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霖

《難經正義》~ 卷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

1. 三十四難

三十四難曰:五臟各有聲色臭味,皆可曉知以不?

然:十變言:肝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聲呼,其液泣;心色赤,其臭焦,其味苦,其聲言,其液汗;脾色黃,其臭香,其味甘,其聲歌,其液涎;肺色白,其臭腥,其味辛,其聲哭,其液涕;腎色黑,其臭腐,其味鹹,其聲呻,其液唾,是五臟聲色臭味也。

白話文:

根據《十變》的說法:

  • 肝臟呈青色,聞起來像發臭的羊臊味,嚐起來是酸的,發出的聲音是呼氣,流出的液體是眼淚。
  • 心臟呈紅色,聞起來像燒焦味,嚐起來是苦的,發出的聲音是說話,流出的液體是汗水。
  • 脾臟呈黃色,聞起來很香,嚐起來是甜的,發出的聲音是唱歌,流出的液體是唾液。
  • 肺臟呈白色,聞起來有魚腥味,嚐起來是辛辣的,發出的聲音是哭泣,流出的液體是鼻涕。
  • 腎臟呈黑色,聞起來腐爛的味道,嚐起來是鹹的,發出的聲音是呻吟,流出的液體是口水。

這些就是中醫中所說的「五臟」的顏色、氣味、味道、聲音和液體。

此本五行而言五臟之用也。肝屬木,青者,木之色也;臊者,木之氣也;酸者,曲直作酸,木之味也;其聲呼者,聲引而長,亦木之氣也;其液泣者,肝開竅於目,故為泣也。心屬火,赤者,火之色也;焦者,火之氣也,苦者,炎上作苦,火之味也;其聲言者,言散而揚,火之象也;其液汗者,心主血,汗為血之標也。

白話文:

這篇古文討論五行與五臟的功能。

肝屬木:

  • 青色:木的顏色
  • 臊氣:木的氣味
  • 酸味:木的彎曲和伸直產生酸味
  • 呼聲:聲音悠長,符合木的生長特質
  • 淚水:肝開竅於目,所以哭泣時會流淚

心屬火:

  • 赤色:火的顏色
  • 焦味:火的氣味
  • 苦味:火的炎熱產生苦味
  • 說話:火氣散發,表現為說話
  • 汗液:心主血,汗液是血的標誌

脾屬土,黃者,土之色也;香者,土之氣也;其味甘者,稼穡作甘,土之味也;其聲歌者,歌緩而敦,土之象也,或云:脾神好樂,故其聲主歌;其液涎者,脾開竅於口,故為涎也。肺屬金,白者,金之色也;腥者,金之氣也;辛者,辛從革,金之味也;其聲哭者,哭悲而激慘,金之象也;其液涕者,肺開竅於鼻,故為涕也。

白話文:

脾臟屬土,黃色是土的顏色;芳香是土的氣味;甘甜是稼穡的滋味,也是土的滋味;唱歌的聲音緩慢而厚實,是土的特性,有人說:脾神喜好音樂,所以其聲音主管唱歌;唾液是脾臟在口中的開竅,所以是唾液。

肺臟屬金,白色是金的顏色;腥鹹是金的氣味;辛辣是金的滋味;哭泣的聲音悲傷而激動,是金的特性;鼻涕是肺臟在鼻中的開竅,所以是鼻涕。

腎屬水,黑者,水之色也;腐者;水之氣也;咸者,潤下作咸,水之味也;其聲呻者,呻沉而咽,為水之象也,又腎位遠,非呻之氣不得及於息,故聲之呻者;自腎出也;其液唾者,腎開竅於舌下,故為唾也。十變,陳氏謂肺主聲,肝主色,心主臭,脾主味,腎主液,五臟錯綜,互相有之,故云十變也。

白話文:

腎臟五行屬水,黑色是水的顏色;腐敗是水的氣息;鹹味能潤下而產生鹹味,是水的味道;呻吟的聲音沉悶而低沉,是水流淌的象徵;而且腎臟位置較深,如果不呻吟,氣息無法到達喉舌,所以呻吟的聲音是由腎臟發出的;唾液是腎臟通過舌下孔竅開竅而產生的。十變的意思是:陳氏認為肺臟主導聲音,肝臟主導顏色,心臟主導氣味,脾臟主導味道,腎臟主導液體,五臟功能錯綜複雜,相互影響,所以稱為十變。

按:徐氏云:五臟之聲《靈樞·九針論》、《素問·宣明五氣篇》俱云:心噫、肺咳、肝語、脾吞、腎欠,此則為呼言歌哭呻,乃本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蓋彼以病之所發言,此以情之所發言,其理一也。讀經當推測其義,如此則無不貫矣。

白話文:

注釋:徐氏,指徐之才,清代中醫。

徐之才說:五臟的發聲,在《靈樞·九針論》和《素問·宣明五氣篇》中都記載為:心發噫聲、肺發咳嗽聲、肝發說話聲、脾發吞嚥聲、腎發欠伸聲。這與《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所說的呼、言、歌、哭、呻相呼應。前者是以病症表現的聲音,後者是以情感表現的聲音,其道理是一致的。閱讀經文時,應該推測其含義,這樣一來就能通曉無礙。

五臟有七神,各何所藏耶?

然:臟者,人之神氣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志也。

五臟言有七神者,脾與腎兼兩神也。臟者,藏也,言人之神氣藏於內焉。肝藏魂者,魂乃陽之精,氣之靈也。人身氣為陽,血為陰,陽無陰不附,氣無血不留。肝主血而內含陽氣,是之謂魂。究魂之根源,則生於坎水之一陽,推魂之功用,則發為乾金之元氣。不藏於肺而藏於肝者,陽潛於陰也,不藏於腎而藏於肝者,陰出於陽也。

白話文:

中醫說,五臟都有七個神,脾臟和腎臟各包含兩個神。這裡所說的「臟」,是指臟腑。所謂「藏」,就是指人的精神氣息藏在身體內部。

  • 肝臟藏著魂。魂是陽氣的精華,是氣的靈魂。人體的氣屬陽,血屬陰。陽離不開陰,氣離不開血。肝臟主血,同時包含著陽氣,這就是魂。
  • 魂的根源來自坎水中的一陽,發揮魂的作用則是乾金的元氣。魂之所以藏在肝臟,而不是肺臟,是為了讓陽氣潛藏在陰氣中。魂之所以藏在肝臟,而不是腎臟,是因為陰氣出於陽氣。

晝則魂遊目而為視,夜則魂歸於肝而為寐。《靈樞·本神篇》云:隨神往來謂之魂,言其知覺之靈處也。肺藏魄者,魄乃陰之精,形之靈也,肝主血,本陰也,而藏陽魂,陽潛於陰也。肺主氣,本陽也,而藏陰魄,陰生於陽也。人之初生,耳目心識,手足運動,啼呼為聲,皆魄之靈也。

白話文:

白天,魂魄遊走於眼睛,就能視物;夜間,魂魄歸於肝,就能入睡。《靈樞·本神篇》中說:隨著神靈的遊走往返,稱為魂,是指它感知靈覺所在的地方。肺藏魄,魄是陰之精華,形體的靈魂;肝主血,本身屬陰,卻藏著陽魂,這是陽藏於陰。肺主氣,本身屬陽,卻藏著陰魄,這是陰生於陽。人剛出生時,耳目心識、手足運動、啼哭發聲,這些都是魄靈的作用。

百合病恍惚不寧,魄受擾也,魔魘中惡,魄氣掩也。本神篇云: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言其運動之能處也。心藏神者,神主知覺,明照萬事之義也。夫神為何物,乃腎中之精氣,而上歸於心,合為離卦,中含坎水之象,惟其陰精內含,陽精外護,心藏之火,所以光明朗潤而能燭物。蓋神即心火,得腎陰濟之而心湛然,神明出焉。

白話文:

