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靈素節注類編》~ 卷七 (2)

回本書目錄

卷七 (2)

1. 熱病

《素問·熱論篇》帝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間,其愈皆十日以上者,何也?岐伯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故為諸陽之氣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

白話文:

皇帝:當下得熱病的人,都是因為受了寒邪的緣故。有的人能痊癒,有的人卻死了,為什麼死的人都在六七天內,而痊癒的人都在十天以上呢?

岐伯:巨陽經是諸陽經的代表,它的經脈通連於風府穴,因此是諸陽之氣的根本。人如果受寒,就會導致發熱,發熱再嚴重也不至於會死;但是,如果同時受了寒邪和熱邪,那就很可能會死。

此統標熱病,而言皆傷寒之類者,謂多由傷寒邪而化熱,不獨感熱而成也。巨陽者,太陽經也,風府,項後督脈穴,督脈為陽脈之綱,太陽經主一身之表,又與督脈相通,故為諸陽主氣也。傷於寒而病熱者,以身中陽旺,被邪遏而化熱,以其陽旺,故熱雖甚不死;其兩感於寒者,謂外太陽、內少陰,俱受邪傷,而本元氣絕,故不免於死也。

白話文:

這些內容都是關於熱病的,但是它們都源於傷寒這類疾病。意思是說,這些疾病大多是因傷寒邪氣而化為熱症,而不是單純由熱氣感染所致。巨陽指太陽經脈,風府穴在後頸部的督脈上。督脈是陽經之首,太陽經脈主宰人體外層,與督脈相通,所以是諸陽之氣的來源。因受寒而致病發熱的人,是因為體內陽氣旺盛,被邪氣遏制而化為熱症。由於陽氣旺盛,熱症即使嚴重也不會致命。而同時受到寒邪感染的人,是指太陽經和少陰經都受到邪氣傷害,而人體的基本元氣耗盡,所以無法避免死亡。

2. 六經證

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乾,不得臥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病,而未入於臟者,故可汗而已。

白話文:

感冒第一天,巨陽經受到影響,所以頭痛、脖子痛、腰背僵硬;第二天,陽明經受到影響,陽明經主掌肉體,它的經絡連接鼻子和眼睛,所以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無法入睡;第三天,少陽經受到影響,少陽經主掌膽,它的經絡沿著脇肋連接耳朵,所以胸肋疼痛、耳朵失聰。三陽經的經絡都受到影響,但病邪還沒有入侵臟腑,因此只要發汗就能治癒。

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營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

白話文:

第四天,太陰經受到影響,太陰經脈分佈在胃部,並連結喉嚨,所以肚子會脹滿而喉嚨會乾澀;第五天,少陰經受到影響,少陰經脈連接腎臟並連結肺臟,繫於舌根,所以口乾舌燥而口渴;第六天,厥陰經受到影響,厥陰經脈循行於生殖器而連結肝臟,所以煩躁脹滿而睪丸縮小。三陰三陽、五臟六腑都受到疾病影響,營氣衛氣無法運行,五臟無法溝通,就會死亡。

其不兩感於寒者,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舌乾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日已矣。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臟脈,病日衰已。

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已。

白話文:

沒有同時受到寒邪影響的話,第七天,陽明經病症減弱,頭痛稍減;第八天,陽明經病症減弱,發熱稍減;第九天,少陽經病症減弱,耳聾情況有所改善;第十天,太陰經病症減弱,腹脹如故,但開始感到飢餓;第十一天,少陰經病症減弱,口渴停止,不再感到口滿,舌頭乾燥,打噴嚏;第十二天,厥陰經病症減弱,小便通暢,小腹略微下陷,邪氣完全排出,病情已痊癒。黃帝問:該如何治療呢?岐伯答:治療時暢通相應臟腑的經脈,病情便能一天天減弱,最後痊癒。

此明表邪自淺入深之次序也。蓋人身陽氣,衛外而為固者,衛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行於陰則表陽虛,邪得乘虛而內侵。衛氣一日出入一次,故邪一日內侵一經,而六經是淺深之層次,故至第六日,深入第六層厥陰之經也。太陽為第一層,其經脈自足行腰背上頭,故頭項痛,腰脊強,余皆觀其病狀,知其邪在何經。

白話文:

這段文字說明瞭邪氣侵犯人體由淺入深的順序。

人體的陽氣具有保護作用,分為衛氣和營氣。衛氣白天運行在身體表面,夜晚運行在身體內部。當衛氣運行在體內時,身體表面的陽氣就會虛弱,邪氣就會趁虛而入。衛氣每天出入體表一次,因此邪氣每天就會入侵一層經絡,而六經又分淺層和深層。所以,到了第六天,邪氣就侵入第六層,也就是最深層的厥陰經。

其中,太陽經是第一層,經脈從腳部向上行走,經過腰背到達頭部,所以邪氣在太陽經時會出現頭項痛和腰脊強的症狀。其他經絡的邪氣侵犯症狀,可以根據具體的症狀來判斷邪氣所在。

若六經腑臟皆受邪,營衛閉塞不行,五臟之氣不通,則死,故死皆以六七日間,此言其邪重者也。若非陰陽兩感之邪,但由陽經遞傳陰經,而未傷臟腑,則七日元氣來復,而邪亦逐日漸衰,故至十二日後,病可愈也。若治之,必疏其經絡,以通達臟氣之脈,則邪可衰去。如未滿三日,邪在陽經,可發表而汗之;已滿三日,邪之陰經,當從陰分泄之。

白話文:

如果六經腑臟全部受到邪氣侵襲,營衛氣血閉塞不暢,五臟之氣不通暢,那麼就會死亡。因此,死亡都發生在六至七天內,這是因為邪氣很重的緣故。如果不是陰陽兩方面的邪氣同時侵犯,而是從陽經傳遞到陰經,但沒有傷及臟腑,那麼七天後元氣就會恢復,邪氣也會日漸衰退,所以十二天之後,疾病就可以康復。如果進行治療,必須疏通經絡,打通臟氣的脈絡,邪氣就可以逐漸衰退。如果還沒有滿三天,邪氣在陽經,可以使用發汗的方法來祛除邪氣;如果已經超過三天,邪氣在陰經,就應該從陰分進行泄氣治療。

泄之者,或腑氣不通,則通其腑,而陰經之邪,可隨之而泄矣。蓋陰經在裡,不能發汗也。《靈樞·邪客病形篇》曰:邪中陰經而入臟,臟氣實,邪不能客,則還之於腑。可知邪由陰經而歸胃腑者,其臟氣必實。如仲景所論少陰證用承氣湯者是也。其臟氣虛者,邪由陰經入臟,必死矣。

白話文:

少陽被遏制,

若由陽經而入腑者,亦為實證也。然經文止明其常理如此,而邪之傳變無定,固不可拘執日數而治。所以仲景著論,要必先辨脈證,知其邪在何經何腑,或虛或實,隨宜施治,立法最為精詳,是故學者首當究心,奉為圭臬也。

白話文:

如果邪氣通過陽經進入臟腑,也屬於實證。但是經文中只說明瞭通常的情況,邪氣的傳變沒有規律,不能拘泥於固定的天數來治療。所以仲景在著論時,一定要先辨別脈象和證狀,知道邪氣在哪條經絡、哪個臟腑,虛證還是實證,然後根據情況施治,他的治療方法最為精細。所以學者應首先專心研究,奉為標準。

3. 兩感證

帝曰:其病兩感於寒者,其脈應與其病形何如?岐伯曰:兩感於寒者,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語;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帝曰:五臟已傷,六腑不通,營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其血氣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氣乃盡,故死矣。

白話文:

皇帝問:兩種寒氣同時發病,他們的脈相和症狀表現是什麼?

岐伯答:兩種寒氣同時發病,病發第一天,手陽明經和足少陰經都會受損,表現為頭痛口乾,面部浮腫。第二天,足陽明經和足太陰經都會受損,表現為腹脹發熱,不想吃東西,說胡話。第三天,手少陽經和足厥陰經都會受損,表現為耳鳴、耳聾,口不能說話,而且不喝水,六天後死亡。

皇帝問:五臟已受損傷,六腑不通暢,氣血運行不暢,在這種情況下,人為什麼還能活三天?

