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靈素節注類編》~ 卷六 (6)

回本書目錄

卷六 (6)

1. 眾痹周痹

《靈樞·周痹篇》帝曰:周痹之在身也,上下移徙隨脈,其上下左右相應,間不容空,願聞此痛,在血脈之中耶?將分肉之間乎?何以致是?其痛之移也,間不及下針,其慉痛之時,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何道使然?願聞其故。岐伯曰:此眾痹也,非周痹也。帝曰:願聞眾痹。

白話文:

黃帝問:周痹在身體上時,會上下移動,跟隨著經脈,這上下左右之間相互影響,沒有空隙。我想請問,這種疼痛是在血脈裡面,還是肌肉之間呢?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它的疼痛移動得很快,連針灸都來不及下,疼痛劇烈的時候,還沒來得及治療,疼痛就已經停止了。是什麼道理導致這樣的現象?我想知道其中的原因。

岐伯回答:這是眾痹,而不是周痹。

黃帝說:請說明眾痹。

岐伯曰:此各在其處,各發更止,更居更起,以右應左,以左應右,非能周也,更發更休也。刺此者,痛雖已止,必刺其處,勿令復起。

白話文:

岐伯說:這些病痛都有它們固定的部位,會交替出現,交替停止,交替發作,交替消失,以右側的病痛影響左側,左側的病痛影響右側,並不能夠同時發作,而是交替出現和休息。針灸治療這些病痛,即使疼痛已經停止了,也一定要針灸這些部位,不要讓疼痛再次發作。

按此言忽痛忽止,上下移徙者,以其邪各在一處,此痛彼止,彼痛此止,或各痛各止,互起互伏,痹處眾多,故名眾痹。因邪依脈路,而脈中氣血流行不住,故邪動靜不常,動則痛,靜則止,而經脈左右相同,故痛必左右相應,而止在近脈之處,更發更休,非能周於一身,故不名周痹也。刺之者,其痛雖止,必刺其原痛之處以去邪,勿使復痛也。

白話文:

根據這段文字,所謂的「眾痹」,是指疼痛時斷時續,時而上時而下移動的痹證。這是因為邪氣分散在各個部位,導致此處疼痛時彼處停止,或彼此同時疼痛,交替出現,而且痹阻的部位很多,所以稱為「眾痹」。由於邪氣依附於脈絡,而脈絡中的氣血運行不息,所以邪氣運動不定,動則出現疼痛,靜則疼痛停止。而且經脈左右對稱,所以疼痛必定左右相對應,疼痛停止則在相鄰的經脈部位,時而發作時而停止,不會遍佈全身,因此並不稱為「周痹」。治療的方法是針刺,但是即使疼痛停止,也必須刺在最初疼痛的部位以驅除邪氣,防止再次疼痛發作。

帝曰:周痹何如?岐伯曰:周痹者,在於血脈之中,隨脈以上,隨脈以下,不能左右,各當其所。帝曰:刺之奈何?岐伯曰:痛從上下者,先刺其下以過之,後刺其上以脫之;痛從下上者,先刺其上以過之,後刺其下以脫之。

白話文:

皇帝問:周痹是什麼病?

岐伯答:周痹是一種發生在血脈中的疾病,它沿著脈絡向上、下發展,無法向左右移動,只能在特定的部位停留。

皇帝問:如何治療周痹?

岐伯答:如果疼痛從上下兩端發作,先針刺下端以疏通脈絡,再針刺上端以解除疼痛;如果疼痛從下向上發作,先針刺上端以疏通脈絡,再針刺下端以解除疼痛。

此言邪在血脈之中,十二經脈行於周身,故名周痹。其痛上下行走,不能左右者,邪隨陰陽升降之氣而行,故與眾痹不同。痛從上下者,其痹在上,故先刺下以泄其標,再刺其上以脫其本;痛從下上者,其痹在下,故先刺上以泄其標,再刺其下以脫其本。若眾痹,邪依脈外,脈外氣寬,其邪與脈或近或遠,近脈則動而痛,遠脈則靜而止,以其氣寬,故動則必依脈路,左右相應也。

白話文:

這句話說的是邪氣在血脈之中,十二經脈遍佈全身,所以叫周痹。它的疼痛上下遊走,不能左右移動,這是因為邪氣隨著陰陽氣血的升降而運行,所以與其他痹證不同。疼痛從上到下,是因為痹證在上,所以先針刺下面來疏通表面證狀,再針刺上面來拔除根源;疼痛從下到上,是因為痹證在下,所以先針刺上面來疏通表面證狀,再針刺下面來拔除根源。如果是其他痹證,邪氣依附在經脈之外,經脈之外的氣很寬裕,邪氣與經脈有時近有時遠,靠近經脈時就會動而疼痛,遠離經脈時就會靜而止痛,因為氣很寬裕,所以邪氣一動必定會隨著經脈的路線,左右相應。

