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卷一 (5)
卷一 (5)
1. 人之氣質有陰陽五等不同
《靈樞·通天篇》帝曰:余聞人有陰陽,何謂陰人?何謂陽人?少師曰: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不離於五,人亦應之,非徒一陰一陽而已。蓋有太陰之人,少陰之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陰陽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態不同,其筋骨氣血各不等。
白話文:
《靈樞·通天篇》
黃帝說:我聽說人有陰陽之分,什麼是陰人?什麼是陽人?
少師回答:天地之間,四面八方,不離五行的範圍,人體也遵循這個規律,不僅僅是單純的陰陽之分。人體具備了太陰人、少陰人、太陽人、少陽人、陰陽平衡人 這五種不同的類型。這五種類型的人,體態、筋骨、氣血等方面各有不同。
天地陰陽,氣化升降,而有進退消長。有進退,則有偏亢;有消長,則有強弱,故萬物之形氣,各有不同。人為萬物之靈,稟陰陽五行之全氣,而亦有太少之異。異者眾,而陰陽和平者寡也。蓋由其心意之邪正不同,則稟氣之純駁各異。因其形由氣成,氣隨心變者也。故聖賢之學,必以正心誠意,變化氣質為先。
白話文:
天地間的陰陽二氣,在升降變化中相互作用,有盛有衰,有進有退。有進退,就會有偏多或偏少;有消長,就會有強弱。因此,萬物的形態氣質各有不同。
人類作為萬物靈長,承繼了陰陽五行的全部精氣,但也存在多寡的差別。差別者眾多,而陰陽調和者較少。這主要是因為個人的心意善惡不同,導致他們承繼的氣質純雜各異。因為人的形體由氣質構成,而氣質會隨著心意而變化。因此,聖賢的學說,必定以端正心意,轉化氣質作為首要任務。
孟子言:人皆可以為堯舜。釋典云:萬法由心造。是變其心而氣質自變,雖堯舜之聖,亦可以學而至也。此雖聖賢勉人之語,人又安可自棄哉!
白話文:
孟子說:「所有人都可以成為堯舜。」佛教典籍也說:「萬法都是由心所創造的。」這表示只要改變心念,氣質本性自然會跟著改變,即使是偉大的堯舜,也是可以通過學習而達到的。雖然這是聖賢們激勵我們的話語,但我們又怎麼能放棄自己呢?
2. 太陰人
太陰之人,貪而不仁,下齊湛湛,好納而惡出,心和而不發,不務於時,動而後之,此太陰之人也。
白話文:
這種人屬於太陰型,他們貪婪且缺乏仁愛之心,態度深沈,喜歡索取但不願付出,內心平和但不表現出來,不做與時俱進的事,行動上落後於他人,這就是所謂的太陰型人。
馬注:下齊湛湛者,內存陰險,外假謙虛,貌似下抑整齊,湛然無私也。好納惡出者,貪得之心也。心和不發,不務於時,動而後之者,心似和平,不即順應,或有舉動,必隨人後,覘人利害,以為趨避,其深情厚貌,狡詐之態如此。
白話文:
馬注提到:外貌看起來謙虛謹慎,但內心卻陰險偽善,假裝低調謙虛,表面上沒有私心。貪得無厭,只想著獲取利益而不肯付出。看似平靜無波,實際上不會主動做事,等時機到了纔出手。表面上與人和睦,但實際上不順應潮流,如果有行動,也一定會跟隨他人。他們觀察別人的利害得失,根據情況調整自己的行為,這種看似深情厚道的表象,其實是狡猾狡詐的本性。
3. 少陰人
少陰之人,小貪而賊心,見人有亡,常若有得,好傷好害,見人有榮,反乃慍怒,心疾而無恩,此少陰之人也。
白話文:
這種屬於少陰的人,會有些貪婪並且存有害人之心,看到別人有所損失時,總像自己得到了什麼一樣,喜歡傷害他人,當看到他人有榮耀時,反而會感到惱怒,這樣的人心胸狹窄且不懂感恩,這就是所謂的少陰之人。
馬注:小貪者,比太陰人小異也。其心以賊害為主,亦不仁也。人有失則喜,人有榮則慍,而心之嫉忌無恩者如此。
白話文:
小氣貪婪的人,與太陰之人有些不同。他們的心態主要以侵害他人為主,也是不仁義的。當別人有所損失時他們會感到高興,當別人有所榮耀時他們會生氣,他們的心中就是這樣充滿嫉妒,毫無感恩之情。
4. 太陽人
太陽之人,居處於於,好言大事,無能而虛說,志發於四野,舉措不顧是非,為事如常自用,雖敗而常無悔,此太陽之人也。
