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靈素節注類編》~ 卷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

1. 清濁相干為病治法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清者其氣滑,濁者其氣澀,此氣之常也。故刺陰者,深而留之;刺陽者,淺而疾之;清濁相干者,以數調之也。

白話文:

皇帝問:治療的方法是什麼?

岐伯說:清氣性滑,濁氣性澀,這是氣的自然規律。所以針刺陰經,深度較深,留針較久;針刺陽經,深度較淺,針刺速度較快;清氣濁氣混雜,要多加針刺調理。

此言因清濁相干,而致病之治法也。陰所受,清氣也,其經深,故當深刺,以其氣滑而流走,故必久留其針,俟其氣定,然後出針,方能去病也;陽所受,濁氣也,其經淺,故當淺刺,以其氣澀而鈍遲,故針必速入速出,以宣動其氣,方能去病也,此皆言其常氣之治法耳。如清濁相干而為病者,其滑澀亦不定在陰陽之分別,當詳審其病,隨宜設法。

白話文:

這段文字說明瞭治療疾病時應根據病邪的清濁屬性來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陰受病,是清氣導致,其經絡較深,所以要深刺。由於清氣流動快,所以要長時間留針,等到氣機平復後再出針,這樣才能去除病邪。

陽受病,是濁氣導致,其經絡較淺,所以要淺刺。由於濁氣流動緩慢,所以要快速進針和出針,以疏通氣機,這樣才能去除病邪。

以上都是針對純粹清氣或濁氣導致的疾病所採取的常規治療方法。如果清濁相混而導致疾病,其流動快慢就不一定遵循陰陽的規律,需要仔細審查病情,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治療方案。

言以數調之者,蓋針之宜久留、宜速疾,必以病人之息數為準。應補應瀉,依病人之呼吸以出針、入針而為補瀉。一呼一吸,名一息也。義詳針灸篇,另有專科,此不錄。若藥治之法,亦可照此類推矣。

白話文:

談論針灸刺入的適當時間和速度,必須以病人的呼吸次數為依據。針灸的補瀉手法,應依據病人的呼吸來決定針灸的時間點。一次呼氣和一次吸氣,稱為一次呼吸。具體的義理說明可以參考針灸專書,這裡就不贅述了。如果用藥物治療,也可以參照這個原則。

2. 太陰陽明論

《素問·太陰陽明論》帝曰:太陰陽明為表裡,脾胃脈也,生病而異者何也?岐伯曰:陰陽異位,更虛更實,更逆更從,或從內,或從外,所以不同,故病異名也。

白話文:

黃帝問:太陰和陽明互為表裡,都是脾胃經脈,為什麼患病時表現不同?

岐伯答:陰陽位置發生變化,虛實相交更替,陰陽相逆或相合,病邪或從內而發,或從外而來,因此病症表現各異,病名也隨之不同。

此篇專明脾胃為中土,統一身之陰陽,為後天之根本也。夫陰陽之理,微妙無窮,變化無盡,經文每舉天地之陰陽以明人,舉人身之陰陽以證天,此節正表天人合一之道,以脾胃之轉輸,一本於天地之氣化也。如天為陽,位乎上;地為陰,位乎下;火為陰,位乎南;水為陰,位乎北;木為陽,位乎東;金為陰,位乎西,是皆陰陽異位也。陽升則陰降,陽降則陰升,陽生陰,陰生陽,皆氣化自然之性能。

白話文:

這段古文強調脾胃是人體的中心,統一了身體的陰陽,是後天生命的基礎。陰陽的理論奧妙無窮,變化無盡。醫書中常舉天地陰陽來說明人體,舉人體陰陽來證明天地,這一節正是說明天人合一的道理,因為脾胃的運化與天地氣候的變化是一致的。就像天屬陽,位於上;地屬陰,位於下;火屬陰,位於南;水屬陰,位於北;木屬陽,位於東;金屬陰,位於西,這些都是陰陽對應不同的位置。陽氣上升的時候,陰氣就會下降,陽氣下降的時候,陰氣就會上升,陽生陰滅,陰生陽滅,都是氣候變化中的自然規律。

