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霖

《難經正義》~ 卷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四 (4)

1. 五十七難

五十七難曰:泄凡有幾,皆有名不?

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腸泄,有小腸泄。有大瘕泄,名曰後重。

白話文:

泄瀉總共有五種,它們的名字各不相同。有胃瀉,有脾瀉,有大腸瀉,有小腸瀉,還有大瘕瀉,這種瀉下稱作裡急後重。

泄,利也。其證有五,故有五泄之名。後重者,專指大瘕泄而言。蓋腎邪下結,氣墜不升故也。此五泄之目,下文詳之。

胃泄者,飲食不化,色黃。

白話文:

「泄」是排泄過多之意。其症狀有五種,因此有「五泄」之名。其中「後重」一詞,專門指大便困難的「大瘕泄」。這是因為腎臟之邪氣在下焦結聚,氣往下墜而無法上升所致。這五種「泄」的類型,將在下文詳細說明。

胃泄者,甲木之克戊土也。胃主納穀,風木之邪乘之,胃腑郁迫,水穀不化,必脈弦腸鳴。黃者,胃土之色。經曰:春傷於風,夏生飧泄者是也。

脾泄者,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逆。

白話文:

胃洩:是甲木克戊土的病症。胃的主要功能是儲藏食物,當風木之邪乘犯胃時,胃腑鬱塞、不暢,水穀食物無法消化,就會導致脈搏弦細、腸胃鳴叫。黃色:是胃土的顏色。經文說:春季被風邪所傷,夏季就會發生食物洩瀉。

脾泄者,脾土濕寒,不能蒸水化氣,故水穀並下,脹滿泄注也。食即嘔吐者,脾弱下陷,則胃逆也,必所下多水,脈緩,腹不痛。經曰:濕甚則濡泄者是也。

大腸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

白話文:

脾泄的人,是因為脾臟虛弱、濕寒,無法將水分運化為氣,所以水和食物一起向下排出,造成腹脹和泄瀉。如果進食後馬上吐出,是因為脾氣虛弱下陷,導致胃氣上逆,吐出的東西一定多是水,脈搏緩慢,肚子不痛。經書上說:「濕氣過重就會導致泄瀉。」

大腸泄者,腸虛氣不能攝,故胃方實,即迫注於下,窘迫不及少待也。色白者,大腸屬庚金,白,金之色也。腸鳴切痛者,氣不和則攻衝,故鳴而痛也。經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泄者是也。

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少腹痛。

白話文:

大腸腹瀉是因為腸道虛弱,氣虛不能收攝,導致胃部過於充實,於是胃氣就會逼迫壓迫大腸,來不及緩一下。

大便呈白色是因為大腸屬庚金,白色是金色的象徵。

腸鳴並伴隨劇烈疼痛是因為氣機不調和,就會衝擊腸道,所以才會發出鳴聲並疼痛。

醫經上說:「清氣在下,就會產生腹瀉」,這句話指的就是這種情況。

小腸泄者,小腸屬丙火,不化寒水。鬱於濕土之中,內熱淫蒸,膿血腐化。又小腸與心為表裡,心主血,蓋氣不相攝,而便膿血,小便亦不禁也。小腸之氣鬱沖,下達膀胱,膀胱近少腹,故少腹痛也。此即血痢之類耳。

大瘕泄者,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此五泄之要法也。

白話文:

小腸發生腹瀉,是因為小腸屬火,無法消化寒水。小腸內積聚著寒濕,內熱蒸發,導致膿血腐爛。此外,小腸和心臟互為表裡,心臟主血,因此氣血不調和,就會排泄膿血,小便也不受控制。小腸之氣鬱結向上沖,到達膀胱,膀胱靠近小腹,所以會導致小腹疼痛。這種情況類似於血痢。

大瘕泄者,邪氣結於下,成癥瘕而不散也。裡急後重者,腸氣急迫;肛門重墜也。數至圊而不能便者,皆癥結不散,故欲便而不爽也。莖中痛者,乃濕鬱為熱,大便氣不能達,則移於小便也。此即古之滯下,今名痢疾者是也。

白話文:

大便不通:邪氣聚集在下,積聚成硬塊而不排出。

裡急後重:腸氣急迫,肛門有沉重感。

數次排便但無法解出:便結不暢,所以想排便卻無法順利排出。

小腹疼痛:是因為便結導致熱氣,大便無法排出,轉而移至小便排出。

古代稱為「癥下」,現代稱之為「痔瘡」的疾病。

2. 五十八難

五十八難曰:傷寒有幾,其脈有變不?

然: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其所苦各不同。

白話文:

伤寒有几种,它的脉象会有变化吗?