百合病症狀為神志恍惚不安,這是魂魄受到驚擾導致的。中邪時發生惡夢,是魂魄受到壓制所致。

《本神篇》中說:魂魄與精神同時出入體外,魂魄負責身體的運動活動。

心臟藏的是神,神主導感知覺知,能夠洞悉萬物的道理。

神是什麼?神是腎臟中的精氣上升到心臟與心臟中的陽氣結合形成的「離卦」,其中含有「坎水」的陰象。由於內含陰精,外有陽精保護,所以心臟中的火光才能明亮清澈,照亮萬物。

神就是心火,由腎陰滋潤,使心神平靜安定,神明才能顯現出來。

心血不足則神煩,風痰入心則神昏。本神篇云:兩精相搏謂之神,言其陰陽合體之妙機也。脾藏意與智者,脾主守中,故能記憶,又主運用,故能周慮。本神篇云:心有所憶謂之意,因慮而處物謂之智,蓋脾主思故也。腎藏精與志者,心之所存謂之志,神生於精,志生於心,亦心腎交濟之義。

白話文:

心血不足,就會心神煩躁不安;風痰侵入心臟,就會心神昏迷。

《本神篇》說:陰陽精氣互相撞擊就形成了神,這是說明陰陽合體的神妙作用。

脾臟收藏意念和智慧,脾臟負責維持身體的中氣,所以能記憶事物;脾臟也負責轉化運送,所以能思考周全。

《本神篇》說:心思念就是「意」,因為思考而處理事務就是「智」,這是因為脾臟主管思考。

腎臟收藏精氣和志向,「心」之所寄存的就是「志」,神產生於精氣,志產生於心,這也說明瞭心腎相互交流的作用。

按:志者,專意而不移也。志本心之作用,而藏於腎者,陽藏於陰中也。腎主精,為五臟之本,精生髓,為百骸之主,精髓充足,伎巧出焉,志之用也。本神篇云:初生之來謂之精,意之所存謂之志,亦此義也。

白話文:

註解:意志是指專注而堅定不移。意志是心靈的功能,但藏於腎臟,因為陽氣藏於陰氣之中。腎臟主宰精氣,是五臟的根本,精氣生髓,是全身骨骼的主人,精髓充足,智慧與才能就能自然而然地發揮,這就是意志的作用。《本神篇》說:人出生時具有的生命力叫做精,心中所執著的事物叫做志,也是這個意思。

2. 三十五難

三十五難曰:五臟各有所,腑皆相近,而心肺獨去大腸小腸遠者,何也?

然:經言心榮肺衛,通行陽氣,故居在上;大腸小腸,傳陰氣而下,故居在下,所以相去而遠也。

肝之腑膽,脾之腑胃,腎之腑膀胱,其位皆相近。心之腑小腸,肺之腑大腸,何以皆相遠?蓋血為營而心主血,故營屬心,氣為衛而肺主氣,故衛屬肺。心榮肺衛,行陽氣而居上,大腸小腸,傳陰氣而居下,所司不同,其經雖相合,而位則相遠矣。

白話文:

肝臟的輔助器官是膽囊,脾臟的輔助器官是胃,腎臟的輔助器官是膀胱,它們的位置都相鄰。心臟的輔助器官是小腸,肺臟的輔助器官是大腸,為什麼它們的位置相隔很遠?因為血液是營氣的來源,而心臟主導血液的運行,所以營氣屬於心臟。氣是衛氣的來源,而肺臟主導氣的運行,所以衛氣屬於肺臟。心臟滋養肺臟的衛氣,使陽氣運行並居於上方,大腸和小腸傳導陰氣並居於下方。它們的功能不同,雖然經絡互相通達,但是位置卻相隔很遠。

又諸腑者,皆陽也,清淨之處。今大腸小腸,胃與膀胱,皆受不淨,其意何也?

