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靈素節注類編》~ 卷五 (4)

回本書目錄

卷五 (4)

1. 虛實病證

虛實之要

《素問·刺志論》帝曰:願聞虛實之要。岐伯曰:氣實形實,氣虛形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氣盛,谷虛氣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脈實血實,脈虛血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帝曰:如何而反?岐伯曰:氣盛身寒,此謂反也;氣虛身熱,此謂反也;谷入多而氣少,此謂反也;脈盛血少,此謂反也;脈少血多,此謂反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刺志論》

黃帝說:「我希望聽聽關於虛實的要點。」

岐伯說:「氣和身體都實,氣和身體都虛,這是正常的。反之,則會生病。吃東西多,氣也會多;吃東西少,氣也會少,這是正常的。反之,則會生病。脈搏強勁,說明血也多;脈搏虛弱,說明血也少,這是正常的。反之,則會生病。」

黃帝說:「怎樣纔算反常?」

岐伯說:「氣盛卻身體發冷,這叫反常;氣虛卻身體發熱,這叫反常;吃很多東西,氣卻很少,這叫反常;脈搏強勁,血卻很少,這叫反常;脈搏虛弱,血卻很多,這叫反常。」

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谷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濕居下也;谷入少而氣多者,邪在胃與肺也;脈小血多者,飲中熱也;脈大血少者,脈有風氣,水漿不入,此之謂也。

白話文:

風過熱也;脈有風

夫氣者,體之充也。脈者,血之府也。色者,氣血之榮華也。氣血者,由水穀之精微所化者也。是故形氣、血脈之虛實,色澤之明晦,谷入之多少,必當相應,其不相應而相反者,由外感、內傷之病所致,而要辨其虛實也。

白話文:

氣是身體充滿的狀態,也就是能量。脈搏則是血液流通的通道。臉色反映了氣血的健康狀況。氣血是人體從食物中的精華中轉化而來的。因此,身體的形態氣色、脈搏的強弱、臉色的明暗,以及食物的攝取量,這些要素必定會相互呼應。如果這些要素不呼應反而對立,通常是因為外在環境的影響或內部受傷造成的疾病。仔細分辨這些要素的虛實,是診斷疾病的關鍵。

假如形實氣盛者,形體壯實,呼吸聲粗,而陽氣旺,身不寒也,若反身冷畏寒,是外傷寒邪,內氣被遏而不舒,故聲粗似氣盛也;形弱氣虛,則聲微,呼吸少氣,不足以息,而陽虛身寒也,若反身熱而畏熱者,是暑熱傷氣,故氣虛不足以息也;谷入多則胃強而氣自旺,乃反少者,因其脫血而氣耗散,或濕邪傷陽,濕為陰邪,居下部,而陽氣根於下者,以濕居之,故生氣少也;谷入少則胃弱而中氣虛,乃反盛者,以邪客肺胃,其氣滯逆,非真盛也;血盛則脈盛而色榮也,若色榮似血多,而脈反小者,以飲酒而血中有熱,非血多也;若脈盛似血盛,而色反枯白者,因有風氣而致脈盛,非血盛也,風氣阻於中,水漿且不入,何有穀氣以生血氣哉!

白話文:

如果身體強壯,呼吸聲粗重,陽氣旺盛,不會感到寒冷,如果反而感到寒冷害怕風寒,說明是外感風寒邪氣,體內正氣被遏制不暢,所以聲音粗重如同氣盛的樣子。

如果身體虛弱,氣虛,則聲音微弱,呼吸急促氣短,感到喘不過氣,陽氣虛弱身體寒冷,如果反而感到身體發熱害怕酷熱,說明是暑熱之邪損傷了正氣,導致氣虛喘不上氣。

吃得多胃氣就會旺盛,出現氣盛的表現,如果反而氣虛,可能是因為失血導致氣血耗散,或者濕邪損傷陽氣,濕氣為陰邪,沉積在下焦,而陽氣根源於下焦,濕氣阻滯下焦,導致陽氣生發不足,所以才會氣虛。

吃得少胃氣就會虛弱,出現氣虛的表現,如果反而氣盛,可能是因為邪氣侵犯肺胃,導致氣機鬱滯不通,並不是真正的氣盛。

氣血充盈,脈象就會充實有力,面色也會紅潤有光澤。如果面色紅潤如同氣血充盈,但是脈象卻很細弱,可能是因為飲酒過度導致血中有熱,而不是真的氣血充盈。

如果脈象充實有力如同氣血充盈,但是面色枯槁蒼白,可能是因為風氣阻滯在體內脈象充實,而不是真的氣血充盈,風氣阻滯在中焦,連水液都無法吸收,怎麼會有食物精微來化生氣血呢?

《素問·通評虛實論》岐伯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氣虛者,肺虛也,氣逆者,足寒也,非其時則生,當其時則死,餘臟皆如此。

白話文:

《素問·通評實證與虛證》岐伯說:邪氣過盛則為實證,人體精氣不足則為虛證。氣虛是肺虛,氣逆則是足部寒冷。不適當的時候出現症狀,就會死亡,其餘的內臟器官也是如此。

此統言虛實之道,舉一臟以該餘臟也。蓋肺主一身之氣,故氣虛者,肺必虛也。若氣逆而不降者,其陽上亢,故足下必寒也。肺金旺於秋,若非秋時而肺虛,尚可生,若當旺時而反虛,其根本已敗可見,或夏令火旺剋金之時,則更難培養也。又如秋冬陽氣收降之時,而氣逆足寒,猶可調治,若春夏陽氣升浮,而氣逆足寒,即有上脫之虞,故曰非其時則生,當其時則死也。

白話文:

這段話是關於虛實的道理,舉一個臟器來概括其他臟器。肺主一身之氣,所以氣虛的人,一定是肺氣虛。如果氣逆而不下降,陽氣上亢,所以足下一定會發寒。肺金旺於秋天,如果在非秋天的時候肺氣虛,還有生機;如果在肺氣旺盛的秋天反而虛弱,那表示根本已經敗壞,或者在夏天火旺克金的時候,就更難醫治了。又如秋冬陽氣收降的時候,而氣逆足寒,還可以調治;如果春夏陽氣升浮,而氣逆足寒,就有上脫(陽氣外泄)的危險,所以說不適當的時候就能生,適當的時候就會死。

餘臟如肝心之氣旺於春夏而主升,肺腎之氣旺於秋冬而主降,脾旺於季夏而主轉運,其虛其實,為逆為順,皆可如此類推矣。薛生白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此二句為治之大綱。其辭似顯,其義甚微,而辨之最難者也。蓋言邪氣實宜瀉,正氣虛宜補,凡邪正相搏而為病,則邪實正虛皆可言也。

白話文:

其他臟器如肝和心在春夏陽氣旺盛時,氣機運行以升發為主;肺和腎在秋冬陰氣旺盛時,氣機運行以下降為主;脾在季夏氣候轉換時旺盛,氣機運行以運化為主。它們的虛實變化,氣機運行順逆情況,都可以以此類推。薛生白說:邪氣盛行則會實證,精氣不足則會虛證,這兩句話是治療疾病的大綱。這句話看起來明顯易懂,但其含義卻很深奧,辨別起來也很困難。因為邪氣實證宜瀉,正氣虛證宜補,凡是邪正交爭而導致疾病,那麼邪實正虛都可以說。

主瀉者曰邪盛當瀉,主補者曰精奪當補,各執一見,藉口文飾,以至精之訓,釀莫大之害,不知理之所在,有必不可移易者,察虛實之緩急有無也。無虛者,急在邪氣,去之不速,留則生變也;多虛者,急在正氣,培之不早,臨期無濟也;微虛微實者,亦治其實,可一掃而除也;甚虛甚實者,所畏在虛,但固守根本,以先為己之不可勝,則邪無不退也;二虛一實者,兼其實,開其一面也;二實一虛者,兼其虛,防生不測也。

白話文:

主張瀉法的醫師說,邪氣旺盛,應該瀉掉;主張補法的醫師說,精氣虛弱,應該補益。他們各自堅持自己的見解,藉口文飾,拿《黃帝內經》的「精之訓」做文章,造成了莫大的危害。殊不知,治療的道理有不可動搖的原則,就是要辨別虛實之輕重緩急。

沒有虛證的,當務之急是去除邪氣,不能拖延,否則會發生變證;虛證較重的,當務之急是扶助正氣,不能遲緩,否則臨到危急時就無濟於事;虛實輕微的,也能一併治療,可以一掃而除;虛實嚴重的,要警惕在虛證上,只要堅守扶助正氣的根本,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那麼邪氣就不會不退;虛證和實證並存,偏重實證,要先消除實證;實證和虛證並存,偏重虛證,要預防出現意外。

總之,實而誤補,固必增邪,猶可解救,其禍小;虛而誤攻,元氣忽去,莫可挽回,其禍大。此虛實之緩急,不可不察也。所謂有無者,察邪氣之有無也。凡風、寒、暑、濕、燥、火皆為邪,邪之在表在裡、在腑在臟,必有所居,求得其本,則直取之,此所謂有,有則邪之實也;若無六氣之邪,而病出三陰,則惟情欲以傷內,勞倦以傷外,非邪似邪,非實似實,此所謂無,無則病在元氣也。不明此義,必至以逆為從,以標作本,絕人長命耳。

白話文:

總而言之,如果身體虛弱時誤用滋補藥物,肯定會加重病情,但還能挽救,危害較小;如果身體虛弱時誤用攻伐藥物,元氣會忽然耗盡,無法挽回,危害較大。因此,虛實之急緩,不可不仔細辨別。所謂「有無」,就是辨別邪氣有無。一般來說,風寒暑濕燥火都是邪氣,邪氣會存在於表裡、腑臟之中,一定有其所在之處。找到它的根源,就能直接治療,這就叫「有」,有就代表邪氣實;如果沒有六氣邪氣,而疾病出現在三陰(少陰、厥陰、太陰),那麼病因就是由於情慾傷及內在,勞倦傷及外在,不是邪氣但像邪氣,不是實證但像實證,這就叫「無」,無就代表疾病在元氣。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必然會把虛當實治,把標當本治,斷送病人的性命。

