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卷四上 (8)
卷四上 (8)
1. 脈氣所以能動之理
《靈樞·動輸篇》帝曰:經脈十二,而手太陰、足少陰、陽明獨動不休,何也?岐伯曰:是明胃脈也。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其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來,故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不已,故動而不止。帝曰:氣之過於寸口也,上出焉息?下入焉伏?何道從還?不知其極。
岐伯曰:氣之離臟也,卒然如弓弩之發,如水之下岸,上於魚以反衰,其餘氣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
白話文:
黃帝問:經脈有十二條,其中手太陰肺經、足少陰腎經、陽明胃經獨自不停運動,這是為什麼?
岐伯回答:這是因為它們是通往胃的經脈。胃是五臟六腑之海,它產生的清氣上升注到肺中,肺中的氣從手太陰肺經運行出去。肺氣的運行,隨著呼吸的往來進行,因此人一呼氣,脈搏就動一下,一吸氣,脈搏也動一下。呼吸不停,所以脈搏也不停。
黃帝說:氣從寸口關到達手背,它上出於哪裡?下入於哪裡?從什麼地方迴流?我不明白它的極限。
凡氣血流行於營衛經絡,始終之序,而《營衛生會》、《經脈》等篇已反復詳明矣。此篇帝問脈氣所以能動之理,舊注仍解作流行次序,不但非經旨,且覺復贅無謂矣。此乃先明兩手寸口動脈,是手太陰肺經之氣也,其氣即胸中之宗氣,宗氣者,由胃所化水穀之精氣,與腎中先天元陽之氣會合者也。
白話文:
凡是氣血運行於營衛經絡,始終有一定的次序,而《營衛生會》、《經脈》等章節已經反復詳細地說明瞭。這一章中,皇帝問脈氣之所以能動的道理,舊注仍然解釋為流行次序,不僅不是經文的意思,而且顯得重複沒有必要。這裡首先說明兩手寸口的動脈,是手太陰肺經的經氣,這種經氣正是胸中的宗氣,宗氣是由胃中運化的水穀精氣,與腎中先天的元陽之氣會合而成的。
蓋脾主為胃行其津液,由脾鼓運,而胃氣始得上輸於肺,而肺權衡敷布周行,然後流於兩手寸口之脈,以肺為華蓋,而朝百脈,故各臟腑脈氣,皆上貫於肺,和肺氣流行,現象於兩手寸口之脈也。帝問氣之過於寸口,動而不休,不知其出入息伏迴環之道。
白話文:
脾臟的職責是輸送胃中的體液,由脾臟的鼓動,胃氣才能向上輸送到肺,而肺部則控制調節,均勻分佈周流全身,然後流過兩手寸口(手腕內側橈動脈搏動處)的脈搏。肺部就像保護傘,籠罩其他臟腑,所以各個臟腑的脈氣,都向上通達於肺,與肺氣調和流動,反映在兩手寸口之脈上。皇上詢問氣過度向寸口流動,動個不休,不知其出入吸呼迴轉的規律。
岐伯言,氣之出於臟也,如弓弩之發,如水之下岸,其勢有力,及流於經,而至手腕魚際,則如強弩之末,以反而衰,如水勢之回返,故其餘氣衰,流散以後,而再逆上,則其行之力微,此為出入息伏,迴環之道也。蓋因臟腑之氣升降,經絡之氣轉旋,其升也,由臟腑出升於經絡,其降也,由經絡轉旋,入於臟腑,故脈氣有出入來去升降之象。升而出者,為來、為陽,降而入者,為去、為陰,切脈即知其氣之和否也。
白話文:
岐伯說:氣從臟腑出來,就像弓箭射出、水流下岸一樣,勢不可擋。但當它流到經脈中的手腕魚際穴時,就好像強弩射出的箭到了盡頭,威力減弱,開始衰退,就像水流回轉一樣。所以,剩餘的氣勢微弱,流散之後,再倒流回來,它的運行力道就會很微弱。這就是呼吸升降、迴圈往複的道理。
這是因為臟腑之氣升降,經絡之氣旋轉,氣上行時,從臟腑運送出來進入經脈,氣下行時,從經脈旋轉流入臟腑。因此,脈氣就表現出升降、往返的現象。升出的是來氣,為陽;降入的是去氣,為陰。切脈就能知道氣的和諧與否。
良以先天元氣,出於少陰腎,後天穀氣,出於陽明胃,二氣會合於胸,名宗氣,宗氣達於肺,而分行表裡,轉旋迴返,而仍入腑臟。是故手太陰肺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陰腎經,三者之脈氣最旺,而獨動不休,與他經不同也。氣有升降,故有呼吸,而脈動應呼吸之序,故仲景言呼吸者,脈之頭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人的先天之氣源於少陰腎,後天之氣來自陽明胃,這兩種氣在胸部匯合形成宗氣,宗氣再通往肺部,分別輸布於身體的表裡,循環往復,最後又回到臟腑之中。因此,手太陰肺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陰腎經這三條經脈的氣血最為旺盛,不斷運行,與其他經脈有所不同。氣有上升下降,因而有呼吸,脈搏的跳動也跟隨呼吸的節奏,張仲景所說的「呼吸之間,脈之頭也」正是這個道理。
以無病人之呼吸,合病人之動脈,其遲數可准也。帝問焉息者,息,止也,言其氣之出也,何所底止也;焉伏者,言其氣之入也,伏藏何所,其從何道而往還也。既將出字誤刊作十,注家不辨,竟解作上十下八,全無義理可通也。
白話文:
用健康人的呼吸,配合病人的脈搏,就能準確判斷脈搏的緩慢與頻數。皇帝問什麼是「息」,息就是停止,指的是氣息呼出,但氣息從哪裡停止?什麼是「伏」,指的是氣息吸入,氣息藏在哪裡?是從哪條通道來迴流動的?由於把「出」字誤刊為「十」,註解者沒有弄清楚,竟然解讀為上十下八,完全沒有道理可言。
帝曰:足之陽明,何因而動?岐伯曰:胃氣上注於肺,其悍氣上衝頭者,循咽,上走空竅,循眼系,入絡腦,出顱,下客主人,循牙車,合陽明,並下人迎,此胃氣別走於陽明者也。故陰陽上下,其動也若一。故陽病而陽脈小者為逆,陰病而陰脈大者為逆。故陰陽俱動俱靜,若引繩,相傾者病。
白話文:
皇帝問:足陽明經為何會活動?岐伯答道:胃氣上升到肺部,它的暴戾之氣上衝頭部,沿著咽喉,向上進入空腔,沿著眼部脈絡,進入腦部,從頭骨穿出,向下停留在臉部,沿著牙牀,與足陽明經相合,並向下進入人迎穴。這就是胃氣從足陽明經異常運行的途徑。因此,陽經和陰經上下運行,它們的運動就像是一條繩,互相傾斜就會生病。所以,陽症而陽脈細小是逆症,陰症而陰脈粗大也是逆症。因此,陽經和陰經同時活動或同時靜止,就像拉扯繩子一樣,互相牽引傾斜就會生病。
此言結喉兩旁動脈名人迎者,是足陽明胃經之悍氣也。胃中水穀精微之氣,則入營達肺,而流行於寸口之脈,其升浮之悍氣,直上衝頭,循咽而上走空竅,類煙霧之蒸騰,從眼系入腦,又出額顱,下客主人,循牙車,而合陽明之經,下入於人迎之脈,此胃中慓悍之氣,別走一路,而仍會合於陽明經也。夫陽明行氣於三陽,故人迎主六腑之陽,肺為五臟之華蓋,故寸口主五臟之陰。
