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正義》~ 卷四 (5)
卷四 (5)
1. 五十九難
五十九難曰:狂癲之病,何以別之?
然:狂疾之始發,少臥而不飢,自高賢也,自辨智也,自貴倨也,妄笑好歌樂,妄行不休是也。癲疾始發,意不樂、直視僵仆,其脈三部陰陽俱盛是也。
狂病屬陽,始發之時,陽氣盛不入於陰,故少臥。陽氣並於上,故不飢。其自高賢,自辨智,自貴倨,皆狂之意也。妄笑,好歌,妄行,皆狂之態也。病發於陽,陽性動,故其狀皆有餘,即前二十難所謂重陽者狂是也。癲病屬陰,始發之時,意不樂,癲之意也。直視僵仆,癲之態也。
病發於陰,陰性靜,故其狀皆不足,即二十難所謂重陰者癲是也。脈三部陰陽俱盛者,是總上二者而言。謂發於陽為狂,則三部陽脈俱盛,發於陰為癲,則三部陰脈俱盛也。
按:《素問·病能論》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曰:生於陽也。帝曰:陽何以使人狂?岐伯曰:陽氣者,因暴折而難決,故善怒也,病名曰陽厥。帝曰:何以知之?岐伯曰:陽明者常動,巨陽少陽不動,不動而動大疾,此其候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奪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鐵洛為飲,夫生鐵洛者,下氣疾也。
此總論狂病屬於陽氣盛,陽氣宜於升達,若折抑之則病,其來太陽少陽之脈,動之不甚者而動且大疾,則陽明之脈常動者,其動甚,可知為狂病將發之候。先當奪其食,使胃火弱而氣衰,庶幾陽動息而病可愈,甚則服以鐵洛飲,下氣開結,而平木火之邪也。《靈樞·癲狂篇》曰: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憂飢。
此言陰虛則陽盛,以致病狂也。又狂始發,少臥不飢,自高賢也,自辨智也,自尊貴也,善罵詈,日夜不休者,此心氣之實狂也。又狂,言驚善笑,好歌樂,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此言腎病上傳於心,而為心氣之實狂,以大恐則傷腎也。又狂,目妄見,耳妄聞,善呼者,少氣之所生也。
此因腎氣少,而致心氣虛狂也。又狂者,多食,善見鬼神,善笑而不發於外者,得之有所大喜。此言喜傷心志而為虛狂也。又狂而新發,未應如此者,先取肝經之曲泉左右動脈,及甚者見血,有頃已,不已,灸骨骶二十壯。此分論狂病虛實,治未發先清泄木氣,而不令及於心神也。
《素問·通評虛實論》帝曰:癲疾何如?岐伯曰:脈搏大滑,久自已。脈小堅急,死不治。曰:癲疾之脈,虛實何如?曰:虛則可治,實則死。此總論癲疾屬於陰氣盛,陰盛則陽虛,故其脈搏指而大滑,心肝之陽未衰,有來復之象,故久而自已。若小堅急,純陰無陽。則死不治。
脈虛者,邪亦虛,脈實者,邪亦實,實即堅急之意,故亦主死也。《靈樞·癲狂篇》曰:癲疾始生,先不樂,頭重痛,視舉目赤甚,作極已而煩心,候之於顏。此言厥氣上乘於天氣,及太陽君火也。夫癲乃陰陽之氣,先厥於下,後上逆於巔而為病,當候之於顏面氣色也。又癲疾始作,引口啼呼喘悸者,此言太陽主開,陽明主闔,乃厥氣上乘,致開闔不清而為病也。又癲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者,此厥氣逆於寒水之太陽,及寒氣乘於地中也。
又治癲疾者,常與之居,察其所當取之處,病至視其有過者瀉之,置其血於瓠壺之中,至其發時,血獨動矣,不動,灸骶骨二十壯。此言治癲疾,當分天地水火之氣而治之,太陽之火,日也,隨天氣而日繞地一周,動而不息者也,地水者,靜而不動者也,常與病居,察其病在手足何經,其法致其血於瓠壺中,發時氣相感則血動,是感天氣太陽之運動也,當候之手太陽陽明太陰者是也。
不動者,病陷於地水之中,當候之足太陽陽明太陰者是也,更宜灸骶骨二十壯,若不圖之於早,病成則難治。故《下經》之骨癲疾,筋癲疾,脈癲疾,多雲不治也。若夫癇證,《素問·奇病論》帝曰:人生而有病癲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精氣並居,故令子發為癲疾也。
此論生而病癲癇,為先天所受之病,孕婦受驚,精氣上而不下,精與驚氣並居而為病,故曰胎病也。然亦有不從母腹中得之,若卒然聞驚而得者,蓋驚則神出舍空,痰涎乘間而歸之也。但癇證與癲厥異者,僕時口作六畜聲,將醒時吐涎沫耳。更有血迷似癲者,婦人月水崩漏過多,血氣迷心,或產後惡露上衝,而語言錯亂,神志不寧者,血虛神耗也。
又有心風似癲者,精神恍惚,喜怒言語或時錯亂,有癲之意,不如癲者之甚,皆痰氣為病,不可不辨也。
2. 六十難
六十難曰:頭心之病,有厥痛,有真痛,何謂也?