楠按:此篇之論,最為精當,學者宜三複焉。惟云誤補增邪,猶可解救,其禍小,然余親見有病伏暑發瘧者,其人信景岳書,而用補氣等藥,其邪暫伏,瘧止,不數日復發,更認為虛,而服熟地等劑,即變悶痧,邀余視之,不可解救,是夜而卒。蓋風寒之邪在表者,誤補猶可解救,虛人且當助內以托邪;若暑濕之邪,初由膜原而歸脾胃,故雖虛不能用補法,而為難治,必須輕藥從緩調之,急則生變也。是故虛而挾邪者,必辨其邪之淺深表里為要也。

五臟現病

白話文:

楠按:這篇文章的論述極為精闢,學習者應細讀三遍。文中提到誤補會加重病情,但還可以搶救,危害較小。然而,我親眼見過一個病人,暑邪潛伏發瘧,相信了景嶽書中的說法,服用補氣藥物,邪氣暫時壓制,瘧疾暫時止住,幾天後復發,病人更加認為自己虛弱,服用了熟地等補藥,結果病情轉變為悶痧,請我前去診治,但無法搶救,當天晚上就去世了。由此可見,風寒之邪在表,誤補尚可救治,虛弱之人應當扶助內氣,以排出邪氣;而暑濕之邪,最初是由皮膚表面侵入,再歸於脾胃,因此即使是虛弱之人也不能用補法,否則很難治療,必須使用溫和的藥物,慢慢調治,如果處理不當,容易導致病情惡化。所以,對於虛弱並帶有邪氣的病人,必須先辨別邪氣的深淺和表裡,這是最重要的。

《靈樞·本神篇》曰:肝藏血,血舍魂,肝氣虛則恐,實則怒;脾藏營,營舍意,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實則腹脹,涇溲不利;心藏脈,脈舍神,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肺藏氣,氣舍魄,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胸盈仰息;腎藏精,精舍志,腎氣虛則厥,實則脹,五臟不安。必審五臟之病形,以知其氣之虛實,謹而調之也。

白話文:

《靈樞經·本神篇》中記載:肝臟儲藏血液,血液寄居著魂魄;肝氣虛弱則容易恐懼,肝氣過盛則容易發怒;脾臟儲藏營養,營養寄居著思考;脾氣虛弱則四肢無力,五臟不調;脾氣過盛則腹脹,小便不通暢;心臟儲藏脈絡,脈絡寄居著精神;心氣虛弱則容易悲傷,心氣過盛則會不停地笑;肺臟儲藏氣體,氣體寄居著魄力;肺氣虛弱則鼻塞不通,呼吸困難;肺氣過盛則會喘息咳嗽,胸部緊迫,呼吸急促;腎臟儲藏精華,精華寄居著意志;腎氣虛弱則容易昏厥,腎氣過盛則會脹滿,五臟不調。一定要仔細辨別五臟的病症表現,才能知道其氣候虛實,從而慎重地調養。

心為君主之官,心神靜則靈明無作,動則化識為用,魂魄意志,皆由心神所化,為識之別名,寄於肝、肺、脾、腎四臟,故各臟有病,皆關於心,而知痛苦。凡情欲之動出於心,而必先傷各臟者也。良以神氣本為一物,而分二用者,神動則傷氣,氣動則亂神,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也。

白話文:

心臟就像身體的君主,心神平靜時思緒清晰而無所作為,心神活動時就會化解意識為行動。魂魄和意志,都是由心神所化出,是意識的不同名稱,寄存在肝、肺、脾、腎這四個臟器。因此,各臟器一旦生病,都會影響到心,而心會感知到痛苦。凡是情緒和慾望的產生都源於心,但必然會先損傷到各臟器。這是因為心神和氣機本是一體,但卻分為兩種作用。心神活動會損傷氣機,氣機活動會擾亂心神。所以說要保持意志力,不要過度激動氣機。

觀臟氣之虛實,而現恐怒悲喜等病,其神氣本為一物,更可徵矣。然氣又有陰陽五行之分,故五臟之現病,各有不同也。臟腑為表裡,腑氣本於臟,故臟氣虛實,即腑氣虛實也。肝氣虛則膽怯而多恐也,肝為剛臟,名將軍之官,故其氣實則膽橫而多怒也;營氣生於脾,故脾藏營,而營舍意也,四肢稟氣於脾胃,其氣由脾健運而外達,脾虛故四肢無力而不用也,脾為中土,金木水火藉以調和,其氣虛不能周布,則金木水火互相剋賊,而五臟皆不安矣,脾位於腹,其氣實則壅而不得轉輸,腸胃因之不通,故腹脹而涇溲不利也;血脈從心臟之氣而生,故謂心藏脈,而脈舍神,每見有外邪瘀結血脈者,即多昏譫,理可見矣,以神氣本為一物,故氣虛則神喪而悲,氣實則神旺而喜笑不休也;一身之氣,皆歸肺權衡四布,故肺藏氣,而氣舍魄也,肺開竅於鼻,其氣虛則濁蔽其竅而不通利,出入氣少也,其實者則氣壅於胸,不得分布,故喘喝、胸滿而仰息也;水穀所化之精血,皆由脾臟轉輸,而血歸肝,精歸腎,故謂肝藏血,而血舍魂,腎藏精,而精舍志也,志者,神火之所注,而舍於精,故精能生氣,而為陽之根,氣虛則陽衰而多厥冷也,腎為胃關,開竅於二便,故腎氣實則關竅不利,濁壅腸胃,胸腹脹悶,而五臟皆不安矣。

白話文:

觀察臟腑氣血的虛實,就能明白恐懼、憤怒、悲傷、喜悅等情緒疾病的成因。神氣與臟腑氣血本為一體,因此可以從情緒變化來判斷臟腑氣血的虛實。然而氣血還分陰陽五行,所以不同臟腑的病徵也不相同。

臟腑是表裡相成的,腑氣源於臟氣,因此臟氣虛實決定了腑氣虛實。肝氣虛弱,就會膽怯多恐。肝屬陽臟,號稱將軍之官,所以肝氣充實就會膽大妄為,容易發怒。營氣生於脾胃,所以脾胃藏營,而營氣歸於意志。四肢得到脾胃之氣的滋養,在脾胃運作健全的情況下氣血才能通達四肢。脾虛就會導致四肢無力,不願活動。脾屬中土,金木水火需要脾胃來調和。脾氣虛弱,無法周流全身,就會導致金木水火相剋,而影響五臟健康。脾位於腹中,脾氣充實就會壅塞,無法轉運氣血,腸胃也會因此不通,表現為腹脹、大便小便不利。

血脈由心臟之氣生成,所以說心藏脈,而脈歸屬於神。經常可見外邪瘀結血脈的人,就會神志不清、說胡話,由此可見神氣本為一體。氣虛就會精神萎靡、悲傷,氣實就會精神旺盛、喜笑不止。

全身氣血都歸於肺,肺主氣,而氣歸屬於魄。肺開竅於鼻,肺氣虛弱,鼻腔就會被濁氣堵塞,使呼吸不暢,吸入呼出的氣都很少。肺氣充實,氣血會壅堵在胸腔,無法暢通,表現為喘息、胸悶,只能仰頭才能呼吸。

水穀化生的精血,都由脾臟轉運,血液歸於肝,精華歸於腎,所以說肝藏血,而血歸屬於魂;腎藏精,而精歸屬於志。志,是神火所歸,寄託於精,所以精能生氣,是陽氣的根本。氣虛就會導致陽氣衰弱,容易手腳冰涼。腎為胃關,開竅於大小便,所以腎氣充實就會使關竅不利,濁氣壅塞腸胃,胸腹脹悶,影響五臟健康。

是故必審五臟之病形,以知其氣之虛實,謹按理法而調之,以五臟為根本,五臟調和,則一身自無諸病也。

肝病

白話文:

因此必須詳細觀察五臟的病狀,以瞭解氣的虛實情況,謹慎地依照治療原則來調理,以五臟為根本,若五臟調和,那麼全身自然就不會有各種疾病。

肝臟的疾病

《素問·臟氣法時論》曰: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虛則目䀮䀮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取其經,厥陰與少陽。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頰腫。

白話文:

《素問·臟氣法時論》中記載:

肝臟有病的人,表現為:

  • 兩側脅下疼痛,牽扯到小腹
  • 容易發怒
  • 虛弱時,眼睛昏花,看不清東西
  • 耳朵聽不到聲音
  • 容易恐懼,好像有人要抓自己一樣

檢查病人的肝經(厥陰經和小陽經)時,會發現:

  • 如果肝氣上逆,會導致頭痛、耳聾聽力減退、頬部腫脹。

此言五臟虛實之病,與上《本神篇》有不同者,蓋《本神篇》專明本臟之虛實,此篇特明受邪之病形,故直標肝病、心病,而不明言其臟象,止表受邪之證,所謂邪盛為實、精奪為虛也。而其言虛,亦有挾邪之證,故雖同論五臟虛實,而義理迥別,各明其病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說明瞭五臟虛實疾病與上文《本神篇》的不同。

《本神篇》專門闡述本臟(肝、心、脾、肺、腎)的虛實,而這段文字則重點說明瞭受邪氣侵犯後的疾病特徵。因此,它直接標明瞭肝病、心病,而沒有明確說明其臟象,只是展示了受邪氣侵犯的證狀,也就是所謂的邪氣盛則為實,精氣被奪則為虛。