帝曰:此痛安生?岐伯曰:風寒濕氣,客於外分肉之間,迫切而為沫,沫得寒則聚,聚則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則痛,痛則神歸之,神歸之則熱,熱則痛解,痛解則厥,厥則他痹發,發則如是。此內不在臟,而外未發於皮,獨居分肉之間,真氣不能周,故名曰周痹。

白話文:

皇帝問:這種疼痛是怎麼產生的?岐伯回答:風寒濕氣入侵人體,滯留在肌肉和皮層之間,會凝聚成水泡狀的液體。在寒冷環境中,這些液體就會聚集起來,壓迫肌肉和皮層,導致疼痛。疼痛會引起神氣迴流,神氣迴流又會產生熱量,熱量散發後疼痛就會減緩。疼痛減緩後,身體會出現瘀血和腫脹,隨後其他部位也會出現類似症狀。這種疼痛既不在內臟,也不表現在皮膚上,只是存在於肌肉和皮層之間,正氣無法疏通,因此稱為「周痹」。

上文言邪在血脈之中,血脈本居分肉之間,分肉即衛氣所周行者。風寒濕邪,必先傷衛,久則侵營,而入血脈。當其由淺入深,而與衛氣迫切而為沫,沫得寒而凝聚,則排分肉而分裂作痛,痛則心神注之,心之所之,氣亦至焉,故陽氣隨心而至痛處則熱,熱則寒散痛解,解則氣厥而不通和,不通和,故他處之痹又發,發則又如是而痛也。

白話文:

古人認為,邪氣會進入血脈之中。血脈本來位於肌肉之間,而肌肉是衛氣運行的範圍。風、寒、濕等邪氣,必然會先損傷衛氣,時間久了就會侵犯營氣,然後進入血脈。當邪氣由淺入深時,就會與衛氣緊密接觸並形成沫狀物。沫狀物受寒凝結成塊,就會擠開肌肉而導致疼痛。疼痛時,心神會集中在疼痛部位,心神所到之處,氣血也會到達。所以,陽氣會隨著心神而到達疼痛部位,導致發熱。發熱後,寒邪就會散去,疼痛也會解除。疼痛解除後,氣血就會凝滯不通。不通暢的話,其他部位的痹證就會再次發作。發作時,又會像這樣出現疼痛。

經脈內通於臟,而邪則痹聚營衛,未入內臟,其營衛在分肉間,故外不及於皮,因是真元之氣不得行於周身,內外皆為邪痹肌肉之故,而名周痹。若以邪在血脈,而經脈周於一身,其義亦當名周痹也。至於一處痛解,而他處痹痛又發,其義理與眾痹同。眾痹邪痹衛分而近於脈,此則邪痹肌肉間而入血脈,故其痛發,隨脈上下,而與眾痹之左右相應者不同也。

白話文:

經絡從內部連接著臟腑,邪氣會聚集在運行人體、保護身體的氣血中,尚未進入內臟。這些氣血在肌肉之間,所以外部不會影響到皮膚。因此,正氣無法在全身運行,內外都是邪氣阻滯了肌肉的原因,這就是周痹的病名由來。如果邪氣在血脈中,而經脈遍佈全身,這樣也可以稱作周痹。至於一處疼痛緩解,而其他地方又開始疼痛,其道理與一般的痺症相同。一般痺症是邪氣阻滯氣血在肌肉中,靠近經脈。而周痹的邪氣則阻滯了肌肉,進入血脈,所以發作疼痛時,會隨著經脈上下移動,這與一般痺症的左右移動不同。

