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卷五 (3)
卷五 (3)
1. 陰陽發病諸證
二陽,三陽
《素問·陰陽別論》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其傳為息賁者,死不治。三陽為病發寒熱,下為癰腫,及為痿厥腨㾓,其傳為索澤,其傳為㿗疝。
白話文:
《素問·陰陽別論》中記載:
- **二陽(足陽明、手少陽)病症:**會影響心脾,導致心情鬱悶,女性月經不調。若轉化成消渴病或喘息,則無法治癒。
- **三陽(足太陽、手陽明、手少陽)病症:**會發燒或畏寒,並導致癰腫、肌肉萎縮、手足厥冷。若轉化成麻痺或疝氣,則無法治癒。
此言內傷陰陽之氣而發病也。二陽者,陽明胃也。胃氣由心脾發生,故其病有從損傷心脾而發者,蓋心者一身之主宰,而為脾之母,脾主為胃行津液,而生化氣血者也。其有不得於隱情委曲之事,憂思鬱結,則心脾俱傷,而無生化轉運之力,以致胃病食減。若在女子,尤多此病,氣鬱血耗,則月事不下也。
白話文: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內在的陰陽失衡會導致疾病。二陽指的是陽明胃經。胃氣是由心脾運化而生的,所以胃病有的可能是損傷心脾引起的。心是全身的主宰,也是脾的母親。脾主管將津液運送到胃,並產生氣血。如果遇到無法傾訴的隱情和委屈,憂愁思慮鬱結,就會同時傷害心脾,導致它們失去運化輸布的能力,從而引起胃病和食慾不振。如果是女性,這種情況尤其多見,氣鬱血虛就會導致月經不調。
久而傳變,其血枯生風,虛陽化火,風火消爍肌肉,而脾土敗矣。土敗則肺金無生氣,乃成息賁,息賁者,氣餒而喘促,傳變至此,金水亦枯,無論男女,皆死不可治也。凡經候二便之病,經義皆謂之不得隱曲,推其源,總由心脾鬱結之所致也。三陽者,太陽也。其腑為膀胱,主藏津液而出小便,其經主一身之表而統營衛,外邪多由太陽經而入營衛,則發寒熱之病。
白話文:
隨著時間推移,體內血液枯竭產生風氣,虛弱的陽氣轉化為虛火,風火消耗了肌肉,導致脾土虛弱。脾土虛弱則肺金失去生氣,形成喘氣困難,氣餒喘促。到了這個階段,金水兩臟也枯竭了,無論男女,都到了無法醫治的程度。所有月經或大小便失常的疾病,經典上都說與鬱結有關,追根究底都是由心脾鬱結引起的。三陽是指太陽經。其所屬的臟腑是膀胱,主要功能是儲藏體液並排泄小便,其經絡主管全身的表層並統領營衛之氣。外邪通常通過太陽經進入營衛之氣,引起寒熱疾病。
陽病者,上行極而下,故邪不解則下走,而營氣不從,逆於肉裡,乃生癰腫,傷及經脈,則為痿、為厥、為腨㾓。腨者,小腿後太陽經脈所行之處。㾓音淵,痠痛也。又其傳變,則皮膚枯索而不澤,以太陽之氣榮於皮毛,氣不榮則枯也。又傳為㿗疝者,其邪由經入腑,牽連陰筋,腎子頑木,名㿗疝也。
一陽,二陽一陰
白話文:
對於體質陽盛的人來說,邪氣會從上半身發展到下半身。如果邪氣不能消散,就會向下活動,而且人體的氣血運行也不會順從,會逆行到肌肉裡,於是就會產生癰腫。如果傷及經絡,就會導致癱瘓、厥氣、肌肉痠痛。這裡的肌肉痠痛指的是小腿後側太陽經絡經過的部位。另外,如果邪氣繼續擴散,皮膚就會變得乾燥缺乏光澤,這是因為太陽經絡的氣血運行於皮膚表面,如果氣血運行不暢,皮膚就會乾燥。再繼續擴散,就會變成股疝氣,這是因為邪氣沿著經絡進入臟腑,牽連到陰經,腎臟這個頑固不化的木屬臟器發作,就會導致股疝氣。
一陽發病,少氣,善咳,善泄,其傳為心掣,其傳為膈。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風厥。
白話文:
當人體陽氣初發時,就會出現氣短、咳嗽、腹瀉等症狀。這種病症可能會發展成心臟抽搐(心掣)或橫膈膜痙攣(膈)。
當陽氣和陰氣同時發作時,就會導致驚恐、背痛、頻繁打嗝、不斷打哈欠等症狀。這種病症稱為風厥。
一陽者,少陽也。為生陽之氣所從出,故病則少氣;清陽失於轉旋,肺不清肅下降,逆而善咳;木氣不達,鬱於土中,其氣下陷,故善泄瀉也;其傳為心中若掣者,肝膽為風木,風木之氣擾動血脈,以心主血脈故也;其傳為噎膈者,少陽為樞,樞不轉而三陽之氣皆逆,與痰涎膠結於膈也。
白話文:
一陽指的就是少陽。這是生髮陽氣的地方,所以(少陽)有病就會出現氣虛;清陽之氣失去正常運行,肺部不能肅降,氣息上逆就容易咳嗽;肝氣鬱結不能通達,鬱積在脾胃裡,就會導致氣下墜,所以就容易腹瀉;(少陽病)傳變到(心部)就感覺心臟絞痛,這是因為肝膽屬風木之氣,風木之氣擾動血脈,而心主血脈的緣故;(少陽病)傳變到(咽喉)就出現噎膈,這是因為少陽是氣機運轉的樞紐,樞紐不能正常運轉,三陽之氣就會上逆,與痰液膠著在膈上。
二陽者,陽明胃,一陰者,厥陰肝,二者同病,肝主驚,胃病聞木音則惕然而驚,故主驚駭;胃不和,則肺氣不順,故背痛;中脘濁壅,故善噫也;呵欠本腎所主,今陽不轉旋,陰氣引之下行,故胃病亦有善伸數欠也。胃為臟腑之海,而肝氣橫逆於中,則一身內外之氣,皆厥而不順,肝為風木,故名風厥,是內風乘胃,牙關緊急而厥也。
二陰一陽,三陽三陰
二陰一陽發病,善脹,心滿,善氣。三陽三陰發病,為偏枯痿易,四肢不舉。
白話文:
陽明胃經和厥陰肝經這兩個系統,如果同時出現問題,會導致身體各方面的不適。
因為肝臟負責控制驚嚇反應,所以胃病患者聽到與木頭相關的聲音時,會容易產生驚嚇感。
胃部功能失調會影響肺氣的運轉,因此會導致背痛。中脘部位(胃脘部)有痰濁堆積,就會經常打嗝。
打哈欠原本是由腎臟管轄的,但現在陽氣無法循環,陰氣下降,因此胃病患者也會經常打哈欠。
胃臟是五臟六腑的匯集之地,如果肝氣在其中橫衝直撞,就會導致全身氣血阻滯不順。肝臟屬性為風木,因此這種情況稱為「風厥」,表示體內風邪侵襲了胃部,導致牙關緊閉和昏厥的症狀。
