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卷九 (5)
卷九 (5)
1. 標本逆從
《素問·標本病傳論》岐伯曰:夫陰陽逆從標本之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淺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以淺而知深,察近而知遠,言標與本,易而勿及。治反為逆,治得為從。
白話文:
《素問·標本病傳論》中,岐伯說:陰陽的順逆,標和本的關係,是貫穿疾病的根本。從一個小的方面,就可以瞭解所有疾病的危害;從少的瞭解多的,從淺的瞭解深的;可以從一點推知全局。從淺顯的現象瞭解深層的本質,從近處的觀察瞭解遠方的病因,瞭解標和本的關係,這很容易,但卻非常重要。如果治療的方向相反就是逆,治療得當就是從。
先病而後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後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後生寒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先病而後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調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先中滿而後煩心者,治其本。人有客氣、有同氣,小大不利,治其標,小大利,治其本。
白話文:
如果在生病之前就出現了逆的情況,應該治療根本原因;如果是在逆的情況之後出現疾病,仍然要治根本原因;如果是因為寒冷而生病,就治療根本原因;如果是因為生病之後才感覺到寒冷,也要治療根本原因;如果是因為熱而生病,就治療根本;如果是因為熱之後出現脹滿,則治療表現出來的症狀;如果是生病之後出現泄瀉,則治療根本;如果是泄瀉之後出現其他疾病,還是要治療根本原因,並要調整身體狀況,之後再治療其他病;如果生病之後感到脹滿,則治療表現出來的症狀;如果是脹滿之後出現煩躁,則要治療根本原因。人們的身體有外邪和內部的氣,出現小病或大病不利,就要治療表現出來的症狀;若是小病則要治療根本原因。
病發而有餘,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標;病發而不足,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後治其本。謹察間甚,以意調之,間者並行,甚者獨行。先小大不利,而後生病者,治其本。
白話文:
當疾病發作時,如果體質強健,可以先治病根再治症狀;如果體質虛弱,則應先治症狀再治病根。
仔細觀察病情的虛實強弱,根據病情進行相應的治療。如果虛實並存,則同時治療;如果虛或實佔據主導,則專門治療虛或實。
對於先有虛證然後生病的人,則應治療病根。
夫陰陽之理,包括甚廣,能明陰陽,則逆從標本之道在其中矣。假如天地四時,有陰陽之分,人身經絡有陰陽,腑臟血氣有陰陽,脈象有陰陽,外邪六氣有陰陽,故有陰虛陽盛者,有陽虛陰盛者,有陽邪傷陰分者,有陰邪傷陽分者,內傷、外感之病,變化莫可數計。陰病見陽脈為從,陽病見陰脈為逆,合天地四時之氣化為從,反天地四時之氣化為逆。
白話文:
陰陽的道理非常廣泛,如果能明白陰陽,那麼辨別疾病的本末在其中。
就像天地四時有陰陽之分,人體經絡有陰陽、腑臟血氣有陰陽、脈象有陰陽、外來六邪也有陰陽,因此會有陰虛陽盛、陽虛陰盛、陽邪損傷陰分、陰邪損傷陽分等情況。內傷、外感等疾病的變化,難以計數。