其陰從陽生而降者,如天之雨,降極則陽中之陰並於陰位,則陰實而陽虛;其陽從陰生而升者,如地之云,升極則陰中之陽並於陽位,則陽實而陰虛。是皆更虛更實也。逆者,倒也;從者,順也。冬至後,陽升陰降為從,反此為逆;夏至後,陽降陰升為從,反此為逆。

白話文:

陰是由陽而生,然後下降,就像天上下雨。當陰下降到極點時,陽中的陰就會匯聚於陰的位置,這時陰就會實而陽就會虛。而陽是由陰而生,然後上升,就像地上的雲。當陽上升到極點時,陰中的陽就會匯聚於陽的位置,這時陽就會實而陰就會虛。這些都是陰陽之氣輪流虛實的表現。

「逆」是倒轉的意思,「從」是順從的意思。冬至過後,陽氣上升陰氣下降是順應自然規律,反之就是逆轉。夏至過後,陽氣下降陰氣上升是順應自然規律,反之就是逆轉。

何為反耶?夏至天上陽氣初降,地下陰氣初升,陽為陰氣所逆,不得入地,而反倒升,故地上比夏至前更熱,漸俟陰陽交通,二氣調順,則升者升,降者降,至秋而陰陽平分於天地之中,故地上涼和,其冬至後更冷,至春分溫和,亦同一律,是為更逆更從也。凡人身偏寒偏熱、寒熱往來之病,即陰陽不調,而各異其位,更虛更實,更逆更從之故也。

白話文:

什麼是「反」?

夏至的時候,天上的陽氣開始下降,地下的陰氣開始上升,陽氣被陰氣所阻擋,無法進入地下,反而向上升起,所以地上的天氣比夏至前更熱。等陰陽兩氣溝通,二氣調和之後,該升的升,該降的降,到了秋天,陰陽在天地之中達到平衡,所以地上的天氣涼爽宜人。到了冬至之後,天氣更加寒冷,到了春分時溫和,也是遵循著同樣的規律,這就是「更逆更從」的道理。

人體如果出現寒熱不均衡、寒熱交替的疾病,就是陰陽不調,而陰陽的位子出現異常,導致虛實不平衡,更虛更實,更逆更從,才導致疾病的發生。

是故天地氣化和順則養人,反逆則傷人。其傷人也,亦必以類從,陽邪從陽從外,陰邪從陰從內,如風為陽而傷衛,衛為陽為外也;寒為陰而傷營,營為陰為內也。營衛本於脾胃,故脾內胃外亦然,其邪之來,或從內、或從外,所以不同,故其為病各異,而名各不同也。

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

白話文:

所以天地間的氣候變化和順,就能滋養人體;反之,就會傷及人體。傷及人體時,也一定會根據類別而產生不同的徵狀:陽邪從陽氣而進入人體,由外傷及;陰邪從陰氣而進入人體,由內傷及。例如:風屬陽,會傷及衛氣;衛氣屬陽,在人體外層;寒屬陰,會傷及營氣;營氣屬陰,在人體內層。營氣和衛氣的來源都是脾胃,所以脾胃內外也會發生類似的狀況。這些病邪的侵襲,有的從內而來,有的從外而來,因此引起的疾病各不相同,名稱也不一樣。

此緊承上文內外之義,舉天地所主,以明人身之營衛,理尤淵妙也。上云陰陽更虛更實者,指升降屈伸而言。此雲陽道實,陰道虛者,專指天地之道也,是以內外分陰陽者。蓋天包地外,地凝天中,故天為陽主外,地為陰主內,是地賴天以包載者。故天行健,則地寧,天氣弛,地即陷,古今嘗有之,足可徵矣。

白話文:

緊接著上一段關於內外之義的討論,作者舉天地為例,說明人體的營氣和衛氣,道理極為深奧。

上文提到「陰陽更虛更實」,是指升降屈伸的變化。而這裡所說的「陽道實,陰道虛」,專門指天地之道。所以,內外以陰陽區分。

因為天包裹在外面,地凝結在天空中,所以天是陽氣,主管外部;地是陰氣,主管內部。因此,地靠天包容和承載。

所以,當天體運行活躍時,地就會安定;當天氣衰弱時,地就會下陷。古今以來都有這種現象,足以證明這個道理。

由是觀之,天氣雖清虛,而陽道誠為堅實也。若不堅實,何以載地之厚重而不陷哉?陰陽二氣,轉旋於地外,升降於地中,始能生化萬物。是故地形雖厚重,而陰道誠為虛通也。若不虛通,何以受二氣之升降變化,以生萬物哉?故此言陽道實、陰道虛,是指內外之陰陽,與上文之以升降分陰陽者,各有義理也。即以證人身之營衛者,衛主外,同天陽之堅實也;營主內,同地陰之虛通也。

白話文:

氣候變化而不是地貌變化是指隨着時間的推移,氣候的各種特徵發生了顯着變化。

何也?衛行脈外,以固表者也,若不堅實,則腠理開而汗泄不止矣;營行脈中,以守內者也,若不虛通,則經脈閉而血氣瘀塞矣。夫營衛之氣,本於脾胃,故經言:營者,水穀之精氣也;衛者,水穀之悍氣也。故脾為營之源,胃為衛之本也。此節承上文論脾胃,特舉天地內外之道,以證明營衛氣化之所本也。

白話文:

為什麼這樣說呢?衛氣在脈絡外面運行,以鞏固人體外表,如果衛氣不強固,毛孔就會張開,汗液就不會停止流出;營氣在脈絡裡面運行,以保護人體內部,如果營氣不通暢,經脈就會閉塞,血氣就會瘀滯。營衛之氣的來源是脾胃,所以經書上說:營氣是水穀精華之氣;衛氣是水穀燥烈之氣。所以脾是營氣的來源,胃是衛氣的根本。這一段接著上面論述脾胃的內容,特別提出天地內外之道,來證明營衛之氣轉化的根本所在。

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入五臟則䐜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

白話文:

所以被邪風侵襲的人,陽氣會受到影響;飲食不節制,作息不規律的人,則陰氣會受到影響。陽氣受影響則會進入六腹,陰氣受影響則會進入五藏。進入六腹,就會出現不時發熱和臥,並且會氣促;進入五藏,就會導致腹痛、便祕,時間久了會變成腸道疾病。所以喉部掌管天氣,而食道則掌管地氣。所以陽氣受到風氣影響,而陰氣則會受到溼氣影響。

此即申上文,或從內,或從外,所從不同,而病異名也。陽主外,風為陽,從外來,故陽受之;陰主內,食飲屬陰傷內,故陰受之。陽受入於腑,陰受入於臟,各從其類也。腑為陽主外,故受邪則有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諸表證也;臟為陰主內,故受病則有䐜滿閉塞、下為飧泄、腸澼諸里證也。

白話文:

本文上文所述,疾病的原因或來自體外,或來自體內,根據其來源不同,病名也不同。陽氣主外,風為陽,從外而來,所以陽氣會受到影響;陰氣主內,飲食屬於陰,傷及內臟,所以陰氣會受到影響。陽氣受傷會進入腑,陰氣受傷會進入臟,各有自己的歸屬。腑屬陽主外,所以受到外邪則會出現身體發熱、不時臥牀、上呼吸困難等表證;臟屬陰主內,所以受到病邪則會出現腹脹、閉塞、下痢、腸胃絞痛等裡證。

天之清氣,由鼻而入,通於喉,故喉主天氣也;食飲產地,由口而入,下於咽,故咽主地氣也。風為陽,濕為陰,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以上皆明陰陽各以類從,猶火就燥,水流濕,本於自然之性也。