有的,伤寒有五种,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它们所表现的症状各不相同。

《素問》於風論、熱論言之甚詳,豈得獨遺寒論一門。而熱論首言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既云類傷寒,則有傷寒專論可知,惜乎第七一卷亡於兵火,亦以見古醫經以傷寒為外感之統名。越人恐後世寒溫莫辨,故作傷寒有五之論,以分別其脈證,滑氏以變當作辨是矣。

中風之脈,陽浮而滑,陰濡而弱。

白話文:

《素問》中關於風和熱症的論述非常詳細,難道會獨獨漏掉寒症的討論嗎?而《熱論》篇一開始就提到,現在所謂的熱病,都是因傷寒而引起的。既然說是類傷寒,那當然會有專門的傷寒論述。可惜的是,第七一卷已經在戰火中遺失了,也由此可見古代醫經將傷寒作為外感病的總稱。古代醫家擔心後人無法區分寒症和溫症,所以撰寫了《傷寒有五》這篇論述,來區分它們的脈象和症狀。滑氏將「變」字解釋為「辨」,是正確的。

中風者,風寒直傷肌腠也。風無定體,偏寒即從寒化,風寒之邪,直入肌肉而傷其營,營血傷則血脈弱,而其脈動必緩。陽寸浮者,乃衛陽外越也。陰尺弱者,乃營血受傷也。然必見熱自發,汗自出,惡寒惡風,鼻鳴乾嘔等證,方是風寒中肌腠之的證的脈也。謂風傷衛,寒傷營者非也。

白話文:

中風是指風寒直接損傷了肌肉和皮膚。風沒有固定的形體,偏於寒冷時就會隨著寒氣變化。風寒之邪直接侵入肌肉,損傷了營血(營養血液)。營血受傷,脈就會變弱,脈搏跳動也必然緩慢。陽脈寸口浮起,表示衛陽(防禦陽氣)外越。陰脈尺口虛弱,表示營血受傷。但是,必須同時出現發熱、出汗、怕冷怕風、鼻鳴、乾嘔等症狀,纔是風寒中傷肌肉和皮膚的準確脈象。所謂「風傷衛氣,寒傷營血」,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其實寒傷衛,風傷營耳。或問許學士發微論言風傷衛,寒傷營,成無己以降俱宗之,而子獨謂寒傷衛,風傷營者何耶?曰:寒者,太陽之本氣也。太陽之陽。發於至陰,而充於皮毛,是皮毛一層,衛所居也,衛陽虛,招外寒。致皮毛閉塞而無汗,故曰寒傷衛也。風在六氣,屬厥陰肝木,厥陰主營血,血虛則招外風。

白話文:

實際上,寒邪會損傷衛氣,而風邪會損傷營血。有人問許學士的《發微論》中說風邪會損傷衛氣,寒邪會損傷營血,成無己以下的人都遵循這個說法,而你卻獨自說寒邪損傷衛氣,風邪損傷營血,這是為什麼呢?回答說:寒邪是太陽之氣的本源。太陽之氣是陽氣,它從最陰的地方生發出來,布滿於皮毛,所以皮毛這一層是衛氣所居住的地方。衛氣虛弱了,就會招致外寒,導致皮毛閉塞而不出汗,所以說寒邪損傷衛氣。而風邪屬於六氣中的厥陰肝木,厥陰主營血,營血虛弱了,就會招致外風。

夫營血雖與衛氣偕行,而究之皮毛一層,為衛所司,肌肉一層,為營所宅,風入肌肉中,而營不守衛,是以衛氣泄而自汗出,故曰風傷營也。況仲景無汗用麻黃,明是治衛氣之藥,有汗用桂枝,明是和營血之藥,安得淆混哉?或問麻黃治寒傷衛,桂枝治風傷營,已明其義,何以仲景辨脈篇曰:寸口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營,營衛俱病,骨節煩疼,當發其汗也,此非風傷衛,寒傷營之明證耶?曰:此章本《內經》寒傷形,熱傷氣,陽邪傷陽,陰邪傷陰,統該陰陽二氣而言,非謂桂枝主風傷衛,麻黃主寒傷營也。讀書貴乎融貫,不可拘泥。

白話文:

人體的營血雖然和衛氣一起運行,但究其根本,皮毛這層歸衛氣掌管,肌肉這層是營血的地盤。風寒侵入肌肉,導致營血不能固守衛氣,所以衛氣就會外泄而自發出汗,因此說風寒會傷營血。況且,仲景的方劑中,沒有汗症時用麻黃湯,明顯是治療衛氣的藥物;有汗症時用桂枝湯,明顯是調和營血的藥物,怎麼能混淆呢?

有人問:麻黃湯治療寒傷衛氣,桂枝湯治療風傷營血,理論上已經很清楚了。為什麼仲景在《辨脈篇》中說:「寸口脈浮而緊,浮是風的表現,緊是寒的表現,風能傷衛,寒能傷營,營衛同時生病,就會出現骨節疼痛,應該讓患者發汗。」這不是風傷衛氣、寒傷營血的明證嗎?