然:手三陽之脈受風寒,伏留而不去者,則名厥頭痛。
厥,逆也,言氣逆而痛也。厥痛,厥頭痛,厥心痛也。真痛,真頭痛,真心痛也。手三陽之脈,為風寒留滯而不行,則壅逆而衝於頭,故名厥頭痛也。足三陽之脈,風寒留滯,亦作頭痛,今不言者,省文也。
入連在腦者,名真頭痛。
真頭痛不在經,而入連於腦,故痛甚,腦盡痛,手足寒至節,死不治。蓋腦為髓海,真氣之所聚,卒不受邪,受邪則死矣。
按:《素問·奇病論》帝曰:人有病頭痛,以數歲不已,此安得之,名為何病?岐伯曰:當有所犯大寒,內至骨髓,髓者,以腦為主,腦逆,故令頭痛,齒亦痛,病名曰厥逆。此因寒邪入髓,則上入頭腦而為痛,其邪入深,故數歲不已也。若《靈樞·厥病篇》所載厥頭痛,面若腫起而煩心者,陽明之氣,上逆而為痛也。
又頭脈痛,心悲善泣者,厥陰之氣,上逆而為痛也。又貞貞頭重而痛者,少陰之氣,上逆而為痛也。又項先痛,腰脊為應者,太陽之氣,上逆而為痛也。又頭痛甚,耳前後脈湧有熱者,少陽之氣,上逆而為痛也。又真頭痛,頭痛甚,腦盡痛,手足寒至節,死不治。此非六氣之厥,乃客邪犯腦,故頭痛甚,腦盡痛。
蓋頭為諸陽之首,腦為精水之海,手足寒至節,此真氣為邪所傷,故死不治也。更有擊墮而為痛者,大痹而為痛者,寒氣傷營而為偏痛者,是經論頭痛者如此,不獨手三陽為病也。
其五臟氣相干,名厥心痛。
諸經絡皆屬於心,蓋心主百脈,其營血由心而通於十二經絡也,若一經有病,其脈逆行,逆則乘心,乘心則心痛,故曰厥心痛。是五臟氣衝逆致痛,非心家自病也。
其痛甚,但在心,手足青者,即名真心痛。其真心痛者,旦發夕死,夕發旦死。
心為臟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其臟堅固,邪不能客,客之則傷心,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真心痛,其痛甚,但在心而無別臟相干也。手足青者,寒邪犯君火之位,血色變也。旦發夕死,夕發旦死者,心不受邪也,真頭痛亦然。蓋腦為人身之主宰,亦不受邪,故滑氏言其真心痛者,真字下欠一頭字是矣。
按:《靈樞·厥病篇》曰:厥心痛與背相控,善瘛,如從後觸其心,傴僂者,腎心痛也。又腹脹胸滿,心尤痛甚者,胃心痛也。又痛如以錐針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又色蒼蒼如死狀,終日不得太息者,肝心痛也。又臥若徒居,心痛間動作痛益甚,色不變者,肺心痛也。
此別臟腑相干之痛也。又真心痛,手足青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此傷其臟真,而為真心痛也。
白話文:
六十難
有人問:頭和心的疾病,有種叫「厥痛」,有種叫「真痛」,這兩者是什麼意思呢?
