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卷四上 (3)
卷四上 (3)
1. 五臟六腑見於面部之圖(佚)
2. 臟腑肢節見於面部之圖(佚)
3. 辨氣色吉凶
審察澤夭,謂之良工。沉濁為內,浮澤為外。黃赤為風,青黑為痛,白為寒,黃而膏潤為膿,赤甚者為血。痛甚為攣,寒甚為皮不仁。五色各見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淺深;察其夭澤,以觀成敗;察其散摶,以知遠近;視色上下,以知病處。積神於心,以知往來今故。相氣不微,不知是非,屬意勿去,乃知新故。色明不粗,沉夭為甚;不明不澤,其病不甚。
能察其潤澤枯夭之色,以辨其病之吉凶,庶可謂之良工也。其色沉濁者,病邪深而內在臟腑也;其色浮澤者,病邪淺而外在營衛經絡也。即於五色之現於面者,而辨其病之微甚,如赤甚為血中熱甚;青黑甚則痛甚,是血氣瘀滯也,故筋脈攣急;白甚則寒甚,白為肺色,肺主皮毛,故皮頑木不仁,無陽和之氣以煦之也。
觀其色現之部,知其病在之處;觀其色之浮沉,以知邪之淺深;察其潤澤枯夭,以決其成敗;其色散漫,病起於近,摶結者,病已深遠。故當積神於心,洞明其理,可以知其已往之病因,今來之變證也。若相氣不悟其精微,則不知理之是非,故必專心屬意於此而勿去,乃知其病之新故。
如色明而不粗顯,已為病氣,更見沉夭,則甚矣;其不甚明澤,亦不沉夭,病亦不甚也。
其色散,駒駒然未有聚,其病散而氣痛,聚未成也。腎乘心,心先病,腎為應,色皆如是。
駒駒然者,如駒之走動,其色散而不聚也。可知其病亦散,而氣雖痛,其聚未成,自可愈也。假如腎氣乘心為病,其腎之黑色,必先現於心之部位,故觀其色而知其病。凡各色之應,皆如是類推可知矣。
男子色在於面王,為小腹痛,下為卵痛,其圜直,為莖痛,高為本,下為首,狐疝㿉陰之屬也。
面王上下,為小腸膀胱子處之部,故主小腹痛。圜直者,色垂繞於面王之下也。莖,陰莖也。高為本,下為首,因色之上下,而分莖之本末也。凡此皆屬狐疝㿉陰之病也。
女子色在於面王,屬膀胱子處之病,散為痛,摶為聚,方圓左右,各如其色形。其隨而下,至骶為淫,有潤如膏狀,為暴食不潔。
面王之部,與男子同,而病與男子異者,以其衝任血海,為月經所通行,而孕育亦在於此也。色散為痛者,氣病無形也;色摶為聚者,血凝為積也。其積聚之或方或圓,或左或右,各如其外現之色形。若其色從下行,當應在尾骶,而為白淫帶濁,有潤如膏之狀者,或暴因飲食墜氣,即下見不潔之物也。
左為左,右為右,其色有邪,聚散而不端,面色所指者也。色者,青黑赤白黃,皆端滿有別鄉。別鄉赤者,其色赤;大如榆莢,在面王為不日。其色上銳,首空上向,下銳下向,在左右如法。
或在左,或在右,凡色現之有邪者,聚散而不端正,即其面色所指之處,為病之所在者也。言左右,則上下亦然矣。如其無邪之正色,青黃赤白黑,皆端正充滿,而有分別之鄉,或內應臟腑之氣,或外合時令之氣,如不應不合,即為邪為病矣。假如分別之鄉,色赤者,合於夏令,應於心部;若其色赤,大如榆莢,在於面王,既不應心部,而不合時日,則為病邪之色,余可類推矣。病邪乘元氣虛處而走,故現於色者亦然。
白話文:
觀察臉色光澤與枯槁,是高明醫生的基本功。臉色暗沉混濁,代表病在體內;臉色浮亮有光澤,代表病在體表。臉色發黃發紅,多為風邪;發青發黑,多為疼痛;發白,多為寒氣;臉色黃且有油光,多為化膿;臉色紅得厲害,多為出血。疼痛劇烈會導致筋脈攣縮;寒氣嚴重會導致皮膚麻木。
觀察臉色在臉上各部位的顏色,以及顏色的浮淺深淺,就能了解病情的輕重;觀察臉色的光澤度,可以判斷病情的好壞;觀察顏色的散開或凝聚,可以判斷病程的遠近;觀察臉色的上下分佈,可以判斷病變的部位。把這些都記在心裡,就能知道病情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觀察氣色不能不仔細,如果無法分辨好壞,就必須專心觀察,才能判斷病情是新發還是舊疾。
臉色如果明亮卻不粗糙,且帶有暗沉枯槁的樣子,代表病情嚴重;如果臉色不夠明亮潤澤,也不暗沉枯槁,代表病情不嚴重。