我說:這章節出自《內經》,意思是寒邪傷及形體,熱邪傷及氣血,陽邪傷及陽氣,陰邪傷及陰血,總結了陰陽兩氣的共同表現,並非說桂枝湯主治風傷衛氣,麻黃湯主治寒傷營血。讀書時要融會貫通,不要拘泥於字句。

此所謂風傷營者,言風寒之邪,直中營中,逼其衛氣外泄,風寒則傷營也。若風溫之邪,首先犯衛,衛主氣,蓋熱則傷氣矣。所謂寒傷衛者,非不傷營,蓋寒閉衛外之氣則無汗,然亦由斂其營血而然,此《內經》熱傷氣,寒傷形之旨也。設寒熱莫辨,執風為陽邪而傷衛一語,以溫里和營之桂枝治風溫,則謬之甚矣。

可不慎哉。

白話文:

這種稱為風傷營的狀況,指的是風寒邪氣直接進入身體中樞,逼迫體表的衛氣向外流出,而風寒就會損傷體內的營血。如果風溫邪氣首先侵犯衛氣,由於衛氣主導元氣,因此熱邪就會損傷元氣。所謂寒傷衛,並不代表不會損傷營,因為寒邪會封閉衛氣之外的氣血,導致無法出汗,但這也是因為寒邪收斂了營血所致。這符合《內經》中「熱傷氣,寒傷形」的說法。如果無法分辨寒熱,硬要以風為陽邪而損傷衛氣的說法,用溫暖體內、調和營血的桂枝湯來治療風溫,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按:此論中風為風寒入肌腠,外感也。若《金匱》所論中風,有中腑、中臟、中血脈之分,與此不同,不可誤也。中腑之脈多浮,五色必顯於面,惡風惡寒,拘急不仁,或中身之前,或中身之後,或中身之側,其病在表,多著四肢,雖見半身不遂,手足不隨,痰涎壅盛,氣喘如雷,然目猶能視,口猶能言,且外有六經形證也。

白話文:

注意:文中所討論的中風與《金匱要略》中所討論的中風不同。《金匱要略》中將中風分為中腑、中臟、中血脈,而此文所討論的中風是由於風寒侵入肌肉組織,屬於外感。

中腑的脈絡大多浮於體表,五色(青、赤、黃、白、黑)會明顯表現在臉上。患者怕風怕冷,肢體拘急麻木,病症可能出現在身體前側、後側或側方。病症在體表,多出現在四肢。雖然患者可能出現半身不遂、手腳不靈活、痰液壅盛、氣喘如雷等症狀,但眼睛仍然可以看東西,嘴巴仍然可以說話,而且外觀上可見六經的形狀特徵。

中臟其病在裡,多滯九竅,故唇緩二便閉者,脾中也;不能言者,心中也;耳聾者,腎中也;鼻塞者,肺中也;目瞀者,肝中也。中血脈者,病在半表半裡,外無六經之證,內無二便之閉,但見口眼喎斜,半身作痛而已。至若體縱不收,耳聾無聞,目瞀不見,口開眼合,撒手遺溺,失音鼾睡,乃本實先撥,陰陽樞紐不交,為難治之脫證矣。此名同而證異者,不可不辨也。

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澀。

白話文:

身體內臟有病,多會影響身體九竅的功能:

  • 嘴脣麻木、大小便不通:脾臟有病。
  • 不能說話:心臟有病。
  • 耳聾:腎臟有病。
  • 鼻塞:肺臟有病。
  • 眼睛昏花:肝臟有病。

血液循環系統出問題,病症介於表淺和深層之間,外在沒有六經的症狀,內在沒有大小便不通,只會看到嘴巴、眼睛歪斜,半身疼痛等現象。

如果身體虛弱、耳聾聽不見、眼睛昏花看不見、嘴巴張開眼睛閉合、撒手小便失禁、啞巴打鼾睡覺,這是因為身體虛弱,陰陽不能調和所造成的脫證。

這些病症雖然名稱相同,但症狀有所不同,必須要加以鑑別。

傷寒者,寒傷太陽之膚表也。華元化曰:傷寒一日在皮,二日在膚,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入胃。是風寒初感之邪,由皮膚毛竅而入,抑遏營氣,束於經脈,故脈陰陽俱浮盛緊澀而無汗也。然必見頭項強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惡寒而喘諸形證,方是寒傷膚表之的證的脈也。夫太陽膀胱中所化之氣,由氣海循衝任,過膈入肺,出之於鼻,為呼出氣。

白話文:

傷寒指寒邪侵襲肌體表層。華元化說:傷寒一天在皮膚,兩天在皮下組織,三天在肌肉,四天在胸腔,五天在腹腔,六天進入胃部。這是風寒初侵的邪氣,通過皮膚毛孔進入,阻抑衛氣,束縛經脈,所以脈象浮盛緊澀,沒有汗液。同時,還會出現頭項疼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怕風怕冷,喘氣等症狀,這纔是寒邪侵犯表層肌膚的典型症狀和脈象。太陽膀胱經化生的氣,從氣海沿著衝脈和任脈運行,經過膈肌進入肺部,從鼻子呼出。

膀胱所化之氣,又有內從三焦脂膜,出諸氣街,循肌肉,達於皮毛,為衛外之氣。人知口鼻出氣,而不知周身毛竅,亦無不出氣,鼻氣一出,則周身毛竅之氣皆張,鼻氣一入,則周身毛竅皆斂。若毛竅之氣不得外出,則反入於內,壅塞於肺,上出口鼻而為喘,故寒傷膚表,皮毛之衛氣不得外出,則返於內而上壅為喘,皮毛之內是肌肉,寒邪內犯肌肉,故周身疼痛。邪犯太陽之經脈,故頭項腰痛。