二陰者,少陰也,一陽者,少陽也。少陽為陽經之樞,少陰為陰經之樞,陰陽樞紐皆病,則六經開闔失職,升降因之不調,而氣鬱勃,故病善脹心滿而善氣也。善氣者,濁氣時從便出,俗謂之屁,以陽明不闔之故,然脹滿亦可以暫寬也。三陽者,太陽也,三陰者,太陰也。
白話文:
「二陰」指的是少陰,「一陽」指的是少陽。少陽是陽經的樞紐,少陰是陰經的樞紐。陰陽樞紐都出了問題,那麼六經的開閉失調,升降也會因此紊亂,導致氣鬱結不通,所以這種病症容易腹脹、心滿、多放屁。所謂「多放屁」就是濁氣偶爾從肛門排出,俗稱「放屁」,這是因為陽明經沒有閉合造成的。不過,腹脹和心滿也會偶爾有舒緩的時候。
「三陽」指的是太陽,「三陰」指的是太陰。
太陽為開而主表,太陰為開而主裡,二經俱病,則陰陽表裡之氣皆窒塞不開,而經脈不得周流,乃病偏枯痿易。偏枯是身半邊偏廢,痿易者,肢痿或左或右,變易不定也。以上舉三陰三陽發病之證,其因則有內傷外感之異,當詳辨也。
陰爭於內陽擾於外
白話文:
太陽經與太陰經都病變而導致外感和內傷,陰陽表裡之氣皆阻塞不通,經脈無法運行,於是就產生了偏枯痿易的疾病。偏枯是指身體的一側偏廢,痿易是指肢體痿廢,時而左邊,時而右邊,變化不定。上面列舉了三陰三陽發病的證狀,其原因則有外傷和內傷的不同,應詳加辨別。
陰爭於內,陽擾於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則熏肺,使人喘鳴。陰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剛與剛,陽氣破散,陰氣乃消亡;淖則剛柔不和,經氣乃絕。
白話文:
陰虛內耗,陽氣外盛,汗液無法控制,身體虛弱而發病,導致肺部受損,引起呼吸急促、氣鳴。陰氣是生髮之源,平衡為和。如果陰氣和陽氣都過於旺盛,陽氣就會分散,陰氣也會消散。如果陰陽失衡,經絡氣血不通,就會導致死亡。
此總結上文之義也。陰主內,陽主外,二氣偏亢,則內外爭擾,察其現證,知病之在陰在陽也。陽擾於外者,腠理開泄,肺氣不固,魄汗不藏,流而不止也;陰爭於內者,陰性凝斂,使陽不得循經周布,而四肢厥逆,其中陽內沖而起,化火熏肺,則肺氣喘鳴,是皆陰陽不和,內外格拒之故也。陰之所生句下,必有脫文。
白話文:
以上總述上文的要義。陰氣主導內在,陽氣主導外在,這兩種氣過盛時,就會導致內外失衡,導致疾病。
從出現的症狀中,就能判斷疾病是屬於陰氣過盛還是陽氣過盛。
陽氣過盛時,就會導致腠理鬆弛,肺氣固攝不住,汗液外泄不止。
陰氣過盛時,就會導致陰性凝結,使陽氣無法循經周流,從而導致四肢發冷。體內的陽氣內衝上來,化為火熱,燻灼肺部,就會出現肺氣喘鳴的症狀。
這些都是由於陰陽不調和,內外相互阻滯所導致的。
在「陰之所生」句子下面肯定有脫漏的文字。
蓋陰陽之道,互相生化,陰之所生,其本在陽,陽之所化,其本在陰,要必推其所本而和之,則曰和也。如偏亢者,瀉以和之;不足者,助以和之。是故陽亢為剛,若再與之剛,則為亢極而陽氣破散,陽散不能生陰,則陰亦消亡矣;若陰已平而又益之,如積水成淖,則剛柔不和而陽沉伏,其氣不得至經,乃至偏絕,此皆不知和之之道也。
生死證
白話文:
陰陽之道是互相生化的,陰的根源在陽,陽的轉化起源於陰。要調和陰陽,必須找出根源所在,然後針對根源進行調理。
像偏亢的情況,就要用瀉法來調和,不足的情況,就要用補法來調和。
所以,陽亢時本來就很強,如果再用強的方法去調理,就會導致陽氣過度亢盛,陽氣散盡無法生陰,最後陰氣也會消失;
如果陰已經平衡了還繼續補陰,就會像積水變成泥沼一樣,剛柔不和,陽氣沉伏,氣血無法到達經絡,最後就會導致偏絕。
這些都是不懂得調和之道的緣故。
死陰之屬,不過三日而死;生陽之屬,不過四日而死。所謂生陽死陰者,肝之心,謂之生陽;心之肺,謂之死陰;肺之腎,謂之重陰;腎之脾,謂之闢陰,死不治。
白話文:
屬於死陰類的疾病,不會超過三天就會死亡;屬於生陽類的疾病,不會超過四天就會死亡。所謂「生陽死陰」是指:
- 肝屬於心,稱為「生陽」;
- 心屬於肺,稱為「死陰」;
- 肺屬於腎,稱為「重陰」;
- 腎屬於脾,稱為「闢陰」,這種病無法治癒。
此明臟病相傳生死之證,不外陰陽之理也。屬者,病所歸也。肝之心者,木生火也,故謂之生陽,其病不過四日而已,蓋一日木生火,二日火生土,三日土生金,四日金生水,則五臟生氣周流而病已,故名生陽也;心之肺者,火剋金也,二日金剋木,三日木剋土,土敗而後天根本絕則死,故名死陰也;肺之腎者,金本生水,但金水皆陰,故名重陰,而無火土生陽之氣也;腎傳脾,是陰水反來侮土,土本剋水,反受其侮,則土無生陽之火可知,故名闢陰,闢,偏也,重陰偏陰而無陽,故皆死不可治也。
白話文:
這段古文說明瞭臟腑疾病導致生與死的證據,不外乎是陰陽失衡的道理。
生陽:
- 病竈聚集在肝臟。
- 「肝之心」表示木生火。
- 疾病不會超過四天,因為:
- 第一天:木生火
- 第二天:火生土
- 第三天:土生金
- 第四天:金生水
- 五臟氣血循環,疾病康復。
死陰:
- 病竈聚集在心臟。
- 「心之肺」表示火剋金。
- 死亡會在兩到三天內發生,因為:
- 第二天:金剋木
- 第三天:木剋土,土被破壞,導致身體根本氣絕。
重陰:
- 病竈聚集在肺臟。
- 金和水都是陰性,因此稱為「重陰」。
- 沒有火和土生陽的能量。
闢陰:
- 從腎臟傳到脾臟。
- 陰水反過來侵犯脾土。
- 脾土原本剋制水,但反而受到水的侵害。
- 脾土沒有生陽之火,因此不可治。
- 「闢」表示偏陰,重陰和偏陰都沒有陽氣,所以都會導致死亡。
良以脾胃為生化氣血之源,火為土母,木為火母,故病之相傳,以木火土相生,則正氣旺而病邪退,其火土氣敗,則死不可治矣。
結陽,結陰,二陽結,三陽結,三陰結,一陰一陽結
白話文:
脾胃是產生氣血的根本來源。火是土的母親,木是火的母親。因此,疾病的傳播會以木火土相生的方式進行。正氣旺盛,病邪就會退散。如果火土之氣衰敗,那麼就無法救治了。