陰證在陽脈上表現為從症,陽證在陰脈上表現為逆症。符合天地四時變化規律的為從,違背天地四時變化規律的為逆。
先病者為本,後病者為標,發病之因為本,所現病狀為標。是故因氣血虛而生病者,虛為本,補虛則病自愈;因病而傷氣血者,病為本,治病則氣血和。能知陰陽虛實、逆從標本之道,則自小而大,少而多,淺而深,言一病即可知百病為害之理也。順其理而治之為從,反其理而治之為逆。
白話文:
發病的根本原因稱為「本」,發病時出現的症狀稱為「標」。所以,因為氣血不足而生病的人,虛弱是根本原因,補充不足即可治癒;因為疾病而損傷氣血的人,疾病是根本原因,治療疾病就可以使氣血調和。如果能瞭解陰陽虛實和順應標本的道理,從小到大、從少到多、從淺到深,只知道一種疾病,也能瞭解百病危害的原理。順應這個原理進行治療就是「順」,違背這個原理進行治療就是「逆」。
故必辨其標本,而治分先後也。惟中滿與小大便不利者,不論標本,必當先治。蓋百病由於氣血不和,必中宮二便通利,方能和其氣血,故中滿及二便不利者,必當先治也。然治之亦必審其陰陽虛實之因,審其因者,亦是治其本也。由是言之,萬病皆當治本,故經曰:治病必求其本也。
白話文:
因此一定要辨別疾病的標誌和根本,然後根據其輕重緩急來決定治療的先後順序。只有腹脹和大小便不通暢的人,不論標本,都必須先治療。因為各種疾病都是由於氣血不協調引起的,必須讓腹部和大小便通暢,才能調和氣血,所以腹脹和大便不通暢的人,必須先治療。但是治療時也要仔細判斷其陰陽虛實的原因,判斷其原因,也就是治療其根本。由此可見,所有的疾病都應該治療其根本,所以醫書上說:治療疾病一定要找到其根本。
夫先病亦為本,後病亦為標。客氣者,先病之邪氣也,同氣者,言後病同是先病之邪所變,非有他氣也,故治其本則標自愈矣。邪氣盛者為有餘,故當先治其本以除邪,後和其氣以治標;元氣虛者為不足,故當先助其氣以治標,後治其本以除邪。此標本逆從,皆由陰陽虛實之變化,故明陰陽虛實,則標本逆從之道自明。
白話文:
最初發病的疾病是根源疾病,隨後發生的疾病是表面疾病。客氣,是指根源疾病的邪氣;同氣,是指隨後發生的疾病,是由根源疾病的邪氣演變而來,沒有其他外來的邪氣。因此,治療根源疾病,表面疾病就會自行癒合。邪氣盛,代表邪氣過於旺盛,應該先治療根源疾病,祛除邪氣;邪氣弱,代表身體正氣虛弱,應該先扶正氣,治療表面疾病;隨後再治療根源疾病,祛除邪氣。這種標本逆從的治療方法,是根據身體虛實和陰陽變化而定的。因此,明確身體虛實和陰陽變化,自然就能掌握標本逆從的治療原則。
而病之傳變,亦有逆從,以五臟相生而傳,為從為間;五臟相剋而傳,為逆為甚。假如心病傳脾,是火生土,為間,間者病輕,可並心脾兩臟而治之,其愈易也;如心病傳肺,是火剋金,為甚,甚者病重,當獨治其一臟,或瀉心以保肺,或救肺以去邪,為難愈也。故必謹察間甚,用意調之也。
又申說先小大不利而後生病者,治其本,見得二便不利,尤當急治也。
白話文:
疾病的傳變也分為順逆兩種,根據五臟相生而傳遞,稱為順或間接;根據五臟相剋而傳遞,稱為逆或嚴重。比如心臟疾病傳到脾臟,是火生土,屬於間接,間接的疾病較輕,可以同時治療心臟和脾臟,容易痊癒。而如果心臟疾病傳到肺臟,是火剋金,屬於嚴重,嚴重的疾病較重,應該只治療其中一臟,或者瀉心火以保護肺臟,或者扶肺氣去邪氣,比較難以痊癒。所以必須仔細觀察疾病的輕重緩急,用心地調治。
2. 陰陽氣化逆從
《素問·方盛衰論》雷公請問:氣之多少,何者為逆?何者為從?帝曰:陽從左,陰從右,老從上,少從下,是以春夏歸陽為生,歸秋冬為死,反之,則歸秋冬為生,是以氣多少逆皆為厥。
白話文:
《素問·方盛衰論》
雷公問:氣的多寡,哪些是逆向的?哪些是順向的?
