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卷六 (5)
卷六 (5)
1. 肺痹心痹肝痹腎痹脾痹
凡痹之客五臟者:肺痹者,煩滿喘而嘔;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乾善噫,厥氣上則恐;肝痹者,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為引如懷;腎痹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脾痹者,四肢解墮,發咳嘔汁,上為大塞。
白話文:
凡是痹症侵犯五臟的症狀:
- **肺痹:**胸悶氣喘,噁心嘔吐。
- **心痹:**脈搏不通,心煩時心下有脹鼓感,突然氣喘,喉嚨乾燥多嘆氣,厥氣上逆時會害怕。
- **肝痹:**夜間睡覺容易驚醒,多飲多小便,肝氣上逆引發懷孕般的脹滿。
- **腎痹:**容易腹脹,臀部取代腳跟,脊柱取代頭部。
- **脾痹:**四肢無力下垂,咳嗽嘔吐水樣液體,導致胸中嚴重阻塞。
邪客於臟則病重,為難治矣。肺痹者,遏其心火而多煩,肺主氣而居胸,氣痹,故胸滿而喘,肺胃相連,故胃氣亦逆,則嘔也;心主血脈,痹則脈不通而煩,煩則氣動,故心下鼓,暴逆犯肺則喘,心火上灼則嗌乾,脘滯則善噫,陽上亢而下虛則厥,厥則傷腎而恐也;肝藏魂,氣痹而魂不安,故夜臥則驚,肝火鬱,故多飲,數小便者,肝木主疏泄也,肝陽本上升,痹不得達,故上引如有物在懷中也;三焦通主升降,而腎司下焦,腎氣痹而下焦不宣,則中上兩焦皆不通利,故善脹也,督脈通腎,腎痹而督脈陽氣不通,蹺維之脈皆不用,而兩足不舉,以尻代踵,尻音考,平聲,尾骨也,督傷則天柱骨痿,頭垂背曲,故脊以代頭也;脾主四肢,氣痹不得充於四肢,故懈墮無力,脾為肺母,母病必及於子而發咳,有痰名嗽,無痰有聲名咳也,脾不運,不能為胃行其津液,而汁上泛,則嘔出,濁壅不降,上焦大塞也。病至如此,不可治矣,故下文言入臟者死。
白話文:
邪氣入侵臟腑,病情就會加重,難以治療。
肺部受阻阻礙,會壓制心臟的火氣,導致煩躁。肺部負責氣體,位於胸腔,氣體受阻,就會胸悶氣喘。肺部與胃部相連,所以胃氣也會逆流,導致嘔吐。
心臟負責血脈,受阻則脈絡不通,導致煩躁。煩躁會帶動氣息,導致心下部位鼓脹。病氣急劇逆轉侵犯肺部,會引起氣喘。心臟火氣向上灼燒,會導致咽喉乾燥。胸腹氣滯,容易打嗝。陽氣向上亢盛,下焦虛弱,會導致暈厥。暈厥會傷及腎臟,導致恐懼。
肝臟藏有魂魄,氣息受阻,魂魄不安,所以夜間睡覺會驚醒。肝火鬱結,會導致口渴,小便頻繁,這是因為肝木負責疏泄。肝陽本來向上升發,受阻不能通暢,所以向上牽引,好像胸口懷揣著什麼東西。
三焦主管升降,而腎臟主管下焦。腎氣受阻,下焦不暢,導致中焦和上焦也不通暢,所以容易腹脹。督脈與腎臟相通,腎臟受阻,督脈中的陽氣不通,蹺脈和維脈都不能運作,導致雙腿不能抬起,只能用臀部代替腳後跟走路。腎臟受傷,天柱骨會萎縮,頭部下垂,背部彎曲,所以只能用脊椎代替頭部。
脾臟主管四肢,氣息受阻,無法充盈四肢,所以四肢懈怠無力。脾臟是肺臟的母親,母親生病,必然會波及兒子,引發咳嗽。有痰的咳嗽稱為嗽,沒有痰但有聲音的咳嗽稱為咳。脾臟運作不正常,不能幫助胃部運送津液,導致津液上泛,引起嘔吐。濁氣壅塞無法下降,導致上焦嚴重堵塞。
病情發展到這種程度,已經無法治療,所以下文說「深入臟腑則死亡」。
2. 腸痹胞痹
腸痹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
白話文:
大腸祕結的人:
- 大便次數多但排不出來
- 腹部脹氣,氣喘吁吁
- 間接性出現腹瀉或大便溏稀
膀胱祕而不通的人:
- 下腹部和膀胱隱隱作痛
- 按壓時內部疼痛,就像澆了熱水一樣
- 小便困難,尿液量少
- 鼻涕清稀
胃中水穀下行,由小腸變化分清濁,清滲膀胱,濁傳大腸,邪痹於腸,傳化失職,津液不輸,口舌乾燥而數飲,下既不化,水蓄於中不得出,與中氣格爭而喘息,爭久則水暴瀉而發飧泄,飧泄者,水穀不化,皆由腸痹之故也。胞即胞脈,連繫膀胱,胞痹氣壅,故於少腹按之內痛,以其陽郁化熱,故如湯沃,而澀於小便,水液不得下泄,反被熱蒸上行,而為清涕也。
