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靈素節注類編》~ 卷四下 (9)

回本書目錄

卷四下 (9)

1. 辨婦人懷妊崩產脈病

《素問·平人氣象論》曰: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素問·平人氣象論》說:女性的手少陰脈跳動得很明顯,這是懷孕的徵兆。

手少陰,心脈也。心主血,腎藏精,精血盛而凝結成孕。月事不下,心火上炎,而脈動甚,故亦有煩渴欲嘔等證,因火炎,濁氣不得下通故也。然其脈象和滑而非病,其腎脈亦必流利而充實,即知其有妊也。若心脈虛動,腎脈不滑而澀,其月事不來,此乃血瘀,心火虛動而非孕,久必成病也。

白話文:

手少陰心經是一條主掌心臟脈絡的經脈,心臟掌管血液,腎臟儲藏精華。當精血充足凝聚,就會形成懷孕。如果月經不來,心火上炎,脈搏跳動得很劇烈,因此也會出現煩渴、噁心想吐等症狀,這都是因為火氣旺盛,導致濁氣無法往下運行所致。但是,這種脈象是平和滑順的,而不是病態的。而且,腎脈也應該是流暢充實的,這樣才能知道她懷孕了。如果心脈跳動虛弱,腎脈不滑而澀,月經不來,這纔是血瘀導致的,心火虛動而不是懷孕,久而久之就會變成疾病。

此云妊子者,兼男女而言,若欲辨別,其脈左旺寸旺,為陽為男,右旺尺旺,為陰為女。又本經《腹中論》曰:何以知懷子之且生也?岐伯曰:身有病而無邪脈也。無邪脈者,謂無澀滯不和,而脈流利柔滑也;有病者,謂月事不通,及煩渴思食酸物欲嘔等,將生則腹痛也。

白話文:

這句話是說懷孕的人,包含男女。如果要分辨男女,脈象左邊旺盛、寸口處旺盛,是陽氣足也就是男生;右邊旺盛、尺口處旺盛,是陰氣足也就是女生。

另外本經《腹中論》說:怎麼知道懷孕快要生了?岐伯說:身體有病,但是沒有邪脈。沒有邪脈,是指脈象沒有澀滯不順,而脈流順暢柔和;有病,是指月事不通,以及煩躁口渴、想吃酸的、想吐等,快要生時就會肚子痛。

《素問·陰陽別論》曰:陰搏陽別,謂之有子。陰陽虛,腸澼,死。陽加於陰,謂之汗;陰虛陽搏,謂之崩。三陰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陰俱搏,十三日夕時死;一陰俱搏,十日死;三陽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陰三陽俱搏,心腹滿發盡,不得隱曲,五日死;二陽俱搏,其病溫,死不治,不過十日死。

白話文:

《素問·陰陽別論》中說:陰氣強盛,陽氣弱,表示能生孩子。陰陽兩氣虛弱,腸胃功能紊亂,會死亡。陽氣過盛,陰氣不足,會出汗;陰氣虛弱,陽氣強盛,會崩漏。三個陰脈同時受阻,二十天白天就會死去;兩個陰脈同時受阻,十三天傍晚就會死去;一個陰脈受阻,十天就會死去。三個陽脈同時受阻,並出現亢奮,三天就會死去;三個陰脈和三個陽脈同時受阻,腹部會漲得發亮,身體無法彎曲,五天就會死去。兩個陽脈同時受阻,會有發燒的症狀,治不好,最多十天就會死去。

此論脈象,必以和緩胃氣為本,若搏擊而不柔緩,皆為病脈,獨婦人懷孕不同,故首標明。陰搏陽別者,如尺部,如沉候,皆為陰,而搏擊有力,與陽部浮候之脈別異,此精血充盛,必搏擊流利,而不澀滯,乃為有子之象也。如澀滯,即為血瘀,若瘀結久,必有腹痛脹滿等病也。

白話文:

本文談論脈象,必須以調和緩和胃氣為基礎。脈搏如果搏擊有力而不柔緩,都屬於病脈。只有懷孕婦女的脈象不同,所以一開始就特別說明。

陰搏陽別的脈象,像是尺部的脈搏、深沉的脈象,這些都是陰脈,但是搏擊有力,與陽部的浮脈脈象不同。這種情狀是精血充沛,所以脈搏搏擊流暢,不阻塞,是懷孕的徵兆。如果脈搏澀滯,就是血瘀,瘀結時間久了,就會有腹痛脹滿等症狀。