結陽者,腫四肢;結陰者,便血一升,再結二升,三結三升;陰陽結斜,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腫。二陽結,謂之消;三陽結,謂之隔:三陰結,謂之水;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
白話文:
**結陽:**四肢腫脹。
結陰: 大便帶血,每次一升,再次後變成兩升,第三次後變為三升。
陰陽結斜: 陰氣多,陽氣少,稱為「石水」,小腹部腫脹。
二陽結: 稱為「消」。
三陽結: 稱為「隔」。
三陰結: 稱為「水」。
一陰一陽結: 稱為「喉痹」。
此言陰陽鬱結而發病者。四肢為諸陽之本,陰陽經脈交接於四肢之末,陽結不得交通於陰,故四肢浮腫也;若營陰結者,營主血,結則血不歸絡流通,遂漫溢妄行,由便而下,所謂陰絡傷則血內溢也,故結甚則下血甚矣;若陰陽皆結而有偏斜,其陰結多陽結少,則成石水,少腹腫,蓋三焦外是營衛,陽所主,三焦內是腑臟,陰所主,陰陽皆結,則三焦水道不利,其陰結多,故水下壅而少腹腫,按之堅如石也。
白話文:
這句話指出了陰陽壅結而導致疾病發生。四肢是諸陽經穴的根本,陰陽經絡在四肢末端相交,如果陽氣壅結而無法與陰氣相通,就會導致四肢浮腫。如果營陰壅結,營氣主血,壅結就會導致血液不歸於經絡,在體內亂竄,從大便流出,這就是所謂的陰絡受損,導致血從內部溢出,如果壅結嚴重,下血也會很嚴重。如果陰陽同時壅結,但陰陽失衡,陰結多而陽結少,就會形成石水,小腹腫脹,這是因為三焦的外層是營衛之氣,由陽氣主導,三焦的內層是臟腑,由陰氣主導,陰陽同時壅結,就會導致三焦水道不暢,陰結較多,所以水液向下壅塞,導致小腹腫脹,按壓時會感覺像石頭一樣堅硬。
二陽者,陽明胃也,陽結而化邪火,乃成中消之病,多食易飢,而肌肉消瘦也;三陽者,太陽也,太陽主開,其氣結不得外達於表,則阻隔於內,或致飲食難下,而便不通也;三陰者,太陰也,亦主開,其氣結則脾不轉運,肺不輸布,水飲蓄而成病也;一陰者,厥陰也,一陽者,少陽也,甲乙木也,木鬱則火發,上灼於喉,而成喉痹,以肝脈循喉後故也。
有形無形痛與不痛
白話文:
-
**二陽:**指陽明胃經。當陽氣鬱結化為邪火時,就會發展成中消病,表現為食量增加、容易飢餓,同時肌肉消瘦。
-
**三陽:**指太陽經。太陽經主開,如果其氣鬱結而不能外達於體表,就會阻隔於內,可能導致飲食難以下嚥和便祕。
-
**三陰:**指太陰經。太陰經也主開,如果其氣鬱結,會使脾胃運化功能失常,肺部輸佈水液功能受阻,導致水液積聚成病。
-
**一陰:**指厥陰經。**一陽:**指少陽經。厥陰和少陽經都屬木,木氣鬱結就會導致火氣發作,灼燒咽喉,形成咽喉腫痛(喉痹)。這是因為肝脈循行於咽喉後方所致。
《靈樞·壽夭剛柔篇》少師曰:病在陽者,名曰風;病在陰者,名曰痹;陰陽俱病,名曰風痹。病有形而不痛者,陽之類;無形而痛者,陰之類也。無形而痛者,其陽完而陰傷之也,急治其陰,無攻其陽;有形而不痛者,其陰完而陽傷之也,急治其陽,無攻其陰。陰陽俱動,乍有形,乍無形,加之煩心,名曰陰勝其陽,此謂不表不里,其形不久。
白話文:
少師說:疾病在陽氣盛的地方,稱為「風」;疾病在陰氣盛的地方,稱為「痹」;陰陽氣血兩虛,稱為「風痹」。疾病有形跡但沒有疼痛的,屬於陽氣方面的;沒有形跡但有疼痛的,屬於陰氣方面的。沒有形跡又有疼痛的,是陽氣充足而陰氣受損,應急治陰氣,不要治陽氣;有形跡而沒有疼痛的,是陰氣充足而陽氣受損,應急治陽氣,不要治陰氣。陰陽氣血都虛弱,時而有形跡,時而沒有形跡,再加上心神煩躁,稱為「陰勝陽」,這種情況既不表現在身體外面,也不表現在身體內部,其形跡不會維持太久。
風由陽氣所化,故病在陽分名風;若寒濕陰邪凝滯,故病在陰分名痹。此以人身陰陽之氣,與外邪同類相感而致病,因病以立名也。有形而不痛者,如浮腫痞滿之類,是病傷陽,而陰完全也;無形而痛者,如肢體疼痛,而無腫脹之類,是病傷陰,而陽完全也。蓋陽為氣,起發而流通,起發故有形,流通故不痛也;陰為血,沉靜而凝滯,沉靜故無形,凝滯故疼痛也。此以病形而辨陰陽者也。
白話文:
風是由陽氣轉化而成的,因此在陽氣分佈部位的疾病稱為「風」;如果寒濕等陰寒邪氣凝結不散,在陰氣分佈部位的疾病稱為「痺」。這是因為人體的陰陽之氣與外來的邪氣相應而致病,所以根據疾病的部位來命名。
有形狀但不會痛的,像是水腫、脹滿等疾病,這是陽氣受傷、陰氣正常的表現;沒有形狀但會痛的,像是四肢疼痛但沒有腫脹等疾病,這是陰氣受傷、陽氣正常的表現。
因為陽氣屬氣,具有生發和流通的作用,因此有形狀但不會痛;陰氣屬血,具有沉降和凝滯的作用,因此沒有形狀但會痛。這是根據疾病的表現來辨別陰陽的。
乍有形,乍無形,而煩心者,邪在陰陽之間,陰陽相格,故煩心,以不專在陽,不專在陰,故乍有形,乍無形;如其邪入漸深而屬陰分,即名陰勝其陽,此不表不里之病;其形不久無矣。由是可知陽勝於陰者,其疼痛亦必不久,而邪漸從外解也。陽病當調其氣,陰病當和其血,是為一定之法也。
陽勝煩熱陰勝多痹
白話文:
一開始有症狀,後來又沒有症狀,反覆如此,讓人煩心,是因為病邪介於陰陽之間,陰陽相互對抗,所以才會煩心。由於病邪不完全在陽氣,也不完全在陰氣,因此症狀會忽有忽無。如果病邪逐漸深入,屬於陰氣一方,就稱為陰氣勝過陽氣,這是表裡不平衡的疾病,這種症狀很快就會消失。由此可知,陽氣勝過陰氣的疾病,疼痛也不會持續太久,病邪會逐漸從體外消除。陽氣造成的疾病應該調氣,陰氣造成的疾病應該調血,這是治療的方法。
《素問·逆調論》帝曰:人身非常溫也,非常熱也,為之熱而煩滿者,何也?岐伯曰:陰氣少而陽氣勝,故熱而煩滿也。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氣也,寒從中生者何也?岐伯曰:是人多痹氣也,陽氣少,陰氣多,故身寒如從水中出。
白話文:
皇帝說:人的身體不經常溫暖,也不經常發熱,為什麼只會覺得熱和感到煩躁?
岐伯說:陰氣少、陽氣盛,所以會發熱和感到煩躁。
皇帝說:人的身體不穿得涼快,體內也沒有寒氣,為什麼會覺得寒冷?
