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靈素節注類編》~ 卷六 (8)

回本書目錄

卷六 (8)

1. 寒瘧溫瘧癉瘧

帝曰:瘧先寒而後熱者,何也?岐伯曰:夏傷於大暑,其汗大出,腠理開發,因遇夏氣淒滄之水寒,藏於腠理皮膚之中,秋傷於風,則病成矣。夫寒者,陰氣也,風者,陽氣也,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後熱也,病以時作,名曰寒瘧。帝曰:先熱而後寒者,何也?岐伯曰:此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也,亦以時作,名曰溫瘧。其但熱而不寒者,陰氣先絕,陽氣獨發,則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

白話文:

皇帝問道: 瘧疾先是發寒,然後發熱,這是為什麼?

岐伯回答: 夏季受暑邪侵襲,大量出汗,使毛孔腠理舒張,此時遇上夏日寒冷的水,寒邪藏於毛孔和皮膚之間。到了秋季,再受風邪侵襲,寒邪與風邪相結合,疾病就形成了。寒邪屬於陰氣,風邪屬於陽氣,先受寒邪侵襲,後受風邪侵襲,所以先發寒,後發熱,這種按時發作的病症稱為寒瘧。

皇帝又問: 先發熱,後發寒,這是為什麼?

岐伯回答: 這是先受風邪侵襲,後受寒邪侵襲所致,所以先發熱,後發寒。它也按時發作,稱為溫瘧。

另外,還有一種只有發熱而不發寒的瘧疾,這是什麼原因?

岐伯答道: 這種情況是陰氣被先絕,陽氣獨盛,導致氣短心煩,手足發熱,並有嘔吐感,稱為癉瘧。

此明瘧邪之由,各有不同,以暑熱、水寒、風邪交混而成瘧,其邪所傷有先後多寡不同,故發病亦異。如夏傷暑熱,汗出腠開,又遇水寒藏於腠理皮膚中,至秋又傷於風,則成瘧。水寒為陰,風邪為陽,先傷水寒,後傷風邪,故病發則先寒後熱,名曰寒瘧;如先傷風邪,後傷寒邪,故病發則先熱後寒,名曰溫瘧;其有素來陰虛陽盛之人,所傷之邪化熱,而陰寒之氣先絕,則陽邪獨發,乃少氣力而煩冤,手足皆熱而欲嘔,以火性炎上故也,名曰癉瘧。由是觀之,發於秋後者,多挾暑邪;發於春後者,必由風寒而無暑。

白話文:

這段古文說明瞭瘧疾的病因各不相同,是由暑熱、水寒和風邪混合而成。這些病邪侵害身體的先後順序和數量不同,所以發病的症狀也不一樣。

  • **寒瘧:**夏季受暑熱侵襲,汗流浹背,毛孔張開。隨後又遇上水寒,藏匿在肌肉組織和皮膚裡。到秋天再受風邪侵襲,就會形成寒瘧。水寒屬陰,風邪屬陽,先受水寒侵襲,後受風邪侵襲,所以發病時先寒後熱,稱為寒瘧。
  • **溫瘧:**先受風邪侵襲,後受寒邪侵襲。所以發病時先熱後寒,稱為溫瘧。
  • **癉瘧:**有的人本來就陰虛陽盛,侵犯病邪轉化為熱邪,而陰寒之氣先被消耗殆盡。於是陽邪獨發,出現氣力不足、心煩口渴、手足發熱、欲嘔吐等症狀。這是因為火性炎上所致,稱為癉瘧。

因此,在秋天發作的瘧疾,大多伴有暑邪;在春天發作的瘧疾,一定是因為風寒,而不伴有暑邪。

或有挾濕者,其濕有外感、內生之不同,脾虛則水液不化,而濕自內生;衛虛則表陽不固,而濕從外受。肝血少,風自內生;腎水虧,熱從內發。凡此諸義,皆當知者也。

白話文:

有的人同時兼夾濕氣,這種濕氣有外感和內生的區別:脾臟虛弱的話,水液就不能運化,濕氣就從內部產生;衛氣(抵禦外邪的正氣)虛弱的話,表面的陽氣不能固守,濕氣就從外面入侵。肝血不足,風就會從內部產生;腎水虧損,熱就會從內部產生。這些道理,都是要了解的。

2. 論治法

帝曰:經言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今熱為有餘,寒為不足。夫瘧者之寒,湯火不能溫也,及其熱,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餘不足之類。當此之時,良工不能止,必須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岐伯曰:經言無刺熇熇之熱,無刺渾渾之脈,無刺漉漉之汗,故為其病逆,未可治也。

白話文:

皇帝問:古典醫書說,有餘就瀉,不足就補。現在熱為有餘,寒為不足。患瘧疾的人感覺寒冷,即使用熱水或火烤也無法使他暖和起來;到了發熱期,即使用冰水也不能使他感到涼快,這些都是有餘不足的例子。這種時候,即使高明的醫生也無法阻止,必須等到症狀自行減輕後,才能進行針灸治療。這是什麼原因?

