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靈素節注類編》~ 卷四上 (12)

回本書目錄

卷四上 (12)

1. 診尺膚辨病狀

至於臂中獨熱者,臂外主腰,臂內主腹,肘後粗大以下三四寸間,即曲池,為粗大之處,以下則為三里之所,其間熱者,主腸中有蟲,蓋不上不下之所,正合於腸中也。掌中為掌之內,其熱其冷,主腹中也。魚際白肉際屬陰經,內有青血脈現者,主胃中有寒也。

尺炬然熱,人迎大者,當奪血;尺堅大,脈小甚,少氣,悗有加,立死。

尺膚者,衛陽所行者也,絡脈在衛分也,血藏絡中,奪血者,暴脫如崩吐之類,陰傷陽亢,故尺炬然熱,而人迎獨大,以人迎主六腑之陽也;兩手寸口,主五臟之陰者,如尺膚堅而且大,其衛分甚強,營當相應,今脈反小甚,則營偏虛,氣盛於表而虛於內,偏勝極而將偏絕,故煩悶有加而立死也。

蓋營衛根於陰陽,營衛偏甚,則陰陽偏絕,故下文《病形篇》云:色脈與尺之相應,如桴鼓影響之相應,不得相失也。此本末枝葉之分別,根死則葉枯矣。觀此,其理更可徵也。

白話文:

診尺膚辨病狀

如果手臂內側單獨發熱,手臂外側反映腰部情況,手臂內側反映腹部情況。肘部後面粗大的地方往下三四寸,就是曲池穴,是粗大的部位;再往下就是三里穴。這段區域發熱,表示腸道有蟲,因為這個位置不上不下,正好對應腸道。手掌內側發熱或發冷,都反映腹部情況。魚際穴(手掌大拇指根部肌肉隆起處)屬陰經,如果這裡出現青色血脈,表示胃中有寒。

尺脈部位灼熱,而且人迎脈(頸部脈搏)很大,應該放血治療;如果尺脈堅實粗大,但寸脈(手腕脈搏)卻很小,氣血不足,病情加重,就會立刻死亡。

尺膚(手腕尺脈部位的皮膚)是衛陽氣運行的地方,絡脈在衛分(人體的衛氣層)。血液貯藏在絡脈中。放血治療,會導致突然昏倒,像嘔吐一樣,因為陰氣受損,陽氣亢盛,所以尺膚灼熱,而人迎脈獨大(人迎脈主六腑之陽氣)。而兩手寸口脈(手腕寸脈)主五臟之陰氣。如果尺膚堅實粗大,說明衛分很強,營氣(人體的營氣層)應該相對應地充盈。但現在寸脈反而很小,則營氣偏虛,氣盛於表而虛於內,偏盛到極點就會走向衰竭,所以煩悶加重而立刻死亡。

總之,營氣和衛氣都根源於陰陽,營衛失調,就會導致陰陽失衡。所以下文《病形篇》說:面色、脈象和尺脈的反應,就像鼓和槌的相互影響一樣,不能互相脫節。這是本末枝葉的關係,根死了,葉子就會枯萎。從這裡可以看出,這個道理更值得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