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靈素節注類編》~ 卷九 (6)

回本書目錄

卷九 (6)

1. 陰陽表裡治法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岐伯曰: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水穀之寒熱,感則害於六腑;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

白話文: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岐伯說:如果不遵循天地的規律,就不能醫好病。邪惡的風氣來襲,像風雨一樣迅速,所以高明的大夫首先治療表皮,其次治療肌膚,再次治療筋脈,再其次治療六腑,最後治療五臟。治療五臟的,病已經半死半活了。所以天上的邪氣入侵,就會損害五臟;食物的寒熱入侵,就會損害六腑;地上的濕氣入侵,就會損害皮肉筋脈。

診治之道,不法天地陰陽氣化之理,非但無益,而又害之,所以有不藥為中醫之說也。虛邪賊風,傷人迅疾,善治者,乘其淺處而速治之,否則邪入日深,以至傷臟,其不死也幾希矣。

白話文:

診治疾病的方法,如果不遵循天地陰陽氣化的原理,不但沒有好處,還會帶來危害,所以古人說「不憑藉藥物治療才能算作中醫」。外來的致病邪氣,侵犯人體速度很快,擅長治療的人,趁著邪氣還淺,便迅速治療,否則邪氣深入,傷及臟腑,不死的可能性極小。

天之邪氣,感則害五臟者,良以天氣通於肺,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穀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也;水穀之寒熱害六腑者,以水穀產於地,而地氣通於嗌,嗌為六腑之大門也;若地之濕氣在下,但害身表之皮肉筋脈,不能入於臟腑,此猶火就燥,水流濕,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乃天人合一之理也。

白話文:

上天帶來的病邪,會影響五臟,是因為天氣與肺相通,風氣與肝相通,雷氣與心相通,穀氣與脾相通,雨氣與腎相通。

食物的寒熱會影響六腑,是因為食物產自大地,而地氣與喉嚨相通。喉嚨是六腑的大門。

如果地上的濕氣在下方,只能影響身體表面的皮膚、肌肉和筋脈,無法進入臟腑。這就如同火趨勢燥熱,水奔向濕地一樣,來自天上的東西偏向上方,來自地上的東西偏向下方,這纔是天人合一的道理。

故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則知過,用之不殆。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聲音,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無過,以診則不失矣。

白話文:

因此,擅長使用針灸的人會從陰處引出陽氣,從陽處引出陰氣,用右側治療左側,用左側治療右側,通過瞭解對方的身體狀況來治療自己,通過表面的症狀推斷體內的情況,通過觀察超出或不足的變化來分析疾病,發現細微的變化就能預知病情發展,使用針灸時不會出現失誤。擅長診脈的人會觀察病人的氣色,按壓脈搏,首先辨別陰陽,審查脈搏的清濁,找出病變的部位,觀察病人的呼吸和聲音,瞭解病人的痛苦,根據脈搏的寬窄、規律,瞭解病情的嚴重程度,通過按壓寸關尺脈,觀察脈搏的浮沉、滑澀,瞭解病情的根源。這樣治療時就不會過度,診斷時也不會出現錯誤。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實者,散而瀉之。

審其陰陽,以別剛柔,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氣血,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

白話文:

因此說:

  • 疾病剛剛開始時,只能針灸治療;
  • 當病情嚴重時,只能等待病情減退。

所以,根據疾病的輕重緩急來調節治療方法:

  • 輕微時,加強治療;
  • 嚴重時,適度減輕治療;
  • 衰退時,加大治療力度;
  • 形體不足的,用溫和的氣血治療;
  • 精氣不足的,用滋補性的補藥治療;
  • 病變在高的部位,從高處治療;
  • 病變在低的部位,從低處治療;
  • 中間部位有積聚,從內部排出;
  • 有外邪的,用藥物浸泡身體,使其出汗;
  • 病變在皮膚上的,通過出汗排出;
  • 暴烈強盛的病症,用按壓的手法治療;
  • 鬱結不暢的病症,用疏散的方法治療。