能觀察臉色潤澤枯槁的情況,來判斷疾病的吉凶,才能算是高明的醫生。臉色暗沉混濁,代表病邪深入體內,侵犯臟腑;臉色浮亮有光澤,代表病邪淺在體表,侵犯營衛經絡。觀察臉色在臉上的顏色,就能判斷病情的輕重。例如,臉色紅得厲害,是血熱過盛;臉色青黑嚴重,是血氣瘀滯,導致疼痛劇烈,筋脈攣急;臉色白得厲害,是寒氣過盛,肺氣虛弱,無法溫煦皮膚,導致皮膚麻木。
觀察臉色出現的部位,可以知道病在哪裡;觀察臉色的浮淺深淺,可以知道病邪的深淺;觀察臉色的潤澤枯槁,可以判斷病情的發展;臉色散開,代表病程較近,凝聚則代表病程已久。所以要用心觀察,才能明白這些道理,知道過去的病因和現在的變化。如果觀察氣色不夠仔細,就無法分辨對錯,必須專心仔細觀察,才能了解新舊病情。
臉色如果明亮卻不粗糙,且帶有暗沉枯槁,代表病情很嚴重;如果臉色不夠明亮潤澤,也不暗沉枯槁,代表病情不嚴重。
臉色分散,像小馬奔跑一樣,沒有凝聚,代表病情也分散,氣雖疼痛,但還沒凝聚成形,因此可痊癒。如果腎氣侵犯心臟,心臟會先出現病症,腎臟是應,臉色就會出現相應的變化。
臉色像小馬奔跑一樣,散而不聚,表示病情分散,氣雖疼痛,但還沒凝聚成形,因此可以痊癒。如果腎氣侵犯心臟,腎臟的黑色會先出現在心臟的部位,觀察臉色就能知道病在哪裡。其他顏色的變化也一樣,可以以此類推。
男性臉色在臉部正中央,表示小腹疼痛;下方表示睪丸疼痛;呈現圓形或直線狀,表示陰莖疼痛;顏色在上表示根部,在下表示末端,都屬於疝氣類疾病。
臉部正中央的上下部位,是小腸、膀胱和子宮的位置,所以這裡出現異狀會導致小腹疼痛。圓形或直線狀,是指顏色在臉部正中央下方呈現垂繞的形狀。莖指陰莖。顏色在上是根部,在下是末端,是根據顏色的上下來區分陰莖的根部和末端。這些都屬於疝氣或陰部疼痛的疾病。
女性臉色在臉部正中央,表示膀胱或子宮的疾病,分散代表疼痛,凝聚代表積聚。形狀或方或圓,或左或右,都和顏色外觀一致。顏色向下延伸到尾骶骨,代表白帶異常,如果呈現像油脂一樣的黏稠狀,多是因為暴飲暴食或不潔飲食。
臉部正中央的部位,和男性相同,但病因和男性不同,因為女性的衝脈、任脈和血海,是月經通行和懷孕的地方。臉色分散代表氣病,無形的疼痛;臉色凝聚代表血凝積聚。積聚的形狀可能是方形或圓形,或左或右,都和外顯的顏色形狀一致。如果顏色從下往尾骶骨延伸,表示白帶異常,如果呈現像油脂一樣的黏稠狀,可能是因為暴飲暴食導致氣機下墜,出現不潔的分泌物。
左邊代表左邊,右邊代表右邊,臉色不正,有時散開,有時凝聚,臉色所指的部位就是病所在的地方。臉色有青、黑、紅、白、黃等,各有不同,各有其代表的臟腑部位。在其他部位出現紅色,則為不正常的紅色;如果紅得像榆莢一樣大,出現在臉部正中央,則為短期病症。如果顏色向上尖銳,表示上部空虛,氣向上衝;向下尖銳,表示氣向下;左右亦然。
左邊代表左邊,右邊代表右邊。臉色如果不正,有時散開,有時凝聚,不端正,那麼臉色所指的部位就是病所在的地方。說到左右,上下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沒有疾病,臉色是正常的,青、黃、赤、白、黑都端正充滿,各有不同代表的部位。這些顏色有的對應臟腑之氣,有的對應時令之氣,如果不對應,不符合,就是病邪。例如,某部位的顏色是紅色,本應對應夏季和心臟,但如果紅色像榆莢一樣大,出現在臉部正中央,不屬於心臟,也不符合時令,就是病邪,其他可以以此類推。病邪會趁虛而入,因此在臉上出現的顏色也是這樣。
如果顏色向上尖銳,表示上部空虛,邪氣向上衝;如果顏色向下尖銳,表示氣向下;左右也是一樣。
五種顏色對應五臟,青色對應肝,紅色對應心,白色對應肺,黃色對應脾,黑色對應腎。肝對應筋,心對應脈,肺對應皮,脾對應肉,腎對應骨。
這是說明臉色和五臟的對應關係。肝、心、肺、脾、腎是筋、脈、皮、肉、骨的根本,因此氣息相合。
臉上出現五種顏色,各自出現在所屬的部位。如果部位的骨骼凹陷,必定會生病。如果顏色入侵其他部位,即使病情嚴重,也不會致命。
五臟有五種顏色,顏色是臟腑之氣在外的表現,從各臟腑的部位而出,例如肝對應青色,心對應紅色等等。如果部位的骨骼凹陷,代表體質虛弱,這個虛弱的臟腑,一定會常常生病。如同《本臟篇》所說:各臟腑都有各自的大小、堅脆等狀態。如果骨骼強健不塌陷,即使顏色有入侵其他部位,病情嚴重也不至於致命,因為腎主骨,腎臟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