這段文字所說的虛,也包含了挾邪(邪氣夾雜)的證狀。因此,雖然它和《本神篇》都討論五臟虛實,但道理卻大不相同,各自闡述了不同的疾病。

肝脈起於足,由少腹布脅肋,故肝病則兩脅下痛,引少腹,以其受邪,故有經脈之證,用針以通經脈而治也,邪盛為實,肝實故善怒;其虛者血少,目光本虧,再加受邪,故目䀮䀮無所見,䀮䀮者,昏暗也,肝之表是膽腑,少陽經脈入於耳,既虛而又邪蔽,故耳無所聞,膽怯,故善恐,如人將捕之也。即取肝膽經以治之。

白話文:

肝臟的經絡從腳開始,分佈到腹部兩側和肋骨下,所以肝臟有問題,兩側肋骨下就會疼痛,延伸到腹部。由於肝臟受到了外邪的侵襲,所以會有經脈不通的症狀,用針灸的方法打通經脈就能治療。外邪勢力強盛為實證,肝臟實證所以容易發怒;虛證者是因為血氣不足,原本就視力不好,再受到外邪侵襲,所以視力模糊看不清楚,昏暗的意思就是模糊不清。肝臟的外表是膽囊,膽囊的少陽經絡通向耳朵,既虛弱又受到外邪阻塞,所以耳朵聽力不好,膽子小,所以容易害怕,好像有人要抓它一樣。可以使用肝膽經的穴位進行治療。

如少陽氣逆,其邪盛,則頭痛、耳聾不聰、頰腫,皆少陽經脈所行之處也。其耳不聰,比之虛者絕無所聞,則又不同矣。

心病

白話文:

如果少陽經絡的氣逆流向上,表示邪氣旺盛,就會出現頭痛、耳鳴耳聾、臉頰腫脹等症狀,這些都是少陽經絡所經過的地方。耳鳴耳聾的表現,與因虛弱而聽不到聲音的情況不同。

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內痛;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取其經,少陰、太陽;舌下血者,其變病,刺郄中血者。

白話文:

與心臟相關的疾病,會有胸口疼痛、肋骨側面脹滿、肋骨下方疼痛、胸前、後背及肩胛骨之間疼痛、兩側手臂內側疼痛的症狀;虛症則表現為胸腹脹大、肋骨下方與腰部相互牽扯疼痛。根據經絡循行關係,涉及到少陰經和太陽經;如果舌下有出血點,可能是變異的疾病,用針刺血絡中間部位會出血。

心病者,《靈樞·邪客篇》言心臟堅固不受邪,受邪則神去而死,凡云心病者,皆心包絡及手少陰經受邪也。故其胸痛、脅支滿而痛,及臂內痛等證,皆包絡與少陰經脈所行之處也。其虛者,至於脅下與腰相引而痛,是連及肝腎也。蓋肝為心母,腎為肝母,由母先虛,而及其子,若過勞心火,必耗肝腎精血也。

白話文:

在中醫經典《靈樞·邪客篇》中,提到心臟本身堅強而無法被邪氣侵犯,一旦受到邪氣侵襲,人的神志就會散失而死亡。所以,凡是說心臟有病的,其實都是心包絡和手少陰經受到了邪氣侵襲。

因此,當胸部疼痛、肋骨脹痛,以及手臂內側疼痛等症狀,都是心包絡和手少陰經脈所經過的地方受到侵襲造成的。

如果心臟虛弱,疼痛會延伸到肋骨下方和腰部,這是因為肝臟和腎臟也受到了影響。肝臟是心臟的母親,腎臟是肝臟的母親,當母親先衰弱時,就會影響到孩子。如果過度勞心火氣旺盛,必定會消耗肝腎的精血。

且各臟皆有系脈通心,以心為一身主宰,一身氣血皆隨心所使,故心病必關於各臟,而心生血脈,血脈虛不能濡潤,則牽掣各臟,而脅下與腰相引而痛也。是故情欲而傷各臟者,必先自養其心,藥石止能調氣血,不能治心志之病;所以情欲損傷之證,不知此理,終必不起也。刺法經穴,另詳同人圖,下皆同。

脾病

白話文:

各個臟腑都有脈絡通往心臟。心臟是身體的統帥,全身的氣血都受心臟支配。因此,心臟疾病必然會影響各個臟腑。而心臟產生血脈,如果血脈虛弱,無法滋養濡潤,就會牽連各個臟腑,導致脅下和腰部相連帶疼痛。

所以,因為情緒慾望而損傷各個臟腑的人,必須先從調養心臟開始。藥物和針灸只能調節氣血,無法治療心志方面的疾病。因此,如果不知道這個道理,治療情緒慾望損傷導致的疾病,最終肯定不會康復。

具體的針灸穴位,詳見附圖。以下內容都與此相類似。

脾病者,身重,善飢,肉痿,足不收,行善瘛,腳下痛;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取其經,太陰、陽明、少陰血者。

白話文:

患有脾臟疾病的人,表現為身體沉重、容易飢餓、肌肉萎縮、雙腳無法伸直、走路時身體會彎曲、腳底疼痛;如果脾虛,則表現為腹部脹滿、腸胃蠕動聲、拉肚子、食物不能消化。治療方法是採用太陰、陽明、少陰三條經絡的穴位,針對有氣血問題的人。

此言脾受外邪而化熱病也。脾主肌肉,肌肉受熱,經脈皆弛縱,故身重肉痿,以及善飢,至腳下痛,皆邪熱所傷,為實證也。行善瘛者,瘛音契,以脾之經脈起於足而弛縱,則行步不穩也。其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皆虛寒之邪,經所云臟寒生滿病也。若腹滿、便閉、發熱,又為實矣。治用針法,而用藥亦可類推也。

肺病

白話文:

這是在說脾臟受到外邪入侵而化成熱病。脾主管肌肉,肌肉受到熱氣侵襲,導致經脈鬆弛,所以會身體沉重、肌肉萎縮,還會經常感到飢餓。一直到腳底疼痛,都是邪熱傷身的表現,屬於實證。

如果是走路搖晃不穩的,是因為脾經起於腳,如果經脈鬆弛,就會導致走路不穩。

腹脹、腸鳴、腹瀉、食物不消化,這些都是虛寒邪氣導致的,古籍中所說的「臟寒生滿病」。

如果腹脹、便祕、發熱,則又是實證了。

治療時可以用針灸的方法,而用藥也可以類推。

肺病者,喘咳,逆氣,肩背痛,汗出,尻陰股膝髀腨胻足皆痛;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乾。取其經,太陰、足太陽之外,厥陰內血者。

白話文:

患有肺病的人會有喘咳、逆氣、肩背疼痛、盜汗、尻部、股部、膝蓋、大腿、小腿、腳掌等部位疼痛。如果虛弱的話,會出現呼吸短促、不能喘息、耳聾、喉嚨乾澀等症狀。因此,取穴時應取太陰經、足太陽經的外側,以及厥陰經的內側血穴。

喘咳、逆氣、肩背痛、汗出者,以肺氣上壅,肩背血脈窒塞,而胃中水液不得下輸,乃從皮腠外泄,皆肺臟之現病也。其尻及陰股至足皆痛者,足太陽經病也。以太陽主一身之表,與肺同合於皮毛,故外邪客於太陽,則必內連肺臟,如仲景所論,風傷衛,有鼻鳴乾嘔,寒傷營,有喘咳,皆太陽連肺臟者。

白話文:

  • 咳嗽、反胃、肩背痛、出汗都是因為肺氣上升,肩背部位的血管不通暢,胃中的津液無法順利往下輸布,只能從皮膚外滲透出,這些都是肺部病變的表現。
  • 如果屁股、陰部、大腿到腳都感到疼痛,那麼是足太陽經有病。足太陽經主宰全身的表面,與肺同屬皮毛系統,因此外邪入侵足太陽經時,必定會影響肺部。就像仲景所說的,風邪傷衛氣就會出現鼻鳴和乾咳,寒邪傷營氣就會出現咳嗽,這些都是足太陽經影響肺部所致。

然邪客太陽經者,必有頭痛,此無頭痛者,是邪客於肺,外溢皮毛,延及太陽之界,不在其經,故無頭痛,而標肺病也。若肺臟虛,則少氣,不足以充出入之息,其氣不振,則濁邪蒙竅而耳聾,氣虛不能生津,則嗌乾也。刺法取太陽,泄外溢之邪也;取厥陰者,以陰陽十二經脈流行,至足厥陰與手太陰,始終交接,故取之,皆為肺邪之出路也。用藥之法,可類推矣。

腎病

白話文:

然而,邪氣侵犯太陽經,必定會有頭痛。如果沒有頭痛,說明邪氣侵犯了肺,從外溢出皮毛,影響到太陽經的範圍,但還沒有進入太陽經,所以沒有頭痛,而表現為肺病的徵兆。如果肺臟虛弱,就會氣息短促,不足以充盈吸入和呼出的空氣,氣息不振,就會導致濁邪矇蔽耳竅而耳聾;氣虛不能生津,就會導致咽喉發乾。針灸治療時,選取太陽經的穴位,以洩出外溢的邪氣;選取厥陰經的穴位,是因為陰陽十二經脈運行,到足厥陰經和手太陰經時,始終交接,所以選取這兩個經脈的穴位,都是肺邪的出路。使用藥物治療時,可以類推這個原則。

腎病者,腹大,脛腫,喘咳,身重,寢汗出,憎風;虛則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樂。取其經,少陰、太陽血者。

白話文:

患有腎病的人,會出現腹脹、小腿腫脹、喘咳、身體沉重、睡覺時盜汗、怕冷等症狀;虛寒體質者還會出現胸痛、腹部脹痛、身體冰冷、精神不振。治療時需取用少陰經(腎經)、太陽經(膀胱經)上的穴位進行針灸或按摩,以活血通絡。