白話文:
馬注:於於,無事之意。好言大事,無能而虛說,所謂其言之不怍者也。志發於四野者,事不畏人知也。《左傳》云:裨諶謀於野,則獲;謀於室,則否。此才性之蔽,為事如常者,止庸常也。自用者,愚而好自用,雖敗無悔也。
5. 少陽人
少陽之人,諟諦好自貴,有小小官,則高自宣,好為外交,而不內附,此少陽之人也。
馬注:諟諦者,凡事自審也。好自貴,外交而不內附者,妄自尊貴,浮而不實也。
白話文:
這種人屬於少陽之人,他們做事認真,喜歡自我看重。即使只有一些小官職,也會非常高調地宣揚自己,喜歡在外面交際應酬,但不會真正親近內部的人。這就是少陽之人的特徵。
註解:做事認真是指他們對每件事都會自我審視。喜歡自我看重、重視外面交際而不親近內部的人,是因為他們虛榮自大,表面功夫做得多而實際內涵不足。
6. 陰陽和平人
陰陽和平之人,居處安靜,無為懼懼,無為欣欣,婉然從物,或與不爭,與時變化,尊則謙謙,譚而不治,是謂至治。
白話文:
性格平穩和諧的人,生活安逸,不會過於恐懼或欣喜,順應事物發展,不與人爭執,隨著時間變化而調整自己。位高權重時保持謙虛,言談謹慎而不隨便發號施令,這是治癒之道的最高境界。
馬注:無為懼懼欣欣者,不因物感而遽喜怒也。尊則謙謙者,位尊而愈謙抑也。譚而不治者,無為而治,故曰至治,不治之治也。
白話文:
馬融注:不因外物刺激而隨意喜怒,叫做「無為懼懼欣欣」。職位尊貴而更加謙虛稱為「尊則謙謙」。自然而然不加幹預地治理,這樣纔是最佳的治理方式,所以稱為「至治」,也就是不治理之治。
7. 太陰狀貌
帝曰:別人奈何?少師曰:太陰之人,其狀黮黮黑色,念然下意,臨臨然長大,膕然未僂,此太陰之人也。
馬注:黮黮甚黑,念然下意,即上文下齊湛湛之意也。臨臨然,長大之貌。其膕雖長,直身而不傴僂也。
白話文:
皇上問:那其他人呢?少師說:屬於太陰這類的人,他們的膚色很黑,神情謙卑順從,身材看起來高大,腿很長但身體挺直不駝背,這就是太陰型的人。
註解:膚色非常黑,神情謙卑順從,指的是上面所說的謙遜恭順的樣子。臨臨然的樣子,是指身材高大的特徵。雖然他們的腿很長,但是身體是直的,並不駝背。
8. 少陰狀貌
少陰之人,其狀清然竊然,固以陰賊,立而躁嶮,行而似伏,此少陰之人也。
白話文:
這類屬於少陰的人,他們的特徵是神情清冷且有些畏縮,性格偏向陰沈狡詐,站立時顯得焦躁不安,行走時徬彿在躲藏,這就是少陰類型的人。
馬注:清然者,言貌似清也;竊然者,消沮閉藏之貌。雖曰清然竊然,實以陰險賊害為心,即上所云賊心,始有此態也。其立也躁而不靜,嶮則覘望;其行也伏如傴僂,此其內藏沉思反側之心故耳,較太陰人長大不傴僂為異也。
白話文:
馬注:清然者,形容貌似清白;竊然者,消沉內斂,就像在藏匿什麼似的。雖然看起來清白內斂,但實際上心裡陰險狡猾,就像上面說的賊心,才會有這樣的姿態。他站起來時浮躁不安,遇到險境就東張西望;他走路時彎腰駝背,這是因為他的內心一直在沉思反覆。與長相高大不駝背的太陰人不同。
9. 太陽狀貌
太陽之人,其狀軒軒儲儲,反身折膕,此太陽之人也。
白話文:
這個人屬於太陽型,他體態高大魁梧,背部肌肉厚實,腿彎有力,這就是太陽型的人。
馬注:車之向前曰軒。軒軒者,猶云軒昂也。儲儲者,挺然之意。若反其身,而在後視之,其膕似折,亦不檢之態也。
白話文:
馬註解說:「車子向前行駛叫做軒。軒軒,就是說車子昂揚前進的樣子。儲儲,是指車子挺拔的狀態。如果反過來,站在車子後面觀察,車子的膝蓋部位像是折斷了一樣,呈現出不穩定的狀態。」
10. 少陽狀貌
少陽之人,其狀立則好仰,行則好搖,其兩臂兩肘,則常出於背,此少陽之人也。
馬注:據其態,乃多動少靜,非檢身若不及之道也。
白話文:
少陽這類的人,他們站立時喜歡仰著身子,行走時喜歡搖晃,他們的兩臂和兩肘常常會往外張開,露出背部,這就是少陽之人的特徵。
根據他們的姿態,是多動而少靜,這不是一種自我約束的良好行為方式。
11. 陰陽和平狀貌
陰陽和平之人,其狀委委然,隨隨然,顒顒然,愉愉然,㼐㼐然,豆豆然,眾人皆曰君子,此陰陽和平之人也。
白話文:
性情平和的人,他們的表現溫文爾雅,隨和自在,莊重沈穩,愉悅安詳,專注勤勉,純粹真誠,大家都說他們是君子,這就是陰陽平衡的人。
