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卷七 (8)
卷七 (8)
1. 淺深部位現證
帝曰:願卒聞其道。岐伯曰: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兩實相逢,眾人肉堅。其中於虛邪也,因於天時,與其身形,參以虛實,大病乃成。氣有定舍,因處為名,上下中外,分為三員。
白話文:
黃帝說:「希望詳細聽聽關於疾病的道理。」岐伯說:「風、雨、寒、熱這些外邪,不能單獨侵襲人體而致病。忽然遇到狂風暴雨而不生病的人,是因為其身體沒有虛弱的地方,所以外邪無法單獨損傷人體。病一定是由於身體虛弱,遇到外邪的風雨,兩者虛實相應,外邪才能侵入人體。如果兩者都強盛,則外邪無法侵入。人在虛弱的時候,很容易受天氣變化的影響,再加上身體虛弱,虛實相參,大病就形成了。氣有固定的居所,因其所處的位置而命名,分為上、中、下三部分。」
是故虛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皮膚緩則腠理開,開則邪從毛髮入,入則抵深,深則毛髮立,毛髮立則灑然,故皮膚痛;留而不去,則傳舍於絡脈,在絡之時,痛於肌肉,其痛之時息,大經乃代;留而不去,傳舍於經,在經之時,灑淅喜驚;留而不去,傳舍於伏沖之脈,在伏沖之時,體重身痛;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在腸胃之時,賁響腹脹,多寒則腸鳴飧泄,食不化,多熱則溏出糜;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留著於脈,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
白話文:
虛邪進入人體,最初會在皮膚上停留。皮膚疏鬆,腠理就會開放。腠理開放,邪氣就會從毛孔入侵。入侵後,逐步深入體內,引起毛髮直立,造成皮膚疼痛。如果邪氣停留不去,就會轉移到絡脈。在絡脈時,肌肉會感到疼痛,但這種疼痛會間斷性發生,然後轉移到較大的經脈。如果邪氣仍然停留不去,就會轉移到經脈,引起寒戰、驚駭。如果邪氣再停留不去,就會轉移到伏沖脈(人體的縱向經脈),引起身體沉重、疼痛。如果邪氣依然停留不去,就會轉移到腸胃,引起胃氣上逆、腹脹。如果寒氣較多,會導致腸鳴、拉肚子,並且消化不良。如果熱氣較多,則會出現大便稀爛、黏稠的現象。如果邪氣還是不離去,就會再擴散到腸胃外,也就是募原之處。最後,邪氣停留於經脈中,長年累月聚集不散,形成積聚。
或著孫絡,或著絡脈,或著經脈,或著輸脈,或著於伏沖之脈,或著於膂筋,或著於腸胃之募原,上連於緩筋,邪氣淫泆,不可勝論。
白話文:
有時出現在孫脈,有時出現在絡脈,有時出現在經脈,有時出現在輸脈,有時出現在伏沖脈,有時出現在脊柱兩側的筋膜,有時出現在腸胃的募原穴,向上連接到肋骨等肌肉的筋脈,邪氣充斥蔓延,難以一一列舉。
尋常風雨寒熱,不能傷人,必因虛邪之風,與身形之虛,兩虛相遇,邪乃客之。蓋太乙所居之宮,風從後來者為虛邪,從前來者為實邪,義詳前卷《靈樞·九宮八風篇》。若身形實而邪實,兩實相逢,則肉堅不能傷也。若天時身形,虛實相參,而中其邪,大病乃成。邪客於身而有定舍,因其邪在之所而立病名,分上下中外三部,以其直則有上中下三焦,橫則有表裡中三層。
白話文:
一般的風寒暑熱,不會傷害身體,除非是因為身體虛弱,又碰上虛弱的外風,兩者相結合,邪氣才會侵入體內。
太乙神靈居住的宮殿,從後面吹來的風是虛邪之風,從前面吹來的風是實邪之風,詳細的解釋在《靈樞‧九宮八風篇》。如果身體健康,邪氣也實,兩者相遇,身體強壯不會受傷。如果天氣和身體的虛實參半,又遇到邪氣,就會導致大病。
邪氣侵入身體是有固定場所的,根據邪氣所在的部位來確定病名。身體分上下中外三部,縱向來看有上中下三焦,橫向來看有表裡中三層。
虛邪中人,初在皮膚,留而不去,則漸入漸深,各有現證可驗,而不隨證治之,則病根深痼難去。當邪之初入,其流傳亦無定所,或淺或深,留著為病,以至久著不去,則息而成積,乃不復流傳,以其與氣血膠結而成瘀積也。故邪氣之淫泆蔓延,何可勝論哉!
