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卷七 (9)
卷七 (9)
1. 論治法
帝曰:其生於陰者,奈何?岐伯曰:憂思傷心;重寒傷肺;忿怒傷肝;醉以入房,汗出當風,傷脾;用力過度,若入房汗出,則傷腎。此內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察其所痛,以知其應,有餘不足,當補則補,當瀉則瀉,毋逆天時,是謂至治。
白話文:
黃帝問:那些由陰邪之氣所致的疾病,該怎麼處理?
岐伯答:悲傷思慮傷及心神,過度寒冷傷及肺部,憤怒傷及肝臟,酒醉行房,汗出後吹風傷及脾臟,過度勞累,如果在汗出時行房,就傷及腎臟。這些都是內外三因致病的原因。
黃帝問:該怎麼治療呢?
岐伯答:觀察其疼痛部位,以瞭解其相對應的臟腑,根據症狀虛實,該補則補,該瀉則瀉,不要違逆天時,這樣纔是最好的治療方法。
此總結上文之義也。上言多飲食,及起居不節、內傷憂怒等,皆病之生於陰者,此又詳所傷之由,以分五臟也。重寒者,外感寒邪,內傷寒飲食也。外感則有風雨寒暑之異,內傷則有飲食七情之分,五臟六腑,經絡淺深,皆當辨別,以要言之,不出內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
白話文:
這是對上文的總結。上面提到飲食過多,起居不節制、內心憂憤等,這些都是疾病由「陰」生起的。這裡進一步詳述導致疾病的原因,並將其分為五臟。
症狀較重的寒證,可能是由外感寒邪或內傷寒涼飲食引起。外感寒邪分為風寒、雨寒、寒暑等,內傷寒涼飲食分為飲食不節和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過度。五臟六腑,經絡的深淺部位,都應該辨別清楚。總而言之,疾病的成因不出內、外、三部。
治之必先審其所因所痛之狀,如上文所云,以知其內外之應,而積之所在,再辨其虛實寒熱,以施補瀉之法,順天時寒熱溫涼,陰陽升降之序,而調其氣血,通其經脈,和其臟腑,是謂至善之治也。
白話文:
在治療之前,必須先仔細審查病因和症狀,如同上文所說,以瞭解其內外關係,以及病症聚集的位置。接著辨別是虛症還是實症、寒症還是熱症,才能採取相應的補瀉方法。按照天氣變化、陰陽升降的順序,來調整氣血、疏通經脈、調和臟腑。這被認為是最好的治療方式。
2. 腸胃積聚
《靈樞·五變篇》帝曰:人之善病腸中積聚者,何以候之?少俞曰:皮膚薄而不澤,肉不堅而淖澤,如此則腸胃惡,惡則邪氣留止,積聚乃傷。脾胃之間,寒溫不次,邪氣稍至,蓄積留止,大聚乃起。
白話文:
皇帝問道:人的腸道容易積聚疾病,有哪些徵兆?
少俞回答:皮膚薄而且不光澤,肌肉不結實而鬆軟潮濕。這樣的話,腸胃就不好了,腸胃不好就會導致邪氣停留,積聚成疾病。脾胃之間,寒熱交替不斷,邪氣逐漸聚集起來,停留不散,最後就形成大塊的積聚。
皮膚薄弱而乏色澤,其肺虛可知;肉不堅實而淖澤,淖澤者,柔軟如汙泥,其脾虛可知。腸胃者,肺脾之腑也,其臟虛,腑必惡劣,而濁邪之氣留止積聚,乃傷之也。脾胃之間又寒溫不調,由是稍感其邪,即與所蓄之積留止不行,遂大聚而成患也。
白話文:
皮膚薄弱、沒有光澤,說明肺虛;肌肉不結實且鬆軟,像泥漿一樣柔軟,說明脾虛。腸胃是肺脾的腑,如果臟器虛弱,腑一定會跟著受累,而濁邪之氣就會停留在體內,對身體造成損傷。脾胃之間的寒熱又失衡,所以只要稍稍受到邪氣侵襲,就會與體內原本的積留之邪混合,於是聚集起來,才會形成疾病。
3. 息積
《素問·奇病論》帝曰:病脅下滿,氣逆,二三歲不已,是為何病?岐伯曰:病名息積,此不妨於食,不可灸刺,積為導引服藥,藥不能獨治也。
白話文:
《素問·奇病論》
黃帝問道:患者肋骨下方脹滿,而且氣逆,持續兩三年都沒有好轉,這是什麼病?
