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靈素節注類編》~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陰陽臟腑總論

人稟陰陽五行之氣以生,而陰陽之變化無盡。今以臟腑分陰陽者論之,是臟為陰主裡,腑為陽主表,五臟具五行之性,而五行又各具陰陽,故各臟之氣為陽,血為陰也。如以腑配臟,則肝為乙木屬陰,膽為甲木屬陽,木生火;心為丁火屬陰,小腸為丙火屬陽,火生土;脾為己土屬陰,胃為戊土屬陽,土生金;肺為辛金屬陰,大腸為庚金屬陽,金生水;腎為癸水屬陰,膀胱為壬水屬陽,而水又生木,故陰陽五行之氣生化不息也。五行之生者,相長也。

白話文:

人體是由陰陽和五行的氣組合而成的,而陰陽的變化無止盡。現在以古人的分陰陽理論來討論,陰主裡,陽主表,五臟具備五行的性質,而五行的性質中又各包含陰陽,所以各臟腑的氣為陽,血為陰。

例如以五行的木配五臟的肝,肝屬乙木為陰,膽屬甲木為陽,木生火;心屬丁火為陰,小腸屬戊火為陽,火生土;脾屬己土為陰,胃屬戊土為陽,土生金;肺屬辛金為陰,大腸屬庚金為陽,金生水;腎屬癸水為陰,膀胱屬壬水為陽,水又生木,所以陰陽和五行的氣生生不息。五行的生長,就是互相促進。

生氣太過,則偏亢,故生中有克。克者,制也,如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互相節制也。是故不足,則以相生者助之,如補肝助心之類;太過,則以相剋者制之,如滋水制火之類,調之使平而後已。蓋臟者,藏也,藏精氣而不瀉;腑者,器也,傳化物而不藏。

白話文:

如果生氣過度,就會偏激亢奮,所以生中有剋制。剋制就是制約,就像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互相節制一樣。因此,如果某個臟腑功能不足,就要用相生的方法來幫助它,比如補肝助心;如果某個臟腑功能過度,就要用相剋的方法來制約它,比如滋水制火。這樣調整至平衡狀態就可以了。臟器就是儲存精氣而不外洩的;腑器就是傳遞消化食物而不儲藏的。

其能藏能化者,皆由陰陽五行之氣運用也。而臟腑各有所主,各有功能,各有所司,其或失司,則氣化乖逆,而生百病矣。故如肝藏魂與血而主筋,心藏神而主血脈,肺藏魄與氣而主皮毛,脾藏意而主肌肉,腎藏精與志而主骨。肺又權衡一身之氣,脾又統領一身之血,而心為君主,一身氣血隨心所使,以各臟皆有系脈通心,故心定則神明,而五臟皆安,心勞妄動,則五臟皆病。如憂則心氣抑,怒則肝氣逆,思則脾氣結,悲則肺氣消,恐則腎精傷。

白話文:

人體的生理機能能藏能化,都是由陰陽五行之氣運作所致。而臟腑各有其支配的範圍和功能,如果它們失去了正常的職能,那麼氣血的運行就會出現異常,就會產生各種疾病。

例如:

  • 肝臟儲藏魂和血,主掌筋腱;
  • 心臟儲藏神,主掌血脈;
  • 肺臟儲藏魄和氣,主掌皮毛;
  • 脾臟儲藏意,主掌肌肉;
  • 腎臟儲藏精和志,主掌骨骼。

肺臟還掌握著全身的氣,脾臟掌控著全身的血,而心臟是君主,全身的氣血都受心臟支配,因為各臟腑都與心臟有相連的脈絡。因此,心臟安定,精神就會清明,五臟也會安泰;如果心臟勞累過度或妄動,五臟也會跟著生病。

像是憂傷會抑制心氣,憤怒會讓肝氣逆行,思考過度會造成脾氣鬱結,悲傷會消散肺氣,恐懼會損傷腎精。

故凡七情,皆由心發,而先傷各臟者也。如其功能所司,肝司疏泄,開竅於目;腎司閉藏,開竅於二便;脾司鼓運,開竅於口;肺司呼吸,開竅於鼻;心司鑑察,開竅於舌;耳通心腎之氣,又為心腎之竅也。臟腑之相配者,以其部位相連而為表裡,互相為用。腑本臟氣以宣化,故臟虛則腑不轉輸;臟藉腑氣以舒和,故腑實則臟氣厥逆。