又問陽宜清淨,而諸腑皆陽也,則當為清淨之處,然大腸小腸,胃與膀胱,反受穢濁,獨不及膽,何也?蓋膽無所受故也。

白話文:

有人問,陽氣喜愛清淨,而人體的各個臟腑都是陽性的,那麼它們都應該屬於清淨的地方,但是大腸、小腸、胃和膀胱卻反而接受了污濁之物,為什麼只有膽囊不受污濁呢?這是因為膽囊沒有接受任何東西的緣故。

然:諸腑者,謂是非也。經言小腸者,受盛之腑也;大腸者,傳寫行道之腑也;膽者、清淨之腑也;胃者,水穀之腑也;膀胱者,津液之腑也。一腑猶無兩名,故知非也。小腸者,心之腑;大腸者,肺之腑;膽者,肝之腑;胃者,脾之腑;膀胱者,腎之腑。

白話文:

然而,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經文所說的「腑」,專指負責儲存和運化的器官。小腸是負責接收和儲存食物的腑;大腸是負責傳輸和排泄廢物的腑;膽囊是負責儲存和分泌膽汁的腑;胃是負責消化和吸收食物的腑;膀胱是負責貯存和排泄尿液的腑。一個腑不應該有兩個名稱,所以「腑」這個詞並非指五臟。小腸是心的腑;大腸是肺的腑;膽囊是肝的腑;胃是脾的腑;膀胱是腎的腑。

言諸腑雖屬於陽,而非皆清淨之腑也。《素問·靈蘭秘典論》曰: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盛音承,貯也。言受胃之物,化其渣滓,故云受盛之腑也。又曰: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言小腸中物,至此精汁已盡,變化為糟粕而出,故云行道之腑也。又曰: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白話文:

中醫古文:

言諸腹府雖皆屬陽,然非皆清淨之府也。

《素問·靈蘭祕典論》雲: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於其中。盛音承,即寄存之義。謂受納胃中飲食物,化生其中之無用餘物,故稱受盛之府。

又曰: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於其中。謂小腸之物至大腸,其精華汁液已盡,變化為無用之物而排出,故稱傳導之府。

《素問·靈蘭祕典論》復雲:肝者,中正之官,決斷出於其中。

雖然中醫認為所有內腹器官皆屬陽性,但並非所有器官皆為清淨的。

《素問·靈蘭祕典論》中記載:小腸是接受和容納食物的器官,並負責把食物中的雜質排出體外。這裡的「盛」有容納的意思。小腸會接受胃裡的食物,並把其中的無用雜質排出,因此被稱為受盛之府。

《素問·靈蘭祕典論》又說:大腸是傳導和變化的器官,並負責把食物的精華排出體外。意思是說,小腸中的食物到了大腸後,其中的精華部分已經被吸收完畢,剩下的就變成了無用的物質,需要排出體外。因此,大腸被稱作傳導之府。

另外,《素問·靈蘭祕典論》中還提到:肝是中正的器官,並負責決斷。

膽無受而有瀉,故云清淨之腑也。又曰: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言胃主納穀,脾主消穀,二者相合,統稱倉廩之官,故云水穀之腑也。又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言膀胱之水,能化而為氣,由衝任直上,化津化液化汗,故云津液之腑也。諸腑各有名,如上文所云,皆實指受穢濁者也。

白話文:

膽沒有接受穢濁的功能,只有排除功能,因此稱它為「清淨之腑」。

又說:脾胃是儲藏糧食的官府,五穀的味道由此產生。意思是胃負責接受穀物,脾負責消化穀物,這兩個功能相結合,統稱「倉廩之官」,因此稱脾胃為「水穀之腑」。

又說:膀胱是主管出水道的官府,津液儲藏於此,氣化後就能排出。意思是膀胱的水能化為氣,沿著衝脈和任脈向上運行,化成津液、液體和汗液,因此稱膀胱為「津液之腑」。

這些腑都有自己的名稱,如上文所述,都明確指出了它們接受穢濁的功能。

蓋諸體為陽,而用則為陰,經所謂濁陰歸六腑也。惟膽名清淨,故不受穢濁,若余腑亦名清淨,則有兩名矣。《靈樞·本輸篇》曰:肺合大腸,心合小腸,肝合膽,脾合胃,腎合膀胱,此其義也。