此即皮肉筋脈之病,而宜用針者言之也。皮肉筋脈雖屬軀體,而根於陰陽,資乎血氣,與臟腑相通貫者,故善治者必本陰陽之理,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使陰陽氣血、營衛經絡流通調達。以我之心,知彼之身,視其現表之證,知其內臟之病,觀過與不及之處,能見微而知著,以為準則而平其過,如此用針,可以無殆,而用藥之法亦然矣。故善診者,要在察色按脈,先別陰陽之理。

白話文:

這是針對皮肉、筋脈疾病而應使用針灸的論述。皮肉、筋脈雖然屬於身體表面,但它們的根源在於陰陽,所需的滋養來自血氣,且與臟腑相連貫通。因此,擅長治療的人必定根據陰陽的原理,從陰部引導陽氣,從陽部引導陰氣,以右邊治療左邊,以左邊治療右邊,讓陰陽氣血、營衛經絡流通順暢。根據自己的觀察,瞭解對方的身體狀況,觀察其表面的症狀,推知其內臟的疾病,找出過度和不足之處,能夠從細微的徵兆推知明顯的狀況,作為準則來平衡過度或不足。這樣使用針灸,可以避免失誤,用藥的方法也是如此。因此,擅長診斷的人,重點在於觀察氣色,按壓脈搏,首先分辨陰陽的道理。

審其為清邪濁邪,知部分,辨其病在何經;視喘息、聽聲音,知其所痛所苦;觀權衡規矩,知其病之或主於陽,或主於陰,或虛或實,或表或里;按尺寸之脈,觀浮沉滑澀,可知其病所由生,或由內傷,或由外感。如是詳審無誤,治之庶可無過而不失矣。故病之始起而邪淺,可用針刺而已;如邪盛,多刺之,待其邪衰而已。

白話文:

首先要判斷是熱邪還是寒邪,知曉具體部位,辨別疾病在何條經絡;觀察患者的呼吸、傾聽聲音,瞭解其痛苦和不適;通過觀察秤錘和規矩,得知疾病是偏向陽氣還是陰氣,是虛症還是實症,是表症還是裡症;按脈搏的寸、關、尺三部,觀察脈象的浮、沉、滑、澀,可以瞭解疾病的起因,是內傷還是外感。如果仔細審察無誤,治療起來就能做到精準無誤。所以,疾病剛開始發作,病邪淺表時,只需要用針刺治療就可以了;如果病邪嚴重,需要多次針刺,等到病邪減退即可。

或針或藥,當觀邪之重輕,正之虛實,隨宜而施。是故因其輕邪,即用輕法而揚之散之;因其重邪,即用重法而減之損之;因其邪衰,即當調補正氣而彰之,若邪退而正氣委頓不振,久成虛怯,但助正之法,又當分別,如形不足者,溫之以氣,氣能充形也,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味能生精也;其或邪在上部者,因而發越之,如開提探吐之類,其在下部者,導引而竭之,如疏氣通便之類;中滿者,則瀉其內;外邪在表者,漬形以發汗,如藥氣蒸洗之類;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邪勢慓悍,或用按摩導引而收伏之;其正氣實而不虛者,邪在表則散之,在裡則瀉之。故凡治法,必辨虛實,審其陰陽,孰為偏勝;別其剛柔,孰為逆從。

白話文:

無論是針灸還是藥物治療,都需要根據病邪的輕重以及正氣的虛實來選擇合適的方法。

如果病邪較輕,就使用較溫和的方法來宣發和散解它;如果病邪較重,就使用較強力的方法來減少和損傷它;如果病邪衰退,就應該調補正氣來加強它。

如果病邪消退後正氣虛弱不振,形成長期的虛弱狀態,就需要採取扶正的方法。扶正的方法也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區分,如形體不足者,用溫和的氣血來溫養它,因為氣血可以充養形體;精氣不足者,用味道滋補它,因為味道可以生精化血。