黃帝說:陽氣從左方運行,陰氣從右方運行,老年人的氣從上部往下降,年輕人的氣從下部往上走。所以,春天和夏天是陽氣增長的時候,這時順應陽氣的增長才能生機勃勃;到了秋天和冬天,是陽氣減弱的時候,這時順應陽氣的減弱才能生命延續。反過來,如果秋天和冬天陽氣增長,就會被認為是逆向的氣,這樣都會導致氣血逆亂的現象。
此明逆從由陰陽之氣所致,而天地之陰陽,與人身陰陽無二也。陽從左旋而上升,陰從右旋而下降,升者根於下,降者根於上,老者衰而氣從上降,少者壯而氣從下升,升者如春夏之氣,降者如秋冬之氣。故少年歸春夏為生,歸秋冬為死;老者反之,歸秋冬為生,歸春夏則孤陽上亢為死矣。歸者,合乎春夏秋冬之氣化也;如不合氣化,則逆之而為厥病也。
白話文:
這種順從或逆反的情況是由於陰陽之氣的影響,而天地之間的陰陽之氣與人體的陰陽之氣沒有什麼不同。陽氣從左旋轉向上升,陰氣從右旋轉向下降。上升的氣根在下方,下降的氣根在上方。年老的人身體衰弱,氣血從上方下降。年輕人身體強壯,氣血從下方上升。上升的氣就像春夏之氣,下降的氣就像秋冬之氣。所以,年輕人順應春夏之氣則生長,順應秋冬之氣則死亡。年老的人則恰好反過來,順應秋冬之氣則生長,順應春夏之氣則陽氣過旺而死亡。順應是指符合春夏秋冬之氣的變化規律,如果不符合氣候變化規律,就會與之相悖而導致疾病。
問曰:有餘者厥耶?帝曰:一上不下,寒厥到膝,少者秋冬死,老者秋冬生。氣上不下,頭痛顛疾,求陽不得,求陰不審,五部隔無徵,若居曠野,若伏空室,綿綿乎屬不滿日。
白話文:
問題:什麼情況下會出現多餘的氣?
回答:一陽未升,一陰未降,寒氣上侵至膝蓋,年輕人在秋冬死亡,老年人在秋冬出生。氣機向上不下降,會導致頭痛和眩暈,陽氣不足,陰氣不穩,五臟不通暢,沒有明顯的徵兆,彷彿置身於曠野或空屋之中,終日綿綿不絕,無法得到滿意。
此言非氣有餘而為厥,是陰陽偏勝而厥逆也。老少之氣,雖如春夏秋冬之異,而升中有降,降中有升,皆陰陽通和相生之氣,故無病也;如或偏勝,其陽上亢而不降,足冷到膝,厥逆甚矣。少年陽旺於下,又值秋冬陽氣下歸,而至厥逆如是,則其陽之上亢已極,必至偏絕而死也;若老年陽衰於下,其厥冷非亢極,而非偏絕,則不死也。
白話文:
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說氣太多了才導致厥逆,而是陰陽偏盛才會出現厥逆。老年人和年輕人的氣雖然不同,就像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一樣,但都有升降,都有陰陽協調相生的氣,所以不會生病。如果偏盛,陽氣上浮而不能下降,腳冷到膝蓋,厥逆就會很嚴重。年輕人陽氣旺盛,又遇到秋冬陽氣下降,就會出現這樣的厥逆,說明他們的陽氣已經極度上浮,必定會偏絕而死。老年人陽氣衰弱,他們的厥冷不是因為陽氣極度上浮,也不是因為陽氣完全消失,所以不會死亡。
蓋陰陽互相為根,陰虛陽亢,則根脫而絕,故下文云:至陰虛,天氣絕;至陽盛,地氣不足。陰陽並交,陽氣先至,陰氣後至。良以陽先動,陰必隨之,自然之性也。故氣上逆不下,必頭痛為巔頂之疾,至厥逆甚,其氣流散,故求陽不得,求陰不審,五行部位,皆隔絕而無可徵驗,若曠野、空室之茫無端緒可見,綿綿垂絕之息,不能滿日而死也。
白話文:
陰陽本來是互為根本的關係,當陰虛而陽亢時,陰陽的根基便會脫離而斷絕。因此,文中接著說:「當陰虛時,天氣斷絕;當陽氣過盛時,地氣則不足。」陰陽的交替,陽氣總是先到,而陰氣隨後而至,這是因為陽氣先動,陰氣必然跟隨,這是自然的規律。
