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卷四上 (13)
卷四上 (13)
1. 診目色辨癧串
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黃在脾,黑在腎,黃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
此以目之五色,驗五臟之病,以五臟之精氣聚於目也。不可名者,似黃非黃,胸中,肺胃相近之處也。
診目痛,赤脈從上下者,太陽病;從下上者,陽明病;從外走內者,少陽病。
此以太陽經脈由目上而行於頭,故為目之上綱;陽明經脈由目下而行於面,故為目之下綱;少陽行於目外兩側也。故觀赤脈,可察其病之所在也。
診寒熱,赤脈上下至瞳子,見一脈,一歲死,見一脈半,一歲半死;見二脈,二歲死;見二脈半,二歲半死;見三脈,三歲死。
此診瘰癧寒熱之病,義詳疾病門瘰癧寒熱篇。
診血脈者,多赤多熱,多青多痛,多黑為久痹,多赤多黑多青皆見者寒熱。
此看絡脈之現於皮膚者,視其屬於某經之部位,即知病在某經也。義詳營衛經絡門。
身痛而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疸也;安臥,小便黃赤,脈小而澀者,不嗜食。
濕熱蘊積而成黃疸,有陰陽之分。其色晦滯者,為陰,屬脾病;色鮮明者,為陽,屬胃病。其脈小而澀,陽氣不振,脾困,故安臥不嗜食,必是陰黃也。義詳疾病門。
白話文:
眼睛呈現紅色,代表病在心;白色代表病在肺;青色代表病在肝;黃色代表病在脾;黑色代表病在腎。如果出現難以形容的黃色,那代表病在胸腔。
這是根據眼睛的五種顏色,來判斷五臟的疾病,因為五臟的精氣會聚集在眼睛。所謂難以形容的黃色,是像黃色又不是黃色的樣子,它代表病灶在胸腔,也就是肺和胃相近的地方。
如果眼睛痛,出現紅色血絲從上往下延伸,是太陽經的病;如果從下往上延伸,是陽明經的病;如果從外側往內側延伸,是少陽經的病。
這是因為太陽經脈從眼睛上方走到頭部,所以是眼睛上方的脈絡;陽明經脈從眼睛下方走到臉部,所以是眼睛下方的脈絡;少陽經脈則行走在眼睛外側。因此觀察紅色血絲,就能知道病在哪條經絡。
觀察眼睛寒熱狀況,紅色血絲如果上下延伸到瞳孔,看到一條血絲,代表一年內會死亡;看到一條半血絲,代表一年半內會死亡;看到兩條血絲,代表兩年內會死亡;看到兩條半血絲,代表兩年半內會死亡;看到三條血絲,代表三年內會死亡。
這是在診斷瘰癧引起的寒熱病,詳細說明在疾病篇的瘰癧寒熱篇。
診斷血脈時,紅色多代表有熱,青色多代表疼痛,黑色多代表久病成痹症,如果紅、黑、青色都出現,代表有寒熱病。
這是觀察皮膚表面的絡脈,看它屬於哪條經絡的部位,就能知道病在哪條經絡。詳細說明在營衛經絡篇。
如果身體疼痛且膚色稍微偏黃,牙齒上有黃垢,指甲也偏黃,這就是黃疸。如果喜歡躺著休息,小便呈現黃紅色,脈象細小且阻塞,並且沒有食慾,
這是因為濕熱累積而成黃疸,黃疸有陰陽之分。如果顏色晦暗不鮮明,屬於陰性,是脾臟的疾病;如果顏色鮮明,屬於陽性,是胃的疾病。脈象細小阻塞,代表陽氣虛弱,脾臟功能受困,所以會喜歡躺著休息沒有食慾,必定是陰黃。詳細說明在疾病篇。
2. 診尺膚以合色脈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岐伯曰:夫色脈與尺之相應也,如桴鼓影響之相應,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葉之出候也,故根死則葉枯矣。色脈形肉,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則為工,知二則為神,知三則神且明矣。色青者,其脈弦也;赤者,其脈鉤也;黃者,其脈代也;白者,其脈毛;黑者,其脈石。