岐伯回答:古典醫書說,不能針灸正在劇烈發作的熱症,不能針灸脈搏混亂不清的病症,也不能針灸汗液淋漓的病症,因為這些症狀都是病情逆反,還不能治療。

夫瘧之始發也,陽氣並於陰,當是之時,陽虛而陰盛,外無氣,故先寒慄也;陰氣逆極,則復出之陽,陽與陰並復於外,則陰虛而陽實,故先熱而渴。夫瘧氣者,並於陽則陽勝,並於陰則陰勝,陰勝則寒,陽勝則熱。瘧者,風寒之氣不常也,病極則復。至病之發也,如火之熱,如風雨之不可當也。

白話文:

瘧疾一開始發作的時候,陽氣和陰氣同時聚集在身體。此時陽氣虛弱,陰氣旺盛;外在沒有陽氣,所以才會先出現寒顫。當陰氣達到頂點,陽氣就會重新外出,陽氣和陰氣一起在體外作用,於是陰氣虛弱而陽氣充足;所以才會先發燒和口渴。瘧疾的病氣,如果集中在陽氣上,陽氣就會旺盛;如果集中在陰氣上,陰氣就會旺盛。如果陰氣旺盛,則會感到寒冷;如果陽氣旺盛,則會發燒。瘧疾這種病,是因為風寒的病氣變化無常,病情最嚴重的時候又會緩解。一旦發病,就像火的熱力一樣猛烈,像風雨一樣難以抵擋。

故經曰方其盛時必毀,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謂也。夫瘧之未發也,陰未並陽,陽未並陰,因而調之,真氣得安,邪氣乃止,故工不能治其已發,為其氣逆也。

白話文:

所以經典上說:事物正興盛時必定會毀滅,因為盛極就會走向衰落。這就是所謂的盛極必衰。瘧疾未發作時,陰陽並未相互交戰,所以這時調養身體,就能讓正氣安穩,邪氣也就消失了。因此,醫師無法治療已經發作的瘧疾,因為這時氣機逆亂了。

古經言有餘瀉之,不足補之,以調其平,為一定之法也。若瘧之大寒大熱,亦有餘不足之類,而良工不能即用補瀉之法以治之。必須其氣自衰,乃刺之者,蓋經亦有言:無刺熇熇之熱、渾渾之脈、漉漉之汗。熇熇、渾渾、漉漉者,邪正相爭,陰陽相併,氣血騰沸,無論不可刺,藥亦不可服,服之遏其勢,或致元氣悶絕而死者有之,此不可不知也。

白話文:

古醫書上說,有餘的就要瀉掉,不足的就要補充,以此來調和身體,這是固定的法則。但是像瘧疾這樣的疾病,忽冷忽熱,也是一種有餘不足的情況,但好的醫師不能馬上用補瀉的方法來治療。必須等到邪氣自己衰退,才能進行針灸。因為古醫書也有提到:很熱的熱病、渾濁的脈象、大汗淋漓的情況下,都不能針灸。很熱、渾濁、大汗這些情況,是邪氣和正氣在相爭,陰陽在相併,氣血在沸騰,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能針灸,藥物也不能服,服藥反而會阻礙熱勢散發,可能導致氣血鬱結而死亡。這一點一定要知道。

故瘧病者,陰陽之氣相角相併,互相勝負,陽並於陰,則陰勝而寒,陰並於陽,則陽勝而熱。當其發也,如火性風雨之急驟不可當,故經言方其盛時而治之,必毀其元氣,因其病氣衰而調之,事必大昌。調之得時,真氣安而邪氣乃止,故良工不能治其已發之時,為其氣逆不可犯也。

白話文:

瘧疾是由於陰陽之氣相互角力、爭勝而引起的。陽氣勝過陰氣,則陰氣虛弱而發寒;陰氣勝過陽氣,則陽氣虛弱而發熱。當瘧疾發作時,就像疾風暴雨般來勢洶洶,無法阻擋。因此,經書中提到,在瘧疾最盛時治療,必定會損害元氣;等待疾病勢衰時再調理,才能取得顯著效果。調理時機恰到好處,真氣安穩,邪氣就會消退。所以,高明的醫生不能在瘧疾發作時治療,因為此時患者的氣息逆亂,不可觸犯。

帝曰:攻之奈何?早晏何如?岐伯曰:瘧之且發也,陰陽之且移也,必從四末始也。陽已傷,陰從之,故先其時堅束其處,令邪氣不得入,陰氣不得出,審候見之,在孫絡盛堅而血者,皆取之,此真往而未得並者也。

白話文:

黃帝問:如何治療瘧疾?早晚該如何做?