白話文:
食物在胃中下行後,在小腸中轉化,分成清淨和濁重的部分。清淨的液體滲入膀胱,濁重的液體傳送到大腸。如果大腸出了問題,傳化功能失調,津液無法輸布,就會導致口舌乾燥,經常口渴。同時,食物在下方沒有被消化,水液堆積在體內無法排出,與中氣發生衝突,導致喘息。衝突時間長了,就會導致水突然瀉出,引起腹瀉。腹瀉是因為水穀沒有消化,都是因為大腸出了問題。膀胱與子宮有聯繫,如果膀胱出了問題,氣血瘀滯,就會感到小腹內部疼痛。由於陽氣鬱結化熱,所以感覺小腹像被熱水澆過一樣,同時大小便不通暢,水液無法下行,反而被熱氣蒸發上行,導致流清涕。
3. 五臟證
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淫氣喘息,痹聚在肺;淫氣憂思,痹聚在心;淫氣遺溺,痹聚在腎;淫氣乏竭,痹聚在肝;淫氣肌絕,痹聚在脾。諸痹不已,亦益內也。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也。
白話文:
陰氣:若保持安靜,精神就能收藏內斂;若躁動不安,精神就會耗散。
飲食過度:會損傷腸胃。
各種「淫氣」:
- 喘息:淫氣積聚在肺部。
- 憂思:淫氣積聚在心臟。
- 遺溺:淫氣積聚在腎臟。
- 乏竭:淫氣積聚在肝臟。
- 肌絕:淫氣積聚在脾臟。
各種「淫氣」積聚造成的「痹證」:
- 如果是各種「淫氣」積聚造成的,則疾病難以根除,常會反覆發作。
- 但如果主要是風氣導致的,則病情相對容易控制。
此言陰氣謂臟氣,臟為陰也,以表情欲躁擾乃傷臟,飲食不節則傷腑,因不同而同為內傷本元,因此外邪得以聚而成痹也。夫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故陰氣靜,則精神藏,若躁擾,則消耗而亡矣。飲食本以滋養,如不節而倍多,則反傷腸胃。凡偏駁不純者,皆名淫氣,傷寒本元,本元傷則淫氣聚,而正氣痹矣。
白話文:
這句話說陰氣指的是臟腑之氣,臟腑是陰性質的,如果情緒焦躁不安,就會損傷臟腑,飲食不規律就會損傷腑臟,雖然原因不同,但都屬於內部損傷元氣,導致外邪得以聚集形成痹證。陰氣平和,陽氣內斂,精神才能安寧,所以陰氣安靜,精神才能藏住;如果焦躁不安,精神就會消耗殆盡。飲食原本是為了滋養身體,但如果過量,反而會損傷腸胃。凡是不純正偏頗的氣,都稱為淫邪之氣,會損傷元氣,元氣受損,淫邪之氣就會聚集,而正氣就會被堵塞。
故如淫氣而喘息者,知其痹聚在肺也;淫氣而憂思難釋者,知其痹聚在心也;淫氣而遺溺者,知其痹聚在腎也;淫氣而乏竭無力者,知其痹聚在肝也;淫氣而肌絕者,知其痹聚在脾也。肌絕謂無陽氣煦和,不知痛癢也。諸痹不已,則內傷本元益甚也。如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其病易已;若寒濕陰邪,則凝滯難愈也。
白話文:
如果出現喘息,知道痹證積聚在肺部;如果憂鬱難解,知道痹證積聚在心臟;如果小便失禁,知道痹證積聚在腎臟;如果力竭無力,知道痹證積聚在肝臟;如果肌肉感覺麻木,知道痹證積聚在脾臟。肌肉感覺麻木是指陽氣不足,無法溫暖身體,感覺不到疼痛或癢感。各種痹證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進一步損傷身體的元氣。如果風邪盛行,則為行痹,這種病症容易痊癒;如果寒濕陰邪所致,則會凝滯難愈。
帝曰:痹,其時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其入臟者死,其留連筋骨者疼久,其留皮膚間者易已。
此言邪痹淺深不同,而愈有難易,其邪入臟,則本元氣竭而死。
白話文:
皇帝問:痹症,有的人會因它而死,有的人會痛很久,有的人卻很容易就好,這是什麼原因呢?岐伯回答:痹症侵入臟腑會導致死亡,停留筋骨會導致長久的疼痛,停留皮膚間則容易好。
4. 六腑證
帝曰:其客於六腑者,何也?岐伯曰:此亦其食飲居處,為其病本也。六腑亦各有俞,風寒濕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
白話文:
黃帝問:客居於六腑中的病邪,是什麼呢?