白話文:

膀胱所化生的氣,還有一部分從三焦脂膜內部,通過「氣街」這個通路,沿著肌肉運行,到達皮膚和毛髮,這是保衛身體外表的氣。人們只知道通過口鼻呼出空氣,卻不知道全身的毛孔也會呼出氣。當鼻氣呼出時,全身毛孔中的氣也會膨脹;當鼻氣吸入時,全身毛孔中的氣也會收縮。如果毛孔中的氣無法排出體外,就會反向進入身體內部,阻滯於肺中,從口鼻中呼出,形成喘氣。所以,寒冷損傷皮膚,使皮膚和毛髮的衛氣無法排出體外,就會反向進入身體內部,上逆於肺部而形成喘氣。皮膚和毛髮的內部是肌肉,寒邪會侵入肌肉,因此全身都會疼痛。寒邪侵犯太陽經的經絡,所以會頭、項、腰部疼痛。

人身皮內之肌,俗名肥肉;肥肉內夾縫中有紋理,名曰腠理,又內為瘦肉,瘦肉兩頭即生筋,筋與瘦肉為一體,皆附骨之物也,故邪犯瘦肉,則入筋而骨節疼痛。《內經》曰:諸筋皆屬於節者是也。但發其表,則寒邪由內及外,從毛竅而汗解矣,故仲景以麻黃治之。

濕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

白話文:

人體皮膚下的肌肉,俗稱肥肉;肥肉內部夾縫中有紋理,稱為腠理,再往裡是瘦肉,瘦肉兩端長出筋,筋和瘦肉是一體的,都附著在骨頭上,所以外邪侵犯瘦肉,就會進入筋中,導致骨節疼痛。《內經》說:「所有的筋都屬於關節」就是這個道理。只要讓外邪發散到體表,寒邪就會由內向外排出,從毛孔中排出體外,所以仲景用麻黃來治療。

濕溫者,暑與濕交合之溫病也,其因有三。先受暑,後受濕,熱為濕遏者,則其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濡弱見於陽部,濕氣搏暑也,小急見於陰部,暑氣蒸濕也,此本經所謂之濕溫也。若其人常傷於濕,因而中暍,濕熱相搏,則發為濕溫,證見兩脛冷,腹滿叉胸,頭目痛苦妄言,治在足太陰,不可發汗,此叔和《脈經》所謂之濕溫也。

白話文:

濕溫是一種由暑熱和濕氣結合而成的溫病,其成因有以下三種:

  1. **先受暑,後受濕:**暑熱為濕氣所阻,脈象呈現陽部濡弱,陰部細小而急促。濡弱的脈象在陽部出現,表示濕氣阻滯了暑氣;細急的脈象在陰部出現,表示暑氣蒸發了濕氣。這種情況稱為「經方」所說的濕溫。

  2. **常傷於濕,中暍:**如果一個人長期受濕氣所傷,又遭遇炎熱,濕熱相激就會發為濕溫。症狀表現為雙腿發冷,腹脹脇痛,頭部和眼睛疼痛,還會說胡話。這種情況的治療重點在足太陰(脾經),不宜發汗。這是「叔和《脈經》」所說的濕溫。

有觸時令鬱蒸之氣者,春分後,秋分前,少陰君火,少陽相火,太陰濕土,三氣合行其事,是天本熱也,而益以日之暑,日本烈也,而載以地之濕,三氣交動,時分時合。其分也,風動於中,勝濕解蒸,不覺其苦。

白話文:

如果受到時令中濕熱的影響:在春分後、秋分前,少陰君火(心火)、少陽相火(肝火)、太陰濕土(脾土)三種能量同時運作,這是大自然原本的熱氣,再加上陽光的炎熱,陽光本身也很猛烈,再加上地面的濕氣,三種能量相互交替,時分時合。當這些能量分散開時,風在身體內流動,可以祛除濕氣,化解蒸熱,讓人感覺不到痛苦。

其合也,天之熱氣下降,地之濕氣上騰,人在氣交中,受其炎蒸,無隙可避,口鼻受邪,著於脾胃,脈濡弱,舌苔白,或絳底,嘔逆口乾而不能湯飲,胸次軟而滿悶,身潮熱,汗出稍涼,少頃又熱,此喻西昌所謂三氣合而為病之濕溫也。然其因雖有不同,而其病多屬足陽明足太陰,蓋濕土之邪,同氣相感也。

白話文:

當炎熱的氣候和潮濕的氣候結合時,人在天氣的交會點,受到熱氣薰蒸,無法躲避。嘴巴和鼻子受到邪氣,影響脾胃,脈搏微弱,舌苔發白或發紅,嘔吐、反胃,口乾舌燥,無法喝湯,胸部軟弱脹悶,身體潮熱,出汗後稍涼,但不久後又發熱,這就是西昌人所說的「三氣合」導致的濕溫病。雖然其原因不盡相同,但其病症多歸屬於足陽明和足太陰經,因為濕土之邪氣會與同類的氣息相互影響。