岐伯答道:這種病叫「息積」,雖然不影響飲食,但是不能用灸法或針刺治療。治療息積,需要採用導引之法和服藥,單靠藥物不能治癒。
一呼一吸名一息,息根於臍中,與脅下相近,其有涎沫鬱而成痰,隨息積於絡脈經膜之間,以致脅滿氣逆,病名息積也。其腑氣通利轉動,故不妨於食。以積僻處肉內膜間,故久不愈而不可針灸。針灸止能通經氣,不能去積,須疊為按摩導引之法,而兼服藥,藥亦不能獨治也。
白話文:
每次呼吸稱為一息,氣息的根源在肚臍裡,靠近肋骨下方。如果唾液鬱結形成痰液,就會隨著呼吸積累在經絡和膜之間,導致肋骨脹滿和氣息逆流,這種疾病稱為息積。
息積患者的臟腑氣血運行通暢,因此不妨礙飲食。但由於積痰位於肉膜之間,所以不容易痊癒,不能用針灸治療。針灸只能疏通經絡氣血,不能消除積痰。需要配合按摩、導引的方法,同時服藥,單靠藥物也無法治癒。
4. 伏梁
帝曰:人有身體髀股胻皆腫,環臍而痛,是為何病?岐伯曰:病名伏梁,此風根也。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肓之原在臍下,故環臍而痛也。不可動之,動之為水溺澀之病也。
白話文:
皇帝說:有人身體的髀(大腿)、股(臀部)、胻(屁股)都腫脹,圍繞著肚臍疼痛,這是什麼病症?岐伯回答:這種病症叫做「伏梁」,是風邪所引起的。風邪的氣息流溢在大腸,停留在肓部。肓部的本源在肚臍下方,所以才會圍繞著肚臍疼痛。不能讓患者亂動,亂動就會出現水腫、關節澀痛的病症。
有形之邪,內伏橫亙如梁,故名伏梁。蓋一身皆腫為風,風邪與氣血膠結成形而內伏,為風腫之根也。因其邪氣溢於大腸,滯著於肓,肓之原在臍下,故環臍而痛也。動之者,謂用針以動經氣,不能抉其根,反使邪氣溢於膀胱,以成蓄水溺澀之病,則當用藥內治可知。然所謂病入膏肓,其危重亦可想見矣。
白話文:
有形狀的致病物,潛伏在身體內像樑木橫亙一樣,所以稱為「伏梁」。概括來說,全身浮腫都是由風造成的,風邪與氣血凝結成形,在體內潛伏,是風濕性浮腫的根源。因為致病之氣溢於大腸,停滯在肓,而肓的部位在肚臍下方,所以環繞肚臍感到疼痛。如果用針治療,就會動經氣,但不能根除病根,反而會導致致病之氣流入膀胱,形成積水和排尿困難的疾病,此時應該用藥物內服治療。不過,俗話說「病入膏肓」,其危險程度可想而知。
《素問·腹中論》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為何病?岐伯曰:病名伏梁。帝曰:何以得之?岐伯曰:裹大膿血,居腸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下則因陰,必下膿血;上則迫胃脘生膈,挾胃脘內癰。此久病也,難治。居齊上為逆,居齊下為從,勿動亟奪。論在《刺法》中。
白話文:
黃帝說:「有一種病症,小腹部隆起,上下左右都有病根,這是什麼病?」
岐伯回答說:「這病名叫伏梁。」
黃帝說:「怎麼得的這種病?」
岐伯回答說:「包裹著大量的濃血,停留在腸胃之外,無法醫治。如果醫治,每切按(腹部)一次,就會導致死亡。」
黃帝說:「為什麼會這樣?」
岐伯解釋說:「這種病向下會侵犯陰部,必定會排下濃血;向上會壓迫胃部和生成隔膜,並夾帶著胃部內部的癤。」
「這是一種長期存在的疾病,難以治療。停留在齊上脈位以上為反病,停留在齊下脈位以下為從病,不要輕易地動用針刺治療。」
(相關論述記載在《刺法》中。)
此亦名伏梁者,以其同前證之形狀,而病邪有異,但少腹盛而身不腫也。然其邪積裹大膿血,成腸胃癰,病已危害,故不可切按治之,每切按致死也。此在下因近二陰,必有膿血下出,若居臍上,迫胃脘而生於膈,則近心肺,而膿血不得下出,故為逆,居臍下為從也。治之勿可妄動而亟攻奪,亦可設法導其膿血下行而已。
白話文:
膿腫不可下膿於臍脘膈,膿不得臍,亟急而已。
考《刺法論》並無伏梁證,未知其故。《靈樞·經筋篇》曰:手少陰之筋,其病內急,心承伏梁。其成伏梁,吐膿血者,死不治。其義大同。
白話文:
檢查《刺法論》,發現沒有關於「伏梁」證的記載。不知道原因。
靈樞經的《經筋篇》中說:
- 手少陰的筋,如果生病會內急。
- 心承伏梁。如果形成了伏梁,吐膿血,就不治而死。
兩者的意思基本相同。
5. 胃脘癰
《素問·病能論》帝曰:人病胃脘癰者,診當何如?岐伯曰:診此者,當候胃脈。其脈當沉細,沉細者氣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則熱,人迎者,胃脈也,逆而盛,則熱聚於胃口而不行,故胃脘為癰也。
白話文:
《素問·病能論》
皇帝問: 患有胃脘癰的人,應該如何診斷?