對於病邪在上部的,可以使用發散的方法來讓它發散出去,如發汗、吐法等;對於病邪在下部的,可以使用導引的方法來消耗它,如通便、疏氣等。

如果體內有積滯,就需要瀉下它;如果外邪在表層,可以使用發汗法來驅除它,如蒸氣療法等;如果外邪在皮膚上,可以使用發汗法來排出它。

如果病邪勢頭強盛,可以使用按摩或導引的方法來制服它;如果正氣實而不虛,病邪在表層就使用發散法,在裡層就使用瀉下法。

因此,治病的原則是必須分辨虛實,審察陰陽哪一方偏盛;區分剛柔,哪一方逆從。

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即上文相引之義。使陰陽通和而平定,其血氣各守其部位,則無鬱結漫溢之病。故如血實壅滯者,宜攻決而去之,其氣自和;氣虛不振者,宜提掣而引之,其血自調。此言診治之法則,可謂詳盡矣。

白話文:

陽性疾病用陰法治療,陰性疾病用陽法治療,這是上面文章所引用的意思。使陰陽暢通、平穩,血氣各自守住它們的位置,就不會有氣血鬱結、外溢的疾病。所以,像血氣實熱壅滯的,應該攻破它,讓它消散,這樣氣血就能自行調和;氣血虛弱不振的,應該提振它,讓它上升,這樣血氣就能自行調順。這說明瞭診治的原則,可謂非常詳細了。

治病必求於本。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

白話文:

治病必須找到根本原因。所以,陽氣積聚形成天,陰氣積聚形成地。陰性靜止,陽性躁動,陽氣產生陰氣增長,陽氣盛極則陰氣隱藏。陽氣化成氣體,陰氣構成形體。寒氣極致會生熱,熱氣極致會生寒。寒氣生濁氣,熱氣生清氣。清氣在下,就會導致腹瀉;濁氣在上,就會導致腹脹。這是陰陽顛倒,病症與常理相反的原因。所以,清陽是天,濁陰是地,地氣上升形成雲,天氣下降形成雨,雨是由地氣產生,雲是由天氣產生。

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

已詳註在臟腑門,重錄於此者,以為診治之理法,最當究心者也。

白話文:

所以清陽氣上升到頭面部,濁陰氣下行到排泄口,清陽氣發散在肌表,濁陰氣運行於五臟,清陽氣充實於四肢,濁陰氣則歸入六腑。

這些已經詳細記載在臟腑的部分,這裡再次列出,是因為診療的原理和方法中最應該深入研究的。

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者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

白話文:

水屬陰,火屬陽,陽是氣,陰是液體。液體滋養物質,物質化為氣,氣化為精氣,精氣化為身體,精氣依靠氣生存,物質依靠液體生存,身體產生精氣,氣產生物質。液體損傷物質,氣損傷精氣,精氣化為氣,氣損傷於液體。陰性液體從下身排出,陽氣從頭頂排出。液體濃稠屬陰,淡薄屬陰中之陽;氣濃稠屬陽,淡薄屬陽中之陰。液體濃稠會泄瀉,淡薄會通暢;氣淡薄會發泄,濃稠會發熱。強盛的火氣衰弱,微弱的火氣強盛。強盛的火氣消耗氣,氣消耗微弱的火氣。強盛的火氣散發氣,微弱的火氣產生氣。

水火者,陰陽之徵兆;寒熱者,陰陽之體性;氣味者,陰陽之變化。變化而後成形質,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分,而一行中仍具陰陽之性,故陽化氣,陰成形,而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之十干也。

白話文:

水和火是陰陽的徵兆;寒和熱是陰陽的屬性;氣味是陰陽的變化。經過變化後形成形體,分為金、木、水、火、土五種五行,但每一行中仍然具有陰陽兩種屬性,因此陽氣化為氣,陰氣形成形體,於是產生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這十個天干。

味歸形者,形質由氣味而成也;形歸氣者,形由氣以生長,由氣以消化也;氣歸精者,氣由精以翕聚,無精則氣渙散,是陽根於陰也;精歸化者,精由氣以生化,無氣則精不成,是陰根於陽也;精食氣者,精能翕氣而使固密也;形食味者,形資於味而能充旺也;化生精者,味得氣化而後生精;氣生形者,氣必先生而後形長。此皆陰陽生化自然之性也。

白話文:

味道歸於形態,是因為形態是由氣味構成的。形態歸於氣,是因為形態由氣產生和生長,由氣消化。氣歸於精,是因為氣由精匯聚,沒有精,氣就會散逸,這表示陽性根源於陰性。精歸於變化,是因為精由氣生成,沒有氣,精就不能形成,這表示陰性根源於陽性。精食用氣,是因為精可以匯集氣並使其固密。形態食用味道,是因為形態需要味道才能充實旺盛。變化生成精,是因為味道得到氣的變化才能生成精。氣生成形態,是因為氣必須先產生,形態才能生長。這些都是陰陽生化自然而然的特點。

是故稟陰陽以生者,必賴陰陽氣味以養也,如或太過不及,皆有所傷。味本生形,味太過,則反傷形;氣本生精,氣太過,則反傷精。蓋陰陽之性,互相生化。陰精得陽而化氣,如水之蒸騰;陽氣得陰而化精,如膏之凝結。所以陰味太過,則反傷氣;陽氣太過,則傷精,必然之理也。

白話文:

因此,由陰陽而生的生物,必定依賴陰陽氣味的滋養。如果陰陽氣味過於充足或不足,都會對生物造成傷害。味道原本滋養身體,如果味道過於濃烈,反而會損傷身體;氣息原本滋養精神,如果氣息過於旺盛,反而會耗傷精神。這是因為陰陽的特性是互相生化。陰精受到陽氣而化為氣息,就像水的蒸騰;陽氣受到陰精而化為精氣,就像油脂的凝結。所以陰味過於濃烈,反而會損傷氣息;陽氣過於旺盛,反而會耗傷精氣,這是必然的道理。

以陰味降而就下,陽氣升而行上,故氣味均平則升降調和,偏勝則必傷矣。然氣味皆有厚薄,而入於人身,則有表裡淺深不同。以其輕清上浮,重濁下降,故功用各別,而有疏泄、通利、發泄、發熱之殊。必使陰陽和平,方無病患。若陽太過則火壯,使氣耗散而反衰,乃為壯火所食也;氣得少火則生旺,故氣食少火也。

是故壯火則散氣,少火則生氣,用氣味以調之者,不可不知此理也。

白話文:

透過陰性氣味的下行和陽性氣味的上升,氣味平衡時升降調和,偏重一方則必定受傷。氣味都有深淺之分,進入人體後,作用於身體的部位也不同。由於輕清的氣味浮於上,重濁的氣味下沉,因此功能各有不同,有疏通、暢通、發散、發熱等作用。必須維持陰陽平衡才能免於疾病。如果陽氣太過,火氣旺盛,會消耗氣血而導致衰弱,被強壯的火氣所消耗;如果氣血充足,火氣就會旺盛,因此氣血會消耗火氣。

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乾,寒勝則浮,濕勝則濡泄。

白話文:

氣味: 辛辣甘甜的氣味具有發散的特質,屬於陽性;酸苦湧泄的氣味具有泄瀉的特質,屬於陰性。陰氣過盛則陽氣不足,會導致陽性疾病;陽氣過盛則陰氣不足,會導致陰性疾病。陽氣過盛則表現為熱證,陰氣過盛則表現為寒證。寒證嚴重則會轉化為熱證,熱證嚴重則會轉化為寒證。寒邪傷及身體組織,熱邪傷及氣血。氣血受傷則疼痛,身體組織受傷則腫脹。因此,先疼痛後腫脹的,是氣血傷及身體組織;先腫脹後疼痛的,是身體組織傷及氣血。風邪過盛則表現為運動障礙,熱邪過盛則表現為腫脹,燥邪過盛則表現為乾燥,寒邪過盛則表現為麻痺,濕邪過盛則表現為水腫和腹瀉。

此承上文,詳氣味之功用。若陰陽偏勝,則傷害形氣也。是故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者,陰極變陽也,重熱則寒者,陽極變陰也。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者,寒與形屬陰,熱與氣屬陽,氣傷陽郁故痛,形傷陰滯故腫,此指內傷陰陽之氣也。

白話文:

本文接著上一段,詳細說明氣味的作用。如果陰陽失衡,就會損害形氣。因此,陰氣偏勝則陽氣生病,陽氣偏勝則陰氣生病。陽氣偏勝則熱,陰氣偏勝則寒。寒氣過重則會變成熱氣,是因為陰氣極盛而轉化為陽氣。熱氣過重則會變成寒氣,是因為陽氣極盛而轉化為陰氣。寒氣損傷形體,熱氣損傷氣血。氣血受損則疼痛,形體受損則腫脹,這是因為寒氣和形體屬陰,熱氣和氣血屬陽。氣血受損,陽氣鬱結,所以疼痛;形體受損,陰氣滯留,所以腫脹。這裡指的是內部陰陽氣血的損傷。

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乾,寒勝則浮,濕勝則濡泄者,言六氣外邪為病之狀,與上文傷形傷氣各有義理。且病邪之變化,更非一定。蓋寒熱皆能傷形,而形傷則腫;寒熱皆能傷氣,而熱傷則痛、寒傷則浮也。良以稟質有強弱,形氣受傷有重輕,而病之變化,莫可數計,要必審其所因,明其至理,隨宜施治,斷不可膠柱鼓瑟也。

白話文:

風氣盛行則肢體會運動異常,熱氣過盛則腫脹,燥氣太強則乾燥,寒氣過重則浮腫,濕氣過多則會出現滲漏、泄瀉等症狀。這說明六種外邪之氣造成疾病時會表現出不同的特徵,與前面提到的身體組織和氣血受到傷害的癥狀各不相同。而且疾病的變化也不一定拘泥於某種模式,因為寒氣和熱氣都可能造成身體組織的損傷,而身體組織受損則會腫脹;寒氣和熱氣也都能夠傷害氣血,而熱傷則疼痛,寒傷則浮腫。這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強弱不同,形氣受損的程度也不一樣,因此疾病的變化難以計數。所以必須仔細辨別疾病的病因,弄清其根本道理,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治療,絕對不能死搬硬套。

《靈樞·終始篇》曰:明知終始,五臟為紀,陰陽定矣。陰者主臟,陽者主腑,陽受氣於四末,陰受氣於五臟。和氣之方,必通陰陽。

白話文:

《內經·終始篇》上說:瞭解人生的開始和結束,重點是五臟六腑,陰陽就有規律了。陰屬內臟,陽屬腑腔,陽氣從四肢末端來,陰氣從五臟來。和平狀態,陰陽必須通暢。

人身本元之氣根於臟,而外行肢表,分其陰陽,以臟為陰,腑為陽。陰經之氣,從臟而行於四肢指末之裡,交接指外陽經之氣,故言陰受氣於五臟,陽受氣於四末,是謂陽經陰經之氣所始也。陰陽交接流行,終而復始,如環無端,故和氣之方,必通其陰陽,使內而臟腑,外而經絡,周流而無阻滯,方無病也。

白話文:

人體最基本的元氣源自於五臟,並向外延伸到四肢表層,分為陰陽兩部分,其中臟腑屬於陰,經絡屬於陽。陰經的氣從臟腑出發,流向四肢手指末端,在手指末端與陽經的氣交會。所以說,陰經的氣來自於五臟,陽經的氣來自於四肢末梢,這就是陰陽經絡之氣的起源。

陰陽經絡相互交接運行,周而復始,如同一個沒有起點和終點的環。因此,保持身體健康的要訣,就是打通陰陽經絡,讓臟腑內外經絡通暢無阻,這樣才能沒有疾病。

所謂氣至而有效者,瀉則益虛,虛者脈大如其故,而不堅也,堅如其故者,適雖言故,病未去也;補則益實,實者脈大如其故,而益堅也,夫如其故而不堅者,適雖言快,病未去也。故補則實,瀉則虛。必先通十二經脈之所生病,而後可得傳於終始矣。故陰陽不相移,虛實不相傾,取之其經。

陰盛則陽虛,先補其陽,後瀉其陰而和之;陰虛而陽盛,先補其陰,後瀉其陽而和之。

白話文:

所謂氣血通暢而見效的,瀉掉會更加虛弱,虛弱者脈象雖然和以前一樣大,但並不有力;有力者脈象雖然和以前一樣有力,但病情還沒有消除;補益會更加實熱,實熱者脈象雖然和以前一樣大,但更加有力。如果脈象和以前一樣但無力,雖然說已經好了一些,但病情還沒有痊癒。因此,補益就會導致實熱,瀉掉就會導致虛弱。必須先找出十二經脈中導致疾病的地方,然後才能連接始終。因此,陰陽不會相互轉化,虛實不會相互傾斜,只要從對應的經脈中找出原因即可。

氣至而有效者,言元氣之虛實,邪氣之進退,皆有應效可驗也。假如用法瀉之則益虛,虛者其脈象雖大略如舊,必虛軟而不堅也,若仍堅者,適雖言如舊,而其病未去也;假如用法補之則益實,實者其脈象雖大略如舊,必更堅而有力也,若不更堅者,適雖言暢快,而其病未去也。此以脈為準而辨虛實,以用補瀉之法。

白話文:

當氣血運行時有阻滯,表示元氣的虛弱或強盛,以及邪氣的進出,這些都能通過觀察脈象加以驗證。

如果使用瀉法,會使虛弱的元氣更加虛弱。虛弱者的脈象雖然大致如前,但肯定會虛軟無力。如果脈象仍然有力,雖然說看起來如常,但病邪並未消除。

如果使用補法,會使強盛的元氣更加強盛。實證者的脈象雖然大致如前,但肯定會更加有力充實。如果脈象不更加有力,雖然說看起來通暢,但病邪並未消除。

因此,應該以脈象為依據來辨別虛實,並使用相應的補瀉方法。

補者補其正,瀉者瀉其邪。故必先通十二經脈所生病狀部位,然後應補應瀉,方能合理,而傳終始之道。故陰陽之理,不相移易,虛實之道,不可偏傾,調之當取其經。此言針法,而用藥亦同一理。如陰盛陽虛,先補其陽,後瀉其陰;陰虛陽盛,先補其陰,後瀉其陽,是為調和之法也。

白話文:

要進行治療,就要補充虛弱的正氣,清瀉致病的邪氣。因此,治療前必須先了解十二經脈生病的部位和症狀,然後根據個別情況進行補瀉,這樣才能合理有效,傳承治病的根本原則。陰陽之間的道理是不會變化的,虛實之間的平衡也不能偏離,治療時應當根據具體的經絡情況來調整。這不僅適用於針灸,也適用於用藥。比如:陰盛陽虛的患者,應先補陽氣,後瀉陰氣;陰虛陽盛的患者,應先補陰氣,後瀉陽氣,這纔是調和氣血的正確方法。

從腰以上者,手太陰、陽明皆主之;從腰以下者,足太陰、陽明皆主之。病先起陰者,先治其陰,而後治其陽;病先起陽者,先治其陽,而後治其陰。

白話文:

從腰部以上,手太陰經和陽明經都主治這個部位。從腰部以下,足太陰經和陽明經都主治這個部位。疾病如果先從陰經開始,就先治療陰經,再治療陽經。疾病如果先從陽經開始,就先治療陽經,再治療陰經。

陽明行氣於三陽,太陰行氣於三陰,故太陰、陽明主一身之陰陽也。手經之氣,行於上身,故手太陰、陽明皆主之;足經之氣,行於下身,故足太陰、陽明皆主之。此統言臟腑、經絡之氣也。蓋陰陽氣血之流行,表裡循環者也。至其為病,必先治發病之處,所謂治本而和標也。

白話文:

陽明經氣運行於上肢的三條陽經,太陰經氣運行於下肢的三條陰經,因此太陰經和陽明經主導人體的陰陽平衡。

手經的氣運行於上半身,所以手太陰經和手陽明經共同主導上半身;足經的氣運行於下半身,所以足太陰經和足陽明經共同主導下半身。

這些都是針對於臟腑和經絡之氣的整體論述。因為陰陽氣血的運行是一個表裡循環的過程。

當人體出現疾病時,必須優先治療疾病發生的部位,也就是所謂的「治本而和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