白話文:
當外邪入侵人體時,最初停留在皮膚表面,如果長時間逗留不去,就會逐漸深入,並表現出不同的症狀。如果不針對這些症狀進行治療,病根就會深固難除。
外邪剛侵入時,流動位置不固定,深度也不確定。如果長時間停留,就會形成積聚,不再遊走,因為它已經與氣血凝結在一起形成瘀滯。所以,外邪的泛濫蔓延,實在不可小覷!
帝曰:願盡聞其所由然。岐伯曰:其著孫絡之脈而成積者,其積往來上下,臂手孫絡之居也,浮而緩,不能拘積而止之,故往來移行腸胃之間,水湊滲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則䐜滿雷引,故時切痛;其著於陽明之經,則挾臍而居,飽食則益大,飢則益小;其著於緩筋也,似陽明之積,飽食則痛,飢則安;其著於腸胃之募原也,痛而外連於緩筋,飽食則安,飢則痛;其著於伏沖之脈者,揣之應手而動,發手則熱氣下於兩股,如湯沃之狀;其著於膂筋在腸後者,飢則積見,飽則積不見,按之不得;其著於輸之脈者,閉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竅乾塞。此邪氣之從外入內,從上下也。
白話文:
黃帝說:希望完全聽聽它們的發生原因。岐伯說:它們通過孫絡的經脈發生積聚,積聚在上下往來流通的地方,也就是手臂和孫絡所在的地方,浮動而緩慢,不能阻止積聚,所以往來移動至腸胃之間,水分滲透注滿灌溉,潺潺有聲,遇冷就會腹脹雷鳴,所以時常劇烈疼痛。它們積聚在陽明經,就會夾著肚臍居住,飽食就會變大,飢餓就會變小。它們積聚在緩筋上,類似於陽明經的積聚,飽食就會疼痛,飢餓就會安穩。它們積聚在腸胃的募原上,會疼痛並向外連接到緩筋,飽食就會安穩,飢餓就會疼痛。它們積聚在伏沖經脈上,按壓時手感相應而動,鬆手時熱氣就會流向兩腿,像熱水澆灌一樣。它們積聚在脊椎後方的膂筋上,飢餓時積聚就會出現,飽食時積聚就會消失,按壓也找不到。它們積聚在輸脈,就會閉塞不通,津液不能流下,孔竅也會乾癟閉塞。這些都是邪氣從外侵入內部,從上下發生的。
浮在皮里之細絡,名孫絡,稍深而粗者,名大絡,大絡內通於經,陽經則通腑,陰經則通臟,故陰經又深於陽經,經有陰陽,故絡亦有陰陽也。氣血周行內外,無處不到,其邪客之,則氣血瘀滯,久乃結而成積矣。
白話文:
皮表以下細小的血管稱為孫絡,稍深且粗大的血管稱為大絡。大絡與經脈相通,陽經通腑,陰經通臟,所以陰經比陽經深。經脈有陰陽之分,血管自然也有陰陽之別。氣血在身體內外循環,無處不到。邪氣入侵,就會導致氣血瘀滯,時間一長,就會結成積塊。
積在孫絡,往來上下者,以臂手乃孫絡所居之處,其氣浮淺而緩,不能拘止其積,故積往來移行,以至腸胃之間,腸胃為水飲灌注旁滲之地,而邪從旁湊之,故濯濯有音,如系寒積,則䐜滿雷鳴相引,時時切痛,因其絡阻,氣不流通也;其或著於陽明胃經,則挾臍而居,以經氣聚於此也,飽食則胃氣充溢於經,故積形益大,飢則氣消,而仍小矣,經居於肉而不貼胃,無形質觸礙,故積不痛;其著於緩筋者,緩筋貼胃,故似陽明之積,以其貼胃,飽則胃脹觸動,故痛,飢則安矣;其著於腸胃之膜原,膜原,遮蔽胃中濁氣者,飢則虛火衝動,故痛,飽則火息,故安,其痛連緩筋者,緩筋乃募原之枝也;其著於伏沖之脈者,脈在脊背肉內,是營氣所流行者,被積壅阻,故揣之應手而動,發手則氣流散,故覺熱氣下於兩股,如湯沃之狀也:積著於膂筋,其在腸胃之後,飢則腸胃空虛,故積現,飽則氣漫,故積不現,以其在腸胃之後,軀體之裡,故按之不可得也;積著於輸之脈者,脈閉不通,則津液不能下輸,故便竅乾窒。此皆言其邪氣之從外入內,從上而下之成積也。
