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靈素節注類編》~ 卷六 (9)

回本書目錄

卷六 (9)

1. 又論溫瘧

帝曰:夫病溫瘧與寒瘧,而皆安舍?舍於何臟?岐伯曰:溫瘧得之冬中於風寒,氣藏於骨髓之中,至春則陽氣大發,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腠理發泄,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此病藏於腎,其氣先從內出之於外也。如是者,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矣,衰則氣復反入,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故先熱而後寒,名曰溫瘧。

白話文:

皇帝說:溫瘧和寒瘧這些病,為什麼會在體內定居呢?定居在哪一個臟器呢?

岐伯回答:溫瘧是因為在冬天受了風寒,寒氣藏在骨髓裡,到了春天,陽氣大盛,邪氣無法自行排出。又遇上盛夏,腦髓被炙烤,肌肉消瘦,腠理鬆弛,或是有所用力,邪氣和汗液都排出體外。

這種病藏匿在腎臟,它的邪氣先是從內向外排出。如果這樣發展下去,陰虛而陽盛,陽盛則出現熱證,陽氣衰退則邪氣又反覆發作,邪氣入內則陽虛,陽虛則出現寒證,所以先發熱再發冷,稱為溫瘧。

《生氣通天論》、《陰陽應象大論》皆曰: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是伏邪發於少陰經絡也。故仲景論伏氣溫病,必先喉痛,以少陰經脈循喉系舌本故也,然腎司冬令而主骨,此其邪入深,而云藏於骨髓,故至春陽氣雖大發,而邪氣不能自出,因又遇大暑,其邪久伏,鬱極而成熱,爍髓消肌,腠理發泄,或有所用力以動陽,其邪始與汗皆出。

白話文:

《生氣通天論》和《陰陽應象大論》都說:冬天受寒,春天肯定會患溫病,這是潛伏的邪氣在少陰經絡發作。所以仲景在《傷寒論》中論述伏氣溫病,一定會先出現喉嚨痛,因為少陰經絡經過喉嚨,連著舌根。腎主冬季,主宰骨骼,所以邪氣深入後,會藏在骨髓裡。因此,到了春天,雖然陽氣大發,邪氣卻不能自行排出。再遇上盛夏,邪氣久伏,鬱積到極點,化為熱邪,灼傷骨髓,消蝕肌肉,皮毛腠理會大量發汗,或者因為某些勞作而動了陽氣,邪氣才會跟隨著汗液排出。

此因先藏於腎,從內出外,故其陰已虛,而陽邪盛,陽盛則熱矣;盛極必衰,衰則邪氣復反入陰,入陰則陰盛陽虛,陽虛則寒矣。故先熱而後寒,以其邪本溫熱,因入於陰而身寒,故名溫瘧,非寒邪也。其寒瘧之由,已詳上文矣。

白話文:

這些症狀是起因於邪氣先隱藏在陽氣中,從內部向外部發散,因此它的陰分已經衰弱,而陽邪旺盛,陽盛就會發熱;陽盛到了極點就會衰弱,衰弱後邪氣又會反過來進入陰分,進入陰分後則陰盛陽衰,陽衰就會感到寒冷。所以先發熱後發寒,因為它的邪氣原本溫熱,由於進入陰分而導致身體發寒,因此稱作溫病,並不是寒邪。它的寒症來源,上面已經詳細說明瞭。

2. 又論癉瘧

帝曰:癉瘧何如?岐伯曰:癉瘧者,肺素有熱,氣盛於身,厥逆上衝,中氣實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開,風寒舍於皮膚之內、分肉之間而發,發則陽氣盛,陽氣盛而不衰,則病矣。其氣不及於陰,故但熱而不寒,氣內藏於心,而外舍於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肌肉,故命曰癉瘧。

白話文:

皇帝問:瘧疾是怎麼發生的?

