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靈素節注類編》~ 卷八 (4)

回本書目錄

卷八 (4)

1. 噎膈反胃

《靈樞·上膈篇》帝曰:氣為上膈者,食飲入而還出,余已知之矣。蟲為下膈,下膈者,食晬時乃出,余未得其意,願卒聞之。岐伯曰:喜怒不適,食飲不節,寒溫不時,則寒汁流於腸中,流於腸中則蟲寒,蟲寒則積聚,守於下管,則腸胃充廓,衛氣不營,邪氣居之。人食則蟲上食,蟲上食則下管虛,下管虛則邪氣勝之,積聚已留,留則癰成,癰成則下管約。其癰在管內者,即而痛深;其癰在外者,則癰外而痛浮,癰上皮熱。

白話文:

《靈樞·上膈篇》中記載:

黃帝說:「氣從上面貫通隔膜,使食物吞嚥後再排出,這個原理我已經知道了。而蟲從下面貫穿隔膜,從下面穿過去的時候正是令人作嘔的時候,這一點我還不甚明瞭,還請再詳細地給我講解一下。」

岐伯回答說:「喜怒情緒不協調,飲食沒有節制,冷熱之氣沒有適時地攝入,就會導致寒邪之氣流入腸中,腸中寒氣侵襲蟲體,蟲體受寒便會堆積聚集,阻滯在腸道下方,導致腸胃脹滿不暢,正氣不能運行,邪氣趁虛而入。

當人進食時,蟲會向上爭食,腸道下方就會空虛,空虛的腸道下方就會被邪氣所乘。邪氣堆積的時間一長,就會形成癰疽,癰疽形成後會壓迫腸道下方。如果癰疽長在腸道內部,就會疼痛劇烈;如果癰疽長在外部,就會表現在體外,疼痛較為浮淺,癰疽上方的皮膚會發熱。」

馬注:膈者,膈膜也,前齊鳩尾,後齊十一椎,所以遮隔濁氣,不使上熏心肺也。然有膈上之病者,乃氣使然,食飲一入,即時還出;有膈下之病者,乃蟲使然,食飲周時,始復外出,由於喜怒不適,食飲不節,寒溫不時,以致寒汁流於腸中,則蟲因寒聚於下脘,臍上二寸也,蟲聚下脘,故腸胃充廓,衛陽之氣不得上營,邪氣居之,其蟲因食而上,上則下脘虛而邪氣勝,積聚而成壅,壅則下脘約,約者閉也。

白話文:

馬注:膈膜是胸部的一層組織,前面與鳩尾相接,後面與第十一節胸椎相齊,它的作用是隔開濁氣,防止上薰心肺。但是,如果出現膈上之病,是因為氣的影響,吃喝的東西一進入,就會立即吐出來;而膈下之病,是因為蟲子的原因,吃喝的東西經過一段時間才會吐出來。由於飲食不節制、寒熱不調,導致寒汁流入腸道,蟲子就會因為寒氣而聚集在下脘,也就是臍上二寸的地方。蟲子聚集在下脘,導致腸胃脹滿,衛陽之氣不能上升,邪氣就會乘虛而入。蟲子因為吃東西而向上移動,下脘就會空虛,邪氣增強,積聚成壅塞。壅塞就會導致下脘收縮,收縮就是閉塞。

其壅在脘內者,按之其痛深,壅在脘外者,按之其痛浮,壅之皮上熱,以其阻閉在下,故食飲晬時乃出也。楠按:《素問·陰陽別論》曰:一陽發病,其傳為膈。又曰:三陽結,謂之隔。蓋一陽者,少陽經也,少陽為樞,樞病而氣阻滯不轉,故久而傳變為膈病也。三陽者,太陽經也,太陽為開,其氣由內以達外者,其經結而不開,則內阻隔而不流通。

白話文:

如果堵塞在胃部內部,按壓時會感受到深層的疼痛;如果堵塞在胃部外部,則按壓時疼痛會比較表淺。皮膚上發熱是因為堵塞的部位在體內較深,所以食物和飲料只能在打嗝時才能排出。

楠注:《素問·陰陽別論》中說:少陽經的陽氣發生問題後,會傳變到膈肌。又說:陽明、少陽、太陽三陽經氣鬱結,就會導致膈氣不通。少陽經主管氣機的疏通,樞機發生問題,氣機就會滯而不通,時間久了就會轉變成膈病。陽明、少陽、太陽三陽經氣運行向外,如果經氣鬱結不通,就會在內部造成阻隔,導致氣血不通暢。

是皆言陽氣鬱逆而成膈病,即此條所云氣為上膈者也。又云下膈者,以寒汁流於腸中,積聚結而成癰,當以通陽破瘀為主,治與一陽發病、三陽結之證源不同也。又言衛氣不營者,以衛氣起於下焦,營氣起於中焦,衛氣自下而升,與營氣交通,由胸而分行營衛,今下脘積聚而衛不得交營,則陰陽正氣失位,邪僻之氣居之,而充廓於腸胃,故飲食晬時不化而復出,其與後世名反胃病者相類也。

白話文:

古人認為,所有膈病都是陽氣鬱結逆行造成的,這就是文中所說的“氣為上膈”;而下膈則是寒涼的津液流入腸道,積聚凝結成膿瘡,需要以疏通陽氣、破除瘀血為主要治療方法,這與一陽發病、三陽結的病因不同。另外,衛氣不能滋養營氣,是因為衛氣起於下焦,營氣起於中焦,衛氣從下往上升,與營氣交匯,再從胸部分佈全身,形成營衛。現在下脘部位積聚了寒邪,衛氣無法與營氣交匯,導致陰陽正氣失衡,邪氣入侵,充斥腸胃,因此飲食無法消化吸收,反而反覆吐出,這與後世所說的“反胃病”類似。

2.