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其相勝之脈,則死矣;得相生之脈,則病已矣。先定其五色五脈之應,其病乃可別也。調其脈之緩急、大小、滑澀,而病變定矣。脈急者,尺之皮膚亦急;脈緩者,尺之皮膚亦緩;脈小者,尺之皮膚亦減;脈大者,尺之皮膚亦賁而起;脈滑者,尺之皮膚亦滑;脈澀者,尺之皮膚亦澀。凡此變者,有微有甚。
故善調尺者,不待於寸,善調脈者,不待於色。能參合而行之者,可以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為下工,下工十全六。
脈者,氣血之先形;色者,氣血之華採。脈動於肉裡,色現於肌表,猶根本與枝葉,如桴鼓影響之相應而不失,觀枝葉之榮枯,即知根本之虛實也。五色應五脈之理,已註上文注中矣。若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相勝之脈者,如色青而脈毛,是金來剋木之類,則死矣;得相生之脈者,如色青而脈石,是水來生木之類,則病已矣。夫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營衛通和,則氣血周流無間。
尺膚者,衛氣所行者也,故脈之緩急滑澀,而尺膚亦然,脈小則尺膚減瘦,脈大則尺膚賁起,賁起者,隆厚也。至其病變,則色脈與尺膚有不相應,是營衛氣血偏駁不和,必審其微甚而調之。善調者,見其一,即知其二,見其二,即知其三,而氣血之虛實、營衛之淺深、邪正之勝負,瞭然心目,治之自可十全其九,而為上工也。
白話文:
岐伯說:臉色與脈象和手腕皮膚的相互對應,就像敲鼓時鼓槌和鼓聲的回應一樣,不能有偏差。這也是從根本到枝葉外在表現的徵兆,所以根本枯死了,枝葉也會枯萎。臉色、脈象、形體肌肉,三者之間不能不一致。因此,能了解其中一個,就可稱為合格的醫生;能了解兩個,就可稱為高明的醫生;能了解三個,那就是高明又精通的醫生了。臉色呈現青色,脈象應該是弦脈;臉色呈現紅色,脈象應該是鉤脈;臉色呈現黃色,脈象應該是代脈;臉色呈現白色,脈象應該是毛脈;臉色呈現黑色,脈象應該是石脈。
如果看到臉色卻摸不到對應的脈象,反而摸到相剋的脈象,那就危險了;如果摸到相生的脈象,病情就能好轉。先確定臉色和脈象的五行對應關係,才能區分是什麼病。診斷脈象的快慢、大小、滑順或澀滯,就能確定病情的變化。脈象急促,手腕皮膚也會緊繃;脈象和緩,手腕皮膚也會鬆弛;脈象細小,手腕皮膚也會消減;脈象洪大,手腕皮膚也會隆起;脈象滑順,手腕皮膚也會滑潤;脈象澀滯,手腕皮膚也會粗糙。這些變化,有輕微也有嚴重。
所以,善於觀察手腕皮膚的人,不需要單獨靠脈象;善於觀察脈象的人,不需要單獨靠臉色。能將三者互相參照運用的人,可以稱得上是高明的醫生,高明醫生能治好十分之九的病人;能運用其中兩項的,是中等的醫生,中等醫生能治好十分之七的病人;只能運用其中一項的,是下等的醫生,下等醫生只能治好十分之六的病人。
脈象是氣血運行的先兆,臉色是氣血顯現的華彩。脈搏在肌肉裡跳動,臉色在皮膚表面顯現,就像樹根與枝葉的關係,又像是鼓槌與鼓聲的相互呼應,不會有偏差。觀察枝葉的茂盛或枯萎,就能知道樹根的虛實狀況。五種顏色對應五種脈象的道理,在前面的文章已經解釋過了。如果看到臉色卻摸不到對應的脈象,反而摸到相剋的脈象,例如臉色青色卻摸到毛脈,就像金來剋木一樣,那就危險了;如果摸到相生的脈象,例如臉色青色卻摸到石脈,就像水來生木一樣,病情就能好轉。營氣在脈中運行,衛氣在脈外運行,營氣和衛氣運行順暢,氣血就能周流全身。
手腕皮膚是衛氣運行的部位,所以脈象的快慢、滑順或澀滯,手腕皮膚也會有相同的表現。脈象細小,手腕皮膚會消瘦;脈象洪大,手腕皮膚會隆起,隆起就是指皮膚豐厚。如果病情發生變化,臉色、脈象和手腕皮膚出現不一致,表示營氣和衛氣、氣和血之間不調和,一定要仔細觀察這些細微的差別,並加以調整。善於診斷的人,能見一而知二,見二而知三,就能清楚了解氣血的虛實、營衛的淺深、邪氣和正氣的勝負,治療時自然能達到十分之九的效果,成為高明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