病在二經之表,多兼手少陽三焦,病在二經之裡,多兼手厥陰包絡,以少陽厥陰,同司相火故也。識此,庶幾知所從治矣。

熱病之脈,陰陽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澀。

白話文:

疾病發生在太陽經和少陽經的表層,常會併發手少陽三焦經的症狀。疾病發生在太陽經和少陽經的內層,常會併發手厥陰包絡經的症狀。這是因為少陽經和厥陰經都主管相火(心火)的緣故。瞭解這個原理,就能知道疾病的治療方向了。

熱病者,溫熱病概伏氣外感而言也。脈陰陽俱浮者,《金匱要略》云:浮脈則熱,陽氣盛故也。浮之而滑,沉之散澀者,滑則陽盛於外,澀則陰衰於內也。夫溫者熱之漸,熱者溫之甚,其實一而已矣,然內外微甚間,不可不辨也。伏氣溫病者,乃冬日之陽熱,被嚴寒殺厲之氣所折伏,藏於肌骨之間,至春感春陽之氣而觸發,熱邪內發,陰液已傷,即仲景《傷寒論》所謂發熱而渴,不惡寒之溫病是也。

白話文:

熱病,是指溫熱病的總稱,是由於外邪感染引起的。

如果脈象浮而陽,陰而陽都浮起,根據《金匱要略》記載,浮脈則表示熱,陽氣旺盛。如果浮脈同時滑,沉脈散亂而澀,則表示陽氣旺盛於外,陰氣衰弱於內。

溫熱病,是溫病的初期階段,熱病則是溫病的加重階段,其實都是同一種疾病,只是內外輕重不同,必須加以區分。

伏氣溫病,是指冬季陽熱被寒冷嚴厲的氣息所遏制,藏於肌骨之間,到了春天受到陽春之氣的激發,熱邪內發,陰液已經受損,這就符合仲景《傷寒論》中所說的「發熱而渴,不惡寒」的溫病。

外感風溫者,或冬暖不藏,或春日氣溫,其風偏熱,即從熱化,其證脈浮惡風,發熱咳嗽者是也。若內有伏氣,外為風熱逗引,兩陽相合,衛氣先傷,誤以辛溫表散,致成灼熱,身重多眠,鼻鼾自汗,直視失溲瘛瘲諸逆證者,即《傷寒論》所謂誤汗被下被火,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之風溫,是外感而兼伏氣者也。

白話文:

因為外感風熱而生病的人,可能是因為在冬天不注意保暖,或是在春天氣溫回暖時不注意,因為這種風偏熱,就會從熱化,症狀是脈搏浮動、惡風發熱、咳嗽。如果體內有伏氣,受到外來的風熱引動,兩陽相合,衛氣首先受到損傷,如果誤用辛溫藥物發散,導致灼熱感、身體沉重、嗜睡、鼻鼾、自汗、直視失溲、瘛瘲等逆證,就是《傷寒論》中所說的誤汗被下被火,逆病一次會延遲痊癒,再逆一次就會縮短壽命的風熱病,這種情況是外感風熱兼夾伏氣造成的。

王安道曰:溫熱病之脈,多在肌肉之分,而不甚浮,且右手反盛於左手者,良由怫熱在內也。或左手盛或浮者,必有重感之風寒,否則非溫病熱病,是暴感風寒之病耳。此溫熱病脈,一定不移之論也。何以言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

白話文:

王安道說:溫熱病的脈象,大多在肌肉層之間,不太浮淺,並且右手脈象比左手脈象旺盛,這是由於體內鬱熱所致。如果左手脈象旺盛或浮淺,必定是感冒了風寒,如果不是這樣,就不是溫熱病,而是暴感風寒引起的疾病。這一點對於溫熱病的脈象來說,是一個不可改變的論點。為什麼這樣說?《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左右兩側是陰陽的道路。水火是陰陽的表徵。

血,陰也,水亦陰也;氣,陽也,火亦陽也。以脈體言,左屬血,陰也;右屬氣,陽也。此即血氣之左右,水火之徵兆也。風熱屬陽邪,先傷無形之氣,風寒乃陰邪,首犯有形之血,亦即《內經》寒傷形,熱傷氣之旨也。識此,當知風熱傷衛,風寒傷營,可不致執許學士風傷衛一語,而以桂枝治溫熱,遺人夭札矣。

白話文:

血液屬於陰性,水也是陰性;氣屬於陽性,火也是陽性。從脈象來說,左側屬於血液,是陰性;右側屬於氣,是陽性。這反映了血液和氣的左右分佈,也是水火徵兆的體現。風熱屬於陽性邪氣,會首先損害無形的氣;風寒屬於陰性邪氣,會首先侵犯有形的血液。這也是《內經》中提到的「寒傷形,熱傷氣」的說法。理解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知道風熱會損傷體表的衛氣,風寒會損傷體內的營血。這樣,就不會拘泥於許學士「風傷衛」的說法,而用桂枝湯治療溫熱病,導致患者的死亡。