腎為寒水之臟,而受風邪鼓動,水不得泄,乃壅而腹大脛腫,以至憎風等證,是成風水之病也。胸中痛,以至意不樂,是陽虛之證。清厥者,手足逆冷也。風水挾外邪,故兼取太陽,表裡並治,使膀胱泄水也。《素問·逆調論》曰:腎者水臟,主津液,主臥與喘也。蓋腎為水臟,而火根於中,火蒸水氣而為津液,上升舌下廉泉,至口嚥下,溉於周身,故津液少,則舌燥嗌乾。

白話文:


腫脹是由寒水停滯引起的,受到鼓動後,水無法流動,於是擴散而導致腹脹鼓鼓,甚至出現風證等症狀,這是風水病的徵兆。胸中疼痛,甚至心煩意亂,是陽虛的表現。清冷是指手腳發冷。風水是由外邪引起的,所以需要同時治療太陽經(表證)和裡證(裡證),讓濕水排出體外。《素問·逆調論》說:腫脹是水濕停滯,主要影響體液、心臟和肝臟。由於水濕停滯,而火源於其中,火蒸發水氣形成津液,上升到舌下廉泉,再到口腔下方,分佈於全身,因此津液不足,會導致舌頭乾燥起泡。

肺主出氣,腎主納氣,夜臥則肺氣納於腎,並收天地之精氣,以養身中元氣也,早起則腎氣出於肺,以供一身運用也。是故津液與臥及喘,皆腎所主。而肺腎兩臟病,皆有喘咳,在肺是氣閉為實,在腎是氣脫為虛。風水病亦因腎虛受邪,故有喘咳、身重,而寢則出汗也。若中宮壅滯,使肺腎之氣出入升降不利,亦有喘咳。

皆當辨其因,分虛實而治之也。

五有餘,五不足

白話文:

肺臟負責呼氣,腎臟負責納氣。晚上睡覺時,肺氣會進入腎臟,並吸收天地間的精氣來滋養身體。早上起牀後,腎氣會從肺臟排出,用於身體各處的運作。因此,體液代謝、睡眠和呼吸都由腎臟掌管。肺和腎臟若有疾病,都會出現喘咳:肺氣閉塞為實證,腎氣耗散為虛證。風水病也是因為腎氣虛弱而受到邪氣侵襲,因此會出現喘咳、身體沉重、睡覺時出汗等症狀。如果中焦受阻,導致肺腎之氣出入升降不暢,也會引起喘咳。

《素問·調經論》岐伯曰:有餘有五,不足亦有五。神有餘有不足,氣有餘有不足,血有餘有不足,形有餘有不足,志有餘有不足。帝曰:人有精氣津液,四肢九竅,五臟十六部,三百六十五節,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虛實。今夫子言有餘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岐伯曰:皆生於五臟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調經論》中,岐伯說:人體有五種過剩和五種不足。神氣有過剩和不足,氣血有過剩和不足,形體有過剩和不足,意志力有過剩和不足。

黃帝問道:人體有精氣津液,四肢九竅,五臟十六部,三百六十五個關節,因此會產生各種疾病。這些疾病的產生,都是由於虛實失衡。現在你說人體有五種過剩和五種不足,這些過剩和不足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岐伯回答說:它們都源於五臟。

夫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脾藏肉,腎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肉連骨髓,而成身形五臟。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

白話文:

心臟儲存神明,肺臟儲存氣息,肝臟儲存血液,脾臟儲存肌肉,腎臟儲存意志,這樣人體就形成了。意志通達,肌肉與骨髓相連,形成了人體的五臟。五臟的氣血運作,都是通過經絡進行,經絡運行血氣,如果血氣不協調,就會產生各種疾病,因此守住經絡是至關重要的。

此與上節《本神篇》、《法時論》義理互相發明者也。蓋神、氣、血、肉、志藏於五臟,五臟之道路,由經隧出入,以行氣血,氣血生化,皆神志所主。神藏心,而志藏腎,腎生骨髓,故志意內通於骨髓,而成身形五臟,是腎又為身形五臟之本也。故神志病,則氣血不能生化,氣血不和,則神志不安,而生百病。

白話文:

這段古文與前面提到的《本神篇》和《法時論》有相輔相成的道理。神、氣、血、肌肉和思想都藏在五臟中。五臟的運作,是由經絡和穴位等通道來運轉氣血。氣血的生成和轉化,都受到神志的支配。神藏於心,而思想藏於腎。腎生髓,所以思想能傳達給髓。而髓與五臟相通,因此腎也是五臟的根源。所以神志生病,就會影響氣血的生化;氣血不調和,又會導致神志不安,進而產生各種疾病。

治病必和其氣血,和其氣血,必守經隧之淺深部位而調之。以經隧為五臟之道路,故必辨其有餘不足,而使五臟安和,則百病自愈。所以雖有十六部、三百六十五節,以生百病,總不出五臟之和與不和,而統歸心志所主者也。

白話文:

治療疾病必須順應病人的氣血,順應氣血,就必須掌握經絡的深淺部位並加以調理。因為經絡是五臟的道路,所以必須辨別其氣血盈虛,讓五臟安和,那麼各種疾病自然就會痊癒。因此,雖然有十六部、三百六十五節,會導致各種疾病,但總不出五臟是否調和,而最終都由心志所主導。

帝曰:有餘不足何如?岐伯曰:神有餘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氣有餘則喘咳上氣,不足則息利少氣;血有餘則怒,血不足則恐;形有餘則腹脹,涇溲不利,形不足則四肢不用;志有餘則腹脹飧泄,志不足則厥。

白話文:

皇帝問:氣血旺盛和衰弱各有哪方面的表現?岐伯答:神氣旺盛就會不停地笑,神氣衰弱就會悲哀;氣息旺盛就會喘息咳嗽,氣息衰弱就會呼吸短促,氣量小;血氣旺盛就會發怒,血氣衰弱就會恐懼;形體健壯就會腹脹,小便不利,形體衰弱就會四肢無力;志氣旺盛就會腹脹腹瀉,志氣衰弱就會昏厥。

此言有餘不足之證,即心、肺、肝、脾、腎臟之病,與上《本神篇》同。惟上言肝氣實則怒,此以神、氣、血、肉、志分五臟之虛實,而肝藏血者,故曰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其義與《本神篇》同也。若上言腎氣實則脹,此言志有餘,即腎氣實之義也。

白話文:

此話是說有關過多與不足的證候,也就是心、肺、肝、脾、腎的疾病,與上面《本神篇》所述相同。只不過上面說肝氣實則發怒,這裡則以神、氣、血、肉、志來區分五臟的虛實,而肝臟藏血,所以說血過多則發怒,不足則恐懼,其意思與《本神篇》相同。如果上面說腎氣實則脹,這裡說志過多,也是腎氣實的意思。

惟言腹脹飧泄,屬脾虛證,乃列於腎實下者,蓋土實水虛,則腹脹、涇溲不利,水實土虛,則腹脹、飧泄,以腎為寒水之臟,寒水勝土,即謂之腎實,實即有餘之謂,是與上篇互明理旨者也。

陰陽氣血相傾相併

白話文:

如果出現腹脹腹瀉,屬於脾虛的證狀,之所以會把它列在腎實之下,是因為土盛水虛,就會導致腹脹、小便不利;水盛土虛,則會腹脹、腹瀉。腎是寒水之臟,寒水剋制脾土,這就是所謂的腎實,實就是指過盛的意思,這與上篇所講的道理是互相說明的。

帝曰:已聞虛實之形,不知其何以生?岐伯曰:氣血以並,陰陽相傾,氣亂於衛,血逆於經,血氣離居,一實一虛。血並於陰,氣並於陽,故為驚狂;血並於陽,氣並於陰,乃為炅中;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惋,善怒;血並於下,氣並於上,亂而喜忘。

白話文:

皇帝說:我已經聽過虛實的形態,不知道它們是怎麼產生的?岐伯說:氣血並行,陰陽相傾,氣亂於衛氣,血逆於經脈,血氣分離,一個部位充實,一個部位空虛。血停留在陰分,氣停留在陽分,所以會驚慌失措;血停留在陽分,氣停留在陰分,就會發生炅中(熱極);血停留在上部,氣停留在下部,會心煩鬱結,容易發怒;血停留在下部,氣停留在上部,會精神錯亂,容易健忘。

此言陰陽氣血相併相傾者也。傾者,偏側也。偏傾相併,故互有虛實。蓋衛主氣,營主血,如氣亂於衛,則血不隨氣循行而逆於營,由是血氣各離其本居而相併。氣並於血,則血實氣虛;血並於氣,則血虛氣實。

白話文:

這句話的意思是,陰陽氣血互相影響和依附。依附就是偏向某一方。偏向某一方又互相依附,所以彼此都會出現虛弱和旺盛的情況。概括來說,衛氣主管氣,營血主管血,如果衛氣混亂,血就不會隨著氣運行而逆行到營血,因此氣血各自離開原本的位置而互相依附。氣依附血,則血旺氣虛;血依附氣,則血虛氣旺。

血並於陰經,氣並於陽經,則陰陽經絡不相通和,發為驚狂之病;血並於陽經,氣並於陰經,則陰陽互爭,發為炅中,炅,灼熱也;血並走於上焦,氣並走於下焦,則心煩惋而善怒,惋,悲惱也;血並於下焦,氣並於上焦,則神亂喜忘,所謂獨火亂其神明也。

白話文:

當血液只在陰經流動,而氣只在陽經流動時,陰陽經絡無法協調運作,就會導致驚狂症;若血液只在陽經運行,而氣只在陰經運行時,陰陽互相對抗,就會發作炅中病,炅意指灼熱;若血液和氣都運行於上焦,就會導致心煩意亂、易怒;若血液和氣都運行於下焦,就會導致神志不清、喜忘,俗稱「獨火亂神」。

良以陰陽互根互用,以生化氣血,故氣行則血隨,氣亂則血逆,氣阻則血瘀,氣熱則血耗,氣寒則血凝,氣衰則血少,血少則陰不勝陽而血熱,氣衰則陽不勝陰而氣寒,氣旺則血多,血多則陽不勝陰而血涼,氣旺則陰不勝陽而氣熱。此氣血陰陽之衰旺寒熱,而又變生諸病者也。

白話文:

陰陽相互依存,共同作用,滋養氣血。因此,氣血運行通暢,血就會順暢地流動;氣血運行紊亂,血就會逆行;氣血運行受阻,血就會瘀積;氣血過熱,血就會耗損;氣血過寒,血就會凝滯;氣血衰弱,血就會減少;血減少,陰不足以制約陽,就會導致血熱;氣血衰弱,陽不足以制約陰,就會導致氣血寒凝;氣血旺盛,血就會增多;血增多,陽不足以制約陰,就會導致血涼;氣血旺盛,陰不足以制約陽,就會導致氣血過熱。這些氣血陰陽的衰旺寒熱變化,又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產生。

帝曰:血並於陰,氣並於陽,如是血氣離居,何者為實?何者為虛?岐伯曰: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是故氣之所併為血虛,血之所併為氣虛。帝曰: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今言血併為虛,氣併為虛,是無實乎?岐伯曰: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故氣並則無血,血並則無氣,今血氣相失,故為虛焉;絡之與孫絡,俱輸與經,血與氣並,則為實焉。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

白話文:

黃帝說:血液歸屬於陰,氣血歸屬於陽。既然如此,血液和氣血分開了,那什麼是實症,什麼是虛症呢?

岐伯回答:血液和氣血喜溫惡寒。如果受寒,血液凝固無法流動;如果遇溫,血液就會消散而去。所以,氣血聚合的地方是血虛,血液聚合的地方是氣虛。

黃帝說:人體所擁有的,不就是血液和氣血嗎?現在說血液聚合是虛症,氣血聚合是虛症,這難道沒有實症嗎?

岐伯回答:有的就叫實症,沒有的就叫虛症。因此,氣血聚合就沒有血液,血液聚合就沒有氣血。現在血液和氣血相互失去,所以是虛症。而絡脈和孫絡脈,都匯入經脈。血液和氣血同時存在,這就是實症。

血液和氣血同時運行於上部,就會引起大厥證,厥症就會暴死。陽氣恢復運行就能生還,不恢復運行就會死亡。

寒熱者,陰陽之偏氣也。陰陽兩平,則氣血溫和,而流行無患。若寒性凝斂,故氣血寒則泣而不流,泣者,澀也,溫之則寒消而去,氣血方和。如其不和,則必相傾相併,若氣並於陽為血虛,血並於陰為氣虛,以偏並一邊,即有一實一虛也。蓋氣血流行於經絡,內外相輸,循環不已,細者為孫絡,絡與孫絡之氣血,俱輸於十二經,以行周身者也。其血與氣並走一處,此處即為實焉。

白話文:

所謂寒性或熱性,都是陰陽氣息偏盛的緣故。陰陽平衡,氣血就會溫和調和,運行暢通,身體健康。如果寒性過重,就會導致氣血凝結,氣血寒冷而凝滯不流。凝滯不流的意思就是不通暢,用溫熱的方法就可以驅散寒氣,使氣血恢復正常。如果氣血不調和,就會相互侵犯併合。如果氣侵犯陽氣,就會導致血虛;如果血侵犯陰氣,就會導致氣虛。偏盛的一方就會出現實證,而被侵犯的一方就會出現虛證。氣血在經絡中運行,內外相通,循環不息。細小的經絡叫做孫絡,孫絡中的氣血和經絡中的氣血一起運送至十二經脈,從而遍佈全身。當氣血在某個地方同時運行,這個地方就會出現實證。

故如並走於上則上實,上實則下虛而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然其所以相傾相併者,必有外感、內傷之因,要必求其所因而調之。此當與臟腑門《太陰陽明論》所云更虛更實之理,參合觀之。

白話文:

因此,如果氣血一起鬱結在上面,上面就會實,上面的實會使下面虛,就會變成大厥,大厥就會暴死。氣血恢復後就會生還,不恢復就會死亡。然而這些氣血互相傾斜、併合的原因,必定有外在的感邪和內在的損傷。一定要探求導致氣血傾併的原因並且把它調理好。這應該和臟腑門中的《太陰陽明論》中所說的更虛更實的道理結合起來理解。

帝曰:實者何道從來?虛者何道從去?虛實之要,願聞其故。岐伯曰:夫陰與陽,皆有俞會,陽注於陰,陰滿之外,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

白話文:

皇帝問道:「實症是如何產生的?虛症又是如何產生的?虛實之間的關鍵,我希望聽聽你的見解。」岐伯回答道:陰和陽都有各自的聚集點。陽氣灌注於陰中,陰氣充滿其外,陰陽平衡,充盈形體,各方面都處於正常狀態,這就叫做健康人。邪氣的產生,有的來自於陰,有的來自於陽。產生於陽的邪氣,來自於風寒暑熱的侵襲;產生於陰的邪氣,來自於飲食、居住環境以及情緒的影響。

凡病必辨陰陽虛實為綱要。陰陽經絡有俞穴交會,氣血由之互相貫注,陽經注於陰,陰經滿溢,復歸於陽,脈中脈外,營衛臟腑,表裡周流,陰陽勻平,以充其形,故其三部九候之脈,若一氣所貫而不參差,如是命曰平人,為無病也。若夫邪之生也,外感風雨寒暑,則必先傷陽分,及久而深入,方傷於陰;若飲食起居,情欲喜怒,則先傷氣血臟腑,為陰分也。此以表裡分陰陽,為生病之端也。

外感內傷各分陰陽

白話文:

診治疾病,必須辨別陰陽虛實,這是關鍵。陰陽經絡有俞穴交會,氣血通過這些俞穴相互貫通。陽經注入於陰經,陰經滿溢,又迴流於陽經。脈中脈外,營衛臟腑,表裡循環,陰陽調和,充盈身體。因此,人體三部九候的脈象,如果像一條氣貫穿而不參差不齊,就可以稱為健康人,也就是沒有疾病。

然而,邪氣產生後,如果從外感風雨寒暑,必定首先損傷陽分,時間久了深入身體,才會損傷陰分;如果從飲食起居、情慾喜怒,則首先損傷氣血臟腑,屬於陰分。因此,以表裡區分陰陽,是疾病發生的根源。

帝曰:風雨之傷人奈何?岐伯曰:風雨之傷人也,先客於皮膚,傳入於孫絡,孫絡滿,則傳入於絡脈,絡脈滿,則輸於大經脈,血氣與邪,並客於分腠之間,其脈堅大,故曰實。實者,外堅充滿,不可按之,按之則痛。帝曰:寒濕之傷人奈何?岐伯曰: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緊,營血泣,衛氣去,故曰虛。虛者,聶闢氣不足,按之則氣足以溫之,故快然而不痛。

白話文:

**皇帝問:**風雨對人體的傷害如何?

岐伯答: 風雨傷人時,先侵襲皮膚,再傳入小脈絡。小脈絡滿了,就傳入大脈絡。大脈絡滿了,再傳入主要經脈。這時,血氣與邪氣同時客居在腠理之間,脈搏堅硬有力,所以稱為「實症」。「實」的意思是外部堅硬、內部充滿,不易按壓,一按就痛。

皇帝問: 寒濕對人體的傷害如何?

岐伯答: 寒濕侵襲人體時,皮膚不能收縮,肌肉緊繃,血液運行不暢,保衛身體的氣血不足,所以稱為「虛症」。「虛」的意思是身體虛弱,脈絡氣血不足,一按就會讓氣血溫暖起來,所以按壓起來會覺得舒服,不感覺疼痛。

此以外邪之陰陽而分虛實也。風為陽邪,故先客皮膚衛分,衛為陽也,入於孫絡,而傳絡脈,然後輸於大經營分血脈之中,則血氣與邪並居於分腠之間,其脈堅大,故曰實。實者,以邪結脈中而外堅充滿,故不可按,按之則痛也。若寒濕陰邪所傷者,皮膚弛而不收,以其衛陽不固,陰邪得傷肌肉,而營居肉中,故肌肉堅緊而營血澀,故曰虛,由陽氣虛也。聶闢者,餒乏之狀,《靈樞·根結篇》云:血氣枯竭,腸胃聶闢也。

此以陰邪傷陽,按之則陽動,足以溫之,故快然而不痛也。

白話文:

根據外邪的陰陽屬性,可將其分為虛症和實症。

風屬陽邪,所以會首先侵襲人體的皮膚和衛分。衛氣也屬陽氣,風邪侵入孫絡,再傳輸到絡脈,最後輸布到大經血脈之中,這時血氣與風邪會同時存在於分腠之間,脈搏會變得堅大,所以稱為實症。實症是因為風邪結聚在脈中,導致外在充滿堅硬,因此按壓時無法按動,按壓會感到疼痛。

如果是寒濕陰邪所傷,皮膚會鬆弛而無法收緊,因為衛陽不固,陰邪得以損傷肌肉,而營血存在於肌肉之中,所以肌肉會變得堅緊,營血也會澀滯,因此稱為虛症,是由於陽氣虛弱所致。