《靈樞·四時氣篇》曰:善嘔,嘔有苦,長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將捕之,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故曰嘔膽。

肝膽抑鬱,故長太息以舒之也;膽氣虛而逆於胃,故心憺憺,恐人將捕之,而嘔苦水也,憺憺,心怯而動之貌。

白話文:

《黃帝內經‧靈樞‧四時氣篇》中說:喜歡嘔吐、嘔吐時有苦味、經常深深嘆息、心中惶恐不安、害怕有人要抓他,邪氣在膽、逆氣在胃,膽汁溢出就會口苦,胃氣上逆就會嘔吐苦水,所以稱為嘔膽。

3.

《靈樞·口問篇》帝曰:人之噦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谷入於胃,胃氣上注於肺。今有故寒氣與新穀氣,俱還入於胃,新故相亂,真邪相攻,氣並相逆,復出於胃,故為噦。補手太陰,瀉足少陰。

白話文:

黃帝問道:「人為什麼會嘔吐,是由哪種氣造成的?」

岐伯回答說:「食物進入胃中,胃氣上行灌注到肺。現在如果舊的寒氣和新的穀氣,同時回到胃中,新舊氣息混亂,真氣和邪氣相互對抗,氣息逆行,就會再次從胃中吐出,因此引起嘔吐。治療時,應補充手太陰肺經的氣血,減弱足少陰腎經的氣血。」

有物無聲謂之吐,有聲無物謂之噦,有物有聲謂之嘔吐,此言有聲無物者也。凡谷入胃,化精氣而上注於肺,因有故寒氣在胃,新故相亂,真氣邪氣相攻相併而上逆,乃為噦也。肺氣主降,用針補手太陰經以降逆也;腎為胃關,瀉足少陰經以利其關,使胃中邪氣下行則愈。後世之呃逆,古亦名噦。

白話文:

有物體但沒有聲音的稱為「吐」,有聲音但沒有物體的稱為「呃」,有物體也有聲音的稱為「嘔吐」。這裡所說的「有聲音但沒有物體」是指「呃逆」。

當食物進入胃部後,會轉化為精氣而輸送給肺部。但是如果受到寒氣影響,新舊相沖,人體正氣和邪氣相互攻伐,就會導致逆上而引起「呃逆」。

肺氣有下降作用,因此可以用針灸補養手太陰經來減緩逆氣;腎臟與胃部有關,瀉走足少陰經可以讓胃部通道暢通,促使胃中邪氣下行,從而治癒呃逆。後世所說的「呃逆」,古時候也稱為「噦」。

4.

帝曰,人之噫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復出於胃,故為噫。補足太陰、陽明。一曰補眉本也。

白話文:

**皇帝問:**人打嗝是哪種氣造成的?

岐伯答: 寒氣侵犯胃部,逆行而上,再次從胃部排出,所以打嗝。補足太陰脾經和陽明胃經。另外一個說法是,補足眉毛的原穴。

噫氣比噦輕,上逆至胸,太息氣轉即已。亦因寒邪在胃,脾陽不運,而厥逆從下上散,而出於胃,故但溫補脾胃二經之氣,使濁降清升則愈。一曰補眉本,亦內助其陽氣之法耳。

白話文:

打冷顫的病症比咳嗽輕微,會向上逆到胸部,嘆口氣氣息感會轉移而停止。也可能是因為寒氣在胃中,脾陽機能衰減,導致逆寒氣從下而上,從胃中散發出來,因此只要溫補脾胃兩條經絡的氣,讓濁氣下降,清氣上升,就能痊癒。還有一種說法是補氣,也就是從內部幫助陽氣的方法。

5. 太息

帝曰:人之太息者,何氣使然?岐伯曰:憂思則心系急,心系急則氣道約,約則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補手少陰、心主、足少陽留之也。

白話文:

各臟皆有系通心,故各臟之氣隨心所使。心系急而氣道約者,則中氣鬱而不舒,太息以伸之也。故宜補心經、心包、膽經之氣,以和之也。

白話文:

各個臟腑都與心臟相連,因此各臟腑之氣會隨著心臟的指揮而運行。如果心臟的脈絡緊張,氣道阻塞,則會導致中氣鬱結不暢,需要嘆息來舒展開。因此,應當滋補心經、心包、膽經之氣,以調和它們。

