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靈素節注類編》~ 卷一 (6)

回本書目錄

卷一 (6)

1. 精氣津液血脈由陰陽所化

《靈樞·決氣篇》帝曰:余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余意以為一氣耳,今乃辨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何謂氣?岐伯曰: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何謂津?岐伯曰: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

何謂液?岐伯曰: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何謂血?岐伯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何謂脈?岐伯曰: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

男女構精,萬物化生。當構精時,兩神相合而成形。常先其身而生者,名精,即所謂先天之氣,是陰陽渾合而成太極之象也。由是陰陽動靜,以生以化,皆為後天,則由五穀氣味而生者也。故如上焦開發,若霧露者,名氣,是陽所化也。腠理發泄,而汗出者,名津,即氣蒸之水也。

穀氣充滿,而淖澤注於骨者,名液,是陰所化也。陽走表,故熏膚澤毛,而汗出腠理也;陰走里,故注於骨,補益腦髓,而其流行,則潤澤皮膚,以利骨屬之屈伸也。中焦為太極所居,故受氣取汁,變化而赤者,名血,是陰陽合而生化,故其形如水,陰也,色赤如火,陽也,所以統一身表裡、上下,周流不已也。然後天之生化,實根於先天精氣,故其衰也,非穀食藥餌所能培之使長。

而道家修煉,必得先天精氣生旺,方能延年成道也。如其陽所化者,行於脈外,而走表為衛;陰所化者,行於脈中,而走里為營。故脈者,肉中之徑路,如地之街,田之溝,營分氣血所由流行者。故言壅遏營氣,令無所避謂脈。又曰,脈者氣血之先形,無氣血流行鼓動,則無脈形可見,而氣血之強弱和否,皆可驗之於脈也。

白話文:

黃帝問:我聽說人有精、氣、津、液、血、脈這些東西,我本來以為它們都是同一種氣,現在卻區分出六個名稱,我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

岐伯回答說:陰陽兩種能量互相激盪,結合形成人體,這種能量在身體形成之前就存在,稱為精。什麼是氣呢?岐伯說:上焦(指胸腔)的功能開始運作,將吃進的五穀雜糧轉化為精華,向上蒸發,滋養皮膚,充盈全身,潤澤毛髮,就像霧氣露水滋潤萬物一樣,這就叫做氣。什麼是津呢?岐伯說:皮膚的毛孔打開,汗液不斷流出,這就叫做津。

什麼是液呢?岐伯說:食物消化後產生充盈的能量,滋潤骨骼,使關節能夠彎曲伸展,同時滋養腦髓,潤澤皮膚,這就叫做液。什麼是血呢?岐伯說:中焦(指脾胃)接受食物精華,將其轉化為紅色的物質,這就叫做血。什麼是脈呢?岐伯說:脈是使營氣能夠順暢運行,無處躲藏的通道,這就叫做脈。

男女結合產生精子,萬物因此而生。當精子產生時,陰陽兩種能量結合而形成胚胎。這種在身體形成之前就存在的能量,稱為精,也就是所謂的先天之氣,是陰陽渾然融合而成的太極之象。由此陰陽的動靜變化,產生和變化了人體的後天物質,這些後天物質是由五穀雜糧的精華所產生的。所以,像上焦功能運作,如霧露一般滋養身體的,叫做氣,這是由陽氣所轉化而來的。皮膚的毛孔打開,汗液流出的,叫做津,是陽氣蒸發的水分。

食物精華充滿身體,滋潤骨骼的,叫做液,這是由陰氣所轉化而來的。陽氣運行於體表,所以能夠滋養皮膚毛髮,並使汗液從毛孔排出;陰氣運行於體內,所以能夠滋養骨骼,補充腦髓,並且透過循環,潤澤皮膚,使關節能夠靈活屈伸。中焦是太極能量所在的地方,所以能夠接受食物精華,將其轉化為紅色的物質,叫做血,這是陰陽共同作用而產生的,所以血的形態像水,屬於陰,顏色紅像火,屬於陽,血能夠統一身體的內外上下,不停地循環運行。然後天的生命活動,其實是根源於先天的精氣,所以當精氣衰弱的時候,不是靠吃五穀雜糧或藥物就能夠恢復的。

而道家修煉,必須要使先天的精氣旺盛,才能夠延年益壽,修成正果。像陽氣轉化的物質,運行於脈管之外,而走到體表,形成保衛身體的衛氣;陰氣轉化的物質,運行於脈管之中,而走到體內,形成滋養身體的營氣。所以脈,是肌肉中的通道,就像地上的街道,田間的水溝一樣,是營氣和血運行的道路。所以說,脈是使營氣順暢運行,無處躲藏的通道。還有人說,脈是氣血的先兆,如果沒有氣血的運行鼓動,就看不到脈搏的形狀,而氣血的強弱和是否協調,都可以從脈象中觀察出來。

2. 精氣津液血脈虛脫證狀

精脫者,耳聾;氣脫者,目不明;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脛痠,耳數鳴;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其脈空虛,此其候也。

先天精氣,為陰陽之根而無形,脫則即死,此言後天之精氣也。其先天衰,則後天精氣日少而至空虛,即謂之脫也。腎者,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耳為腎竅,精氣空虛,則竅閉塞,故聾也,臟腑精氣上注於目,則明,故氣脫,則昏眊不明矣;汗由津化,而腠開大泄,則津脫,是表陽不固也;液生髓以滋筋骨,故液脫,則骨屬強急,屈伸不利,色夭無華,髓消脛痠,由於陰枯,其虛陽浮動,故耳數鳴也;血脫,故色白無澤,而脈空虛,以脈為血之府也。凡言夭然者,無生活之象也。

白話文:

精氣耗竭的人,會耳聾;氣耗竭的人,眼睛會看不清楚;津液耗竭的人,皮膚毛孔會張開,大量流汗;體液耗竭的人,骨頭關節彎曲伸展不利索,臉色枯槁沒有光澤,腦髓減少,小腿痠軟,耳朵頻繁鳴叫;血液耗竭的人,臉色蒼白,枯槁沒有光澤,脈搏空虛無力,這些都是虛脫的徵兆。

先天精氣是陰陽的根本,雖然看不見形體,但如果耗竭就會立刻死亡,這裡說的是後天精氣。如果先天精氣衰弱,後天精氣就會日益減少而至空虛,這就稱為「脫」。腎臟是接受五臟六腑精氣並儲藏的地方,耳朵是腎臟的竅孔,精氣空虛,竅孔就會閉塞,所以會耳聾。臟腑的精氣會向上灌注於眼睛,眼睛才能看清楚,所以氣耗竭,眼睛就會昏花看不清楚。汗水是由津液轉化而來的,毛孔張開大量流汗,就是津液耗竭,是體表的陽氣不固的表現。體液能夠生成骨髓並滋養筋骨,所以體液耗竭,骨頭關節就會僵硬不靈活,彎曲伸展困難,臉色枯槁沒有光澤,骨髓減少,小腿痠軟,這是因為陰液枯竭,虛陽上浮,所以耳朵頻繁鳴叫。血液耗竭,所以臉色蒼白沒有光澤,脈搏空虛無力,因為脈搏是血液的居所。凡是說「夭然」的,都是沒有活力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