岐伯說:這是因為此人體內濕氣過重,陽氣少、陰氣多,所以身體發冷,好像從水裡出來一樣。
此言不因受邪而為病者。若受外邪,身必常溫常熱,今非常溫常熱,而有時發熱且煩滿者,是內生之熱也,由其陰氣少,而陽偏勝,故內熱而煩滿,與外邪之身熱自異也。又有非衣少而身寒,非飲冷而中寒,其寒從中生者,由其營衛經絡之氣多痹,痹者,因陽氣少而陰氣多,陰性凝滯,陽抑不伸,故身寒如從水中出也。嘗見有夏令而服棉衣者,其飲食起居如常,而臟腑無損,即是多痹氣而陽少之人也。
以上皆言陰陽偏勝為病,非獨外邪而致寒熱者也。
陰虛肉爍
白話文:
這段話是說,有人得病不是因為受到外來的邪氣。如果受到外來的邪氣,身體一定會經常溫熱。現在不是經常溫熱,而是偶爾發燒並有胸悶,這是內部產生的熱,因為陰氣少而陽氣偏盛,所以內熱胸悶,與外邪導致的身體發熱不同。還有一種情況,不是因為穿的少而身體發冷,也不是因為喝了冷水而受寒,這種從內部產生的寒冷,是因為營衛經絡之氣多。這是因為陽氣少而陰氣多,陰性凝固,陽氣受到抑制不能伸展,所以身體寒冷,就像從水中出來一樣。夏天穿棉衣,飲食起居正常,卻不覺得冷的人,就是這種陽氣少而陰氣多的人。
帝曰:人有四肢熱,逢風寒如炙如火者,何也?岐伯曰:是人者,陰氣虛,陽氣盛。四肢者,陽也,兩陽相得,而陰氣虛少,少水不能滅盛火,而陽獨治,獨治者,不能生長也,獨勝而止耳。逢風而如炙如火者,是人當肉爍也。
白話文:
皇帝說:有人四肢發熱,遇到風寒就像炙烤著火一樣,這是什麼原因?岐伯回答:這樣的人是陰氣不足,陽氣過剩。四肢屬陽,兩陽相合,而陰氣不足,水少不能熄滅旺盛的火,只能讓陽氣獨自發揮作用,獨自發揮作用就無法滋生長養,只能獨自亢盛而已。遇到風寒後發熱像炙烤著火一樣,這樣的人身體肌肉會被灼傷。
脾胃統陰陽而主肌肉,四肢者,稟氣於脾胃,而十二經陰陽之氣,交接於肢末,故陰虛陽盛,則四肢熱,風寒激之,則如炙如火,以其腎水少,不能滅盛火,而亢陽獨治。獨治者,孤陽不能生長氣血,而壯火反使消爍肌肉也。
腎枯骨痹
白話文:
脾胃調和陰陽,主導肌肉的生長。四肢之所以能活動,是因為脾胃提供了氣血。而十二條經脈的陰陽之氣在肢體末端交匯,所以陰氣不足,陽氣過盛,四肢就會發熱。如果再受到風寒刺激,就會像被火烤一樣。這是因為腎水不足,無法熄滅過盛的陽火,所以陽氣只能獨自運作。獨自運作的意思是,單獨的陽氣無法生長氣血,反而會讓旺盛的陽火消耗肌肉。
帝曰:人身有寒,湯火不能熱,厚衣不能溫,然不凍慄,是為何病?岐伯曰:是人者,素腎氣勝,以水為事,太陽氣衰,腎脂枯不長,一水不能勝兩火,腎者水也,而生於骨,腎不生則髓不能滿,故寒甚至骨也。所以不凍慄者,肝一陽也,心二陽也,腎孤臟也,一水不能勝二火,故不能凍慄,病名曰骨痹,是人當攣節也。
白話文:
皇帝問:有人身體發寒,但用湯火烤、穿厚衣都無法溫暖,但卻不發抖,這是什麼病?
岐伯回答:這種人原本腎氣旺盛,以水為用,但太陽之氣衰弱,腎臟的脂肪枯竭無法生長,一水不能勝過兩火。腎臟屬水,生長在骨頭中,腎臟不生長,骨髓就無法充盈,所以寒氣會深入骨頭。
之所以不會發抖,是因為肝臟屬陽氣,心臟屬二陽,腎臟是孤立的臟器。一水不能勝過兩火,所以不會發抖。這種病名叫「骨痹」,這種人將會出現關節攣縮的症狀。
是人腎氣素強,以水為事者,色欲過度也。腎之腑,太陽膀胱也,臟損則腑陽虧,而太陽經氣衰矣。太陽主一身之表,表虛而身寒,故湯火厚衣,不能使之溫熱也。腎脂枯涸不長,骨髓由腎而生,腎脂枯,故髓不充滿,而寒甚至骨,則軀體無陽和之氣矣。其所以不凍慄者,心為君火,少陽相火,由肝膽而行,故心肝兩臟,皆陰中之陽也,腎為寒水,孤臟也,以其臟體分陰陽,則一水不勝君相二火,故不凍慄。其皮肉筋骨,已無陽氣煦和,但有陰氣痹滯,故病名骨痹。
五病所發
白話文:
醫書中說:體液流失,骨骼活動不便,所以四肢會屈曲。這樣的情況,九死一生。上一條講的是肌肉萎縮,是邪熱旺盛;這一條講的是骨骼痹痛,是元陽虛衰,都是內傷的嚴重症狀。
經云: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故肢節必當拘攣也。如此,亦九死一生而已。上條肉爍,是邪熱盛;此條骨痹,是元陽消,皆內傷敗證也。
《素問·宣明五氣論》曰:五病所發:陰病發於骨,陽病發於血,陰病發於肉,陽病發於冬,陰病發於夏,是謂五發。
白話文:
《素問·宣通五氣論》說:五種疾病的形成:陰證發於骨頭,陽證發於血液,陰證發於肌肉,陽證發於冬天,陰證發於夏天,這就是所謂的「五種發病機制」。
陰病發於骨者,腎主骨,為陰臟也;陽病發於血者,心主血脈,為陽臟也;陰病發於肉者,脾主肌肉,為至陰之臟也。此以臟象分陰陽也。如其夙病在陽分者,至冬陽氣收藏,邪不能容則病發;如在陰分者,至夏陽氣升浮則病發。所以然者,外邪混於血氣之中,隨經脈流行而不之覺,至時令遷移,陰陽氣變,則邪動,故陰遇陽即發,陽遇陰即發。
白話文:
男性疾病來自於骨頭,因為「骨為生殖之本」,骨頭是陰性的器官。女性疾病來自於血,因為「血為養生之源」,血是陽性的器官。男性疾病來自於肌肉,因為「肌肉為承載之本」,肌肉是至陰的器官。這便是根據人體的內在器官來區分陰陽。
如果過往的疾病屬於陽性範圍,那麼到了冬天,陽氣收藏,邪氣無法容納,疾病就會發作。如果疾病屬於陰性範圍,那麼到了夏天,陽氣升浮,疾病就會發作。這是因為外來的邪氣與血氣混合在血液之中,隨著經脈運行,而不被察覺。
到了時節交替,陰陽之氣變化,邪氣就會被激發。所以,陰遇強陽則發病,強陽遇陰則發病。
如冬陰令而傷陰寒,至春陽旺,發為溫病;夏令陽時而傷暑熱,至秋陰令,發為痎瘧,同一理也。
五邪所亂
白話文:
如果在冬天因為寒冷而傷害到體內的陰寒,在春天陽氣旺盛的時候,就會引發溫病;如果在夏天因為陽氣盛而受到暑熱的傷害,在秋天陰寒之氣增加的時候,就會引發痎瘧,這是一樣的道理。
五種邪氣所造成的混亂。
五邪所亂:邪入於陽則狂,邪入於陰則痹,搏陽則為巔疾,搏陰則為喑,陽入之陰則靜,陰出之陽則怒,是謂五亂。
白話文:
邪氣擾亂人體:邪氣進入陽經則導致狂躁,邪氣進入陰經則導致麻痺,邪氣衝擊陽經則導致癲癇,邪氣衝擊陰經則導致失語,陽氣進入陰經則導致安靜,陰氣離開陽經則導致發怒,這稱為五種擾亂。
人身臟腑、經絡、營衛、氣血,皆有陰陽之分,六氣外邪,亦有陰陽之異,故病之變化萬狀,要必辨其陰陽為綱領也。此言狂者,以陽邪入陽分,陽性躁動也;痹者,以陰邪入陰分,陰性凝滯也;巔疾者,本乎天者親上,陽性上亢也;喑者,陰性主闔,聲不能發也;陽入之陰,隨陰性而靜,陰出之陽,激陽性而怒,如陽被陰激,發而為雷也。是故邪正互爭,氣血擾亂,病變多端,要必有陰陽之理所在,此五亂者,足可為綱領也。
五邪所見死證
白話文:
人體的臟腑、經絡、營衛、氣血都分為陰陽,外界的六氣邪氣也分為陰陽。因此,疾病的變化千變萬化,辨別陰陽是掌握疾病的根本。所謂的「狂症」,是因為陽性邪氣侵犯了陽性部分,導致陽氣過於活躍。而「痹症」,是因為陰性邪氣侵犯了陰性部分,導致陰氣過於凝滯。至於「巔疾」,是因為人體本屬天,而天與陽氣相通,陽氣過於亢盛就會導致巔疾。而「喑症」,是因為陰氣主閉合,聲音無法發出。陽氣侵犯陰分,就會隨著陰氣而平靜。陰氣侵犯陽分,就會激發陽氣而發怒,就像陽氣被陰氣激發,發出雷鳴一般。所以,正邪相爭,氣血混亂,疾病變化多端,都要從陰陽的道理來尋找原因。這五種疾病,足以作為陰陽變化的綱領。
五邪所見:春得秋脈,夏得冬脈,長夏得春脈,秋得夏脈,冬得長夏脈,名曰陰出之陽,病善怒,不治,是謂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白話文:
五種邪氣表現:春季得了秋季的脈象,夏季得了冬季的脈象,長夏得了春季的脈象,秋季得了夏季的脈象,冬季得了長夏的脈象,這種情況叫做「陰出之陽」,病人容易發怒,這種病無法治療。這五種邪氣的表現都一樣,會導致死亡,無法治癒。
此明上文陰出之陽之義也。春得秋脈,金剋木也;夏得冬脈,水剋火也;長夏得春脈,木剋土也;秋得夏脈,火剋金也;冬得長夏脈,土剋水也。蓋其五行相剋者,由陰陽相離而不相交也,名曰陰出之陽者,其陰出離於陽而成孤陽,故病善怒,是謂五邪,皆同命死不治也。若陽入之陰,則陰陽相入相交而生化,其人靜而不死矣。
邪中陽溜於經中陰溜於腑
白話文:
這句話說明瞭文章前面提到的「陰出之陽」的意義。
- 春天脈象像秋天:金剋木。
- 夏天脈象像冬天:水剋火。
- 長夏脈象像春天:木剋土。
- 秋天脈象像夏天:火剋金。
- 冬天脈象像長夏:土剋水。
之所以五行相剋,是因為陰陽分離而不交匯。所謂「陰出之陽」,就是陰出離於陽,形成孤陽,因此患者容易發怒。這些都稱為「五邪」,都屬命危難治。
相反地,如果「陽入之陰」,表示陰陽相入相交而生化,此人就會平靜且不致於死亡。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岐伯曰:身半以上,邪中之也;身半以下,濕中之也。故曰:邪之中人也,無有常,中於陰,則溜於腑;中於陽,則溜於經。帝曰:陰之與陽也,異名同類,上下相會,經絡之相貫,如環無端。邪之中人,或中於陰,或中於陽,上下左右,無有恆常,何也?岐伯曰:諸陽之會,皆在於面。中人也,方乘虛時,及新用力,善飲食汗出,腠理開,而中於邪。
白話文: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中岐伯說:身體的上半身,容易受到邪氣侵襲;下半身,則容易受到濕氣侵襲。所以說,邪氣侵入人體時,沒有固定的部位;如果侵入陰經,就會流注到臟腑;如果侵入陽經,就會流注到經脈。
黃帝問:陰經和陽經,雖然名稱不同,但本質相同,在上下相會的地方,經絡相互連通,就像一個沒有起點和終點的環。邪氣侵入人體,有的侵入陰經,有的侵入陽經,在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都沒有固定的規律,這是為什麼呢?
岐伯回答說:所有陽經都聚集在面部。如果一個人正處於虛弱的時候,或者剛用過力,又恰好飲食不當,導致出汗過多,腠理疏鬆,就容易受到邪氣侵襲。
中於面,則下陽明;中於項,則下太陽;中於頰,則下少陽;其中於膺背兩脅,亦中其經。帝曰:其中於陰奈何?岐伯曰:中於陰者,常從臂胻始。夫臂與胻,其陰皮薄,其肉淖澤,故俱受於風,獨傷其陰。帝曰:此故傷其臟乎?岐伯曰:身之中於風也,不必動臟。故邪入於陰經,則其臟氣實,邪氣入而不能客,乃還之於腑。
故中陽,則溜於經;中陰,則溜於腑。
白話文:
若風寒侵襲面部,則影響陽明經;侵襲後頸,則影響太陽經;侵襲面頰,則影響少陽經;若侵襲胸背兩脅,也會影響相應的經絡。
黃帝問:若侵襲陰經,會怎樣?
岐伯答:侵襲陰經的,通常從手臂與臀部開始。手臂與臀部,其陰部皮膚較薄,肌肉豐滿濕潤,故容易受風寒侵襲,但只傷害到陰經。
黃帝問:這樣會損傷內臟嗎?
岐伯答:身體受風寒侵襲,不一定會影響內臟。因為邪氣進入陰經後,其相應的臟氣正實,邪氣無法停留,就會轉到腑部。
身半以上,天氣主之為陽,風為陽邪,故風邪中之;身半以下,地氣主之,為陰,濕為陰邪,故濕邪中之。同類相感召也。風邪動盪,故中人無常處,或中於陰,則溜於腑;或中於陽,則溜於經。此以表裡分陰陽,不拘上下之部位也。蓋以諸陽經皆會於面,邪之中,方乘陽氣虛時,及新用力,飲食汗出,腠理開,而邪中之。
白話文:
身體上半部分受天氣支配,屬於陽;風邪屬陽邪,所以會侵襲身體上半部。身體下半部分受地氣支配,屬於陰;濕邪屬陰邪,所以會侵襲身體下半部。同類之間相互感召。風邪容易移動,所以侵襲人體沒有固定的部位,有時侵襲陰位,就會停留於臟腑;有時侵襲陽位,就會停留於經絡。這是以表裡來分陰陽,不拘泥於身體上下部位。因為所有陽經都匯聚於面部,風邪侵襲時,往往趁著陽氣虛弱時,或者剛劇烈活動、飲食冒汗、毛孔打開時,侵入人體。
中於面,則下陽明,以陽明經脈起於鼻交頞中,由面下行者也;中於項,則下太陽,以太陽經脈從頭下項背而走足也;中於頰,則下少陽,以少陽經脈由耳前下頰,行於身側者也;中於膺背兩脅,亦各入其經脈也。其中於陰,從臂胻始者,以手足臂胻裡面,皆三陰經脈所行者也,其皮薄,肉淖澤而不堅密,故邪易入,而風邪獨傷之也。
白話文:
如果風邪侵犯面部,就會侵入陽明經脈,因為陽明經脈起始於鼻樑根部,然後沿著臉部向下運行;如果風邪侵犯頸項部,就會侵入太陽經脈,因為太陽經脈從頭部經過頸項、背部,最後到達足部;如果風邪侵犯臉頰部,就會侵入少陽經脈,因為少陽經脈從耳前經過臉頰,然後沿著身體側面向下運行;如果風邪侵犯胸背兩側,也會侵入對應的經脈。
如果風邪侵犯人體的陰部,從手臂和臀部開始,那是因為手足手臂和臀部的內側都屬於三陰經脈的運行部位。這些部位皮膚較薄,肌肉較鬆軟,所以容易被風邪侵入,而且風邪特別容易損傷這些部位。
陰經內通於臟,邪入之而臟氣實,則邪不能客,故還之於腑,是由經入臟,從臟出腑,以腑臟經脈相通也。故原其邪,初中於陽,則溜於經;初中陰,則溜於腑也。此但指風邪內入之徑路次第,而未及於濕也。
外感內傷
白話文:
人體內的陰經與臟腑相通,如果邪氣入侵陰經,就會導致臟腑氣血充實,邪氣便無法在臟腑中停留,因此就會轉移到腑中,這是因為經絡與臟腑相通的緣故。
因此,追究邪氣的根源,如果一開始侵犯陽經,邪氣就會沿著經絡流動;如果一開始侵犯陰經,邪氣就會流入腑中。這裡只說明瞭風邪入侵體內的途徑和順序,並沒有涉及濕邪。
帝曰:邪之中人臟奈何?岐伯曰:憂愁恐懼則傷心,形寒飲冷則傷肺,以其兩寒兩感,中外皆傷,故氣逆而上行。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若有所大怒,氣上而不下,積於脅下,則傷肝,有所擊僕,若醉入房,汗出當風,則傷脾;有所用力舉重,若入房過度,汗出浴水,則傷腎。
帝曰:五臟之中風奈何?岐伯曰:陰陽俱感,邪乃得往。
白話文:
黃帝問:邪氣進入人體的臟腑會如何?