岐伯答:瘧疾發作時,是陰陽交替的時刻,必定從四肢末梢開始。陽氣已經受傷,陰氣緊隨其後,所以要在那之前,把發病的地方綁緊,防止邪氣進入,也防止陰氣外出。仔細觀察,發現手掌背部血管處有明顯突起且帶有瘀血的,都可以治療,這些都是邪氣即將到達但還沒深入的徵兆。

當其發時不可治,則治之必有其時矣。蓋瘧邪混於血氣之中,隨經絡流行,以致營衛陰陽不和,邪與衛氣相遇,則邪正互爭而病發。夫十二經陰陽之氣流行,交接於四肢之末,其邪將發,必使陰陽移易而擾亂,故瘧發時,從四末陰陽交接之處起,而指尖先冷。陽氣既傷,陰必從之而傷,故當先其發時,邪氣未動,堅束四末指尖,使陰陽氣不移易,而邪氣止於一處,不得出入陰陽以擾血氣。

白話文:

當瘧疾發作時不能治療,那麼治療就一定要選對時機。這是因為瘧疾的邪氣混雜在氣血之中,沿著經絡運行,導致營衛陰陽失調。邪氣與衛氣相遇,邪正互爭就會發病。人體十二經脈的陰陽之氣運行,交匯於四肢末端。瘧疾將要發作時,必然會使陰陽移位混亂。因此,瘧疾發作時,從四肢末端陰陽交匯處開始,首先指尖發冷。陽氣受損後,陰氣必隨之受損,所以要在瘧疾發作前,邪氣尚未活動時,緊緊束縛四肢指尖,讓陰陽之氣不移位,邪氣停留在一處,無法出入陰陽擾亂氣血。

然後審其孫絡之脈盛而且堅,有血色現者,邪氣之所在也,用針取之以去邪,則真氣往歸本位,而未得與邪相併,則病不發也。

白話文:

檢查他的孫絡(指分佈在膝以下的經絡),如果脈搏充盛而且堅硬,還有血色顯現,說明邪氣在此。此時用針刺取以祛除邪氣,真氣就會歸於本位,未與邪氣相併,這樣病情就不會發作。

帝曰:瘧不發,其應何如?岐伯曰:瘧氣者,必更盛更虛,當氣之所在也,病在陽,則熱而脈躁;在陰,則寒而脈靜。極則陰陽俱衰,衛氣相離,故病乃休;衛氣集,則復病也。

白話文:

皇帝問:瘧疾不發作時,會有什麼徵象?

岐伯答:瘧疾是由於邪氣侵襲人體,會進一步加重或減輕人體陽氣或陰氣的盛衰。邪氣在陽位,就會發熱而脈搏跳動;在陰位,就會發冷而脈搏細弱。

當邪氣達到極盛或極衰時,人體的陰陽二氣都會衰竭,衛氣也會散開,因此瘧疾就會暫時不發作。等到衛氣再次聚集起來,瘧疾就會再次發作。

人身陰陽二氣,本來交通而和平,瘧邪居之,使有偏亢,邪在陽,則陽盛陰衰,則熱而脈躁;邪在陰,則陰盛陽衰,則寒而脈靜。邪氣出入陰陽,使陰陽互爭互並,擾亂之極,則邪正之氣俱衰,衛氣與邪相離,其病乃休;衛氣集,則病復作也。

白話文:

人體內的陰陽二氣原本和諧共處,但瘧疾侵襲後會造成失衡。

如果瘧邪在陽氣中,就會導致陽氣過剩、陰氣不足,出現發熱、脈搏跳動快的症狀。

如果瘧邪在陰氣中,就會導致陰氣過剩、陽氣不足,出現發冷、脈搏微弱的症狀。

瘧邪會在陰陽之間進出,使陰陽相互爭奪、混合,導致身體極度紊亂。當正氣和邪氣都耗盡時,衛氣(人體抵禦外邪的護衛能量)才會離開邪氣,病情暫時緩解。但衛氣一旦重新聚集,病情就會復發。

3. 三陰瘧

帝曰:時有間二日,或至數日發,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岐伯曰:其間日者,邪氣與衛氣客於六腑,而有時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數日乃作也。瘧者,陰陽更勝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

白話文:

皇帝問:瘧疾有時相隔兩天發作,或延後好幾天才發作,有時會口渴,有時不會,是什麼原因呢?

