

望,謂望病人五臟之色見於面者,各有分部,以應相生相剋之候也。聞,謂聞病人之聲音,以察病之所在也。問,謂問病人之所患,及其愛憎喜怒,以求病之原也。切,謂切病人之脈,而得病出何臟何腑也。神,神化不測之謂。聖,至於至極之謂。工,專精之謂。巧,心智靈變之謂。此與《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微有不同,經言或別有所本也。

白話文:

望診:觀察病人的五臟顏色在面部的分佈,根據不同的部位,判斷相生相剋的症候。

聞診 :聽病人的聲音,瞭解病情的所在。

問診 :詢問病人身體不適的情況,以及嗜好、情緒變化,以探究病因。

切診 :切病人的脈搏,判斷疾病來自何臟何腑。

:神妙不可測。

:崇高無比。

:專精於某一領域。

:心智靈活敏捷。

此處與《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稍有不同,可能是根據不同的理論依據。

然:望而知之者,望見其五色以知其病。

望而知之者,望其資稟色澤間之神氣。《靈樞》所謂粗守形,上守神者是也。然人之神氣,在有意無意之間,流露最真。醫者清心凝神,一會即覺,不宜過泥,泥則私意一起,醫者與病者神氣相混,反覺疑似,難以捉摸,此又以神會神之妙理也。神氣云何?有光有體是也。

白話文:

觀察病人外觀就能診斷的醫生,是透過觀測病人身體顏色和神氣之間的變化。就像《靈樞經》中提到的「粗視形體,深察神氣」,就是這個意思。

但是人的神氣,往往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最真實。醫生必須心靈專一,凝神靜氣,才能瞬間覺察病人的神氣。如果醫生過於拘泥於身體外觀的變化,就會摻雜自己的主觀臆測,導致醫生和病人的神氣混雜,反而會讓判斷混淆不清,難以捉摸。這也是醫生運用神氣來理解病人的微妙道理。

神氣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具有光彩和形體的特質。

光者,外面明朗,體者,裡面潤澤,光無形,主陽主氣,體有象,主陰主血,氣血無乖,陰陽不爭,自然光體俱備矣。《素問·五臟生成篇》曰:五臟之氣,故色見青如草茲者死,黃如枳實者死,黑如炲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見死也。夫五色乾枯,以氣血俱亡,無光無體,神氣已去者也,故主死。

白話文:

光,是指外在的明朗;體,是指內在的滋潤。光無形象,主宰陽氣和氣,而體有形象,主宰陰氣和血。當氣血和諧,陰陽不爭,自然就具備了光和體。

《素問·五臟生成篇》中說:五臟的氣色,青色如草那麼鮮明的人會死亡;黃色如枳實那麼暗淡的人會死亡;黑色如火炭那麼濃黑的人會死亡;紅色如紫血那麼鮮紅的人會死亡;白色如枯骨那麼蒼白的人會死亡。這些顏色都是預示死亡的。

五色乾枯,是因為氣血雙失,沒有光澤和潤澤,神氣已經離開了身體,所以是死亡的預兆。

又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雞冠者生,黃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烏羽者生,此五色之見生也。是以氣血未傷,有光有體,不能內含,而亦不外露者也,故雖病而主生。又,生於心,如以縞裹朱;生於肺,如以縞裹紅;生於肝,如以縞裹紺;生於脾,如以縞裹栝蔞實;生於腎,如以縞裹紫,此五臟所生之外榮也。

白話文:

顏色青綠如翠鳥羽毛者,是健康的色澤。顏色深紅如雞冠者,是健康的色澤。顏色黃潤如螃蟹肚腹者,是健康的色澤。顏色潔白如豬油者,是健康的色澤。顏色黑亮如烏鴉羽毛者,是健康的色澤。以上五種顏色,是生命力旺盛的徵象。這表明氣血沒有受損,身體強壯,內臟功能正常,沒有疾病隱患,因此即使有小的疾病,也會很快恢復。