岐伯答:憂愁恐懼會損傷心臟,形體受寒飲水過冷會損傷肺臟。因它們同時受寒和感受邪氣,內外都受傷,所以氣就會逆行而上。如果跌倒受傷,導致瘀血留在體內,如果發怒過度,使氣上衝而不下行,積聚在脅部,就會損傷肝臟。如果遭受到外力打擊,或者喝醉酒後入房,出汗後被風吹,就會損傷脾臟。如果用力提重物,或者行房過度,出汗後直接洗澡,就會損傷腎臟。
上言臟氣實,邪不能客而還於腑,其有邪中於臟者,必由七情、飲食、房勞等事,先傷臟氣,邪得乘虛而入。故此但詳內傷之因,而曰陰陽俱感,邪乃得往者,以臟腑居里為陰,營衛在外為陽,統明外邪由內傷之所感召也。
面耐寒熱
白話文:
前面提到臟腑之氣充實,邪氣無法入侵,只能退回體表。如果邪氣侵犯臟腑,一定是因為七情、飲食、房勞等因素先傷害了臟腑之氣,邪氣才趁虛而入。因此,這裡只詳述了內傷的原因,而沒有說明陰陽同時感邪的因素。這是因為臟腑屬於陰,營衛之氣屬於陽。這裡說明外邪的入侵是由於內傷所導致的。
帝曰:首面與身形也,屬骨連筋,同血合於氣耳。天寒則裂地凌冰,其卒寒,或手足懈惰,然而其面不衣,何也?岐伯曰: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其精陽氣,上走於目而為睛;其彆氣,走於耳而為聽;其宗氣,上出於鼻而為臭;其濁氣,出於胃,走唇舌而為味。其氣之津液,皆上熏於面,而皮又厚,其肉堅,故天熱甚寒,不能勝之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頭部和身體,它們由骨骼相連,筋脈相接,共同由氣血滋養對嗎?天寒地凍時,大地會龜裂,冰雪覆蓋,突然遇冷,人的手腳容易麻木,但面部卻不會被凍傷,這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說:人體有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脈,這些經脈中的血氣都向上匯聚於面部,並在頭部空腔內運行。其中精純的陽氣上達於眼睛而形成瞳仁;支別的氣血運行於耳朵而形成聽覺;宗氣上出於鼻子而形成嗅覺;濁氣從胃部而出,運行於嘴脣舌頭而形成味覺。這些氣血津液向上蒸發到面部,而面部皮膚厚實,肌肉緻密,所以無論天氣酷熱還是嚴寒,都不能傷害到面部。
首面身形,雖同屬筋骨氣血,合而成形,其陽氣津液,皆上升而熏於面,故獨耐寒熱而不畏,所以上言或用力,或飲食汗出,腠理開,邪始乘虛而入也。
虛邪正邪
白話文:
面部身形,雖然都是由筋骨氣血構成,但合而為一形成形體。其中陽氣津液,都會上升而蒸燻到面部,所以面部獨自耐寒耐熱而不畏懼。因此上面所說,用力過度或飲食後出汗,毛孔打開,邪氣才趁虛而入。
帝曰:邪之中人,其病形何如?岐伯曰:虛邪之中身也,灑淅動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見於色,不知於身,若有若無,若亡若存,有形無形,莫知其情。
白話文:
君王問道:「邪氣侵入人體,病症會呈現什麼樣的形態?」岐伯答道:
「虛邪侵襲身體時,會隨機引發各種症狀;正邪交爭時,病症較為輕微,會先表現在氣色上,病症在身體內並不明顯,時有時無,若有若無,有形無形,難以捉摸其確切情況。
虛邪賊風暴厲,故中於身,灑淅動形者,寒慄毛豎也;正邪者,尋常風寒,因腠理開而入,其氣微而不厲,先現於面色,而身不之覺,故若有若無,若存若亡,有形無形,皆莫知其真實之病情也。
胃大腸小腸證
白話文:
邪惡的狂風暴雨般的病氣,侵襲人體,使人顫抖抽搐、汗毛直豎;正常的病邪,是普通的風寒,由於皮膚毛孔開放而入侵,它的氣勢微弱而不猛烈,一開始表現在臉色上,身體沒有感覺,所以忽有忽無,似有似無,有形無形,都無法知道真實的病情。
帝曰:願聞六腑之病。岐伯曰:面熱者,足陽明病;魚絡血者,手陽明病;兩跗之上,脈豎陷者,足陽明病,此胃脈也。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即泄,當臍而痛,不能久立,與胃同候;胃病者,腹䐜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食飲不下。
白話文:
皇帝問道:「請告訴我六腑的病症。」
岐伯答道:
- 面部發熱,是足陽明經的病症。
- 手指魚際穴處出現血絡絡印,是手陽明經的病症。
- 兩腳腳背脈絡豎起或凹陷,是足陽明經的病症,這是胃經的脈絡。
- 大腸病的症狀是:腸道隱痛並發出響亮的鳴聲,在冬天受寒加重,腹瀉,臍周疼痛,無法長時間站立,與胃病的症狀相似。
- 胃病的症狀是:腹部脹大,胃脘部和心口疼痛,疼痛上達兩肋,膈肌和咽喉不通暢,無法進食。
足陽明胃經之脈行於面,故病則面熱也;手腕魚際,手陽明大腸經之絡脈,故病則絡脈現血色也;兩足跗上,胃經之動脈,名衝陽,其脈豎陷者,按之不應,為足陽明病也。若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有聲,若重感於寒,即泄瀉,當臍而痛,不能久立者,立則氣墜欲瀉也,其胃病者,亦同候法,以胃與大腸,氣本相貫;若胃病腹脹,腹正大腸所居之處,故現證相同,惟胃氣上連於肺,旁近於肝,故胃脘當心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食飲不下,咽者,胃之食管,與肺喉前後相併者,是故肺肝氣或不調,亦使胃脘脹悶也。
白話文:
- 胃經的經脈分佈在臉部,所以胃經生病時就會臉熱。
- 手腕的魚際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的絡脈,所以大腸經生病時,絡脈就會呈現血色。
- 兩腳腳背上的脈絡是胃經的動脈,稱為衝陽。如果這條脈絡顯得凹陷,按壓無感應,就是足陽明病的表現。
- 如果是大腸生病,會有腸絞痛,發出「濯濯」聲響,嚴重受寒時會腹瀉,腹痛位於肚臍附近,無法久站,因為一站立就會有氣虛下墜、想腹瀉的感覺。
- 如果是胃病,症狀也相似,因為胃和大腸的氣息本來相通。如果胃病腹脹,腹部正是大腸所在的位置,所以症狀相似。但是胃氣向上連接肺部,旁邊靠近肝臟,所以胃脘部(胃的中央部位)會疼痛,疼痛延伸到兩側肋骨,隔膜和咽喉不通暢,無法進食。咽喉是胃的食道,和肺部喉嚨前後相連,所以肺和肝的氣息不調,也會導致胃脘脹悶。