白話文:
當水濕積聚在孫絡中,會在手臂上來回移動。因為手臂是孫絡所在的地方,而積聚的水濕氣浮淺緩慢,無法被約束在特定部位。因此,積水會在孫絡中來回移動,直到到達腸胃之間。腸胃是水濕灌注和滲透的地方,而邪氣會從旁邊湊過來,所以會發出灌水聲。
如果積聚的是寒濕,就會發出雷鳴般的聲音,並伴有陣陣疼痛,這是因為孫絡被阻,氣血無法流通的緣故。
如果積聚在陽明胃經,就會聚集在肚臍附近,這是因為陽明胃經的氣血在此聚積。吃飽後,胃氣會充盈於經絡,所以積聚的水濕會變大;餓了之後,胃氣消退,積聚的水濕也會變小。陽明胃經位於肌肉中,並不貼近胃,因此積聚的水濕不會引起疼痛。
如果積聚在緩筋,緩筋貼近胃,所以症狀類似於陽明胃經的積聚。由於緩筋貼近胃,吃飽後胃脹會觸動積聚的水濕,所以會疼痛;餓了之後,疼痛就會減輕。
如果積聚在腸胃的膜原,膜原會遮擋胃中的濁氣。餓了之後,虛火會衝擊膜原,所以會疼痛;吃飽後,虛火會熄滅,所以疼痛就會減輕。如果疼痛延伸到緩筋,這是因為緩筋是膜原的分支。
如果積聚在伏沖脈,伏沖脈在脊背肌肉內,是營氣運行的地方。如果積聚的水濕壅阻了伏沖脈,用手按壓就會感到脈搏跳動。鬆開手後,積聚的水濕就會散開,所以會感覺到熱氣向下流到雙腿,就好像熱水澆灌一樣。
如果積聚在膂筋,膂筋位於腸胃的後方。餓了之後,腸胃空虛,所以積聚的水濕會顯現;吃飽後,氣血充盈,所以積聚的水濕就會消失。由於膂筋位於腸胃後方的軀體內部,所以按壓時無法觸及。
如果積聚在輸脈,輸脈不通,津液無法向下輸送,所以大便會乾結。
以上描述了邪氣從外部進入內部,從上到下形成積聚的過程。
2. 生成之由
帝曰:積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岐伯曰: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也。
寒性凝斂氣血,故積因寒生,至氣血與邪膠結,而厥逆不行,其積乃成也。
白話文:
皇帝說:積聚病剛開始產生,到它已經形成,該怎麼處理呢?岐伯說:積聚病剛開始是因為感受寒邪而產生,厥冷的情況出現才形成了積聚病。
寒邪的性質會使氣血凝滯,所以積聚病是因為感受寒邪而產生,等到氣血與邪氣緊密地纏結在一起,並且出現厥逆的現象,這樣積聚病就形成了。
帝曰:其成積奈何?岐伯曰:厥氣生足,悗悗生脛寒,脛寒則血脈凝澀,血脈凝澀則寒氣上入於腸胃,入於腸胃則䐜脹,䐜脹則腸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積。卒然多飲食,則腸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搏,則併合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
白話文:
皇帝問:積聚是如何形成的?岐伯回答:積聚之氣從足部產生,產生於足部的寒氣會導致小腿冰冷,小腿冰冷就會導致血脈凝結不通暢,血脈凝結不通暢就會導致寒氣向上進入腸胃,進入腸胃就會導致腹脹,腹脹就會導致腸外之液體沫無法散開,日積月累便會形成積聚。如果突然吃很多東西,就會導致腸胃脹滿,起居不節制,用力過度,就會導致經絡受傷,陽經受傷就會導致血脈外溢,血脈外溢就會導致流鼻血,陰經受傷就會導致血脈內溢,血脈內溢就會導致便血,腸胃的經絡受傷,就會導致血脈外溢到腸道外,腸道外有寒汁沫與血混合,就會凝結成塊無法散開而積聚起來。
卒然外中於寒,若內傷於憂怒,則氣上逆,氣上逆則六輸不通,溫氣不行,凝血蘊裹而不散,津液澀滲,著而不去,其積皆成矣。
白話文:
如果突然受到外來寒邪侵襲,或者內在受到憂鬱、憤怒等情緒傷害,氣就會向上逆行,氣向上逆行後,六經傳輸不通暢,溫暖的陽氣無法運行,血液凝滯,裹住經絡而不流散,津液滲透受阻,停留在體內不去,這些積聚的物質就會形成各種疾病。
此舉外感、內傷皆能成積者也。厥氣生於足,悗悗生脛寒者,外邪受於足經也,悗悗,猶悶悶也,因足三陰經脈上行入腹者,由是而血脈凝澀,內傳腸胃而成積。蓋邪從外入內,從上而下者,前文已明,此又申說邪從下受,及由內傷七情飲食者。若卒然多飲食,及起居不節,用力過度,以致絡傷,血溢腸外,占寒汁沫凝聚而成積。
白話文:
上述的症狀,在外感和內傷的因素下都可能形成積聚。
邪氣從足部開始,發冷怕冷,說明外邪侵襲了足經。邪氣沿著足三陰經脈上行進入腹中,血脈因此凝結,傳入腸胃形成積聚。
前面已經說明過,邪氣從外向內入侵,是從上而下。這裡再說一下從下部感染邪氣,以及由飲食起居不節導致內傷的情況。
如果突然大量飲食,或者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導致絡脈受傷,血液溢出腸外,冷熱粘稠之物凝聚而成積聚。
又有外中寒邪,內傷憂怒,則氣上逆而六輸不通,六輸者,六腑轉輸之經脈也,腑為陽,輸不通,故溫氣不行,血凝不散,津液澀而不流,旁滲留著而皆成積,此由外感兼內傷者也。
白話文:
此外,由於外來的寒邪和內傷的憂鬱憤怒,導致氣息上逆,導致六條輸脈不通。六條輸脈,是輸送六腑營養的經脈。腑屬陽,輸脈不通,所以溫熱之氣和血液無法順利運行,津液粘稠而無法流動,會停留在身體某處,形成積聚。這是由於外感和內傷共同作用的結果。
蓋陽絡浮淺而陽氣上升,故絡傷則血外溢而吐衄,陰絡深沉而陰氣下降,故絡傷則血內溢而便血,血既離經,則必與腸外汁沫相搏,及其成積,或著於陰,或著於陽,或腑,或臟,皆有外證可驗,如前後文之所明者,已詳盡矣。
白話文:
因為陽氣運行在體表淺層,所以陽氣上升,如果陽脈受傷,血就會溢出體外,於是會嘔血或流鼻血。陰氣運行在體內較深層,所以陰氣下降,如果陰脈受傷,血就會溢出體內,於是會大便帶血。血一旦離開正常的經絡運行,就必定會與腸道外的消化液混合。當血與消化液混合後,會形成血塊,有時候會積存在體外,有時候會積存在體內,有時候在臟腑,有時候在體表。這些都可以從外在的徵象上觀察出來,就像前面所說的,已經很詳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