白話文:

所有的內臟都屬於陽,而它們的功能卻是屬於陰,經文所說的「濁陰歸六腑」就是這個道理。只有膽被稱作「清淨」,所以不受穢濁的影響。如果其他內臟也稱作「清淨」,那麼就有兩種名稱了。《靈樞·本輸篇》說:肺與大腸相合、心與小腸相合、肝與膽相合、脾與胃相合、腎與膀胱相合,這就是這個道理。

按:西醫言小腸緊接於胃之下口,由幽門起至闌門止,約長二丈,通體皆是脂膜相連,中有微絲管,其膽之苦汁,胰之甜汁,均由微絲管注入小腸,化食物,而所化之精汁,由眾液管從膜中吸至頸會管,過肺入心,化赤為血而達各臟。經言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者,實指小腸之氣化也。

白話文:

西醫認為,小腸緊接在胃的出口下,從幽門開始到闌門結束,長約兩丈,全身都連接有脂肪膜。在脂肪膜中,有細小的管子,膽汁的苦味和胰液的甜味都是通過這些細小的管子注入小腸,用於分解食物。而分解後的營養精華,則通過脂肪膜中的眾多液管被吸收到頸會管中,再經過肺部進入心臟,轉化為紅色血液,輸送到全身各個臟腑。

中醫經典中所說的「小腸」,指的是負責儲藏和輸送精華的器官,而「化物出焉」,則具體指小腸的氣化功能。

其附小腸之脂膜,即三焦之物,而又屬之脾。小腸又繫心之腑,其相通之道,即由微絲管從三焦上膈,至包絡而達心,心遺熱於小腸,則化物不出,為痢為淋,脾陰不足,則中焦不能受盛、為膈食便結,三焦相火不足,不能蒸化水穀,則為溏瀉矣。大腸由闌門接小腸起,至肛門止,約長五尺余,小腸中物,至此精汁已盡化,變為糟粕而出。經言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者,指大腸能傳道糟粕也。

白話文:

附著於小腸上的脂肪膜,就是三焦的組織,同時也屬於脾。小腸還與心臟相連,它們之間的連絡途徑,是通過從三焦到上膈間的微絲管,再到包絡,最後到達心臟。當心臟將熱氣傳遞給小腸時,就會導致無法消化食物,進而產生痢疾和淋病。當脾陰不足時,中焦無法容納食物,就會導致隔食和便祕。當三焦的火熱不足時,無法蒸化水穀,就會出現腹瀉。大腸從闌門與小腸相連,一直延伸到肛門,長度大約五尺多。小腸中的食物,到了這個位置,營養精華已經被完全消化吸收,剩下的廢物排出體外。經書中提到「大腸」,指的是傳輸廢物的器官,而「變化出焉」,則指大腸將廢物排出體外的功能。

然大腸所以能傳道者,以其為肺之腑,肺氣下達,故能傳道,是以大便秘結,有升舉肺氣之法也。膽附肝右葉之旁,中貯苦汁,其汁乃下部回血入肝所化,人食後小腸飽滿,上逼膽囊,使其汁流入小腸之內,以榨化食物而利傳渣滓,此西醫之言也。不知膽汁色青而屬陽,本得肝陰所生之氣化,有是氣乃有是汁耳。

白話文:

大腸能夠傳送糞便,是因為它屬於肺的臟器。肺氣下降,所以大腸才能傳送糞便。因此,大便祕結,可以通過提升肺氣的方法來治療。

膽囊附著在肝臟右側,裡面儲存著苦汁。苦汁是由下部迴流到肝臟的血液轉化而來。人進食後,小腸會被食物填滿,擠壓膽囊,使得膽汁流入小腸,幫助消化食物,促進殘渣排泄。這是西醫的說法。