岐伯答:這些病邪,也是因為飲食、居住環境而引起的,是疾病的根本。六腑各有俞穴,如果風寒濕氣侵襲到這些俞穴,飲食物品就會通過俞穴進入體內,分別寄居在它們所對應的腑中。
此言外邪由內邪引之深入者,故其食飲居處為之病本也。六腑各有俞,邪中於俞,而內傷應之,邪即乘虛入舍於腑而成痹也。
白話文:
這句話說的是,外邪侵襲是因為內部虛弱導致的,所以飲食和居住環境是致病的根本原因。六腑都有自己的俞穴,邪氣侵襲俞穴,內傷就會相應發生,邪氣便趁機侵入並寄居在腑中,形成痹症。
5. 諸痹
帝曰:營衛之氣,亦令人痹乎?岐伯曰:營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故循脈上下,貫五臟,絡六腑也;衛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盲膜,散於胸腹。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濕氣合,故不為痹。
白話文:
黃帝說:營衛之氣,也會引起痹症嗎?
岐伯回答:營氣是水穀精氣,在五臟和調,分佈在六腑,才能進入脈中。所以營氣沿著脈絡上下流動,貫穿五臟,絡於六腑。衛氣是水穀的粗濁之氣,它的氣性猛烈、迅疾、滑利,不能進入脈中。所以衛氣沿著皮膚之中、肌肉之間,燻於盲膜,散佈於胸腹。逆著衛氣的運行會生病,順著衛氣的運行就能康復。營衛之氣不會和風寒濕的邪氣相合,所以不會引起痹症。
上言邪舍於合而成痹,又云由俞入舍於腑,故帝又問營衛受邪,亦能成痹否。然營者,水穀之精氣,所謂清者為營是也,其氣純粹氤氳,故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如甘瀾之優遊浸灌,而後入於脈,故曰營行脈中,即循脈上下,而貫臟絡腑也;衛者,水穀之悍氣,所謂濁者為衛是也,其氣慓疾滑利,則不能入於脈,故曰衛行脈外,即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盲膜,散於胸腹,此營衛之氣,同源異流者也。如感邪而逆其氣則病,順其氣之流行則愈。
白話文:
前面提到邪氣停留在關節處形成痺症,又說邪氣從俞穴進入內臟會成痺症。因此,皇帝又問,營氣和衛氣受到邪氣影響,是否也會導致痺症?
營氣是水穀中的精氣,稱為清氣。營氣純淨和諧,調和五臟,分佈六腑,就像甘甜的浪花浸潤一樣,之後進入脈絡。因此,我們說營氣行於脈中,也就是沿著脈絡上下運行,貫通臟腑。
衛氣是水穀中的濁氣。衛氣性質急促、滑利,不能進入脈絡。因此,我們說衛氣行於脈外,也就是沿著皮膚和肌肉之間運行,燻蒸盲膜,散佈胸腹。營氣和衛氣同源但性質不同,就像河流和湖泊一樣。如果受到邪氣影響而逆其運行,就會生病;如果順應氣的運行,就會好轉。
不與風寒濕氣相合,故不為痹也。大抵營衛之氣,周流內外,倘遇邪阻,即有寒熱頭痛等病發現。其成痹者,以風寒濕氣錯雜之邪,表發未透,留滯於合、於俞,著而成痹,由淺入深,如上所明者是也。
白話文:
如果身體內部沒有風寒濕氣相互作用,就不會產生痹病。一般來說,營氣和衛氣會在身體內外循環。如果遇到邪氣阻礙,就會出現寒熱、頭痛等症狀。而痹病的形成,是因為風寒濕氣等邪氣交錯,在表層發病後未完全透發出來,而是滯留在關節或俞穴,逐漸加重而成痹。這種痹病是從淺層逐漸進入深層的,正如上面所說明的那樣。
帝曰: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濕,其故何也?岐伯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營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痛,皮膚不營,故為不仁;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故為痹熱;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濕甚也,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白話文:
皇帝問道:痹症有時候疼痛,有時候不疼痛,有時候沒有知覺,有時候感覺寒冷,有時候感覺發熱,有時候感到乾燥,有時候感到潮濕,這是什麼原因呢?