岐伯答:隔天的瘧疾,是由於邪氣和衛氣客居於六腑,有時彼此錯失,無法相會,所以要休息幾天後才會發作。瘧疾是陰陽交替勝出的結果,強度有所不同,所以有時會口渴,有時不會。

瘧邪在陰則靜,遇陽則動。腑居身中陰分,邪客於腑,與衛陽有時相失而不遇,故間二日或數日一發,名為三陰瘧也。蓋衛氣行於陽,其氣旺,行於陰,其氣衰,不能衝動邪氣,邪氣蓄積數日,與元氣俱旺,則病發。故邪在陽分則淺而從汗泄,為易愈;邪在陰分則深,為難愈也。

白話文:

瘧疾病邪在陰分時安靜,遇上陽氣後就會活動。人體腑藏位於陰分,病邪侵犯腑臟,有時與衛陽氣不相見,因此每隔二天或幾天發作一次,稱為三陰瘧。

這是因為衛氣在陽分運行時旺盛,行於陰分時衰弱,無法驅散病邪。病邪累積數日,與元氣都旺盛時,就會發病。所以,病邪在陽分時較淺,容易從汗液中排出,比較容易痊癒;病邪在陰分時較深,較難痊癒。

邪乘陽則熱,熱甚則渴,不甚亦不渴;邪乘陰,不熱而不渴;或乘陽而挾濕邪,雖熱亦多不渴,或口燥而不欲飲者,濕遏陽氣,津液不升也。

白話文:

邪氣侵犯陽氣,就會發熱;熱得厲害就會口渴,不厲害就不渴;邪氣侵犯陰氣,不發熱就不會口渴;有時邪氣侵犯陽氣,同時夾雜濕邪,雖然發熱,但很多人也不會口渴;或者是口乾而不想喝水,這是因為濕邪阻礙了陽氣的升發,津液無法上升的緣故。

4. 四時瘧

帝曰:論言夏傷於暑,秋必病瘧。今瘧不必應者,何也?岐伯曰:此應四時者也。其病異形者,反四時也。其以秋病者寒甚,以冬病者寒不甚,以春病者惡風,以夏病者多汗。

白話文:

黃帝說:「傳說夏天受暑傷,秋天就會得瘧疾。現在瘧疾不一定在秋天發作,這是為什麼呢?」

岐伯說:「這是與四季相應的。它的發病形式不同,與四季相反。秋天發病的是因為寒氣太盛;冬天發病的寒氣不那麼盛;春天發病的是因為怕風;夏天發病的是因為多汗。」

瘧有不必定發於秋,與論言不相應者,蓋四時之氣,皆能成瘧也。如春風、夏暑、秋涼、冬寒,四時之氣也。其病有異形者,與四時之氣相反也。如秋應涼而反熱,春應溫而反大寒,此其氣異,而病亦異,乃變成瘧也。然春為風木主令,其發瘧也,則必惡風;夏令陽氣發泄,其病瘧也,則必多汗。

白話文:

瘧疾不一定要在秋天發作,這與傳統說法不一致。因為四季之氣都能導致瘧疾。

比如說:春天的風、夏天的暑熱、秋天的涼爽、冬天的寒冷,都是四季之氣。如果這些氣候發生異常,與四季之氣相反,就會導致瘧疾。比如:秋天本應涼爽卻反熱,春天本應溫暖卻反寒,這都是氣候異常,導致疾病也有所不同,演變成瘧疾。

此外,春天的風木主令,如果發作瘧疾,一定會怕風。夏天的陽氣發泄,如果發作瘧疾,一定會多汗。

此其病形雖異,而氣之升降浮沉,仍有次序可驗。以瘧者由伏邪所發,夏令發泄,感邪不覺,至秋外寒驟加,而內邪不容,則必病發,故論言之也。其三時之氣不反,則感邪即病,少有成瘧者,故論獨舉夏傷暑,秋病瘧也。其三時之氣不反而有伏邪者,如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等,已另有明文矣。

白話文:

雖然這些疾病的症狀各不相同,但氣的升降浮沉仍然有跡可循。以瘧疾為例,是由潛伏的邪氣引發,夏季發作時,人體感染邪氣而未察覺,到了秋季,外寒驟增,體內的邪氣不能容忍,便會發病,所以《內經》中才這樣論述。如果三時的氣候沒有逆轉,那麼感染邪氣後就會立即發病,很少會演變成瘧疾,因此《內經》中獨獨提到了夏季感受暑邪,秋季發作瘧疾的情形。如果三時的氣候沒有逆轉,但有潛伏的邪氣,例如冬季感受寒邪,春季必定發作溫病等,這在其他經文中已經有明確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