岐伯回答:瘧疾是由於肺部素來有熱,因而氣血旺盛於體內。當身體虛弱時,陽氣上逆,中氣充足而無法從外發散。如果此時用力過度,毛孔張開,風邪寒氣就會趁機侵入皮膚和肌肉之間,引發瘧疾。

瘧疾發作時,陽氣旺盛,而陽氣持續旺盛不衰,就會導致生病。由於陽氣無法深入陰分,所以只會發熱而不會發冷。陽氣內藏於心,外寄於肌肉之間,導致人體消瘦肌肉,因此稱之為瘧疾。

肺素有熱者,以其陽盛於身也,陽盛則升氣多而厥逆上衝,中氣實而不外泄,所以肺熱也。因有所用力而腠理開,風寒乘虛客於皮膚分肉之間,以其陽盛,邪即化熱,心為君火,同氣相召,故藏於心,而外舍於分肉之間,則消爍肌肉。其邪不及於陰,故但熱而不寒,命曰癉瘧也。

白話文:

肺部本來就有熱氣的人,是因為體內陽氣旺盛。陽氣旺盛,就會讓肺氣過度上沖,中氣變得充實但不外泄,所以肺部有熱。如果這時用力過度,皮毛腠理就會張開,讓風寒邪氣趁虛而入,侵犯皮膚和肌肉之間的部位。由於體內陽氣旺盛,邪氣就會化為熱。心臟屬火,同氣相召,所以邪氣會藏匿在心臟,並從外部侵犯皮肉,導致肌肉消瘦。因為邪氣不能侵入陰分,所以只會發熱而不發寒,這種情況叫做「癉瘧」。

大抵瘧之發寒熱者,以邪氣出入陰陽,陰陽之氣互爭互並故也。然邪必隨身中之氣變化,故陽盛之人,邪即化熱,陽虛之人,邪易入陰,入陰則陰盛多寒,客陽則陽盛多熱。癉瘧之邪,不及於陰,故但熱而不寒也。又有濕閉熱伏之病,亦由陽氣不振,或見其內熱而投寒藥,則濕邪愈閉而陽陷,乃至危殆矣。此陰陽強弱,邪之淺深,不可不辨也。

白話文:

大致而言,瘧疾發作時出現寒熱交替,是因為邪氣在陰陽之間進出,導致陰陽之氣互相爭鬥和並行的緣故。邪氣必然會隨著體內的氣機變化,所以陽氣旺盛的人,邪氣容易化熱;陽氣虛弱的人,邪氣容易進入陰分,進入陰分後陰氣旺盛,就會出現寒症。當邪氣停留在陽分時,陽氣旺盛則多熱。

癉瘧(單純發熱的瘧疾)的邪氣不侵入陰分,因此只會發熱而不會感到寒冷。另外,還有一種濕邪閉塞、熱伏於內的病症,也是由於陽氣不足引起的。若看到這種內熱的情況而錯誤地使用寒涼藥物,會導致濕邪更加閉塞,陽氣更加陷入,最終引發危險。這說明陰陽的強弱和邪氣的深淺必須仔細辨別,不能疏忽。

3. 足太陽瘧

《素問·刺瘧篇》曰:足太陽之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後熱,熇熇暍暍然,熱止汗出,難已,刺郄中出血。

白話文:

《素問·刺瘧篇》中記載,由足太陽經引起的瘧疾,會導致腰痛、頭重症狀,寒氣從背部開始,先感到寒冷然後發熱,接著發熱嚴重並感到口渴,熱退後出汗,難以痊癒,需要扎足太陽經郄穴放血。

此下皆明足六經所行之現證也。足太陽經脈自足由背上頭,故腰痛、頭重、寒從背起,然風寒在太陽必頭痛,今不痛而但重者,正因濕邪所閉,陽郁不伸,故先背寒;其邪本在陽經,陽鬱極則發熱而熇熇暍暍者,遏悶不達也,故雖熱止汗出,而病難已,為陰濕所閉也。郗中,太陽經穴,刺之以泄其邪。

白話文:

以下所述症狀都是足部六條經絡病變的明顯表現。足太陽經脈從腳開始,沿著背部往上走,因此會有腰痛、頭重、寒從背部開始的症狀。如果風寒侵犯足太陽經,必定會頭痛,現在沒有疼痛,只有頭重,是因為濕邪阻滯,陽氣鬱結不通暢所致,所以背部才會先感覺寒冷。濕邪原本就在陽經,陽氣鬱結到極點就會發熱,出現發燒的現象,這是因為陽氣受阻不通,鬱悶不達所致。所以即使出汗後也不退熱,這是因為陰濕阻滯所造成。郗穴是足太陽經的穴位,可以針刺這個穴位來疏通陽氣,排出濕邪。