白話文:

因此,所有情緒的產生都源自於心,而首先受到影響的則是各個臟腑。例如,根據它們的功能分工:

  • 肝臟負責疏通和排泄,對應著眼睛;
  • 腎臟負責儲存和封閉,對應著排尿和排便;
  • 脾臟負責運化和吸收,對應著嘴巴;
  • 肺臟負責呼吸,對應著鼻子;
  • 心臟負責感知和思考,對應著舌頭;
  • 耳朵通達心臟和腎臟的氣,也是心臟和腎臟的孔竅。

臟腑相互配對,因為它們的部位相連,可以互相影響和作用。腑臟協調運轉,互相配合。臟腑協調運轉,互相配合。臟氣虛弱,則腑氣運轉不暢;腑氣壅實,則臟氣鬱結不順。

如肺與大腸為表裡者,若肺氣虛,則大腸失職,或泄瀉,或閉塞;若大腸濁壅不行,則肺氣逆滿,不能下降,余可例知,其互相為用者也。又如胃司納穀,賴脾健運,以化飲食精微,上達於肺,敷布周身,以充養各臟腑,故胃為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其糟粕下傳小腸,泌別清濁,清水滲入膀胱,濁滓下歸大腸,又必賴三焦氣化宣暢,而水火均平,則二便通調,故曰:氣化則能出矣。

白話文:

就好像肺和大腸是表裡關係,如果肺氣虛弱,大腸就會失常,導致腹瀉或便祕;如果大腸阻塞不通,就會讓肺氣上沖,導致呼吸困難。其他臟腑的相互作用也可以依此來理解。

再比如說胃負責消化食物,需要脾氣充沛才能將食物轉化為精微物質,輸送到肺部,再輸送到全身各個臟腑。因此,胃是水穀的海洋,也是六腑的源頭;食物殘渣向下傳到小腸,小腸會把清濁分開,清液滲入膀胱,濁物進入大腸。這個過程需要三焦氣化暢通,水火平衡,才能讓大小便正常運行。因此,氣化通暢才能讓大小便排出。

然三焦氣化,本於腎元之陰陽,若腎元衰,則三焦無權,而脾胃因之升降不調,清濁淆混,則百病俱出,此臟腑之所以各有功用不同也。惟膽附於肝為表裡,其精汁有入無出,若受熱邪,膽汁泄而口苦,則為病矣。又有心包絡,居於膻中,為心臟之外護,代心用事,凡邪之干心,皆包絡受之,若心臟受邪則神去,神去即死矣。

白話文:

然而三焦的氣化運作,根本源於腎臟中的陰陽。如果腎臟衰弱,三焦就會失去了功能。脾胃也因此不能正常升降,清氣和濁氣混雜,於是就產生了各種疾病。這就是不同臟腑功能各異的原因。只有膽囊作為肝臟的表裏,其精液只能進入不能排出。如果受到熱邪侵擾,膽汁流出而導致口苦,就會生病。還有心包絡,位於胸膈之間,是心臟的外圍保護層,代替心臟執行功能。凡是侵害心臟的邪氣,都由心包絡承受。如果心臟受到邪氣侵害,神識就會離開身體,神識離開就意味著死亡。

心包經絡與三焦連貫為表裡,故五臟、六腑及心包絡共成手足陰陽十二經,義詳營衛經絡門中。必先熟臟腑生化之理、經絡流行之道,方能辨病之表裡虛實而治之,是故學者首當究心,而不可忽者也。

白話文:

心包經絡與三焦經絡相通連接,因此五臟、六腑以及心包絡共同組成了手足陰陽十二條經絡。關於它們的具體內容,可以在《營衛經絡篇》中找到詳細的說明。學習者必須先熟習臟腑生化的原理和經絡運行的規律,才能分辨出疾病的表裡虛實,並對症下藥。所以,學者們首先應該專心研究這些內容,這一點不可忽視。

2. 陰陽反作病之逆從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白話文: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皇帝說:陰陽法則,是天地運行的規律,萬物的基本法則,變化萬物的父母,生與死的根本,神明寄寓之所。治療疾病,一定要探求它的根源。所以,陽氣聚集成為天,陰氣聚集成為地;陰屬靜而陽屬動,陽性生長而陰性滋長,陽性消散而陰性隱藏。陽氣化生氣體,陰氣形成形體。寒冷極致會產生熱量,熱量極致會產生寒冷。寒氣會產生渾濁,熱氣會產生清透。清透的氣體下沉,會產生腹瀉;渾濁的氣體上浮,會產生脹氣。這是陰陽反常作用,導致的疾病逆行異常。