岐伯回答說:疼痛是因為寒氣過多,有寒氣所以會痛;不痛、沒有知覺是因為病情已經持續很久並且深入體內,營血和衛氣運行不暢,經絡時常疏通,所以不痛,皮膚得不到營養滋養,所以沒有知覺;感覺寒冷是因為陽氣不足,陰氣過多,與病邪相互作用,所以感覺寒冷;感覺發熱是因為陽氣過多,陰氣不足,病邪強盛,陽氣被陰氣侵襲,所以出現灼熱感;多汗而潮濕是因為碰到了過多的濕氣,陽氣不足,陰氣旺盛,兩氣交感,所以出汗而潮濕。
人身陰陽氣血,各有偏勝,風寒濕邪,多寡不同,而傷有表裡淺深,故病狀多端。人身陽少陰多,則與病邪相益而為寒;陽多陰少,陽遭陰痹,鬱而成熱;濕多則為汗,濕亦陰邪,陽氣少也。蓋外邪有陰陽,又隨人身之陰陽偏勝而變病,故必審其陰陽、表裡、虛實、寒熱而施治法也。
白話文:
人體的陰陽氣血各有盛衰,風寒濕邪的影響也有所不同。疾病的表裡深淺不一,因此症狀也千差萬別。人體陽氣少而陰氣多,則容易與病邪相結合而導致寒證。陽氣多而陰氣少,陽氣被陰氣所阻滯,鬱結而生熱。濕邪較重,則會導致出汗。濕邪也屬陰邪,是陽氣不足所致。
外來的致病邪氣有陰陽之分,還會隨著人體陰陽的盛衰而變化,所以必須弄清楚病人的陰陽、表裡、虛實、寒熱狀況,才能對症施治。
帝曰:痹之為病,不痛何也?岐伯曰:痹在於骨則重,在於脈則血凝而不流,在於筋則屈而不伸,在於肉則不仁,在皮則寒,故具此五者,則不痛也。凡痹之類,逢寒則急,逢熱則縱。
白話文:
黃帝問:痹症發作時不疼痛的,這是什麼原因呢?
岐伯答:痹症發生在骨頭裡,就會感覺沉重;發生在脈絡裡,就會導致血凝滯不通;發生在筋腱裡,就會筋攣無法伸展;發生在肌肉裡,就會失去知覺;發生在皮膚上,就會感到寒冷。所以,當這些症狀同時出現時,就不會感到疼痛。
所有痹症的種類,碰到寒冷就會加劇,碰到熱就會舒緩。
上言痛者,寒氣多也,其有不痛者,必風濕邪勝。濕氣滯著,則有身重、血凝、筋屈不伸、肉不仁、皮寒之五端。故具此五者,而非寒多,則不痛也。大凡痹之為病,逢寒則經脈緊急而多痛,逢熱則經脈緩縱而不痛,寒兼濕則重著,熱兼濕必多汗,兼風則行走,行走而寒束之,亦必痛,濕合之,必多汗也。故其變化雖多,總不出陰陽虛實四端而已。
白話文:
前面所說的疼痛,大多是由於寒氣過盛所致。如果沒有疼痛,一定是風濕邪氣佔優勢。濕氣滯留會導致身體沉重、血凝固、筋骨僵硬不能伸展、肌肉麻木、皮膚發寒這五個症狀。所以,如果同時出現這五個症狀,但不是寒氣過盛,就不會疼痛。一般來說,痹症這種疾病,遇到寒冷,經脈會收緊而疼痛加劇;遇到溫熱,經脈會放鬆而疼痛減輕。寒氣與濕氣同時存在,症狀會加重;熱氣與濕氣同時存在,必定會出很多汗;風氣與濕氣同時存在,會出現遊走性疼痛;如果遊走性疼痛受寒束縛,也必定會疼痛;如果與濕氣結合,必定會出很多汗。所以,儘管其變化多端,但總不外乎陰陽虛實這四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