因此,當氣往上逆行而不下降時,就會引起頭痛,出現巔頂之疾。當厥逆嚴重時,氣會散亂流失,這時尋找陽氣已經無法找到,尋求陰氣也變得模糊不清。五行的部位彼此隔絕,已無法驗證,就如同置身於曠野、空室之中,茫然無跡可尋,最終僅剩微弱的呼吸,連一天的時間都無法支撐,終將死亡。
至陰虛,天氣絕;至陽盛,地氣不足。陰陽並交,至人之所行。陰陽並交者,陽先至,陰後至。是以聖人持診之道,先後陰陽而持之。
白話文:
當陰氣過於虛弱時,天氣就會異常;當陽氣過於旺盛時,地氣就會不足。只有陰陽平衡,纔是人體最佳的狀態。
陰陽平衡時,陽氣會先盛,陰氣會後來。因此,醫者在診脈時,應該先確認陰陽盛衰,才能對症下藥。
身半以上,天氣主之;身半以下,地氣主之。天氣根於地,地氣根於天。偏勝則偏亢,亢絕則偏絕。是故陰陽之氣和平,則升降循序,相交相生,此至人所行修煉之功也。道家名升降為火候,而有坎離交、乾坤交之不同,當其升降相交,二氣融洽,則必陽氣先至,陰氣後至。聖人洞明此理,故持診之道,必循其先後陰陽氣化之序而持守之,以為診治法則。
不明乎此,則必失其道矣。
白話文:
人身體的上半身由「天之氣」主導,下半身由「地之氣」主導。天之氣的根源來自地氣,而地氣的根源來自天之氣。如果天之氣或地之氣過剩,身體也會出現過度偏盛或偏衰的症狀。所以,如果陰陽之氣和諧,升降之氣順利,陰陽互相扶持,這就是養生修煉的至高之道。道家稱呼升降之氣為「火候」,陰陽交合有「坎離交」、「乾坤交」的差別。當升降之氣交合,陰陽之氣融洽和睦,陽氣必定先至,陰氣必定後至。古聖先賢洞悉此理,所以把持病診脈之道,必定按照陰陽之氣先後化生的順序來進行把持,以此為診斷和治療的原則。
是以形弱氣虛死:形氣有餘,脈氣不足死;脈氣有餘,形氣不足生。是以診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轉神明,必清必淨,上觀下觀,司八正邪,別五中部,按脈動靜,循尺滑澀,寒溫之意,視其大小,合之病能,逆從以得,復知病名,診可十全,不失人情。故診之或視息視意,故不失條理,道甚明察,故能長久。
不知此道,失經絕理,妄言妄期,此謂失道。
白話文:
因此,身體虛弱氣血不足而死;身體氣血旺盛,脈象虛弱而死;脈象旺盛,身體虛弱而生。因此,診脈有嚴格的原則,坐起有規矩,出入有章法,用心專註,心神澄澈,觀察上半身和下半身,辨別八種邪氣和正氣,區分五臟六腑,摸脈搏的動靜,根據寸關尺脈的滑澀,推測寒熱虛實,觀察脈象的大小,結合病竈,逆推或順推病因,就能得出病名,這樣診脈才能完美無缺,符合人體生理規律。所以,診脈時或觀察呼吸或觀察神態,才能全面把握病情,醫道洞察分明,才能醫術精湛長久。
上明陰陽之理,此明標本之道也。形弱氣弱,則標本皆敗,形有餘脈不足,則枝茂而根枯,故皆死也;脈有餘形不足則生,良以脈為陰陽之根本,而形質為枝葉也。是以診病之大方大法,必先自立規矩,坐起出入,宜端品行,必清必淨,而心神方明。然後上觀天時八風之邪正,下觀病人五官之部位,辨別四診之道,合其病能之逆從。
白話文:
明白陰陽運行規律,這也是辨明主次病症之道。形體虛弱氣血也虛弱,那麼主次病症都會敗壞;形體健壯但脈絡不足,那麼枝葉繁茂而根莖枯萎,所以都會死亡;脈絡健壯但形體虛弱則會存活,因為脈絡是陰陽的根本,而形體是枝葉。所以診病的基本原則,必定先要立下規矩,無論坐著或起來走動,行為舉止都應端莊,身心都應清淨,這樣心神才能清明。然後觀察天時的八種風邪是否正常,再察看病人的五官部位,辨別四診的道理,結合病情的性質是逆還是從。