此外,不同臟腑所表現出來的健康顏色也不同。出生於心的健康色澤,就像白布包裹著硃砂;出生於肺的健康色澤,就像白布包裹著紅花;出生於肝的健康色澤,就像白布包裹著紺色布料;出生於脾的健康色澤,就像白布包裹著甜瓜;出生於腎的健康色澤,就像白布包裹著紫色布料。這些顏色都是各臟腑健康的外在表現。

夫平人五臟既和,其色稟胃氣而出於皮毛之間,胃氣色黃,皮毛色白,精氣內含,寶光外發,既不浮露,又不混蒙,故曰如縞裹也。觀《內經》論色,分死、病、平三等,雖未明言神氣,而神氣即寓其中。然五色內應五臟,此道其常,而病則有變,甚有五色不應五臟者,此又變中之變也。

白話文:

對於健康的人來說,五臟協調,體色由胃氣影響而表現在皮膚上。胃氣呈黃色,皮膚呈白色,精氣儲藏在內,容光煥發在外。這種體色既不浮露,也不晦暗,所以說像潔白的布包裹著一樣。

在《黃帝內經》中,關於體色的論述將其分為死、病、平三種類型。雖然沒有明確提到精神和元氣,但精神和元氣卻隱含在其中。一般來說,五種體色對應著五臟,這是正常的狀態。而如果生病了,體色就會發生變化,甚至出現五色不對應五臟的情況,這又是變化中的變化。

若能察神氣,因其常而識其變,則於望色之道,得其要領矣。

聞而知之者,聞其五音,以別其病。

聞而知之者,聞其音聲,分別清濁,以察其病也。土者其數五,五者,音也,故音聲發於脾土,而響於肺金也。在心主言,心開竅於舌,舌者,音聲之機也。肝主語,肝循喉嚨,入頏顙。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者也。頏顙者,分氣之所泄也。肝心氣和,而後言語清亮也。然又從腎間動氣之所發,故腎氣短促,上氣不能接下氣矣。

白話文:

通過聽診來瞭解病情,可以根據聲音的清濁來分辨疾病。脾土五行屬五,五指聲音。所以,聲音源於脾土,而肺金發出聲音。

從心主來說,心開竅於舌頭。舌頭是發出聲音的工具。肝主說話,肝經循行經過喉嚨,進入下巴和額頭。喉嚨是氣息上下運行的通道。下巴和額頭是氣息宣發出來的部位。肝和心的氣息協調,說話才會清晰響亮。

此外,說話的動作是由腎間的氣息帶動的。如果腎氣不足,上下的氣息不能相接。

是以發言歌詠,出於五臟神之五志,故有音聲,語言不清者,當責之心肝,能語言,而無音聲者,當責之脾肺;能言語,有音聲,而氣不接續者,當責之兩腎,此音聲之原委也。若經以五音配五臟,肝音角,其聲呼,心音徵,其聲笑;脾音宮,其聲歌;肺音商,其聲哭;腎音羽,其聲呻。若明其原委,辨其清濁,分其陰陽,審其虛實,以察病情,於聞聲一法,庶乎近矣。

白話文:

因此,人類會發言和唱歌,源於五臟之神所產生的五種心志,因此纔有聲音。言語不清的人,應歸責於心和肝;能夠言語,卻沒有聲音的人,應歸責於脾和肺;能夠言語,有聲音,但氣息不順的人,應歸責於兩腎。這就是產生聲音的根本原因。

如果用五音來對應五臟,肝的聲音是「角」,它的聲音是「呼」;心的聲音是「徵」,它的聲音是「笑」;脾的聲音是「宮」,它的聲音是「歌」;肺的聲音是「商」,它的聲音是「哭」;腎的聲音是「羽」,它的聲音是「呻」。