白話文:

天空中的清氣從鼻子進入,通到喉嚨,因此喉嚨主宰著天氣;飲食從嘴巴進入,到達食道,所以食道主宰著地氣。風屬於陽氣,濕屬於陰氣,因此陽氣會受到風氣的影響,陰氣會受到濕氣的影響。以上都說明瞭陰陽各有其類,就像火會靠近乾燥的地方,水會流向潮濕的地方,這是自然界的本性。

故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白話文:

因此,陰氣從腳上往上運行到頭部,再由手臂向下運行到手指尖;陽氣從手上向上運行到頭部,再由腳部向下運行到足底。所以說:患有陽性疾病的人,陽氣會極度往上走,再往下走;患有陰性疾病的人,陰氣會極度往下走,再往上走。所以受風邪侵襲的人,會先在上面部位發病;受濕氣侵襲的人,會先在下面部位發病。

此言陰陽上行下行者,專指脾胃之氣升降,不同十二經氣。蓋經氣流行於經脈中,而脾胃之氣行於肌肉者。故脾胃之強弱,外顯肌肉之肥瘦,足可徵矣。以脾胃主四肢,故陰氣從足上行,由頭而至臂指,正如地氣上升為云,而散於四表也;陽氣從手上頭,而下行至足,正如天氣由四表升聚化雨,而下降至海也。故陽病則上行極而下,陰病則下行極而上,亦如雲升雨降,變化流行也。

白話文:

這裡說的陰陽上行下行,特別指的是脾胃之氣升降,與十二經絡之氣不同。因為經絡之氣運行在經絡中,而脾胃之氣運行在肌肉中。所以脾胃強弱,從外在肌肉的肥瘦就可以徵兆。由於脾胃主要主導四肢,所以陰氣從足部上行,由頭部到臂指,就像地氣上升形成雲,並且散佈在各處一樣;陽氣從手臂上行到頭部,然後下行到足部,就像天氣從各處上升聚集形成雨,然後降落到海裡一樣。所以陽病時上行極盛而下行較少,陰病時下行極盛而上行較少,就像雲升雨降,變化運行一樣。

其與十二經流行不同者,三陽經自手走頭,自頭走足;三陰經自足入腹至胸,由胸走手,連接陽經。陽在表,陰在裡,不上頭,唯足厥陰之支脈,內循喉後,上至頂心也。此言陰氣,是脾臟之氣也;陽氣,是胃腑之氣也。故下節云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則其義理固已申明在後也。

白話文:

中醫的經絡系統與十二經脈的運行方向不同,三條陽經從手部運行到頭部,再從頭部運行到足部。三條陰經從足部進入腹部,再到胸部,從胸部運行到手部,與陽經相連。

陽氣運行在體表,陰氣運行在體內,陰氣不會上到頭部。但足厥陰經的分支會從內側沿著喉嚨後方向上運行,直到頭頂。

這裡所說的陰氣是指脾臟的氣,陽氣是指胃腑的氣。因此,後文中提到「土生萬物,法天地」時,說明瞭經絡從頭到腳的運行方向,與天地相應。

所以雲陽明行氣於三陽,太陰行氣於三陰,則是脾胃統率一身之陰陽,而臟腑經絡盡在其中矣。身半以上,天氣主之為陽,故傷風,則上部先受,風者天氣也;身半以下,地氣主之為陰,故傷濕,則下部先受,濕者地氣也。此亦各以類從者也。

白話文:

因此,陽明經脈運行於人體上半部的陽經,太陰經脈運行於人體下半部的陰經,這說明脾胃統管著人體的陰陽運化,而臟腑經絡都包含在其中。人體上半部,由天氣(陽氣)主導,因此感寒時,上半部會最先受到影響,因為寒氣屬於天氣的表現;人體下半部,由地氣(陰氣)主導,因此受潮濕影響時,下半部會最先受到影響,因為濕氣屬於地氣的表現。這也是因為同類相隨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