要診治之十全,必不失其人情,人情不洽,名信未孚,縱使術優,藥難奏效;而人情之難洽,自古相同,或視其聲息,或視其心意,皆當不失醫道之條理。道既明察,庶能行之長久。如不知此,非流於庸淺,則習於誕妄,欺人自欺,是謂失道。嗚呼!觀此,知聖人警誨後學之意深矣。
白話文:
要做到診療的圓滿完美,就不能失去仁心為人的情懷。如果與患者的情意不投,名聲和信譽無法建立,即使醫術高明,藥物也很難收到效果。自古以來,要與患者情投意合都很難。或觀察患者的神情舉止,或體察患者的心意,都必須把握醫道的法度和原則。醫道明察,纔能夠長久地行醫。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不是流於平庸膚淺,就是沉迷於虛妄不實,既欺騙了別人,也欺騙了自己,這樣就違背了醫道。唉!由此看來,聖人對後世子弟的教誨用心良苦。
《靈樞·根結篇》帝曰:形氣之順逆奈何?岐伯曰:形氣不足,病氣有餘,是邪勝也,急瀉之;形氣有餘,病氣不足,急補之;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氣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則重不足,重不足則陰陽俱竭,血氣皆盡,五臟空虛,筋骨髓枯,老者絕滅,壯者不復矣;形氣有餘,病氣有餘,此謂陰陽俱有餘也,當瀉其邪,調其虛實。故曰: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此之謂也。
白話文:
《靈樞·根結篇》
皇帝問: 形與氣的順逆變化如何?
岐伯答: 形氣不足,病氣有餘,這是邪氣強盛,要立即瀉出它;形氣有餘,病氣不足,要立即補充形氣;形氣不足,病氣不足,這是陰陽之氣都不足,不可針刺,針刺會加重不足,加重不足則陰陽俱竭,氣血耗盡,五臟空虛,筋骨肌肉枯萎,老年人會衰竭而死,壯年人也會一蹶不振;形氣有餘,病氣有餘,這是陰陽都過剩,應該瀉出邪氣,調節虛實。所以說:有餘的瀉出來,不足的補充回去,這就是這個道理。
形體豐盛,為形氣有餘;消瘦,為形氣不足。其行坐便捷,躁擾不安,為病氣有餘;不能行坐,倦臥聲低,為病氣不足。形貌雖消瘦,而病氣有餘者,元氣與邪爭競,故當急瀉其邪;形體雖豐盛,而病氣不足者,本元內虧,邪不能達,故當急補其本以達邪;如形氣病氣俱不足,則陰陽俱虧之危證,故不可刺,刺則更傷陰陽氣血,必致老者絕滅,壯者不能復元矣;如形氣病氣俱有餘,當瀉其邪,則元氣自和。故當審察其虛實而調之,有餘瀉之,不足補之也。
白話文:
身體健壯豐滿,說明身體氣血充裕;消瘦,說明身體氣血不足。如果行動坐臥都方便,並且躁動不安,說明病氣過多;如果不能行動坐臥,疲倦地臥牀不起,而且聲音低微,說明病氣不足。
即便身形消瘦,但病氣過多,說明身體元氣與邪氣在爭鬥,所以要趕快瀉除邪氣;即便身形豐滿,但病氣不足,說明身體元氣虛弱,邪氣無法入侵,所以要趕快補益身體元氣,使邪氣得以排出;
如果身體氣血和病氣都不足,就是陰陽兩虛的危險情況,所以不能針灸,針灸會進一步損傷陰陽氣血,導致老年人死亡,壯年人無法恢復健康;
如果身體氣血和病氣都過多,就應瀉除邪氣,身體元氣自然會恢復平和。
所以,治療時應該根據患者的虛實狀況來調整,過多的瀉掉,不足的補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