此明天人合一之道也。陰陽者,天地之氣,天地者,陰陽之形,而大道存乎其中也,萬物稟陰陽之氣以成形,氣盡則形消,故陰陽為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而神為形之主,藉陰陽之氣以存,形消氣盡則神去,故陰陽為神明之府,府猶居宅也,陰陽既為生命之本,則治病必求其本,首當調護陰陽也。將欲調之,必先明其生化之理。

白話文:

這就是天人合一的法則。陰陽是天地間的氣息,天地是陰陽的形態,而大道就蘊藏其中。萬物都接受陰陽之氣而形成,陰陽氣息耗盡,形體也就消亡。所以,陰陽是萬物的綱領,是萬物生滅的本源。而神是形體的主宰,依賴陰陽之氣而存在,形體消亡,陰陽氣息耗盡,神也就離去。因此,陰陽是神明的居所,猶如住宅一般。陰陽既然是生命的本源,那麼治療疾病就必須從根本著手,首先就要調護好陰陽。想要調護陰陽,必須先弄明白陰陽的生化原理。

故如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此皆生化自然之理也。若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即坤變復,乾變姤,是陰陽進退消長之道也。寒氣為陰,陰性凝滯,故生濁,如積陰成地也;熱氣為陽,陽性流動,故生清,如積陽為天也。故人身之氣,清升濁降,自然之性也,反之則病。

白話文:

從中醫角度來看,陽氣積聚類似於天,陰氣積聚類似於地。陰氣靜止,陽氣溫養,陽氣生發,陰氣滋長。陽氣旺盛時陰氣隱藏,陽氣化氣,陰氣成形,這些都是自然界生化育化(生長變化)的道理。如果寒冷極致會產生熱量,熱量極致會產生寒冷,這就像是坤卦轉化為復卦,乾卦轉化為變卦一樣,說明陰陽消長變化的規律。寒氣屬於陰氣,陰氣性質凝結收斂,所以會產生腫脹,類似於陰氣積聚成地面。熱氣屬於陽氣,陽氣性質流動擴散,所以會產生清澈,類似於陽氣積聚成天空。因此,人體內的氣機,清氣上升、濁氣下降,這是氣的特性。如果氣機逆轉,就會生病。

故如清氣在下而不升,則下焦疏利而病飧泄,以陽性流動也;濁氣在上而不降,則上焦壅塞而病䐜脹,以陰性凝滯也。如此,則陰陽反其作用而病矣。反則逆,順則從,故必察其逆從而調之,是謂治病必求其本也。

白話文:

因此,如果清氣滯留在下面不往上走,那麼下焦就會疏通暢利,導致腹瀉,這是因為陽氣流動的緣故;濁氣滯留在上面不往下降,那麼上焦就會壅塞不通,導致胸悶氣脹,這是因為陰氣凝滯的緣故。這樣,陰陽就無法發揮它們應有的作用,導致疾病產生。逆則為反常,順則為正常,所以必須觀察它的反常或正常,從而調整它,這纔是治病必須找到根本原因。

3. 陰陽清濁各從其部

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

白話文:

天為清陽,地為濁陰。地上的氣上升形成雲,天上的氣下降形成雨。雨來自地上的氣,雲來自天上的氣。因此,清陽上升至頭上的竅穴,濁陰下降至身體下方的竅穴;清陽發散到身體的皮膚腠理,濁陰運行於五臟;清陽充實四肢,濁陰歸集於六腑。

雨從天降,由云所化。云乃地氣上升,故言雨出地氣,是本乎地者親下也;云從地出,實由天氣上蒸,故言云出天氣,是本乎天者親上也。此陰中生陽,陽中生陰,互相生化,循環不息之妙道也。蓋陽化氣,陰成形,陽從地升為云,陰從天降為雨。故人身清陽,由下焦而升,出於上竅,象天之云;濁陰飲食所化,由上焦而降,出於下竅,象地之水。

白話文:

雨是由天上下來的,它是由雲轉化而成的。雲是由地氣上升形成的,所以說雨來自地氣,這是因為本屬於地上的東西親近下方;雲是由地氣上升而實際上是由天氣蒸發形成的,所以說雲來自天氣,這是因為本屬於天上的東西親近上方。這是陰中生陽,陽中生陰,互相轉化,循環不已的奧妙規律。陽氣化為氣體,陰氣凝結成形體,陽氣從地底上升成為雲,陰氣從天上降下成為雨。所以人體中的清陽之氣,從下焦上升,從上竅出,就像天上的雲;渾濁的陰氣由飲食轉化而成,從上焦下降,從下竅出,就像地上的水。

清陽輕浮而疏泄,故能開發腠理;濁陰膏液則凝重,以故內走五臟;而陰陽經絡流行,交接於四肢之末,清陽之氣走表,故能實四肢也;若飲食入胃,生化津液,以養五臟,其濁滓由腑傳導而出,故濁陰歸六腑也。是走五臟者,乃清中之濁;歸六腑者,乃濁中之濁,而有兩層義理也。

白話文:

陽氣輕浮散漫,因此能夠疏通打開孔竅;陰液濃稠凝重,因此流入五臟;而陰陽經絡在四肢末端交會運行,陽氣運行在表,所以能夠充實四肢;如果飲食進入胃中,化生津液,以滋養五臟,多餘的部分通過導管傳輸排出,因此陰液歸屬於六腑。流到五臟的是陽氣中的清氣;歸於六腑的是陽氣中的濁氣,這其中包含了兩層義理。

《靈樞·陰陽清濁篇》帝曰:願聞人氣之清濁。岐伯曰:受谷者濁,受氣者清。清者注陰,濁者注陽。濁而清者,上出於咽;清而濁者,則下行。清濁相干,命曰亂氣。

白話文:

皇帝說:我希望瞭解人身體中氣的清濁之分。

岐伯回答:人體中攝取食物之氣是濁氣,而吸取的空氣之氣是清氣。清氣進入陰,濁氣進入陽。濁氣中帶有清氣,就會上升到喉嚨;清氣中帶有濁氣,就會下降。清氣和濁氣混合相干,這種情況稱為「亂氣」。

上節《素問》以天地之氣分清濁,此以人身之氣分清濁,故各有義理,互相發明也。天地中和之氣,清也;穀食五味之氣,濁也。清氣鼻受,而入心肺,心肺為臟為陰,故清者注於陰也;穀味口受,而下於胃,胃為腑為陽,故濁者注於陽也。以氣分陰陽,則陽清陰濁;以人分陰陽,則臟陰腑陽。

白話文:

上文《素問》中按照氣的清濁將天地之氣分類,本文則是按照人體之氣的清濁進行分類,因此兩者各有意義,互相印證。天地之間中正平和之氣為清氣;穀物食物五味之氣為濁氣。清氣通過鼻子吸入,進入心肺,心肺屬臟,為陰,所以清氣歸於陰;穀物之味通過嘴巴攝入,流入胃部,胃屬腑,為陽,所以濁氣歸於陽。按照氣來分,陽為清,陰為濁;按照人體來分,臟為陰,腑為陽。

乃氣之清者注陰,濁者注陽,是亦陰陽相交相生之道,故與上節各有義理也。所以凡有口鼻者,必賴天地之氣味以生養也。若其濁而清者,穀食精微之氣也,上出於咽而行經脈中也;清而濁者,如天地濕熱蒸穢之氣,則由鼻下行而到胃,乃清濁相干而逆亂,或為嘔瀉,或為脹痛,故命曰亂氣也。

白話文:

清氣歸屬陰,濁氣歸屬陽。這也是陰陽互相交會、生養的道理,因此與上一節各有道理。所以,凡是有口鼻的生物,一定仰賴天地間的氣味來生長。如果濁中帶清的,是穀物中精微的氣,從咽喉上升運行在經絡中;清中帶濁的,比如天地間濕熱蒸騰的雜穢之氣,就從鼻子進入,到胃,這是清濁交雜、逆亂,或者會嘔吐腹瀉,或者會脹痛,所以稱為亂氣。

帝曰:陰清而陽濁,濁者有清,清者有濁,別之奈何?岐伯曰:氣之大別,清者上注於肺,濁者下注於胃。胃之清氣,上出於口;肺之濁氣,下注於經,內積於海。

白話文:

皇帝問:陰屬清,陽屬濁,濁中有清,清中有濁,怎麼區分呢?