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後,當耳前熱,若寒甚,若獨肩上熱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間熱,若脈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陽病也。
白話文:
小腸出了問題的人,會出現以下症狀:小腹疼痛,腰部脊椎兩側疼痛,有時大便後,耳朵前面會發熱,如果寒氣很重,可能只有單邊肩膀發熱,或手掌的無名指和中指之間發熱,如果把脈時脈搏很虛,這些都是小腸有問題的徵兆。這是手太陽經出問題了。
小腸本在胃下、大腸之上,其病證反現於下者,以其為心之腑,而下通膀胱,氣化關於肝腎,故小腹痛,腰脊控睪丸而痛者,名疝病,亦名小腸氣也,時窘之後者,大便堅澀,因小腸主化物,病則滓濁不化,致大腸傳導不利也;其有耳前熱,或寒甚,或肩上熱甚,及手小指次指間熱,而脈陷下,皆小腸經脈所現之病,故知其非肝、腎、膀胱之病,而由小腸延及於肝、腎、膀胱,當治小腸為主也。
三焦膀胱膽證
白話文:
小腸位於胃下方、大腸上方,它的病症會反映在下腹部,這是因為它屬於心臟的腑部,並且向下連通膀胱,氣化的功能與肝腎有關。所以小腹疼痛、腰部脊椎和睪丸疼痛的,稱為疝氣,也稱為小腸氣。疝氣發生後,大便會變得堅硬乾燥,這是因為小腸負責食物的消化,如果小腸生病了,就無法正常消化,導致廢物無法排出,造成大腸運輸不暢。
如果出現耳朵前面發熱,或寒氣很重,或肩上發熱很嚴重,或是小指和無名指之間發熱,並且脈搏虛弱,這些都是小腸經脈出現的病症。所以可以知道,這些病症並非肝、腎、膀胱的疾病,而是由小腸擴散到肝、腎、膀胱所引起的。因此治療時應該以調理小腸為主。
三焦病者,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留即為脹,候在足太陽之外大絡,大絡在太陽、少陽之間,亦見於脈,取委陽。
白話文:
罹患三焦疾病的人,會出現腹部脹氣,尤其是小腹特別堅硬。患者會難以小便,感到急迫感。如果尿液溢出,就會形成水腫;如果尿液停滯,就會形成脹滿。可以觀察足太陽經外側的大絡,這個大絡位於太陽經和少陽經之間,也可以在脈診中發現。取委陽穴進行治療。
三焦為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藏津液,必由三焦氣化,方能泄水。三焦病而氣空,故腹中氣滿,而小腹尤堅者,膀胱不能泄水而小便閉也;水多漫溢,留於肌膚,則成脹病矣;候在足太陽之大絡,而取委陽穴者,泄膀胱以通下焦之氣,下焦通則三焦俱通矣。故如水腫病用開腠發汗之法,亦是疏解太陽經脈,以通膀胱之氣,所以經言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也。
白話文:
三焦就像身體的排水系統,負責製造水液。膀胱儲藏水液,而水液要排出體外,必須經過三焦的氣化過程。如果三焦出問題,氣不足,就會導致腹脹,尤其是下腹特別硬,這是因為膀胱無法排出水液,導致小便不通。如果水液過多溢出,停留在皮膚肌肉中,就會形成水腫。從足太陽經脈的委陽穴取穴治療,可以疏通膀胱,暢通下焦氣機。下焦氣機通暢,三焦氣機也能暢通。因此,治療水腫時,使用發汗的方法,也是為了疏通太陽經脈,暢通膀胱氣機。所以經書中提到三焦和膀胱,實際上指的是皮膚和汗毛。
膀胱病者,小腹偏腫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熱,若脈陷,及足小趾外廉,及脛踝後皆熱,若脈陷,取委中央。
白話文:
膀胱有病的人,小腹一側腫脹疼痛。用手按壓小腹,會有想要小便的感覺,但卻小便不出來。肩膀上發熱,如果脈象沉細,另外小腳趾外側和腳踝後方也發熱,如果脈象沉細,就在委中穴治療。
小腸為心之腑,而氣行於左,膀胱承小腸之氣化者,肝位於左,而主遺溺癃閉,則與肝亦相關涉,故膀胱病則小腸與肝氣皆不宣,小腹偏左而痛,以手按之,欲小便而不得,氣結不開也;膀胱為腎之腑,而下焦所主,以其有足小趾外廉及脛踝後皆熱,若脈陷,皆膀胱足太陽經現證,故取其經之委中穴以治之也。
白話文:
小腸是心的附屬器官,氣行於左邊。膀胱接續小腸,負責氣化作用。肝臟位於左邊,主宰排尿和排便,因此與膀胱也有關聯。當膀胱發生問題時,小腸和肝臟的氣機都會受阻,導致小腹左邊疼痛。用手按壓,會感到有想小便卻解不出來的感覺,這是氣結不通所致。膀胱是腎臟的附屬器官,主導下半身。如果足小趾外側和脛踝後方都發熱,加上脈搏沉細,這些都是膀胱足太陽經出現病變的徵象。因此,治療時需要取該經絡的委中穴。
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將捕之,嗌中吤吤然,數唾,在足少陽之本末,亦視其脈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熱者,取陽陵泉。
白話文:
膽囊疾病患者,常嘆氣,口苦,嘔吐胃中積食,心下空虛,害怕別人會抓他,喉嚨中有聲音,經常流很多口水,問題出在足少陽經的經絡起點或終點。如果觀察患者的脈象有下陷的症狀,就用艾條灸治療;如果患者有寒熱交替的症狀,就取陽陵泉穴治療。
少陽生氣,由肝膽而升,膽病氣鬱,故善太息;膽汁泄而上溢,故口苦;逆氣犯胃,則嘔宿汁;膽附於肝,膽泄則肝虛,前云肝實則怒,虛則恐,故心下澹澹,恐人將捕之,澹澹,慘澹氣怯之狀,蓋怒則膽氣橫,恐則膽氣怯也;氣逆於嗌,故吤吤然有聲,水液隨湧而數唾也;病在足少陽經之本末,本末者,經之始終也;視其經脈之陷下者灸之,以通陽氣,其發寒熱者,因少陽經在半表半裡,取穴針之,以通表裡之氣,而仲景用小柴胡湯以和之也。
肺肝脾胃腎心證
《靈樞·五邪篇》曰: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上氣喘,汗出,咳動肩臂。
白話文:
少陽經的生氣,從肝經升發,病氣鬱結,所以患者常嘆息;胃中酸水反流湧到上來,所以口苦;逆氣侵犯胃部,就會嘔吐宿食;病氣依附在肝經,鬱阻肝氣,前面說過,肝氣實則會發怒,虛則會恐懼,所以心窩不安,害怕有人要抓他,惶恐不安,鬱鬱不樂的樣子,大概是生氣時氣機鬱滯,恐懼時氣機散亂;氣逆於食管,所以咕咕作響,水液隨著氣機而反覆發作;疾病位於足少陽經的本始終末,本始終末是指經脈的起點和終點;觀察經脈陷下的部位加強刺灸,以疏通陽氣;發熱惡寒的,由於少陽經介於表裡之間,選擇穴位針灸,以疏通表裡之氣,而仲景用小柴胡湯來和解調治。
肺合於皮毛而主衛氣,故邪在肺,則皮膚痛;營衛不和,則發寒熱;以其上氣,喘而汗出,咳動肩臂,皆肺病之現證,故寒熱亦屬肺邪。若邪在經而發寒熱,必有頭痛,肺病發寒熱,則無頭痛也。
邪在肝,則兩脅中痛,寒中,惡血在內,行善掣節,時腳腫。
白話文:
肺部與皮膚相應,負責保護身體。如果邪氣侵襲肺部,就會出現皮膚疼痛;營衛之氣運行不調,就會發冷發熱;因為肺部主導上呼吸道,所以會喘息出汗,咳嗽時會動到肩膀和手臂,這些都是肺部疾病的明顯症狀。因此,發冷發熱也屬於肺部疾病的範疇。如果邪氣侵襲經絡而發冷發熱,一定會伴有頭痛;但如果是肺病引起的發冷發熱,則不會有頭痛。
兩脅為肝經所行之處,故邪傷肝,兩脅痛也;寒中者,脾胃虛弱,陽不輸化,而肝逆不得藏血,故惡血瘀積在內;以陽明本多氣多血,以陽虛而寒,肝逆氣陷,故血蓄不行,而時腳腫;血不養筋而筋急,故行則肢節牽掣也。
白話文:
兩側肋骨下方是肝經通過的地方,因此如果肝臟受到邪氣侵害,就會導致兩側肋骨疼痛。受寒的人,脾胃虛弱,陽氣不足,導致肝臟無法藏血,於是惡血瘀積在體內。由於陽明經本來氣血旺盛,卻因為陽虛而受寒,導致肝臟氣陷,血液積聚而無法運行,因此時常會腳腫。血氣不能濡養筋脈,導致筋脈拘緊,所以走路時會出現肢體關節牽拉感。
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飢;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餘,若俱不足,則有寒有熱。
白話文:
當邪氣侵犯脾胃,就會導致肌肉疼痛。陽氣過盛,陰氣不足,會引起發熱、容易飢餓;陽氣不足,陰氣過盛,會出現寒氣入侵、腸鳴腹痛;陰陽兩氣都過盛或都過弱,就會有寒熱交替的症狀。
脾胃主肌肉,故邪客之則肌肉痛。陽有餘,則熱中而善飢;陰有餘,則寒中而腸鳴腹痛;以脾胃統一一身之陰陽,故陰陽偏勝,則寒熱證現也。上條中寒而有蓄血者,肝病不藏血也;此條中寒而無蓄血,肝無病也。
邪在腎,則病骨痛陰痹。陰痹者,按之不可得,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頸項痛,時眩。
白話文:
脾胃負責管理肌肉,所以病邪侵犯脾胃就會導致肌肉疼痛。陽氣過剩,就會出現內熱和飢餓感;陰氣過剩,就會出現內寒和腸鳴腹痛。由於脾胃統一協調著全身的陰陽平衡,因此陰陽偏勝時,就會出現寒證或熱證。在上文中,如果既有內寒又有淤血,說明是肝臟藏不住血;如果內寒但沒有淤血,說明肝臟沒有問題。
腎主骨,邪在腎,故骨痛。陰痹者,邪痹陰分深處,故按之不可得,而腹脹、腰痛、大便難,皆陰氣痹結者也。以腎為胃關,開竅於二便。故二便之病,皆關於腎,而大便難者,有陰結、陽結之分,陰結為虛寒,陽結為實熱,仲景辨脈證甚詳,此之陰痹,即陰結也。關門痹結,則腸胃濁壅不行,肺氣開張,不得下降,經氣皆逆,故肩背頸項俱痛也;腎病而水不涵木,則虛陽化風而上冒,故時眩也。
邪在心,則病心痛,喜悲,時眩僕。視有餘不足,而調之其輸也。
白話文:
腎臟主管骨骼,病邪在腎臟,因此會出現骨痛。陰氣閉阻,病邪深藏在陰分深處,所以按壓時感覺不到,而腹部脹脹的、腰痛、排便困難,這些都是陰氣閉結造成的。腎臟是胃的關口,通向大小便的通道。因此,大小便的疾病都與腎臟有關。大便困難,可以區分為陰結和陽結。陰結是虛寒引起的,陽結是實熱引起的。仲景辨證很詳細,所說的陰痹就是陰結。關口閉結,腸胃中的濁氣壅塞而無法運行,肺氣擴散,無法下降,經脈氣血逆行,所以肩背頸項都會痛;腎臟有病,水液不能滋養肝木,虛陽化風而上衝,因此會出現時不時感到頭暈。
邪受心包絡,其氣有餘則笑,不足則悲;而心中痛者,以心主血脈,血脈鬱結也;脈結氣不通,則心火亢逆,而神不能主持,故時目眩而僕。當視其有餘不足,而調其輸者,調心包絡之經氣也。以上統指外感、內傷偏邪之氣而言也。
心臟不受邪氣
白話文:
當外邪侵犯心包時,氣過盛就會發笑,氣不足就會悲傷;而心中疼痛,是因為心臟主導血脈,血脈鬱結所造成的;血脈鬱結導致氣血不通,心火亢盛而神志混亂,所以時常頭暈而昏倒。應觀察氣血是過盛還是不足,再調和輸導氣血的經脈,也就是調整心包絡的經氣。以上內容統指外感邪氣和內傷偏邪之氣。
《靈樞·邪客篇》帝曰:手少陰之脈,獨無腧,何也?岐伯曰:少陰,心脈也。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臟堅固,邪勿能容也。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故諸邪之在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故獨無腧也。
白話文:
黃帝問:「手少陰的心脈,為什麼沒有穴位?」
岐伯回答:「少陰指心脈。心是五臟六腑之主宰,也是精神的依託。它的臟質堅固,邪氣不能入侵。如果邪氣入侵,就會損傷心臟,心臟受傷則神識離散,神識離散人就死亡了。因此,侵害心臟的邪氣都作用在心包絡上,心包絡是心臟的保護膜,所以手少陰心脈沒有穴位。」
心包絡稱臣使之官,喜樂出焉。一如君之近臣,代心用事而出喜樂,為心臟之脈。若心主,即元神,清靜無為者也,故其臟堅固,邪不能幹,而凡邪之干心,皆包絡受之。若傷心臟,則神去而死矣。
白話文:
心包絡是臣子,協助心臟運作,它產生喜樂。就像君主的親信大臣,代表君主處理事務並帶來喜悅,是心臟的脈絡。真正的主人是心神,它清靜無為,因此心臟堅固,邪氣無法侵犯。任何邪氣侵犯心臟,都是由心包絡承受的。如果心臟受傷,神識就會離去,人就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