如果明白了聲音產生的根本原因,辨別出聲音的清濁,分清聲音的陰陽,審查聲音的虛實,就可以通過聽聲音的方式來診察病情,這樣就能接近精準的診斷。

問而知之者,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

問而知之者,問察其原委也。夫工於問者,非徒問其證,殆欲即其證以求其病因耳。脫營失精,可於貴賤貧富間問之,更當次第問其人。平昔有無宿疾,有無恚怒憂思,食喜淡喜濃喜燥喜潤,嗜茶嗜酒。再問其病初起何因,前見何證,後變何證。惡寒惡熱,孰重孰輕。有汗無汗,汗多汗少,汗起何處,汗止何處。

白話文:

原古文:

問而知之者,問察其原委也。夫工於問者,非徒問其證,殆欲即其證以求其病因耳。脫營失精,可於貴賤貧富間問之,更當次第問其人。平昔有無宿疾,有無恚怒憂思,食喜淡喜濃喜燥喜潤,嗜茶嗜酒。再問其病初起何因,前見何證,後變何證。惡寒惡熱,孰重孰輕。有汗無汗,汗多汗少,汗起何處,汗止何處。

透過問診來瞭解病情,就是要探究疾病的根源。擅長問診的人,並不是單純地詢問患者的症狀,而是想透過這些症狀來找出病因。像是氣血不足、精液流失的問題,可以從患者的社會背景來詢問,還要依序詢問患者的個人情況。

平時有沒有老毛病?有沒有生氣、憂鬱、思慮過度?飲食偏好清淡、濃鬱、燥熱還是滋潤?有喝茶或嗜酒的傾向嗎?

接著再詢問疾病發生的起因、初期症狀和後續變化。是怕冷還是怕熱,哪一種症狀較為嚴重?有沒有出汗?是多汗還是少汗?汗水從哪裡流出?汗水又是從哪裡收乾?

頭痛身痛,痛在何時,痛在何處。口淡口苦,渴與不渴,思飲不思飲,飲多飲少,喜熱喜涼,思食不思食,能食不能食,食多食少,化速化遲。胸心脅腹,有無脹痛。二便通澀,大便為燥為溏,小便為清為濁,色黃色淡。婦人則問其有無胎產,月事先期後期,有無脹痛,可有帶下,是赤是白,或多或少。

白話文:

身體狀況詢問

  • 頭痛和身體疼痛發生在什麼時候和部位?
  • 口味淡或苦?口渴與否?想喝還是不想喝?喝水多或少?喜歡溫熱還是冰涼的飲品?
  • 食慾如何?想吃還是不想吃?能吃還是不能吃?吃得多還是吃得少?消化快還是慢?
  • 胸、心、兩脅、腹部是否有脹痛?
  • 大小便通暢還是困難?大便乾燥還是稀軟?小便清澈還是渾濁?顏色黃還是淡?
  • 女性患者詢問是否有懷孕或分娩?月經是否提前或推遲?是否有腹脹或疼痛?是否有白帶?白帶是紅色還是白色?量多還是量少?

種種詳詰,就其見證,審其病因,方得治病求本之旨也。

切脈而知之者,診其寸口,視其虛實,以知其病在何臟腑也。

切而知之者,診其寸口,以知其病也,非《內經》遍診動脈之法也。或問《內經》遍診動脈,只設浮沉緩急,大小滑澀之八脈,特於對待微甚懸絕,著其相去三等,而脈之情變已精,後世繁為二十九脈,愈求精而脈愈晦者,因獨取寸口之誤耶,曰:非也。張氏云:後世知識脈難,而不知古人審脈之更難也。

白話文:

切脈者,診斷手腕上的寸口脈,以瞭解病人的病情,並非《黃帝內經》中全面診斷動脈的方法。有人質疑《黃帝內經》全面診斷動脈,只設定了浮、沉、緩、急、大小和滑澀這八種脈象,特別是在描述輕、重、隔絕的脈象時,區分為三個層次,脈象的變化已經很精細了。後世將脈象繁衍為二十九種,越追求精細,脈象反而越模糊,難道這是因為只取寸口脈而導致的錯誤嗎?