聶闢是指虛弱無力的狀態。《靈樞·根結篇》中說:「血氣枯竭,腸胃就會聶闢。」

帝曰:陰之生實奈何?岐伯曰:喜怒不節,則陰氣上逆,上逆則下虛,下虛則陽氣走之,故曰實矣。帝曰:陰之生虛奈何?岐伯曰:喜則氣下,悲則氣消,消則脈空虛,因寒飲食,寒氣熏滿,則血泣氣去,故曰虛矣。

白話文:

黃帝問道:陰邪是如何產生實證的?岐伯答道:喜怒不節制,會導致陰氣上逆,上逆就會導致下虛,下虛就會讓陽氣流動起來,因此稱之為實證。

黃帝又問:陰邪是如何產生虛證的?岐伯答道:喜悅會導致氣血下降,悲傷會導致氣血消散,消散則脈絡空虛,如果加上寒涼飲食,寒氣會充滿體內,導致血液凝滯,氣血流離,因此稱之為虛證。

此言內傷之虛實也。喜怒不節,則心志擾動,使陰氣上逆而下虛,下虛則陽氣走之者,亦從上走也,即前所云血與氣並,故曰實矣。若喜則氣下行,悲則氣消耗,故脈空虛,因寒飲食之寒氣,乘虛熏滿於中,則血得寒而凝澀,陽氣因之而去,故曰虛矣。大抵怒則氣逆為實,喜與悲則氣下消為虛。

白話文:

這段文字討論的是內傷的虛實。

當情緒激動過度,會使得心神混亂,導致陰氣向上逆流而下部空虛,下部空虛時,原本運行於下部的陽氣也會跟著向上走,這就是前面提到的血氣並盛,所以稱為實證。

如果喜悅,則氣會向下運轉;悲傷,則氣會消耗。因此脈象會顯得空虛,加上飲食中的寒氣趁虛而入,充滿體內,導致血液受寒凝結,陽氣也跟著離開,所以稱為虛證。

總之,發怒時氣逆為實;喜悅和悲傷時氣往下消散為虛。

皆由情志妄動,致陰陽偏傾而為虛實,下文更詳明之。一曰喜則氣散,恐則氣下,蓋氣散亦從下泄也。

陽虛外寒,陰虛內熱,陽盛外熱,陰盛內寒

白話文:

所有的病因都因為情緒波動過度,導致陰陽失衡而產生虛實的變化,下面會更詳細地說明。一種情況是,喜悅會導致氣息散亂,恐懼會導致氣息下沈,這是因為氣息散亂也會從下方洩出。

陽虛則體表寒冷,陰虛則體內發熱,陽氣過旺則體表發熱,陰氣過旺則體內寒冷。

帝曰:經言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不知其所由然也。岐伯曰: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慄。帝曰:陰虛生內熱奈何?岐伯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

白話文:

皇帝說:經文中提到陽氣不足就會感到身體外冷,陰氣不足就會感到身體內熱,陽氣過盛就會感到身體外熱,陰氣過盛就會感到身體內冷,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岐伯說:陽氣從上焦接受氣,以溫暖皮膚和肌肉之間。現在寒氣在體外,上焦就不通暢,上焦不通暢,寒氣就獨自留在體外,所以會發冷。

皇帝說:陰氣不足為什麼會產生內熱呢?

岐伯說:因為勞累過度,形氣衰弱,穀氣不足,上焦氣機不順暢,下脘不通暢,胃氣上蒸,熱氣燻蒸到胸中,所以感到內熱。

帝曰:陽盛生外熱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帝曰:陰盛生內寒奈何?岐伯曰: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留則血凝澀,凝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澀,故中寒。

白話文:

黃帝問: 陽氣過盛,為什麼會產生外熱?

岐伯答: 上焦氣機不通暢,導致皮膚緻密,毛孔閉塞,胸膈不通利,衛氣無法宣發,所以會產生外熱。

黃帝問: 陰氣過盛,為什麼會產生內寒?

岐伯答: 厥氣逆流而上,寒氣積聚在胸中而無法排出,不排出則溫熱之氣離開,寒氣獨自停留,寒氣停留就會使血液凝固不通,血管不通暢,其脈搏就會又大又緊澀,所以會產生內寒。

此明陰陽、表裡、虛實、寒熱之病,統外感、內傷而言也。陽受氣於上焦者,言衛陽出於胸中之宗氣而行脈外,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因外感寒氣,則上焦陽氣不得通行,而寒氣獨留於外者,是衛陽虛而發寒慄,故謂之陽虛則外寒也;陰虛生內熱者,有所勞倦,致形氣衰少,胃中谷氣不盛,而清陽不周布於上焦,則濁壅不降,下脘因之不通,胃氣鬱而成熱,熱氣熏胸中,是因勞擾耗津液,故謂之陰虛生內熱也;陽盛生外熱者,以上焦之氣不得通利,致皮膚緻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玄府者,毛竅也,以其外邪閉郁,衛陽實而不能泄越,故謂之陽盛則外熱也;陰盛生內寒者,因情志妄動,其氣厥逆不順,而耗傷陽和,其陰寒積於胸中而不瀉,則溫氣去而寒獨留,其血因寒而凝澀,脈者血之府,血凝故脈不通暢而盛大以澀也,此因陽傷而陰濁壅盛,以成中寒之病,故謂之陰盛則內寒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說明瞭中醫對疾病的分類,包括陰陽、表裡、虛實、寒熱。

外感寒氣導致陽虛外寒:

陽氣從上焦(胸部以上)獲得,並在外在脈絡中運行,溫暖肌膚和肌肉。如果受到外感寒氣的侵襲,上焦陽氣無法正常運行,寒氣滯留在外,導致衛陽虛弱,出現寒戰,這就是陽虛外寒。

勞倦導致陰虛生內熱:

過度勞累會導致體質虛弱,胃中食物不足,清陽之氣無法充盈上焦,濁氣鬱結不下行,導致下脘不通,胃氣鬱積而化熱,熱氣上燻胸中,這就是陰虛生內熱。

皮膚腠理閉塞導致陽盛外熱:

當上焦氣機不暢通時,皮膚會變得緻密,腠理閉塞,毛孔不通。因為外邪鬱結,衛陽實盛卻無法宣泄,所以稱之為陽盛外熱。

情志過度導致陰盛內寒:

情緒過度波動會導致氣息不順,耗傷陽氣,陰寒之氣積聚在胸中無法散發,溫暖之氣消失,寒氣滯留,血液因寒而凝滯不通,脈絡不通順而盛大,這就是陰盛內寒。

蓋外寒外熱,同是外感之病,如仲景所論,而有陰陽虛實不同也;內熱內寒,同是內傷之病,如仲景所論,而有傷津液、傷陽和之異也。《內經》舉其綱要,而仲景詳辨證治,為後學津梁,故仲景云撰用《素問》者,其所論皆本於《內經》義理也。後學雖悟《內經》義理,而不讀仲景之書,必不能善其用,所以仲景為中古之醫聖。

近世罕有知仲景之道者,故醫風日趨於下矣。

五臟為本

白話文:

外感造成的寒症和熱症,雖然都是外感疾病,但如同仲景所述,它們有陰陽虛實的不同;內傷造成的熱症和寒症,雖然都是內傷疾病,但如同仲景所述,它們有傷津液和傷陽和的不同。《內經》提出了疾病的綱領,而仲景詳細辨證論治,是後人的學習指南。所以仲景說自己撰寫《傷寒論》時吸收了《素問》的內容,他所論述的都基於《內經》的義理。後學者即使領悟了《內經》的義理,如果不讀仲景的著作,也無法擅長運用這些義理,所以仲景被尊為中古時代的醫學聖人。

帝曰:夫子言虛實有十,生於五臟,五臟五脈耳。夫十二經脈,皆生其病,今夫子獨言五臟。夫十二經脈者,皆絡三百六十五節,節有病,必被經脈,經脈之病,皆有虛實,何以合之?岐伯曰:五臟者,故得六腑與為表裡,經絡支節,各生虛實,其病所居,隨而調之。病在脈,調之血;病在血,調之絡;病在氣,調之衛;病在肉,調之分肉;病在筋,調之筋;病在骨,調之骨。

白話文:

皇帝說:「您說虛實有十種,起源於五臟,也就是五臟和它們所對應的五條經脈。十二條經脈都會產生疾病,您現在只提到五臟,這可是十二條經脈都連接著三百六十五個穴位,穴位有病,必然會影響到經脈,經脈的疾病也分虛實,您說的這些如何歸類?」

岐伯回答:「五臟和六腑互相表裡,經絡和肢體各部位都能產生虛實。疾病發生的部位不同,就要用不同的方法來治療。病在脈絡,就調理血液;病在血液,就調理經絡;病在氣血,就調理衛氣;病在肌肉,就調理分肉;病在筋脈,就調理筋脈;病在骨骼,就調理骨骼。」

五臟各有虛實,故共有十也。帝即指前所云五有餘五不足之言而問,謂五臟止陰經五脈,而陰陽共有十二經,經皆有絡,絡有三百六十五節,凡有病必遍被於經絡,皆有虛實之分,今獨言五臟之虛實,何以合十二經絡、三百六十五節之數乎?岐伯言臟腑經絡,本出一源,五臟與六腑為表裡,是臟為根,腑為干,經絡血脈等皆枝葉也,則經絡支節之病之虛實,總不出五臟之虛實也,故隨其病之所居而調之,則一以貫之矣。

白話文:

五臟各有虛實,因此總共有十種虛實。皇帝問道:五臟只有陰經五脈,而陰陽共有十二經,每條經脈都有絡脈,絡脈有三百六十五個節點,如果有病症,必然遍及經絡,都有虛實的區分,現在單獨討論五臟的虛實,怎麼能涵蓋十二經絡和三百六十五個節點呢?