馬注:委委然,安重貌,《詩》君予偕老章有:委委佗佗。隨隨然,不急遽也。顒顒然,尊嚴貌,《詩》云:顒顒昂昂。愉愉然,和悅也,《論語》云:愉愉如也,㼐㼐然,周旋貌,《禮》云:周旋中規,折旋中矩。豆豆然,不亂貌。君子者,自聖人以至成德之士,皆可稱也。
白話文:
馬氏注釋:委委然,形容安穩沉重的樣子,《詩經》的《君予偕老》中有:“委委佗佗”。隨隨然,形容不急不躁的樣子。顒顒然,形容尊貴威嚴的樣子,《詩經》中說:“顒顒昂昂”。愉愉然,形容和樂喜悅的樣子,《論語》中說:“愉愉如也”。㼐㼐然,形容周旋應對的樣子,《禮記》中說:“周旋中規,折旋中矩”。豆豆然,形容不混亂的樣子。君子一詞,泛指從聖人到品德高尚的人。
12. 攝養為本總論
人之壽夭不齊者,由稟氣之厚薄,非關清濁也。賢者清,愚者濁,由性之明暗,而使氣之清濁也。蓋氣者,命也,以氣聽命於性,故稱性命。是故賢者之夭,以其氣薄而性明也;愚者之壽,以其氣厚而性暗也。所以君子之攝生也,非僅保守氣血,以冀延年而已。故曰: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是保其德,即為保其壽也。
白話文:
君子固常,其壽也
何也?氣稟於天,非我所主,德之不修,我之罪也,何有於壽哉!賢者素位而行,順天地自然之氣化,不喪其所稟,明德樂道,垂範後世,其壽孰加焉。愚者不然,縱欲敗德,以喪其所稟,取藥食培氣血,以貪其生,既無益於世,或自招禍患,則壽不如夭之為福也。然聖人有教無類,萬物並育,不論賢愚,皆欲使其遂生,以全其所稟。
白話文:
為什麼會有長壽和短命之分呢?因為氣稟受之於天,非人所能控制。如果道德修養不佳,這是自己的過錯,與壽命無關。賢德的人順應天地自然規律而行事,不違背自己的天賦,明德樂道,成為後世的榜樣。這樣的人,壽命自然會長。愚蠢的人則相反,放縱慾望敗壞道德,喪失天賦,求助於藥物和飲食來補氣養血,苟延殘喘。這不僅對社會無益,還可能招致禍患。所以,壽命長不如短命安樂。不過,聖人教化無差別,萬物並生,不論賢愚,都希望他們順利成長,保全天賦。
既明其生化之理,又教以攝養之方,戒以致病之由,施設藥治之法,嗚呼,可謂仁之至、慈之極矣。夫善能攝養者,則無病,無病則焉用藥治哉!故攝養為保生之本也。其所以致病者,由外感六氣,內傷七情,故凡起居服食,必順夫天地氣化流行之序,隨時防慎,以避外來之邪,懲忿窒欲,清心節勞,以免七情之害。如是則一身陰陽氣血,和平調達,自鮮病患夭札之苦。
白話文:
既然明白養生之理,就應教授養生之道,告誡致病的原因,提供治療方法。唉呀,這可以說是仁慈到了極點!如果能善於養生,就不會生病,不生病又何需用藥治療呢?所以,養生是保全健康之本。致病的原因,來自於外感六氣、內傷七情。因此,起居飲食都應該順應天地氣候變化規律,隨時防範,以避開外來的邪氣;抑制憤怒、節制慾望、清心節勞,以避免七情之害。這樣一來,一身的陰陽氣血就會平和通達,自然少有疾病和早夭之苦。
然一身氣血,隨心所使,心定神安,氣血自固,雖有外邪,亦莫能傷。故經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虛者,虛其心,則神自清;無者,無其欲,則精自固。天真元氣,從之生長,而精神固守於內,何病之有。則凡自愛其身者,不可不知此理也。苟能恬淡虛無,則動無不善,而德行自全,日臻於君子之域,既益當時,垂名後世,其為壽也,豈可量哉!
白話文:
人體內所有的氣血流動,都受到心意的支配。當心志安穩,精神安寧時,氣血自然會穩固,即使有外來的病邪,也無法入侵。因此古醫書上說:如果能保持心境平和,無欲無求,真氣就會充足,精神內斂,疾病從何而來?「虛」指的是虛靜內心,這樣精神才會清澈;「無」指的是沒有慾念,這樣精氣才能鞏固。人的元氣和精神,會隨著心境的清靜而生長,精神內守於體內,怎麼會有疾病呢?所以凡是愛惜自己身體的人,不可不知此理。如果能做到心境平和,無欲無求,那麼言行舉止自然端正,德行也會圓滿,日漸接近君子之境。這樣不僅能益壽延年,還能流芳百世,其壽數豈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