若脈陰陽俱虛,而又腸澼,下泄不止,此無論男女,皆本元虛脫不能收攝,故死也。陽加於陰者,陽邪乘陰,津液發泄而為汗,如惡風者,當用仲景桂枝湯;如不惡風而寐即出者,名盜汗,審無外邪,當滋陰為主也。陰脈虛,陽脈搏,是陽亢不能統血歸經,遂致暴崩,此專指婦人也。

白話文:

如果脈象虛弱,腸胃不調,腹瀉不止,無論男女,都是因為元氣虛弱,不能收斂氣血,所以會死亡。

  • 陽氣過剩侵襲陰氣,導致體液外泄而形成汗水,就像那些怕風的人,應該服用仲景的桂枝湯。
  • 如果不畏風,一睡著就出汗,稱為盜汗,如果確定沒有外邪,就應該以滋養陰液為主。
  • 陰脈虛弱,陽脈強盛,是陽氣過剩,不能統領氣血回到經絡中,導致大出血,這只會發生在女性身上。

若三陰俱搏,是無胃氣之真臟脈,延二十日,交過一氣,又加一候,至夜半陰極而陽氣不生,則死矣。二陰搏、一陰搏,皆大同小異也。三陽俱搏且鼓,三陰三陽俱搏,皆真臟脈,又兼心腹滿,正敗而邪盛,言發盡者,脹滿極也,不得隱曲者,二便不通也,此即關格證,故皆死也。二陽俱搏,其病溫者,孤陽無陰,不過二候而死。

白話文:

如果三陰脈絡同時交戰,那便是沒有胃氣的真正臟脈,會持續二十天,然後超過一候,到半夜陰氣最盛而陽氣不生,就會死亡。二陰脈絡交戰、一陰脈絡交戰,都大致相同。如果三陽脈絡同時交戰並鼓脹,三陰三陽脈絡同時交戰,都是真正的臟脈,再加上心腹脹滿,正氣衰弱而邪氣旺盛,患者說話已盡,表示脹滿已極;大小便不通,則表示不得隱曲。這就是閉門留寇證,所以都會死亡。如果二陽脈絡同時交戰,病症屬於溫熱病,孤陽無陰,兩候之內就會死亡。

《素問·通評虛實論》帝曰:乳子而病熱,脈懸小者何如?岐伯曰:手足溫則生,寒則死。帝曰: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者,脈何如?岐伯曰:喘鳴肩息者,脈實大也,緩則生,急則死。

白話文:

《素問·通評脈實論》:

皇帝問: 乳兒發熱,脈絡細小,這是什麼情況?

岐伯答: 手腳溫暖的會活下來,手腳冰冷的會死亡。

皇帝又問: 乳兒中風發熱,喘鳴肩息,他的脈象如何?

岐伯答: 喘鳴肩息,脈象有力而大,脈搏緩和的會活下來,脈搏急促的會死亡。

乳子者,新產乳哺其子之婦人也。新產脫血,而患溫熱病,其脈小者,正虛邪盛也,若手足溫,其脾胃陽和之氣尚能周布而生;手足寒,則陽氣厥逆而死也。若中風熱陽邪,而受於上部陽分,心肺氣逆,故喘鳴肩息,乃喘息有聲而抬肩也,邪壅於上,故脈必實大,若和緩有胃氣者,但瀉其邪熱,可生;若實大急強,是氣脫之真臟脈,則死矣。

白話文:

「乳子」指剛生產完、哺育孩子的婦女。

產後失血,而患上溫熱病,如果脈搏細小,表示正氣不足、邪氣太盛。如果手腳溫暖,說明脾胃陽氣還能運行並產生生命力;如果手腳冰冷,則陽氣衰竭,無法運轉,將導致死亡。

如果中風熱陽邪氣,並侵犯到上部的陽性部位,導致心肺氣逆,就會出現喘鳴和抬肩的症狀。邪氣阻滯於上部,所以脈象必定實大。如果是和緩有胃氣的,只要祛除邪熱,即可存活;如果是實大急強,代表正氣耗盡,臟腑脈象,將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