岐伯回答說:臟腑和經絡本是一體,五臟和六腑是表裡關係,五臟是根本,六腑是枝葉,經絡血脈等都是枝節。因此,經絡支節的虛實病症,都離不開五臟的虛實。所以,根據病症所在的部位進行調理,就可以貫通所有經絡,用一個方法來解決所有問題。

如病在脈,調之血者,以脈為血之府,而屬於營,血脈,心所主也;病在血,調之絡者,以血在絡中,故絡傷則血溢,上言脈即經脈,經絡血脈,本屬一體,以其道路而言,名經絡,以其流行而言名血脈也;病在氣,調之衛者,衛氣行於脈外而固表,肺所主也,以其晝則行陽二十五度,夜則行陰二十五度,如不循度,為不調也;病在肉,調之分肉者,肌肉脾所主,統屬營衛,故當運脾以通調營衛,其分肉自和矣;病在筋,調之筋者,筋肝所主也,使肝氣血調和,則筋病自愈矣;病在骨,調之骨者,骨腎所主也,使腎臟陰陽充足,精氣周流,則骨病自愈也。

白話文:

如果疾病發生在脈絡上,就要調節血液的運行。因為脈絡是血液的儲庫,屬於營血系統,由心臟主管。

如果疾病發生在血液上,就要調節經絡的運行。因為血液在經絡中流動,所以經絡受損就會導致出血。前面提到的脈絡是指經脈,經絡和血脈本來是一體的,只是從它們的走行來說稱為經絡,從它們流動的血氣來說稱為血脈。

如果疾病發生在氣上,就要調節衛氣的運行。衛氣在脈絡外部運行,保衛體表,由肺臟主管。衛氣在白天沿着陽經運行二十五度,在晚上沿着陰經運行二十五度,如果衛氣不循序運行,就是失調。

如果疾病發生在肌肉上,就要調節肌肉的運行。肌肉由脾臟主管,屬於營衛系統,所以應健脾以疏通營衛,肌肉自然會協調。

如果疾病發生在筋上,就要調節筋的運行。筋由肝臟主管,調節肝氣血的運行,筋的疾病自然會痊癒。

如果疾病發生在骨頭上,就要調節骨的運行。骨由腎臟主管,調節腎臟陰陽的平衡,讓精氣周流,骨的疾病自然會痊癒。

是故營衛氣血、經絡支節、肌肉筋骨之病,總不外乎五臟,審五臟之虛實,而凡病之虛實在其中矣。

絡滿經虛,絡虛經滿

白話文:

因此,關於營衛氣血、經絡肢節、肌肉筋骨的疾病,總歸不離五臟,審查五臟的虛實,那麼所有疾病的虛實也就明瞭了。

絡脈充盈而經脈虛弱,絡脈虛弱而經脈充盈。

《素問·通評虛實論》又曰:所謂重實者,言大熱病,氣熱脈滿,是謂重實。經絡皆實,是寸脈急而尺緩也,滑則從,澀則逆也。夫虛實者,皆從其物類始,故五臟骨肉滑利,可以長久也。絡氣不足,經氣有餘者,脈口熱而尺寒也,秋冬為逆,春夏為從。經虛絡滿者,尺熱滿,脈口寒澀也,此春夏死,秋冬生也。絡滿經虛,灸陰刺陽;經滿絡虛,刺陰灸陽。

白話文:

《素問·通評虛實論》中說:所謂的「重實」,是指熱病嚴重,氣熱脈象飽滿,這就是重實。經絡都顯得飽滿,表現為寸脈急促而尺脈緩慢;脈象滑利則順暢,脈象澀滯則逆亂。

虛實之證,都是從物質的性質開始的。所以五臟骨肉滑利順暢,就可以長壽。絡氣不足,經氣有餘,脈口熱而尺脈寒,秋冬季節表現為逆證,春夏季節表現為順證。

經虛絡滿,尺脈熱而飽滿,脈口寒而澀滯,這種證候在春夏季節致死,在秋冬季節復生。

絡滿經虛,灸陰刺陽;經滿絡虛,刺陰灸陽。

此承上言邪盛為實者,以明脈象而辨證之逆從也。如大熱病,氣熱而脈滿,其邪與氣血相併,則謂之重實也。經在營分主血,絡在衛分主氣,經絡皆實,則氣血皆受邪,寸脈急強而尺和緩者,以經絡皆受邪,營衛之氣上逆也。滑者,氣血流利,其邪易解,為從;澀者,邪與氣血膠結,難解,為逆也。

白話文:

前面提到邪氣盛而為實證,通過脈象來辨別邪氣正邪的逆從屬性。例如大熱病,氣熱而脈象洪滿,邪氣與氣血結合,稱為重實。經脈在營分,主導血液;絡脈在衛分,主導氣。經絡都出現實證,表示氣血都受到邪氣影響。寸脈急促有力而尺脈和緩,這是因為經絡都受邪,營衛之氣逆行上升。滑脈表示氣血流暢,邪氣容易消散,稱為從;澀脈表示邪氣與氣血粘結難以消散,稱為逆。

夫虛實者,陰陽氣血偏傾,皆從其物類而始。如陰邪從於陰,則陰實而陽虛,陽邪從於陽,則陽實而陰虛,陽為衛為氣,陰為營為血也。若無邪傷而陰陽氣血和平,周流於五臟骨肉,自然滑利而無瘀澀之病,可以長久而生也。若邪客於經,則經氣有餘,絡氣不足,經為營,營行脈中,故脈口熱而現數脈也;絡為衛,衛行脈外,絡虛,故尺膚寒也。此所謂從陰陽之類者也。

白話文:

所謂虛實,就是陰陽氣血失調,都是從陰陽的種類而開始的。例如陰邪侵犯陰分,就會導致陰實而陽虛;陽邪侵犯陽分,就會導致陽實而陰虛。陽氣主衛氣,陰氣主營血。如果沒有外邪侵犯,陰陽氣血調和,在五臟六腑和肌肉中運行,自然通暢無阻,不會產生瘀滯的病症,可以長壽。如果外邪侵犯經絡,則經絡之氣有餘,絡脈之氣不足。經脈主營血,營血在脈中運行,所以脈口會發熱且脈數增快;絡脈主衛氣,衛氣在脈外運行,絡脈虛弱,所以尺膚會發冷。這就是從陰陽之類的原理。

脈口,統指兩手寸夫尺之脈,亦名寸口,亦名氣口。以脈數知為熱,而經有餘也;尺膚不熱知為寒,而絡不足也。若尺亦以脈言,豈有一脈流行,而分寒熱兩截者乎?且言絡不足,明指衛氣之行脈外者,豈非尺膚乎?若上文滑澀二字,統該脈與尺膚而言,故又言五臟骨肉滑利,可以長久也。

白話文:

「脈口」這個名詞泛指兩手上的寸、關、尺三部脈搏,又稱為「寸口」或「氣口」。

脈搏跳動快,表示有熱氣,經絡內有餘氣;尺部皮膚不熱,表示有寒氣,經絡內的衛氣不足。

如果把「尺」也理解為脈搏,難道一個脈搏會分成寒熱兩段嗎?

而且文章中提到「絡不足」,明顯是指運行在脈絡外的衛氣,難道不正是尺部皮膚嗎?

文章中提到的「滑澀」兩個字,既指脈搏,也指尺部皮膚,所以又說五臟、骨骼、肌肉都滑利順暢,可以長久維持健康。

其絡不足,經有餘者,陰已偏勝,又遇秋冬陰旺,則陽偏絕,故為逆,春夏陽旺得助,故為從也。其經虛絡滿者,可類推矣。故絡滿經虛者,當灸陰補經,刺陽瀉絡;經滿絡虛者,當刺陰瀉經,灸陽補絡,而用藥之法亦然矣。

經絡營衛皆虛

白話文:

虛不再寒

帝曰:何謂重虛?岐伯曰:脈氣上虛尺虛,是謂重虛。虛謂氣虛者,言無常也。尺虛者,行步恇然;脈虛者,不象陰也。如此者,滑則生,澀則死也。

白話文:

黃帝問:甚麼叫做「重虛」?

岐伯答:脈象上浮而尺部空虛,這就是「重虛」。

「虛」指氣虛的意思,就是說(脈象)不正常。「尺虛」是指走路不穩;「脈虛」是指脈象不像陰脈。

出現這種情況的,如果脈象滑利,那麼能活下來;如果脈象澀滯,那麼會死亡。

此承上言精氣奪為虛者,以辨脈證也。經絡皆虛,謂之重虛,上雲氣虛者,肺虛也,言其虛無常處也,或虛在經絡,或虛在臟腑,而統曰肺虛,以肺主一身之氣故也。今明重虛之義,而經絡皆虛,經絡皆虛,則陰陽皆虛,陰陽皆虛,則營衛臟腑俱在其中矣。是故尺膚虛軟,則衛虛而絡虛,其行步恇然者,怯弱之狀也;脈虛者,經虛也,經虛則營血虛,營血為陰,脈本沉靜柔和而充滿,今其虛也,脈或空大,或強急,不象陰柔之脈也。

白話文:

以上所說的精氣被奪而導致虛弱,這裡是要辨別脈象和症狀。經絡都虛弱,稱為重虛。上面所說的氣虛,指的是肺虛。因為肺虛沒有固定的部位,可能虛弱在經絡,也可能虛弱在臟腑。但總稱之為肺虛,因為肺主管全身的氣。現在來說明重虛的意義,經絡都虛弱,表示陰陽都虛弱。陰陽都虛弱,那麼營氣、衛氣、臟腑都包含在其中了。所以尺膚虛軟,就表示衛氣虛弱,脈絡虛弱。走路搖搖晃晃的樣子,是虛弱的表現。脈象虛弱,是經絡虛弱。經絡虛弱就會導致營血虛弱。營血屬於陰,脈絡原本應該深沉、安靜、柔和而飽滿。現在虛弱了,脈象可能空大,或強急,不像陰柔的脈象。