但不知道的是,膽汁是青色的,屬於陽性,是由肝陰所生之氣化產生。有這種氣,才能產生這種液體。

若以汁論,膽汁多者,膽大而無畏懼;若以氣論,則膽火旺者,亦無畏懼。太過者,不得乎中,則失其正,故有敢為橫暴之事;不及者,不得乎中,則失其正,故常存懼怯之心。經言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謂氣不剛不柔,得成中正,而臨事自有決斷也。以肝膽二者合論,肝之陽,藏於陰,故主謀;膽之陽,出於陰,故主斷。

白話文:

如果以肝膽汁液來論,膽汁多的人,膽子大,不怕事;如果以肝膽之氣來論,膽火旺盛的人,也無所畏懼。但過度的人,不能保持中正,就會失去正確的判斷,所以會做出蠻橫暴力的行為;不足的人,不能保持中正,也會失去正確的判斷,所以常常心存恐懼。經典中說肝膽是中正的官邸,決斷由此產生。意思是肝膽之氣不強不弱,達到中正,面對事情自然會有決斷。綜合肝膽來說,肝之陽氣藏於陰中,所以主謀略;膽之陽氣外顯,所以主決斷。

若夫瀉而不受,故名清淨之腑也。胃居膈下,其形紆曲如袋,其紋密,故食物易入雖出,上連食管,下接小腸,周圍多細穴,以生津汁,食物經胃津融和,略似濃粥,即出胃之下口幽門,而至小腸頭,與膽之苦青汁,胰之甜白汁會合,榨出精液,經眾液管吸至頸,即過肺入心,化赤為血。胰者,附脾之物,脾統血,胰中之甜白汁,乃脾血得脾陽之氣化而成。

白話文:

如果瀉下後仍然不能吸收,因此將胃命名為清淨腑。胃位於橫膈膜下方,形狀像扭曲的袋子,紋路緊密,因此食物容易進出。胃的上方連接食道,下方連接小腸,周圍有許多細小孔穴,用來產生津液。食物經過胃液的攪拌和融合,變得像稀粥一樣,然後從胃的出口幽門排出,進入小腸的起始段。在那裡,食物與膽汁(苦綠色)和胰液(甜白色)混合,提取出精華液。這些液體通過管子被吸到頸部,再經過肺進入心臟,將精華液轉化為血液。胰臟附著在脾臟上,脾統血。胰臟中的甜白色液體是由脾血在脾臟的陽氣作用下轉化而成的。

經言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蓋胃納穀,脾消穀,二者相合,而後成功,故可統稱倉廩也。然膽汁化食,戴元禮入肝之說,有由來矣。膀胱居兩跨骨內正中,即陰交骨里,體圓如盤,舒縮自如,下口與前陰相連,上口有小孔甚細,為下焦之脂膜遮閉,飲入之水,由胃下幽門之上小竅,散布下焦網膜,滲入為溺,無溺則縮,溺至則舒,溺多則漲。西醫但知膀胱藏溺,而不知水入膀胱,化氣上行,則為津液,所剩餘質,乃下出而為溺。

白話文:

中醫經書提到脾胃就像倉庫,五穀雜糧都是由這裡產生。胃負責接收食物,脾負責消化食物,兩者互相配合,才能完成食物消化,所以可以統一稱為倉庫。但是,膽汁能幫助消化,戴元禮提出膽汁進入肝臟的說法是有根據的。

膀胱位於兩側胯骨的正中間,也就是陰交骨的裡面,形狀像盤子一樣圓,可以自由伸縮。膀胱的下口與陰道相連,上口有一個很小的孔,被下焦的脂肪膜遮蓋。飲入的水從胃幽門上方的細孔進入,散佈到下焦的網膜,滲透形成尿液。沒有尿液時膀胱會縮小,有尿液時就會膨脹,尿液過多時就會漲大。西醫只知道膀胱儲存尿液,卻不知道水進入膀胱後,化為氣體往上走,成為體液。剩下的物質才向下排出,形成尿液。