按:伏氣之理,未有闡發其義者,請試明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故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此章經文,尤重在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兩句。亦以見天地陰陽之邪,隨人身之氣化感召,而非寒能變熱,熱可變寒也。

白話文:

關於「伏氣」的理論,古人並沒有詳細闡明其含義。我來試著解釋一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太過陰寒必定會導致陽氣反盛,太過陽盛必定會導致陰氣反盛。因此說:冬天受到寒邪侵襲,春天必定會得溫熱病;春天受到風邪侵襲,夏天必定會得飲食積滯腹瀉;夏天受到暑邪侵襲,秋天必定會得瘧疾;秋天受到濕邪侵襲,冬天必定會得咳嗽。

這段經文尤其強調「太過陰寒必定會導致陽氣反盛,太過陽盛必定會導致陰氣反盛」這兩句話。這也是說,自然界中的陰陽邪氣,會隨著人體氣化的變化而誘發疾病,而不是寒氣可以轉變為熱氣,熱氣可以轉變為寒氣。

其冬傷於寒,春必病溫者,冬至一陽漸生,人身之陽氣內盛,冬日嚴寒,殺厲之氣,時中於人,入於膚腠,其內伏之陽熱,被寒毒所折,深浹於骨髓之間,至春陽氣盛長,伏邪淺者,亦可隨春陽之氣漸散,伏邪深者,或遇風寒所遏,或因嗜欲所傷,內伏鬱結之陽氣,為外邪觸發,伏氣既得發泄,遇天氣之陽熱,兩熱相干,發為溫病,溫之甚者,即為熱病,此重陰必陽也。

白話文:

在寒冷的冬天受到寒氣的侵襲,春天必定會得溫熱病,因為在冬至時,陽氣逐漸生長,人體的陽氣內盛。而在嚴冬時節,殺傷力強的寒氣會侵入人體皮膚組織,抑制體內潛伏的陽熱,深入骨髓之間。到了春天,陽氣旺盛,潛伏較淺的邪氣可以隨著春陽之氣逐漸消散,而潛伏較深的邪氣,可能因遇到風寒而被遏止,或因過度縱慾而受到損傷,導致內伏的陽氣鬱結。當外邪誘發這些鬱結的陽氣時,潛伏的邪氣就會得到發泄,遇上天氣的陽熱,兩股熱氣互相激發,就會發作為溫熱病。如果溫熱病較嚴重,就會變成熱病。這也就是說,重陰一定會轉化為陽熱。

夏傷於暑,秋必痎瘧者,夏至一陰漸生,人身之陰氣內盛,暑乃陽邪,陽氣外熾,則裡氣虛寒,加以貪涼飲冷,損其真陽,至秋陰氣盛長之時,內伏陰邪欲出,外襲陽暑欲入,陰陽相持,故發為往來寒熱之痎瘧,此重陽必陰也。春傷於風,夏生飧泄,秋傷於濕,冬生咳嗽者,乃陰陽上下之相乘也。

白話文:

夏天受到暑氣侵襲,到了秋天必定會得瘧疾,這是因為夏天「一陰漸生」,人體內的陰氣漸漸增加,暑氣是陽邪,陽氣在體外旺盛,就會導致體內的元氣虛寒。再加上貪涼喝冷飲,損傷了人體的真陽,到了秋天陰氣盛長的時候,體內潛伏的陰邪想要出來,外來的陽暑想要進去,陰陽互相抗衡,因此出現發作時忽冷忽熱的瘧疾。這是因為「重陽必陰」的緣故。春天受到風邪侵襲,夏天會產生消化不良,秋天受到濕邪侵襲,冬天會產生咳嗽,這是因為陰陽在上下之間互相作用的緣故。

夫喉主天氣。咽主地氣。陽受風氣,陰受濕氣。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陽病者,上行極而下,是以春傷於風者,夏生飧泄,風為陽邪,泄乃陰病、此重陽必陰也。陰病者,下行極而上,是以秋傷於濕,上逆而咳,濕乃陰邪,咳為陽病,此重陰必陽也。

白話文:

喉嚨主管天降之氣,食道主管地升之氣。陽氣受風的影響,陰氣受濕氣的影響。受到風邪侵害的,上面首先會出現症狀,受到濕邪侵襲的,下面首先會出現症狀。陽氣出問題的病,由上往下發展,所以春天受風邪侵襲,夏天會出現腹瀉、消化不良,風為陽邪,腹瀉為陰病,這是陽邪過盛,必定引發陰病。陰氣出問題的病症,由下往上發展,所以秋天受濕邪侵襲,會往上逆而咳嗽,濕為陰邪,咳嗽為陽病,這陰邪過盛,必定引發陽病。

然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人身之神氣血脈,皆生於精,能藏其精,則血氣內固,外邪何由內侵。金匱真言論曰: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攝生者可不慎諸。

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各隨其經所在而取之。

白話文:

當邪氣匯集的地方,那裡的氣血一定會虛弱。人體的神氣血脈都是由精氣所產生。能藏住精氣,則血氣內部堅固,外來的邪氣就無法入侵。

《金匱真言論》中說:「精氣是身體的根本。」所以能藏住精氣的人,春天不會得溫病。養生的人不可不謹慎對待此事。

溫病者,瘟,疫病也,古無瘟字,溫與瘟通故也。疫者,役也,猶徭役之謂。多見於兵燹之餘,或水旱偏災之後,大則一城,小則一鎮一村,遍相傳染者是也。乃天地沴厲之氣,不可以常理測,不可以常法治也。故《素問》遺篇有五疫之刺,龐安常有青筋索,赤脈啘,黃肉隨,白氣貍,黑骨溫,五色之治。疫之為病,偏溫偏熱者多,偏寒者少,然間亦有之。

白話文:

溫病,就是瘟疫,古代沒有「瘟」字,所以「溫」和「瘟」是通用的。疫,就是役,就像徭役一樣。溫病多發生在戰亂之後,或水旱災害之後,大可以傳遍全城,小也可以傳遍一個鎮或一個村,到處傳染。這是天地間邪惡的氣所致,不能用常理來衡量,也不能用一般的治療方法來治癒。因此,《素問》中失傳的部分記載了五疫的刺法,龐安常有青筋索,赤脈啘,黃肉隨,白氣貍,黑骨溫,根據五種顏色的特徵來治療。疫病發病時,多半偏溫偏熱,偏寒的很少,但也偶爾會有。

如《病源》所載,從春分以後,秋分節前,天有暴寒,皆為時行寒疫也。寒疫初病,寒熱無汗,面赤頭痛項強,蓋得之毛竅開,而寒氣閉之也,與傷寒異處,惟傳染耳。其證多見於金水之年,是金水不能斂藏,人物應之而為寒疫也。若東坡治疫之聖散子,又寒而兼乎濕者也。

白話文:

就像《病源》中所記載的,從春分之後到秋分之前,如果天氣突然變得很寒冷,那都是因為當時流行的寒疫造成的。寒疫剛發病的時候,會出現寒熱無汗、面色發紅、頭痛、頸部僵硬的症狀,這主要是因為毛孔打開,寒氣侵入所導致的,與傷寒不同的地方,只在於它是傳染性的。此類病症多發生在金水之年,是因為金水無法斂藏,人體受到影響而造成的寒疫。如果再參照蘇東坡治療寒疫的聖散子,還可以發現寒疫中同時兼有濕氣的症狀。

近世吳又可之論疫,乃溫熱夾濕者、故其氣臭如屍,色蒸晦垢,舌本深絳,苔如積粉,神情昏擾而驚悸,脈右盛而至數模糊,皆濕熱相搏之徵,故宜達原飲以達募原之伏邪也。至余師愚之清瘟敗毒散,重用石膏,又專治暑熱之成疫者也。越人早鑑於此,故曰: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

白話文:

近代吳又可論述瘟疫,認為是溫熱夾濕造成的。因此,病氣聞起來像屍體,膚色昏暗發黑,舌頭根部深紫發紅,苔垢像積下的粉末。患者精神恍惚、驚悸不安,脈象右部強盛,且很密集,這些都是濕熱交織的徵兆。所以,宜用達原飲來疏通原穴中的潛伏邪氣。

我的老師愚庵的清瘟敗毒散,大量使用石膏,特別用來治療暑熱導致的瘟疫。越人早早就察覺到這點,所以說:溫病的脈象,運行在各經絡中,難以辨別是哪條經絡受影響。

各隨其經之所在而取之,其旨深矣。若黃坤載以《素問·熱論》之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四日太陰,五日少陰,六日厥陰,經隨日傳,六日而盡,須逐日診之,難以預定為解。不知傳經者,乃正氣以次相傳,七日來復,周而復始,一定不移,非病氣之傳也,病氣之傳,本太陽不解,或入於陽,或入於陰。不拘時日,無分次第。

白話文:

根據病邪侵犯的經絡,選擇相對應的治療方法,這個道理很深刻。如果像黃坤載在《素問·熱論》中所說的一日太陽經、二日陽明經、三日少陽經、四日太陰經、五日少陰經、六日厥陰經,經絡隨著時間推演,六天後繞一圈,必須每天診斷病情才能治療,難以預先確定。其實經絡傳變是指正氣逐漸傳遞,七天後重新開始,循環不息,不會改變,這不是病邪的傳變。病邪的傳變可能太陽經病邪沒有解除,可能進入陽經或陰經,不拘泥於時間和順序。

如傳於陽明,則見陽明證,傳於少陽,則見少陽證,傳三陰,則見三陰證。故《傷寒論》曰: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況病邪隨經氣之虛而傳陷,中風傷寒熱病皆然。何以越人於各證之下,皆有專脈,獨於溫病,而云不知何經之動,各隨所在而取之,分明指天地沴厲之氣,不可以常理測治而言,何黃氏之不察妄議,謬之甚矣。

白話文:

如果傳變到陽明經,就會出現陽明經證候;如果傳變到少陽經,就會出現少陽經證候;如果傳變到三陰經,就會出現三陰經證候。因此《傷寒論》中說:傷寒二三日,沒有出現陽明、少陽證候的,就是沒有傳變。況且,病邪會隨著經氣虛弱的地方乘虛而入,中風、傷寒、熱病都是如此。為什麼《越人》一書在各個證候之下,都設定了專門的脈象,只有溫病例外,說不知道動用哪條經絡,而根據當時情況隨機應變。這明顯是指天地之間的戾氣,不能用常理來推測和治療。黃氏竟然沒有看清楚,妄加議論,實在是謬誤得厲害。

傷寒有汗出而愈,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愈者,何也?