凡此重虛者,其脈與尺膚滑者,氣血流利,尚可培養而生;如澀者,氣血皆枯,並有邪滯,則死矣。此滑澀二字,與上節同義。上節言從逆,即生死之兆也。

辨生死

白話文:

所有虛弱的人,如果脈搏和手掌皮膚滑利,表示氣血運行流暢,還可以調養救治回生;如果脈搏澀滯,表示氣血枯竭,還有邪氣停滯,那就沒救了。「滑」和「澀」這兩個字,與上一節的「從逆」意義相同。上一節提到的「從逆」,就是生死徵兆。

帝曰:寒氣暴上,脈滿而實,何如?岐伯曰:實而滑則生,實而逆則死。帝曰:脈實滿,手足寒,頭熱何如?岐伯曰:春秋則生,冬夏則死。脈浮而澀,澀而身有熱者死。

白話文:

古文:

帝曰:寒氣暴上,脈滿而實,何如?岐伯曰:實而滑則生,實而逆則死。帝曰:脈實滿,手足寒,頭熱何如?岐伯曰:春秋則生,冬夏則死。脈浮而澀,澀而身有熱者死。


皇帝問:寒氣突然上沖,脈象滿實,這象徵著什麼?岐伯答:脈象滿實而流暢,說明病情可以好轉;脈象滿實而逆行,說明病情危及生命。皇帝又問:脈象滿實,手腳冰冷,頭部發熱,這象徵著什麼?岐伯答:在春秋季節,這種徵兆說明病情可以好轉;在冬夏季節,則說明病情危及生命。脈象浮淺而拘緊,拘緊且身體發熱,則病情危及生命。

此言精氣奪者,中陽無權,陰寒邪氣,自內暴逆而上,脈滿而實者,大而有力,無柔和之氣也。若有滑象,氣血尚活可生,如實而且逆者,現五行相剋之真臟脈也,故死。又如脈滿實,手足寒,頭熱者,中無陽和敷布四肢,其氣厥逆直上,故手足寒而頭熱,是陰陽乖格,不相交通,勢將偏亢而偏絕。

白話文:

古文所述,當精氣受到奪取時,人體中央的陽氣便失去控制,寒邪之氣便會從內部上逆。此時把脈會發現脈象強而有力,但缺乏柔和之氣。如果脈象滑動,表示氣血仍較為活躍,尚有生機;但若脈象強而逆行,則表示五行相剋的臟腑脈絡受到嚴重損害,此時將難以存活。

此外,如果把脈發現脈象過於強盛,但手腳卻十分冰冷、頭部發熱,則說明體內陽氣和諧,無法溫煦四肢,導致氣血逆流上衝,因此手腳冰冷,頭部發熱。這種情況屬於陰陽失衡,無法相得益彰,必定會造成一偏過盛,一偏衰竭的局面。

如春令陽初升,秋令陽初降,尚可調之使和而生;若冬夏陰陽偏旺之時,以身中之偏,而遇氣候之偏,則必偏絕而死也。脈浮者,陽露於外,陽性流利而反澀者,陽氣敗矣,陽敗而反身熱,此精氣奪甚,正如殘燈余焰,陰陽兩竭,故死也。

白話文:

春天陽氣初升,秋天陽氣初降,還能調整維持平衡和生長。如果在冬天或夏天陰陽偏盛時,身體偏虛弱又遇上氣候偏異常,那肯定會虛弱得死去。脈搏浮在身體表面,表示陽氣外露,陽氣流暢而反覆遲滯,表示陽氣衰竭,陽氣衰竭卻反而發燒,這是精氣損耗非常嚴重,就像殘燈的餘火,陰陽兩者都衰竭殆盡,所以會死去。

其形盡滿者,脈急大堅,尺澀而不應也,如是者,從則生,逆則死。帝曰:何謂從逆?岐伯曰:所謂從者,手足溫也;所謂逆者,手足寒也。

白話文:

脈象飽滿者,脈搏又急又大又硬,寸口脈澀滯不應手,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順著病情發展就能生,逆著病情發展就會死。皇帝問:什麼是順著病情發展,什麼是逆著病情發展?岐伯答:所謂順著病情發展,是指手腳溫和;所謂逆著病情發展,是指手腳寒冷。

此更申明上文之寒氣暴上,而盡其形氣皆逆滿而上者,脈必急大且堅,而尺膚澀,與脈不相應,何也?此脈之急大,本非氣血有餘,以其精氣內奪,故脈無柔和之象,精氣枯,故尺膚澀而不潤。如是者,手足溫,則中宮猶有陽氣布於四肢,為從而可生;手足寒,則陽敗為逆而死也。

五實五虛

白話文:

這段話進一步說明上文所說的寒氣突然上升,導致人體整個氣血運行都逆轉上衝。患者的脈搏會非常快、粗大而且堅硬,而尺部的皮膚摸起來乾澀,與脈搏的強勁不相符合。這是為什麼呢?

這種脈搏又快又大,並不是因為氣血旺盛造成的。實際上是人體的精氣被奪走了,所以脈搏沒有柔和的象徵。精氣枯竭,所以尺部的皮膚乾澀而沒有潤澤。如果患者手足溫暖,說明中宮(脾胃)還有一些陽氣分佈到四肢,這是一個好的徵兆,從中可以判斷患者還有生機。如果患者手足冰冷,則說明陽氣已經敗壞而逆轉,患者將會死亡。

《素問·玉機真臟論》帝曰:余聞虛實以決死生,願聞其情。岐伯曰:五實死,五虛死。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瞀悶,此謂五實;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此謂五虛。帝曰:其時有生者何也?岐伯曰: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此其候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素問·玉機真臟論》

黃帝說:我聽說虛實可以判斷生死,希望能聽聽其中的詳情。

岐伯回答:有五種實證會導致死亡,有五種虛證也會導致死亡。脈搏強盛,皮膚發熱,腹部脹滿,大便不通暢,頭暈心悶,這就是五實證;脈搏細弱,皮膚發寒,氣息微弱,腹瀉不止,飲食難以入口,這就是五虛證。

黃帝問:在這種情況下,還有哪些情況可以存活下來呢?

岐伯回答:如果虛證患者能進食流質,腹瀉腹脹停止,就可以存活;如果實證患者能出汗,大便通暢,也可以存活。這些都是可以觀察到的徵兆。

此統言外感內傷虛實之證也。脈盛,皮熱,腹脹,是邪盛於表裡也,前後便不通,則邪結無出路,而昏瞀躁悶,則元氣絕而死,名五實也;脈細,皮寒,氣少,表裡精氣皆奪也,而二便泄利,飲食不進,則本元竭而死,名五虛也。實者身汗得後利,則表裡邪解而正氣漸蘇;虛者泄利止而漿粥進,則生氣漸續,故皆可活也。

三焦氣虛

白話文:

這句話是說外感內傷虛實的證狀。脈搏旺盛,皮膚發熱,腹部脹滿,表示邪氣盛於表裏;大小便不通,表示邪氣結住沒有出路,昏迷煩躁,表示元氣將盡而死亡,這稱作「五實」;脈搏細弱,皮膚發冷,氣息微弱,表裏精氣都被奪走;大小便瀉利不止,飲食不進,表示本元枯竭而死亡,這稱作「五虛」。「五實」的人,如果能出汗,大便通暢,表示表裏邪氣解除,正氣逐漸恢復;「五虛」的人,如果腹瀉停止,能進食稀粥,表示生氣逐漸續回,所以這兩種人都可以治癒。

《靈樞·口問篇》曰: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下氣不足,則為痿厥心悗。

白話文:

《靈樞·口問篇》說:

  • 上氣(肺氣)不足:

  • 大腦得不到充足滋養,因此感到頭腦空虛。

  • 耳朵會出現耳鳴的症狀。

  • 頭部容易暈眩。

  • 眼睛會感到眩暈。

  • 中氣(脾氣)不足:

  • 小便和大便會出現異常。

  • 腸道會發出鳴叫聲。

  • 下氣(腎氣)不足:

  • 會導致肢體麻木、癱瘓(痿厥)。

  • 心臟和肺臟功能衰弱(心悗)。

上焦如霧者,清陽之氣氤氳旋轉,如雲之上騰,而充於頭腦也,故氣不足,則腦中如空,耳鳴頭傾目眩者,清陽不伸,則濁陰上僭,濁陰上僭,則頭重而傾,陽鬱於下,則耳鳴目眩也;中焦如漚者,脾胃蘊釀水穀,由中焦輸化津液,故氣不足,則輸化失度,溲便皆變其常,腸中傳導無力,則鬱結而鳴也;下焦如瀆者,滓濁水液由之而出,藉腎中元陽以蒸化者,故下元氣虛,或足痿無力,或厥冷不溫,其滓濁反壅而不出,故上逆而心悗,悗者,滿悶也。

白話文:

上焦:有如霧氣

清陽之氣在頭部運轉如霧氣,就像雲朵冉冉上升,充斥著頭腦。如果氣不足,大腦就會如同一團空虛,出現耳鳴、頭暈、目眩等症狀。這是因為清陽之氣無法升發,濁陰之氣就會乘虛而上,導致頭部沉重和傾斜。陽氣下陷,就會出現耳鳴、目眩等症狀。

中焦:有如水泡

脾胃消化水谷,由中焦運化為津液。如果氣不足,運化就會失衡,導致大小便異常。腸道傳導無力,就會鬱結而發出鳴叫聲。

下焦:有如河流

滓濁水液由下焦排出,需要腎臟元陽蒸化。如果下元氣虛,就會出現足痿無力、手腳冰冷的症狀。滓濁水液無法排出,就會反流至上,引起心臟作悶,作悶就是胸口發悶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