答案是否定的。張氏說:後世之人認為脈診很容易,卻不知道古人審察脈象更加困難。

所謂識脈者,浮,不沉也。沉,不浮也。遲,不及也。數,太過也。虛,不實也。實,不虛也。滑,不澀也。澀,不滑也。長,不短也。短,不長也。大,不小也。小,不大也。緩,不逮也。弱,不盛也。伏,不見也。軟,無力也。微,不顯也。散,不聚也。洪,洪大也。細,微細也。

白話文:

所謂識別脈象的人,認為:

浮脈: 脈象浮於皮表,不沉入深處。 沉脈: 脈象沉入深處,不浮於皮表。 遲脈: 脈搏跳動緩慢,不及正常。 數脈: 脈搏跳動過快,超過正常。 虛脈: 脈搏虛弱無力,不飽滿。 實脈: 脈搏有力充盈,不虛弱。 滑脈: 脈象流暢順暢,不粗糙。 澀脈: 脈象阻滯不暢,感覺粗糙。 長脈: 脈象綿長延續,不斷絕。 短脈: 脈象短促急促,不持續。 大脈: 脈象較寬大,不細小。 小脈: 脈象較細小,不大。 緩脈: 脈搏跳動緩慢,不急促。 弱脈: 脈搏跳動虛弱,不強勁。 伏脈: 脈象深藏,難以觸及。 軟脈: 脈象軟弱無力,不充實。 微脈: 脈象非常微弱,難以發現。 散脈: 脈象散亂無序,不規律。 洪脈: 脈象寬大而有力,如波濤起伏。 細脈: 脈象細微而虛弱,如絲線般。

代,更代也。牢,堅牢也。動者,滑大於關上也。弦者,狀如弓弦,按之不移也。緊者,如轉索無常也。芤者,浮大而按之中空也。革者,中空而外堅也。結者,緩而有止也。促者,數而有止。以對待之法識之,猶易分別於指下。所謂審脈者,體認所見之脈何因,所主之病何證,以心印之而後得也。

白話文:

**代:**交替或變動。

牢: 堅固牢實。

動: 脈絡跳動幅度大且滑動。

弦: 狀似弓弦,按壓時不移動。

緊: 如絞緊的繩索,變化不定。

芤: 脈浮大,按壓時中部空虛。

革: 中部空虛,但外表堅硬。

結: 脈象緩和但有停滯。

促: 脈象頻率高但有停頓。

以對待之法識之: 根據脈象的變化進行辨別,從手指下容易分辨。

所謂審脈者: 辨別脈象時,需要體認脈象產生的原因和代表的疾病,通過內心體會才能獲得。

仲景平脈篇曰: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數為在腑,遲為在臟。又曰:浮則為風,浮則為熱,浮為氣實,浮為氣虛,浮則無血,浮則為虛。是將為外感乎,為內傷乎,為氣乎,為血乎,為實乎,為虛乎,是必審其證之表裡陰陽,寒熱虛實,病之久病新病,脈之有力無力,而斷之以意,然後參之以望聞問,必四診咸備,庶幾可保萬全。故曰:審脈之更難也,可不慎歟?

白話文:

《傷寒論》中「平脈篇」說:脈浮屬於表,脈沉屬於裡,脈數屬於腑,脈遲屬於臟。又說:脈浮主風,脈浮主熱,脈浮主氣實,脈浮主氣虛,脈浮主無血,脈浮主虛。這是由於外感還是內傷?由於氣還是由於血?由於實證還是由於虛證?務必要仔細辨證表裡陰陽、寒熱虛實、病情的久新、脈象的有力無力,然後用心判斷,然後再結合望、聞、問診,必須四診齊全,這樣才能確保萬無一失。所以說:審察脈象確實很不容易,豈能不謹慎呢?

經言以外知之曰聖,以內知之曰神,此之謂也。

視色聞聲者,以外知之也,故曰聖。問因切脈者,以內知之也,故曰神。此總結上文四診之意也。

上第四卷,四十八難至六十一難,論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