岐伯回答:氣息的主要區別,清氣上升匯聚於肺部,濁氣下降匯聚於胃部。胃中的清氣,會上升從口中排出;肺中的濁氣,會下降流入經絡,積聚在海穴之中。

此承上文受清濁之義,而云陰清陽濁者,謂臟屬陰而受清,腑屬陽而受濁也。然其濁中有清,清中有濁,又何以分別其所受乎?伯言氣之大別者,分別大概之理也,假如吸入之清氣,則上注於肺,穢濁之氣,下走於胃,是初入於胸,而上下分行,故聞穢氣,即作嘔逆,而凡疫癘暑濕等邪吸入,即客於胃,而成諸病之類。蓋清升濁降,自然之性也。

白話文:

這一段文字承接上一段關於清濁的講述,說陰屬清,陽屬濁。臟腑中的臟屬於陰,所以承受清氣,腑屬於陽,所以承受濁氣。

但是,實際上濁氣中也有清氣,清氣中也有濁氣,我們如何區分它們呢?

伯言說,氣體大的區別,在於大概的規律。比如,我們吸入新鮮空氣,清氣會上升到肺部,污濁的氣體會下降到胃部。所以,清氣和濁氣進入胸腔後,就會自動分道揚鑣,所以當我們聞到有毒氣體時,就會乾嘔。而疫病、暑熱、濕氣等邪氣吸入後,就會在胃中作祟,形成各種疾病。

總之,清氣上升,濁氣下降,這是自然規律。

故如胃中谷氣之清者,上出於口,如呵出之氣也。若肺所受穀氣之濁者,謂濃濁之濁,非是穢濁,即所謂脾氣散精,上歸於肺之津液也,故即下注於經,內積於海。海者,如血海、氣海等類。此乃大概分別其所受者也。

白話文:

因此,胃中乾淨的穀氣,會由嘴巴呼出,就像呵出的氣體一樣。而肺部接受的穀氣中渾濁的部分,指的是厚重的濁氣,不是污穢的濁氣。這部分濁氣就是所謂的脾氣散發出來的精華,上升到肺部的津液中,然後又向下流入經脈,積聚在「海」中。「海」是指像血海、氣海這類的部位。這些便是大概區分了各個部位所接受的穀氣。

帝曰:諸陽皆濁,何陽獨甚乎?岐伯曰:手太陽,獨受陽之濁;手太陰,獨受陰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竅,其濁者,下行諸經。諸陰皆清,足太陰獨受其濁。

白話文:

皇帝說:諸陽經脈都屬混濁,為什麼手太陽經的混濁特別嚴重呢?岐伯回答說:手太陽經單獨承受陽經的混濁;手太陰經單獨承受陰經的清氣。清氣上行進入空腔,混濁之氣下行走遍各個經脈。諸陰經脈都屬清氣,只有足太陰經單獨承受混濁之氣。

此問諸陽腑皆受濁,何腑獨甚乎?伯言手太陽獨甚者,蓋手太陽小腸,為受盛之官,承受胃中所下水穀糟粕,故獨受陽之濁為甚也,手太陰肺為華蓋,而部位最高,故獨受陰之清。其清氣則上升而走空竅,濃濁之氣則下行諸經,如上節所云者。若諸陰臟皆受清氣所注,而足太陰脾為胃行其津液,故獨受水穀濃濁之氣,所以脾主肌肉者,肌肉由水穀濁氣所生也。此皆言臟腑所受清濁,而行氣於經者,故下文有滑澀之分也。

白話文:

這裡提問所有陽性臟腑都接收濁氣,但哪個臟腑接收最多呢?

伯言回答:只有手太陽小腸接收的濁氣最多,因為手太陽小腸是儲存和輸送食物的器官,它負責接受胃部輸送下來的食物殘渣,所以它接收的陽性濁氣最多。而手太陰肺作為華蓋,位置最高,所以接收的陰性清氣最多。

這些清氣會上升並到達空竅,而渾濁的氣則會下降到各條經絡,就像上文所說的那樣。

至於陰性臟腑,它們都接收清氣,而足太陰脾會幫助胃部運送津液,所以它會接收最多的水穀渾濁之氣。因此,脾主肌肉,是因為肌肉是由水穀渾濁之氣所滋生的。

以上所說的都是臟腑所接收的清濁之氣,而運行於經絡中的氣,它們就有滑利和澀滯的區別,這在下文中會繼續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