6. 飢不欲食

《靈樞·大惑論》帝曰:人之善飢而不嗜食者,何氣使然?岐伯曰:精氣並於脾,熱氣留於胃,胃熱則消穀,消穀則善飢。胃氣逆上,則胃脘寒,故不嗜食也。

白話文:

皇上問:有些人雖然經常感到飢餓,但是卻不想吃東西,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岐伯答道:人體的精氣聚集在脾臟,熱氣滯留在胃中。胃熱會消化食物,食物消化就會感到飢餓。胃氣上逆就會導致胃部發寒,因此不想吃東西。

本經云:少火生氣,壯火食氣。胃者,如貯食之鼎,少火在下,聚而不炎,則蒸腐水穀,以生精氣也;壯火者,炎而不聚,則反耗蝕元氣,而不能化水穀也。故如精氣偏並於脾而不輸布,則運化失度而胃火外炎,其脘中反寒,故火炎似飢,而脘寒仍不嗜食,以鼎下無火也。仲景曰: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熱疼,飢不欲食。

蓋以厥陰中相火而化邪熱,由胃上衝,故使消渴心熱而似飢,其胃氣逆甚,則不欲食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弱火能生氣,旺火能耗氣。胃就像一個盛放食物的鼎,弱火在下方,聚集不旺盛,就可以蒸煮食物,產生精氣;旺火則旺盛不聚集,反而會消耗元氣,無法消化食物。所以,如果精氣偏重在脾臟而不輸布,就會導致運化異常,胃火外發,而胃脘部反而寒涼,因此出現火旺像飢餓的症狀,但胃脘部寒冷仍然不想吃東西,這是因為鼎下沒有火。張仲景說:厥陰經的病症,會出現消渴,氣往上衝撞心臟,心中發熱疼痛,飢餓卻不想吃東西。

7. 腸澼便紅下白沫膿血

《素問·通評虛實論》帝曰:腸澼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熱則死,寒則生。帝曰:腸澼下白沫何如?岐伯曰:脈沉則生,脈浮則死。帝曰:腸澼下膿血何如?岐伯曰:脈懸絕則死,滑大則生。帝曰:腸澼之屬,身不熱,脈不懸絕,何如?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懸澀者曰死,以臟期之。

白話文:

皇帝問:大腸糜爛出血如何?岐伯答:身體發熱則會死亡,身體發寒則會存活。

皇帝問:大腸糜爛流出白色泡沫如何?岐伯答:脈搏沉穩則會存活,脈搏浮動則會死亡。

皇帝問:大腸糜爛流出膿血如何?岐伯答:脈搏虛弱斷斷續續則會死亡,脈搏滑動有力則會存活。

皇帝問:大腸糜爛的患者,身體不發熱,脈搏也不虛弱,如何?岐伯答:脈搏滑動有力的會存活,脈搏緊澀的會死亡,可以根據臟腑的狀況來判斷。

腸澼者,久傷濕邪,傳導失職而便不固,垢穢血液雜下,下多則亡陰,陰為陽之根,陰竭則陽氣離根,而外露身熱,故死;身寒者,陽藏不動,故生也。下白沫者,虛寒氣陷也,脈沉,尚可溫中助氣以治之;脈浮者,下竭而氣上脫,故死也。下膿血則挾熱邪,脈滑大,與證合而元氣未敗,可生;脈懸絕者,細小欲絕,本元敗而邪熱盛,故死也。

白話文:

腹瀉 是由於長期遭受濕邪侵襲,導致傳輸功能失調,大便無法成形而呈現稀薄的狀態。如果腹瀉過於嚴重,會消耗陰液,而陰液是陽氣的根基。一旦陰液耗盡,陽氣就失去依附,外洩於體表,導致發熱,最後導致死亡;相反地,如果身體發寒,表示陽氣潛藏不動,所以還能存活。

腹瀉伴有白色泡沫 表明虛寒氣沉,脈象沉細,尚可通過溫中助氣的方法治療;如果脈象浮大,表示腹瀉過度,氣血上脫,無法挽救,故會死亡。

腹瀉伴有膿血 表明夾雜有熱邪,脈象滑大,與症狀相符,但元氣尚未衰敗,可望存活;如果脈象細小欲絕,表示元氣衰敗,邪熱旺盛,無法挽救,故會死亡。

如身不熱,脈不懸絕,統指以上三證而言,脈滑大為元氣未損,可生;懸澀者,脈無胃氣矣,故死,審其五臟之生克時日為期也。後世名痢疾者,與此病相類,惟痢疾有積而必腹痛,故《內經》名滯下,以其數便不得暢下也。此不言腹痛,則與痢疾大同小異耳。

白話文:

如果身體不發熱、脈搏不微弱,那麼以上三種症狀統指為某種情況。脈搏滑而大,說明元氣未傷,可以存活;脈搏緊澀而不順暢,說明胃氣已絕,所以會死亡。要根據五臟相生相剋的道理來判斷死亡的時間。後世所說的痢疾和這種病很相似,但是痢疾有積滯,所以一定會腹痛,因此《內經》稱之為「滯下」,因為大便次數多但卻無法暢通。這種情況沒有提到腹痛,所以與痢疾相比,基本相同,只有細微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