然:陽虛陰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陽盛陰虛,汗出而死,下之而愈。

白話文:

伤寒有的病人出汗后病情好转,用下法治疗则死亡,有的病人出汗后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用下法治疗则病情好转,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如果阳气虚弱而阴气过盛,那么出汗后病情会好转,若使用下法治疗则会导致死亡;如果是阳气过盛而阴气虚弱,那么出汗后病情会加重甚至死亡,若使用下法治疗则病情会好转。

傷寒,為此五病之通稱。但傷寒有汗出而愈,下之則死者;有下之而愈,汗之則死者,其故何歟?蓋寒邪外襲為陰盛,可汗而不可下;熱邪內熾為陽盛,可下而不可汗。王叔和傷寒序例曰:桂枝下咽,陽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即此義也。

寒熱之病,候之如何也?

白話文:

傷寒是對五種疾病的通稱。但傷寒有出汗而痊癒的,服下瀉藥就會死亡;也有服下瀉藥而痊癒的,出汗反而會死亡,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寒邪從外入侵會導致陰氣旺盛,適合發汗而不能下瀉;熱邪從內發作會導致陽氣旺盛,適合下瀉而不能發汗。王叔和在《傷寒序例》中說:“桂枝湯下嚥,陽氣旺盛的人就會死亡,承氣湯入胃,陰氣旺盛的人就會死去。”體現的就是這個道理。

然:皮寒熱者,皮不可近席,毛髮焦,鼻槁,不得汗;肌寒熱者,皮膚痛,唇舌槁,無汗;骨寒熱者,病無所安,汗注不休,齒本槁痛。

白話文:

皮寒發熱:皮膚寒冷發燒,不能接觸牀墊,毛髮焦枯,鼻子乾枯,無法出汗。

肌寒發熱:皮膚疼痛,嘴脣和舌頭乾枯,沒有汗。

骨寒發熱:全身疼痛不安,不斷出汗,牙根乾枯疼痛。

寒熱病候之如何者,言忽寒忽熱之病,當候病之所在也。皮寒熱者,言寒熱在皮,邪之中人最淺者。肺主皮毛,開竅於鼻,故邪在皮毛,則皮不能著物,毛髮焦乾,而鼻枯槁不澤也。不得汗,營衛不和也。肌寒熱者,皮內即肌肉,肌肉之邪,由皮膚而入,故皮膚痛也。脾主肌肉,開竅於口,故肌有邪,則唇舌皆受病也。

白話文:

什麼叫做寒熱病呢?就是說冷熱交替出現的疾病,要根據病邪的位置來判斷。

寒熱在皮膚上的症狀:皮寒熱表示寒邪在皮膚,是外邪侵犯人體最淺的一層。肺臟主皮毛,在鼻子開啟,所以外邪在皮毛上,皮膚就會覺得冷,汗毛枯焦,鼻子乾枯無光澤。出不了汗,是因為人體正氣和外邪相爭,營衛不調和。

寒熱在肌肉上的症狀:皮膚裡就是肌肉,肌肉有邪氣,是從皮膚進入的,所以皮膚會疼痛。脾臟主肌肉,在嘴巴開啟,所以肌肉有邪氣,嘴脣和舌頭也會受累。

骨寒熱者,肌肉之內骨也,骨受邪,其病最深,故一身之中,無所得安也。腎主骨,又主液,齒為骨之餘,故骨病則腎液泄而為汗,齒枯槁而痛也。

白話文:

骨頭發冷發熱,是因為寒邪入侵了骨骼深處。骨骼受到邪氣侵襲,病情最為嚴重,以致全身各處都沒有地方能安穩舒適。腎臟主宰骨骼,又掌管體液。牙齒是骨骼的延伸,所以骨骼生病時,腎臟的體液就會流失變成汗水,牙齒也會枯槁疼痛。

按:此節乃《靈樞·寒熱篇》文,而與以上五種傷寒有間,然皆經氣之為病,宜取三陽少陰之絡以去邪,雖與傷寒各異,而皮膚肌肉骨髓之層次經氣則一是。越人列此一節於五種傷寒之後者,正示人以內傷雜病,與外感之形證不同,不可誤治耳。

白話文:

注意:這段文字來自《靈樞·寒熱篇》,不同於前面五種關於傷寒的論述,儘管它們都是由經絡之氣的失常所致。治療時,應採用三陽少陰經絡的循行路線來驅除邪氣,雖然它與傷寒有區別,但皮膚、肌肉、骨髓的層次和經絡運行卻是一樣的。越人將這一段放在五種傷寒之後,正是為了說明內傷雜病和外感疾病的證狀不同,不能混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