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靈素節注類編》~ 卷四下 (9)

回本書目錄

卷四下 (9)

1. 辨脈平病死旺之象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無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臟真散於肝,肝藏筋膜之氣也。

五臟具五行之性,故各臟脈形不同,而合五時之氣化,然以胃氣和緩之象為本,故五時之脈,但微現本臟之脈形,方為吉也。假如肝木旺於春,兩手之脈弦,弦者,細長而調達,必以和緩胃氣為主,而微兼弦象曰平,平者,無病也;若弦多胃氣少,則肝氣橫逆而病矣;但弦無胃氣,則真臟脈現而死矣;若弦緩兼毛,毛者,浮短澀,肺臟之本脈,而主秋令,弦多胃少者,肝氣太過也,兼毛者,肝氣不足也,至秋金旺,則肝木更虧而病矣;若毛甚,則春見秋脈,生氣告匱,即時病也。

先天真元之氣,散布於肝,肝為震,後天之陽,始生筋膜,故筋膜之氣藏於肝,而肝主筋也。

夏胃微鉤,曰平;鉤多胃少,曰心病;但鉤無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臟真通於心,心藏血脈之氣也。

心火旺於夏,兩手之脈鉤,鉤者,如鉤微曲向下,其上圓活轉動而浮,必以和緩胃氣為主,微現鉤象曰平;若鉤多胃氣少,則心火亢逆而病矣;但鉤無胃氣,則堅硬不轉動,是真臟脈現,則死也;若鉤緩中兼石,石者,沉實而滑,腎臟之本脈,而主冬令,此心火不足,至冬水旺,則心氣愈虧而病矣;若石甚,則陰盛陽衰,即時病也。真元之氣通於心,以生血脈,而血脈藏於心,故心主血脈也。

長夏胃微軟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無胃,曰死;軟弱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臟真濡於脾,脾藏肌肉之氣也。

脾土旺於四季,而主令長夏未月,以土位於中,而未為一歲之中也。脾司鼓運,代行各臟之氣於周身,故其本脈名代。軟弱者,陰土柔象也,胃為陽土,其氣剛,剛柔相濟,而得中和之氣,故微有軟弱之象曰平;如弱多,則陽氣少,脾乏鼓運之力而病矣;若但代無胃,則真臟脈現而死也;軟弱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與心同。蓋火土一源,長夏心火猶旺也。

真元之氣蒸液濡於脾,以長養肌肉,故肌肉之氣藏於脾,而脾主肌肉也。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無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臟真高於肺,以行營衛之氣也。

肺金旺於秋,兩手之脈毛,毛者,浮短澀,陽氣初降變陰之象,必以和緩胃氣為主,而微有毛象曰平;若毛多胃氣少,則肺氣不調而病矣;但毛無胃氣,則真臟脈現而死也;若毛而有弦,以收肅之令,而現生髮之脈,其陽不斂,至春發泄更甚而病矣;若弦甚,則反氣化時令而即病也。肺為華蓋,部位最高,真元之氣上達於肺,故權衡一身之氣,以行營衛陰陽表裡也。

白話文:

辨脈平病死旺之象

春天,脈象微現弦狀,則為平;弦脈明顯而胃氣不足,則為肝病;只有弦脈而無胃氣,則為死;脈象有毛狀,則為秋季的病徵;毛狀明顯,則為現病。臟腑的精氣散佈於肝臟,肝臟貯藏筋膜的氣機。

五臟各有五行之性,因此各臟的脈象不同,又與五時之氣化相應,但以胃氣平和緩和為根本。所以五時之脈,僅僅微弱地顯現本臟的脈象,才是吉利的徵兆。例如,肝木在春天旺盛,兩手脈象弦急,弦脈是指細長而流暢的脈象,但必須以平和的胃氣為主,略帶弦象則為平,平則無病;如果弦脈明顯而胃氣不足,則肝氣逆亂而生病;如果只有弦脈而無胃氣,則真臟之脈顯現,將會死亡;如果弦脈緩和兼有毛狀,毛狀是指脈象浮、短、澀,是肺臟的本脈,主秋令,弦脈明顯而胃氣不足是肝氣過盛,兼有毛狀則是肝氣不足,到了秋天金氣旺盛,則肝木更虛弱而生病;如果毛狀很明顯,則春天出現秋天的脈象,生機將盡,就是現病。