2. 諸痛證

《素問·舉痛論》帝曰:願聞人之五臟卒痛,何氣使然?岐伯曰: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帝曰:其痛各不同形,別之奈何?岐伯曰: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踡,縮踡則脈絀急,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得炅則痛立止,因重中於寒,則痛久矣;寒氣客於經脈之中,與炅氣相薄則脈滿,滿則痛而不可按也,寒氣稽留,炅氣從上,則脈充大而血氣亂,故痛甚不可按也;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按之則血氣散,故按之痛止;寒氣客於挾脊之脈,則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無益也;寒氣客於衝脈,衝脈起於關元,隨腹直上,寒氣客則脈不通,脈不通則氣因之,故喘動應手矣;寒氣客於背俞之脈,則血脈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寒氣客於厥陰之脈,厥陰之脈者,絡陰器,繫於肝,寒氣客於脈中,則血泣脈急,故脅肋與少腹相引痛矣;厥氣客於陰股,寒氣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陰股;寒氣客於小腸膜原之間,絡血之中,血泣不得注於大經,血氣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積矣;寒氣客於五臟,厥逆上泄,陰氣竭,陽氣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氣復反則生矣;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寒氣客於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後泄腹痛矣,熱氣留於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堅幹不得出,故痛而閉不通矣。

白話文:

皇帝問: 我想知道人體五臟突然疼痛,是由於什麼原因引起的?

岐伯答: 經脈氣血運行不息,循環往復。寒氣入侵經脈,阻滯氣血運行,造成氣血瘀滯,無法正常流動。寒氣滯留於經脈之外,導致氣血不足;寒氣滯留於經脈之中,導致氣血不通暢,所以會突然疼痛。

皇帝問: 疼痛的表現各有不同,如何區分?

岐伯答: 寒氣滯留於經脈之外,經脈受寒而收縮,收縮過度會導致氣血急迫,急迫的氣血會牽拉細小經絡,因此突然疼痛。如果受到熱氣,疼痛會立即緩解。若寒氣過重,疼痛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寒氣滯留於經脈之中,與熱氣相交會導致經脈充盈。經脈充盈會疼痛,且疼痛不能按壓。寒氣停滯,熱氣從上而下,經脈會充盈腫大,氣血混亂,導致疼痛劇烈,無法按壓。

寒氣滯留於腸胃之間,膜原下方,氣血不得散發,細小經絡急迫牽拉,因此疼痛。按壓時氣血散開,故疼痛緩解。

寒氣滯留於挾脊之脈,按壓較深部位無法觸及,故按壓無效。

寒氣滯留於衝脈,衝脈起於關元,貫穿腹部向上。寒氣滯留,經脈不通,氣血受阻,因此會喘動,手按即知。

寒氣滯留於背俞之脈,則氣血瘀滯,氣血瘀滯則氣血不足,氣血不足則疼痛。其俞穴與心相通,故相互牽引而疼痛。按壓時,熱氣到達疼痛部位,疼痛會緩解。

寒氣滯留於厥陰之脈,厥陰之脈連接陰器,與肝臟相連。寒氣滯留在經脈之中,則氣血瘀滯,經脈急促,因此肋部與少腹部相互牽引而疼痛。

寒氣滯留於陰股,寒氣上行至少腹,氣血瘀滯,下部相互牽引,因此腹痛牽引至陰股。

寒氣滯留於小腸膜原之間,阻滯氣血,氣血瘀滯無法注入大經脈,氣血停滯無法運行,因此逐漸形成積聚。

寒氣滯留於五臟,氣血逆行上泄,陰氣耗竭,陽氣未入,因此突然疼痛致死,不知人事。若氣血恢復,則可生還。

寒氣滯留於腸胃,氣血逆行上出,因此疼痛並嘔吐。

寒氣滯留於大腸,小腸無法聚集氣血,故後泄腹痛。熱氣停滯於小腸,小腸發熱,口渴發熱,腸道乾結不通,故疼痛而閉塞不通。

營行脈中,衛行脈外,脈外者,衛分絡脈也,氣血周流,循環不已,若寒氣客之,寒性凝斂,經脈稽遲,不能循度而行。寒氣客於脈外則血少者,以乏陽氣生化也;寒氣客於脈中,則營氣閉塞不通,故卒然而痛。

白話文:

血液在血管中運行,而衛氣在血管外運行。血管外運行的是衛氣絡脈。氣血在全身循環不息,如果受到寒氣侵襲,寒邪具有收斂凝滯的性質,會讓經脈運行遲緩,無法正常運行。寒氣侵襲血管外,血液較少的人,是因為陽氣不足所致;寒氣侵襲血管內,營氣閉塞不通,所以會突然發生疼痛。