岐伯答: 診斷這種疾病,應當切脈診察胃脈。脈象應當沉細,沉細說明氣血逆行,逆行則人迎脈特別盛大,盛大則表示熱氣。人迎脈是胃脈,逆行而盛大,說明熱氣聚集在胃口處不能運行,所以胃脘才會形成癰腫。
此言胃脈沉細者,右關之脈也。兩手之脈名寸口而主陰,以其氣出於臟也;人迎者,結喉兩旁胃經之動脈也,主陽,以其氣出於腑也。右關沉細者,胃中陰血瘀結,遏其臟氣也,陰血瘀結,與陽相格,而陽氣逆甚,故人迎脈盛而熱聚胃口,血結成癰。成癰必有脹痛之證,熱聚必有燥渴之證,而右關之脈反沉細似虛,故必診人迎,方知其陽逆熱聚而成癰也。
白話文: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胃脈沉細,那就是右關脈。兩手上的脈搏稱為寸口脈,主陰,因為它的氣從臟腑中出來;人迎脈是喉結兩側的胃經動脈,主陽,因為它的氣從腑中出來。如果右關脈沉細,說明胃中陰血瘀滯,阻礙了臟氣。陰血瘀滯,與陽氣相抵觸,導致陽氣逆亂,所以人迎脈強盛而熱氣聚集在胃口,血液凝結成癰。形成癰必會有脹痛的症狀,熱氣聚集必會有口渴的症狀,而右關脈卻相反,沉細似虛,所以一定要診斷人迎脈,才能知道是陽氣逆亂、熱氣聚集而成癰。
6. 肥氣伏梁息賁奔豚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曰:心脈微緩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時唾血;肺脈滑甚為息賁,上氣;肝脈微急為肥氣,在脅下,若覆杯;腎脈微急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後。
白話文: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記載:
- **心脈微緩:**心臟脈搏微弱而緩慢,稱為「伏梁」。表現為心窩以下的部位,脈絡有時向上走行,有時向下走行,偶爾咳出帶血的痰液。
- **肺脈滑甚:**肺臟脈搏滑利且快速,稱為「息賁」。表現為氣息急促、上氣。
- **肝脈微急:**肝臟脈搏微弱而急促,稱為「肥氣」。表現為脅肋以下的部位,脈絡就像覆蓋住一個杯子一樣。
- **腎脈微急:**腎臟脈搏微弱而急促,稱為「沉厥奔豚」。表現為雙足不能收縮,無法前後移動。
此明臟積而缺脾臟,或有脫簡也。脈象模糊無力名微,言微緩、微急等者,以營血瘀積,氣不得達也;滑甚者,以肺主氣,血結而氣逆動也,故曰上氣,名息賁,即喘息也;脅下肝經所行之部也;沉厥者,其氣沉伏而厥逆,故突然自下上衝,乃名奔豚;足不收者,足少陰經脈強急,足不能曲也;二便為腎之門戶,腎積氣閉,故不得前後便也。《難經》言五臟之積:肝曰肥氣,心曰伏梁,脾曰痞氣,肺曰息賁,腎曰奔豚。
白話文:
這段古文表明,臟腑中氣血淤積,尤其是脾臟受損,可能是因為缺少了某些記載。脈象模糊、無力、緩慢或過快等,是因為營血淤積,氣血不通。脈象過於滑動,是因為肺主氣,血氣瘀積導致氣逆而動,所以稱為上氣,也稱為息賁,即喘息。脅下是肝經循行的部位。沉厥指氣血沉伏,出現厥逆症狀,突然從下向上逆衝,稱為奔豚。足不收是足少陰經脈強急,導致足部無法彎曲。二便是腎臟的門戶,腎臟有積氣閉塞,所以大小便不通暢。《難經》上說五臟的積氣:肝臟積氣叫肥氣,心臟積氣叫伏梁,脾臟積氣叫痞氣,肺臟積氣叫息賁,腎臟積氣叫奔豚。
謂在臟名積,止而不移;在腑名聚,消長不常。其所論皆發明《靈》、《素》未發之義,當體究之。後賢因而制五積丸諸法,亦甚善也。
白話文:
認為積存在臟器裡叫做「積」,固定不動;積存在腑器裡叫做「聚」,時大時小不固定。他所討論的這些內容都是發揮《黃帝內經》中沒有闡明的道理的,應該認真鑽研。後來的學者根據這個原理,制定出五積丸等治療方法,也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