先天真元之氣散佈於肝臟,肝屬震,後天之陽氣開始生髮筋膜,所以筋膜之氣藏於肝臟,肝臟主宰筋。

夏天,脈象微現鉤狀,則為平;鉤狀脈明顯而胃氣不足,則為心病;只有鉤狀脈而無胃氣,則為死;脈象有石狀,則為冬天的病徵;石狀明顯,則為現病。臟腑的精氣通於心臟,心臟貯藏血脈的氣機。

心火在夏天旺盛,兩手脈象呈鉤狀,鉤狀脈是指像鉤子一樣微微彎曲向下,其上圓活轉動而浮,但必須以平和的胃氣為主,略現鉤象則為平;如果鉤狀脈明顯而胃氣不足,則心火亢盛逆亂而生病;如果只有鉤狀脈而無胃氣,則脈象堅硬不轉動,是真臟之脈顯現,則會死亡;如果鉤狀脈緩和兼有石狀,石狀是指脈象沉實而滑利,是腎臟的本脈,主冬令,這是心火不足,到了冬天水氣旺盛,則心氣更加虛弱而生病;如果石狀很明顯,則陰盛陽衰,就是現病。真元之氣通於心臟,以生血脈,而血脈藏於心臟,所以心臟主宰血脈。

長夏,脈象微現軟弱,則為平;軟弱脈明顯而胃氣不足,則為脾病;只有代脈而無胃氣,則為死;軟弱脈兼有石狀,則為冬天的病徵;石狀明顯,則為現病。臟腑的精氣濡養於脾臟,脾臟貯藏肌肉的氣機。

脾土旺盛於四季,而主宰長夏未月,以土居於中,而未月是一年中之月。脾臟主司運化,將各臟腑之氣運行於周身,所以其本脈名為代脈。軟弱脈象是陰土柔弱的表現,胃氣屬陽土,其氣剛強,剛柔相濟,才能得到中和之氣,所以略有軟弱之象則為平;如果軟弱脈明顯,則陽氣不足,脾臟缺乏運化的能力而生病;如果只有代脈而無胃氣,則真臟之脈顯現而死亡;軟弱脈兼有石狀,則為冬天的病徵,石狀明顯,則為現病,這與心臟的情況相似。因為火土同源,長夏心火仍然旺盛。

真元之氣蒸騰津液濡養脾臟,以滋長肌肉,所以肌肉之氣藏於脾臟,而脾臟主宰肌肉。

秋天,脈象微現毛狀,則為平;毛狀脈明顯而胃氣不足,則為肺病;只有毛狀脈而無胃氣,則為死;毛狀脈兼有弦狀,則為春天的病徵;弦狀明顯,則為現病。臟腑的精氣高於肺臟,以運行營衛之氣。

肺金在秋天旺盛,兩手脈象呈毛狀,毛狀是指脈象浮、短、澀,是陽氣開始下降轉變為陰的徵象,但必須以平和的胃氣為主,略有毛狀則為平;如果毛狀脈明顯而胃氣不足,則肺氣失調而生病;如果只有毛狀脈而無胃氣,則真臟之脈顯現而死亡;如果毛狀脈兼有弦狀,在收斂肅殺之時,卻出現生髮之脈,則陽氣不斂,到了春天發泄更甚而生病;如果弦狀明顯,則違背了氣化時令而立即生病。肺臟為華蓋,部位最高,真元之氣上達於肺臟,所以統攝一身之氣,以運行營衛陰陽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