4. 足少陽瘧

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解㑊,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甚,刺足少陽。

白話文:

足少陽經引起的瘧疾,會讓人身體感到疲倦無力,感覺不很冷也不很熱,不喜歡見人,見到人會感到心慌不安,發熱時出汗很多,應該針刺足少陽經。

足少陽膽經之脈也,內通肝經,肝主筋,邪熱侵之,筋脈弛縱而解㑊也;邪入近陰分,故發寒熱而皆不甚;其邪傷膽則膽怯,故惡見人,見人而心惕然也;人身之陽,初由少陽而升,及其陽升邪發,則熱多而汗出甚也。刺法同上。

白話文:

這是足少陽膽經的經絡,它與肝經互相通連。肝主筋,如果邪熱侵犯肝經,會導致筋脈鬆弛和舒展。邪氣進入接近陰分的部位,所以會同時發熱和發冷,但都不會太嚴重。邪氣傷害膽臟,會導致膽怯,所以會害怕見人,見到人就會心驚。人體的陽氣,一開始是從少陽經升起的。當陽氣升起的時候,邪氣也會發作,這時會發熱較多,出汗較多。針刺治療的方法與前述相同。

5. 足陽明瘧

足陽明之瘧,令人先寒灑淅,灑淅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日月火光氣,乃快然,刺足陽明跗上。

白話文:

足陽明經的瘧病,會讓人先感到寒冷,寒戰非常厲害,過一段時間才發熱,熱退後出汗,喜歡看到日月火光的氣色,才會感到舒服,應針刺足陽明經的腳背上。

足陽明胃經之脈也,胃為臟腑之海而主肌肉,陽明行氣於三陽,邪客之,三陽之氣皆不伸,故先寒而灑淅寒甚,久始發熱;然後氣行腠開,熱去汗出,以邪未淨則陽不能伸,故喜見日月火光為快也。

白話文:

這是足陽明胃經的經脈。胃是臟腑中的大「海」,主管肌肉。陽明經運氣於三陽經,如果邪氣入侵,三陽經的氣血都會受阻,所以一開始會感到寒冷,還會發抖,寒氣嚴重,過了一段時間才會發熱;接著氣血運行,毛孔打開,熱氣散去而發汗,但由於邪氣還沒有清除乾淨,陽氣無法舒展,所以喜歡看太陽、火光等明亮的東西來提振精神。

6. 足太陰瘧

足太陰之瘧,令人不樂,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

白話文:

足太陰脾經引起的瘧疾,會使人情緒不佳,常嘆息,食慾不振,伴有寒熱交替出汗的症狀,病情發作時會容易嘔吐,嘔吐之後症狀會減輕。

足太陰脾經之脈也,與心氣相通,邪閉氣不舒,故心不樂而好太息;脾困不運,故不嗜食;與陽明為表裡,其邪出入陰陽,表裡相格,故多發寒熱;而胃中水穀之氣外泄,則汗出也;病至邪氣衝胃,則善嘔,嘔已,邪氣乃衰也。

白話文:

足太陰脾經的經脈,與心氣相通。如果邪氣閉阻,氣機不通暢,就會導致心情不舒暢,喜歡嘆氣;脾臟虛弱,運化功能不佳,所以不喜歡吃東西;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是表裡關係,邪氣會在陰陽之間出入,表裡互相影響,所以容易出現寒熱交替。而胃中的水穀精氣外泄,就會出汗;病情發展到邪氣衝擊胃部,就會嘔吐,嘔吐後,邪氣就會減弱。

7. 足少陰瘧

足少陰之瘧,令人嘔吐甚,多寒熱,熱多寒少,欲閉戶牖而處,其病難已。

白話文:

足少陰引起的瘧疾,會讓人嘔吐得很厲害,冷熱交替發作,熱的時候比較多,冷的時候比較少,病人想要關上門窗待著,這個病很難治癒。

足少陰腎經之脈也,腎者,胃之關也,邪阻關門,濁壅於胃,不得降而上逆,故嘔吐甚;少陰為至陰之地,邪伏深而難達,故發寒熱皆多時;其陽勝,則熱尤多於寒也;氣閉,心抑悶而不爽,故欲閉戶獨處,以腎邪心火受制故也;邪在至陰,故病難已。

白話文:

這是足少陰腎經的經脈,腎是胃的出入口,如果邪氣阻滯關門,濁氣就會壅塞在胃中,無法下降而向上逆流,所以會嚴重嘔吐;少陰是極其陰寒的地方,邪氣潛伏很深,不易祛除,所以發作寒熱病症的時間都比較長;陽氣旺盛時,熱證會比寒證更嚴重;氣機閉塞,心胸抑鬱而舒展不開,所以患者會想要關起門來獨自一人待著,這是因為腎經邪氣導致心火受制所致;邪氣處於極陰之地,所以病情難以痊癒。

8. 足厥陰瘧

足厥陰之瘧,令人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非癃也,數便意,恐懼氣不足,腹中悒悒。

白話文:

足厥陰肝經引起的瘧疾,會使人腰痛,小腹脹滿,小便不通暢,好像尿瀦留的樣子,但實際上並不是尿瀦留,頻頻有想要小便的感覺,並且會感到恐懼和氣短,腹中有壓抑不適的感覺。

足厥陰肝經之脈也,肝為腎子,子能令母實,故所現多兼腎證,腰者腎之府,少腹肝之居,故腰痛而少腹滿,肝主遺溺癃閉,此病淺在經,故小便不利,似癃非癃,數數欲便而短之意也;腎主恐,故恐懼;肝鬱,氣不接續而少氣,《虛實篇》云:肝氣虛則恐,實則怒;腹中悒悒者,窒悶也。

白話文:

這是足厥陰肝經的脈象,肝是腎的兒子,兒子可以讓母親充實,所以肝經出現症狀時,通常會合併腎的症狀。腰是腎臟的住所,少腹是肝臟的所在,因此腰痛且少腹脹滿。肝臟主掌排泄,因此此病症較淺,表現為小便不順,好像有排尿困難,卻又沒有完全阻塞,頻頻想上廁所但每次都尿很少。腎臟主掌恐懼,所以會出現恐懼感。肝氣鬱結,氣息無法連續,所以會感到氣短。《虛實篇》提到:肝氣虛就容易恐懼,肝氣實則容易發怒。腹中悶悶不樂,是氣滯鬱結的表現。

9. 肺瘧

肺瘧者,令人心寒,寒熱甚,熱間善驚,如有所見者,刺手太陰、陽明。

白話文:

患有肺瘧的人,會感到心寒,寒熱交替嚴重,發熱時容易驚恐,好像看到了什麼似的,應該針刺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

凡一臟受邪,其氣橫逆,必侮其所不勝,而乘其所勝也。心火為肺金所不勝者,以其邪氣橫逆,心火被抑而心寒也;肺主一身之氣,一身皆為邪窒,故其發寒發熱皆甚也;熱間善驚,如有所見者,肝病也,以肺邪勢衰,猶逞餘威,乘其所勝也:目為肝竅,邪侵肝,故目光亂而妄見怪異之物也。刺肺與大腸經,以泄其邪。

白話文:

當一個臟腑受到邪氣侵擾,其氣息就會變得暴戾不順,必定侵犯它剋制不了的臟腑,並乘虛攻擊它剋制的臟腑。

心火被肺金剋制,當邪氣暴戾不順時,心火就會被壓制,導致心寒。

肺掌管全身之氣,當全身都被邪氣堵塞,就會造成寒熱劇烈交替。

發熱時容易受到驚嚇,就像看到什麼東西一樣,這是肝臟的病症。因為肺部的邪氣勢力衰退,但仍會逞強發威,進攻它剋制的臟腑。

眼睛是肝臟的竅道,當邪氣侵犯肝臟時,就會導致目光混亂,產生幻覺。

針刺肺經和大腸經,可以宣洩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