答:手上的三條陽經,如果受到風寒侵襲,風寒之邪潛伏不去,就會導致「厥頭痛」。
所謂「厥」,就是逆的意思,指氣血逆行而造成的疼痛。所以,「厥痛」包括「厥頭痛」和「厥心痛」。而「真痛」則包括「真頭痛」和「真心痛」。手上的三條陽經,如果被風寒之邪阻滯,氣血運行不暢,就會壅塞逆行,向上衝擊頭部,所以稱為「厥頭痛」。腳上的三條陽經,如果被風寒阻滯,也會引起頭痛,這裡沒有提到,是為了簡略敘述。
還有一種頭痛,邪氣直接進入腦部,就叫做「真頭痛」。
「真頭痛」不是經絡上的病變,而是邪氣直接侵入腦部,所以疼痛非常劇烈,整個腦部都會痛,而且手腳冰冷到關節處,這種情況是無法醫治的,會導致死亡。因為腦是精髓匯聚的地方,是真氣集中的地方,不會輕易受到邪氣侵襲,一旦受邪,就會危及生命。
參考《素問·奇病論》:皇帝問道:「有人患頭痛,持續好幾年都不好,這是怎麼回事?這種病叫什麼?」岐伯回答說:「這是因為曾經遭受過嚴重的寒邪侵襲,寒邪深入到骨髓。骨髓以腦為主要部分,腦氣逆亂,所以引起頭痛,牙齒也會痛,這種病叫做『厥逆』。」這是因為寒邪侵入骨髓,然後向上侵襲頭腦而導致的疼痛,這種邪氣入得太深,所以才會持續好幾年都不好。還有《靈樞·厥病篇》中記載的「厥頭痛」,面部腫脹,心煩意亂,這是陽明經的氣血逆行而引起的疼痛。
另外,頭部脈搏跳痛,而且感到悲傷愛哭,這是厥陰經的氣血逆行造成的疼痛。如果感到頭部發沉、隱隱作痛,這是少陰經的氣血逆行引起的疼痛。如果先是頸項疼痛,然後腰背也跟著痛,這是太陽經的氣血逆行引起的疼痛。如果頭痛劇烈,耳朵前後的脈搏跳動明顯而且有熱感,這是少陽經的氣血逆行引起的疼痛。「真頭痛」則是頭痛劇烈,整個腦部都痛,手腳冰冷到關節處,這種情況是無法醫治的,會導致死亡。這種病不是因為六氣失調而導致的氣血逆行,而是外來的邪氣直接侵犯腦部,所以才會頭痛劇烈,整個腦部都痛。
因為頭部是諸陽經匯聚的地方,腦部是精髓匯聚的海洋,手腳冰冷到關節處,說明人體真氣已經被邪氣嚴重損傷,所以無法醫治,會導致死亡。另外,還有因為跌打損傷引起的頭痛,因為大麻痺引起的頭痛,以及寒邪損傷營血而引起的偏頭痛,這些都是經典醫書中記載的頭痛類型,並不僅限於手三陽經的病變。
如果五臟之氣相互干擾,就會導致「厥心痛」。
所有的經絡都歸屬於心,因為心是主導百脈的,體內的營血由心臟輸送至十二經絡。如果某一條經絡出現病變,氣血就會逆行,逆行的氣血會衝擊心臟,衝擊心臟就會導致心痛,所以叫做「厥心痛」。這是因為五臟的氣血逆亂而導致的疼痛,而不是心臟本身的疾病。
還有一種心痛,疼痛非常劇烈,只在心臟部位,而且手腳發青,這種心痛叫做「真心痛」。患有「真心痛」的人,早上發病晚上就會死亡,晚上發病早上就會死亡。
心臟是五臟六腑中最重要的一個,是精神所寄託的地方,心臟非常堅固,邪氣不容易侵入,一旦侵入就會損傷心臟,心臟受損就會導致神志不清,神志不清就會死亡。「真心痛」的特點是疼痛非常劇烈,只在心臟部位,沒有其他臟器的連帶症狀。手腳發青,是因為寒邪侵犯了心臟的君火之位,導致血液顏色改變。早上發病晚上就會死亡,晚上發病早上就會死亡,是因為心臟不能受邪。同樣的,「真頭痛」也是這個道理。因為腦是人體的主宰,同樣不能受邪,所以滑伯仁說的「真心痛」中的「真」字,應該在下面加一個「頭」字才對。
參考《靈樞·厥病篇》: 「厥心痛」的特點是會連帶到背部,而且經常抽搐,感覺好像從背後撞擊心臟一樣,身體彎曲,這叫做「腎心痛」。如果腹部脹滿,胸部也脹滿,心臟尤其疼痛劇烈,這叫做「胃心痛」。如果感覺像被錐子或針刺心臟一樣疼痛劇烈,這叫做「脾心痛」。如果面色蒼白如死人一樣,整天都不能好好喘氣,這叫做「肝心痛」。如果躺著會感覺好一些,稍微動一下心痛就更厲害,但是臉色沒有改變,這叫做「肺心痛」。
以上說的都是其他臟器相互干擾引起的心痛。而「真心痛」的特點是手腳發青到關節處,心痛非常劇烈,早上發病晚上就會死亡,晚上發病早上就會死亡,這種情況是心臟的真氣被損傷,所以才是真正的「真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