經言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其言氣化則能出者,謂出津液,非出溺也。氣化二字,前於八難腎間動氣論中,已約略言之,今再詳陳其義。夫氣者乃火交於水所化,觀十二闢卦,乾陽入坤陰而化為氣,氣升為云為雨,人與天地參,其陰陽之理一也。蓋人心主火,人鼻吸入之氣,乃天陽也,亦屬火。

白話文:

古書上說膀胱就好像是人體的州都,儲藏著津液,如果津液經過氣的轉化就能排出體外。這裡所謂「氣化就能排出」,是指排出津液,並不是排尿。前面在「腎間動氣」的部分已經大致說明過「氣化」這兩個字,現在再詳細地解釋它的意思。氣是火和水交合後所產生的,看看十二卦,乾卦的陽氣進入坤卦的陰氣,就化為氣。氣向上升就會變成雲和雨。人體與天地相互參照,陰陽運行的道理是一樣的。人的心主火,人用鼻子吸進來的氣,就是天上的陽氣,也屬於火。

從鼻入肺,歷心系,引心火,循脊背之膂筋,下入腎系。又從腎系以達下焦氣海。氣海者何?即三焦之根,位居臍下,經謂胞室,王清任謂之氣府者是也。凡人吸入之天陽,合心火下至胞室,則蒸動膀胱之水,化氣上騰,其氣透出膀胱,入於胞室,上循臍旁,由衝任上膈入肺,而還出於口,隨呼而出,上出之氣,著漆石則為露珠,在口舌臟腑之中,則為津液,又外出於皮毛,以薰膚潤肌而為汗,所謂氣化則津液能出者此也。老人溺多,化氣少而水質多,壯者溺少,化氣多而水質少也。

白話文:

空氣從鼻子進入肺部,通過心臟,引發心火,沿著脊背的筋脈下行,進入腎臟。再從腎臟到達下焦氣海。什麼是氣海?就是三焦的根基,位於肚臍下方,經書中稱之為胞室,王清任稱之為氣府。人吸入的陽氣,與心火一起下行到胞室,就會蒸發膀胱中的水,化為氣體上升。這股氣穿透膀胱,進入胞室,上行至肚臍旁,通過衝任二脈上達橫膈,再次進入肺部,然後隨著呼氣排出體外。呼出的氣體,接觸到漆石會凝結成露珠,在口舌和臟腑中則化作津液,又會從皮膚排出,滋潤皮膚和肌肉,形成汗液。這就是氣化作用,使得津液能夠排出。老年人小便多,是因為化氣少,水液多;壯年人小便少,是因為化氣多,水液少。

吸入從脊,督脈主之,呼出從膈,任脈主之,吸入陽也,火交於水也,呼出陰也,氣即是水也。火不足以蒸水,則津液不升,氣不得化,水不足以濟火,則津液乾枯,小水不下,故曰膀胱者,津液之腑也。

白話文:

吸氣從脊椎進入身體,由督脈掌管;呼氣從橫膈膜排出,由任脈掌管。吸氣屬於陽氣,是火氣與水氣交合的過程;呼氣屬於陰氣,氣與水息息相關。如果火氣不足以蒸化水液,津液就不會上升,氣化也無法完成;如果水液不足以滋潤火氣,津液就會乾枯,小便也無法排出。因此,膀胱是貯藏津液的臟器。

小腸謂赤腸,大腸謂白腸,膽者謂青腸,胃者謂黃腸,膀胱者謂黑腸,下焦之所治也。

此以五行五臟之色,以分別五腑,皆名為腸,則俱受穢濁,所以明不淨之故也,下焦之所治者,《靈樞·營衛生會篇》曰:水穀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故五腑皆下焦之氣所治也。

白話文:

這段古文說明五臟的顏色可以區分五腑,它們都稱為腸,都是接受污濁之物,因此可以清楚知道它們是不潔淨的。下焦的主要功能,《靈樞·營衛生會篇》說:水谷,總是共同存在於胃中,形成糟粕後一起進入大腸,形成下焦。滲透後共同流下,消化分離出別的液體,沿著下焦滲入膀胱。因此,五腑都是下焦之氣作用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