岐伯答:足陽明經是人體經絡的總督,其氣血旺盛,所以儘管人處於神智不清的狀態,還能活三天,然後氣血耗盡,因此死去。

此又申明兩感病狀,必死之理也。陰陽兩經內外俱受邪,故一日而至三日,則邪遍陰陽六經。帝謂既已邪遍六經,內外五臟已傷,故不知人事,六腑不通,故水漿不入,而營衛之氣已不行矣,又必待三日方死何也。岐伯言陽明胃經,氣血俱盛,邪雖遍於內外,陽明氣血未盡,至第六日氣盡方死也。

白話文:

這段話進一步說明兩感病症會致死的道理。陰陽兩經在內外都受到邪氣侵犯,所以一天到三天,邪氣就會遍佈陰陽六經。皇帝說,既然邪氣已經遍佈六經,內外五臟已經受傷,所以神志不清,六腑不通,所以水漿無法入口,而營衛之氣也無法運行。又為什麼一定要等到三天後才會死亡呢?岐伯回答說,陽明胃經氣血旺盛,即使邪氣遍佈內外,陽明氣血未盡,到了第六天才會氣盡而死。

4. 遺邪

帝曰: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岐伯曰: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穀氣相薄,兩熱相合,故有所遺也。帝曰:治遺奈何?岐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已。帝曰:病熱當何禁之?岐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白話文:

故熱疾當甚熱而遺食。故熱疾遺食 熱疾遺食。熱疾熱病發熱疾熱病發熱疾熱病而遺熱疾而發熱疾 疾而遺熱疾而發熱疾而遺熱遺 熱。疾熱而疾而兼熱。遺而兼疾兼遺而兼兼兼疾疾熱疾疾疾疾而而熱疾時疾疾疾遺熱疾疾熱熱而而兼熱遺兼疾。熱熱而。而 而兼熱兼遺而。熱熱熱熱兼兼兼遺 熱遺熱熱。遺遺虛虛。虛實疾疾疾疾疾疾疾疾虛疾疾疾疾疾疾疾疾疾遺遺遺虛實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熱疾疾疾疾疾疾疾疾而而兼虛疾。虛。虛疾疾熱熱而熱熱疾熱熱。。

病初愈,餘熱藏於血氣中而不覺,因食助氣,則兩熱相合,故食肉病必復發,多食谷則邪遺留,致淹纏不能脫體,故當戒口,稀粥調理為要也。

白話文:

病癒後,殘留的病邪潛藏在人體氣血中而不被察覺。此時如果過量進食,會助長氣血,導致殘留病邪與氣血相合,從而引發疾病復發。如果過量進食谷類,則會讓殘留病邪有機會殘留體內,久治不愈。因此,在病癒後,應注意飲食,以清淡稀粥為主,調理身體,避免讓殘留病邪有機會復發或纏綿不退。

5. 溫暑之分

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暑當與汗皆出,勿止。

白話文:

凡是因為感受風寒而轉變為溫病的情況,在夏至之前的溫病稱為溫病,在夏至之後的則稱為暑病。對於暑病來說,應該讓汗水自然排出,不要阻止。

此言感邪有重輕,病發有遲早不定也。如上所云一日太陽受之者,感邪而即病者也。其有邪伏而不即發,則必隨時令之氣變化為病,如《通天論》所云: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是故病發於先夏至日名溫,發於後夏至日名暑,以其氣變,故病不同,教人分別而治也。為因冬令氣寒,春令氣溫,至夏至日,則陽極陰生,地氣升而天氣降,故夏至前溫熱為陽邪,夏至後地氣升而化濕,濕火合氣,則名為暑。

白話文:

這句話的意思是,感染邪氣有輕重之分,發病時間也有早有晚,不定時。比如上文所說的,在太陽經受邪氣的人,是感邪後立即發病。但如果邪氣潛伏在體內沒有立即發病,那麼它一定會隨著節氣的變化而轉化為不同的病症,就像《通天論》中所說的:「冬天傷於寒氣,春天必定得溫病」。所以,發病於夏至前叫溫病,發病於夏至後叫暑病,因為氣候發生了變化,所以病症也不同,告訴人們要區別對待,分別治療。這是因為冬天氣候寒冷,春天氣候溫和,到了夏至這一天,陽氣最盛,陰氣開始生長,地氣上升,天氣下降,所以夏至之前的溫熱病症是陽邪造成的。而夏至之後,地氣上升而轉化為濕氣,濕邪和火邪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暑病。

故暑病自汗,其濕外泄,熱亦得散,當與汗皆出而勿止之,若止其汗,則濕遏其熱,病必重矣。故暑與溫熱之病,治法不同也。

白話文:

夏季中暑自汗,濕氣隨著汗液排出體外,體熱也會散發出來。此時應讓汗液盡量排出,不要阻止。如果阻止出汗,濕氣會阻遏體熱發散,病情會加重。所以夏季中暑和溫熱病的治療方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