其客於脈外,則脈縮踡而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得炅,則寒散而痛立止,若重中於寒,則痛久難止矣;寒氣客於經脈之中,與陽氣相迫,則脈中血瘀而脹滿,故痛不可按,因其寒氣稽留,陽氣從上而行,致脈充大而血氣亂,故痛甚不可按也;寒氣客於腸胃膜原之下,此不在經脈,故按之血氣散而痛止也;寒氣客於挾脊之脈,比營衛深,故按之不能及,而痛無增減也;衝脈之氣,自少腹上行至胸,寒氣客之,則氣閉脈不通,故按之喘動應手也;寒氣客於背俞之脈,血脈澀而血虛,其俞注於心,故與心相引而痛,背俞亦同絡脈,故按之熱氣至而痛止也;厥陰經脈行於脅肋少腹,寒氣客之,血澀脈急,故脅肋引少腹而痛也;寒氣客於陰股,上及少腹而血澀,故腹痛引陰股也;寒氣客於小腸膜原之間,絡血澀而不得注於大經,稽留而成積,其痛不言可知矣;寒氣客於五臟,臟氣厥逆上泄而陰氣竭,則陽不得入陰而通和,故卒然痛死不知人,厥氣反順而陰陽和,則復生;寒氣客於腸胃,而腑中濁壅,其氣厥逆上衝,故痛而嘔也;寒氣客於小腸,小腸為受盛之官,不得聚水穀而輸化,故後泄而腹痛矣。

白話文:

如果寒氣入侵到經脈外,就會導致脈象縮緊、蜷曲、急促,進而引發小絡經脈的疼痛,所以會突然感到疼痛。如果用熱敷的方式治療,寒氣就會散去,疼痛立刻就會停止。如果寒氣深入體內,則疼痛會持續很長時間難以消除。

寒氣如果停留在經脈中,會與陽氣互相抵抗,導致經脈中的血液瘀積、脹滿,所以按壓會感到疼痛。因為寒氣停滯,陽氣從上面往下運行,導致脈象充盈且血氣紊亂,所以疼痛加劇,按壓也無法緩解。

寒氣如果停留在腸胃膜原下方,不在經脈範圍內,所以按壓時,血氣會散開,疼痛就會停止。

寒氣如果停留在背部脊柱旁的經脈,比營衛經脈更深,所以按壓無法觸及,疼痛也無增減。

衝脈的氣息,從小腹往上行至胸部,寒氣入侵,就會導致氣機閉塞、經脈不通,所以按壓時會出現喘息、震動的反應。

寒氣如果停留在背俞穴的經脈,血脈會變得澀滯,血液也會不足,而背俞穴與心經相連,所以會引起心痛,同時背俞穴也與絡脈相連,所以按壓時會感到熱氣到達,疼痛就會消除。

厥陰經脈經過脅肋、少腹等部位,寒氣入侵,就會導致血脈澀滯、脈象急促,所以會出現脅肋疼痛,並牽連到少腹。

寒氣如果停留在陰股部位,往上影響到少腹,血脈也會變得澀滯,所以會出現腹痛,並牽連到陰股。

寒氣如果停留在小腸膜原之間,絡脈血液澀滯,無法流入大經脈,會停滯形成積聚,疼痛的程度可想而知。

寒氣如果入侵五臟,臟腑之氣就會逆轉向上泄瀉,陰氣耗竭,陽氣就無法進入陰氣,相互調和,就會突然疼痛而昏迷不醒,甚至死亡。如果厥氣逆轉,陰陽和諧,就會恢復生機。

寒氣如果停留在腸胃,腸胃中就會積聚濁氣,濁氣逆轉向上衝擊,就會出現疼痛和嘔吐。

寒氣如果停留在小腸,小腸是受納水谷、轉化精微的器官,無法正常吸收水谷並進行轉化,就會出現腹瀉和腹痛。

以上皆為寒痛,惟熱留小腸而痛者,止一條,則有癉熱焦渴,其便堅幹不得出之證,因熱閉不通而痛者,當辨別也。

帝曰:捫而可得者奈何?岐伯曰:視其主病之脈,堅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捫而得也。

白話文:

上述都是寒邪導致的疼痛,只有因熱邪滯留小腸而導致的疼痛獨特。伴有發熱口渴,大便乾結不易通暢,因熱邪閉阻不通而引發的疼痛,需要仔細辨別。

此言針治之法也。如上所現證狀,知其病在何經何絡,即為主病之脈。視其脈,捫之堅而露血色,及脈陷下者,皆邪之所在,可捫而得,以法治之也。

白話文:

這是在討論針灸的療法。就像之前提到的症狀,知道了疾病發生在哪條經絡上,那條經絡就是導致疾病的主要脈絡。觀察這條經絡,用手按壓時,如果感覺堅硬且呈現血色,或是脈絡陷下去的,這些都是邪氣所在的地方,可以透過按壓來找出,再用相應的方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