白話文:
文中所說的「迎」穴,是位於喉嚨兩旁的動脈。在醫學上,它屬於胃經的「悍氣」所控制。胃中消化食物後產生的精微能量,會進入營氣系統,到達肺部,並在寸口脈上流動。同時,能量中上升浮動的「悍氣」,會直接衝上頭部,沿著食道上行至空竅,就像蒸騰的煙霧一樣,從眼球進入腦部,再從額顱部位出來,降入「客主人」穴位,沿著牙牀,與胃經相匯合,最後進入「人迎」穴。這是胃中「慓悍」之氣單獨運行的一條路線,但最終仍會與胃經匯合。由於胃經在三陽經中行氣,所以「人迎」穴主導六腑之陽氣;肺是五臟的華蓋,所以「寸口」穴主導五臟之陰氣。
寸口之脈,由肺走手,人迎之脈,由頭走頸,故曰:三陰在手,三陽在頭。至其動也,上下若一,而不參差。然動雖一般,而人迎主陽,其脈比寸口本大,故陽病而人迎反小,則其陽衰甚而為逆也;寸口主陰,其脈比人迎本小,故陰病而寸口反大,則其陰虧甚而為逆也。此陰陽各有本象之脈,而俱動俱靜,如兩人引繩,各執一頭,相應而不差,若互相傾側者,或應小反大、應數反遲,不合本象,皆陰陽偏傾而為病也。故本經《論疾診尺篇》曰:人病其寸口脈與人迎脈大小等、浮沉等者,病難已也。
白話文:
寸口脈是由肺部往手臂走,人迎脈是由頭部往頸部走,所以說「三陰在手,三陽在頭」。當這些脈搏動時,上下應當節奏一致,沒有差異。雖然動態一致,但人迎脈主陽,其脈搏本來比寸口脈大,所以陽性疾病時人迎脈反而變小,表示陽氣衰竭嚴重而導致逆證;寸口脈主陰,其脈搏本來比人迎脈小,所以陰性疾病時寸口脈反而變大,表示陰氣虧損嚴重而導致逆證。這裡提到陰陽各有其基本的脈象,而且都是同時動、同時靜,就像兩個人拉著繩子,各抓住一端,互相呼應沒有差異。如果兩者互相傾斜,導致一方應小反大、一方應數反遲,與基本的脈象不符,都是因為陰陽偏頗而導致疾病。因此《傷寒論·論疾診尺篇》提到:「如果人的寸口脈和人迎脈大小相同、浮沉相同,病情難以痊癒。」
蓋寸口主陰,本脈應小而沉,人迎主陽,本脈應大而浮,今大小浮沉相等,其陰陽之氣偏傾,不合脈之本象,故病難已。是故凡病審其陰陽之虛實者,必兼診喉間之人迎脈也。
白話文:
寸口脈主陰,本來的脈象應該是細小而且沉穩;人迎脈主陽,本來的脈象應該是粗大而且浮動。現在寸口脈和人迎脈的大小浮沉程度相同,說明陰陽之氣失去平衡,不符合正常的脈象,所以疾病很難治癒。所以,凡是診斷疾病的時候,如果要辨別陰陽虛實,一定要同時診斷喉間的人迎脈。
帝曰:足少陰何因而動?岐伯曰:衝脈者,十二經之海也,與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邪入膕中,循脛骨內廉,並少陰之經,下入內踝之後,入足下,其別者,邪入踝,出屬跗,上入大指之間,注諸絡,以溫足脛,此脈之常動者也。
白話文:
皇帝問:足少陰經為什麼會動起來?
岐伯答:衝脈是十二經的海洋,與少陰經的大絡脈同源於腎臟,向下走出氣街,沿著陰股內側,邪氣進入小腿後,沿著脛骨內側,與少陰經並行,向下進入內踝後方,進入足底,它的分支是,邪氣進入腳踝,從跗骨處出來,向上進入大腳趾之間,注入各絡脈,溫暖足踝小腿,這是此脈經常通行的路線。
此言兩足內踝後動脈名太谿者,是足少陰腎經之氣也。因其氣從本經絡膀胱之大絡,與衝脈同發源於腎臟,乃是坎象中之元陽,而衝脈為十二經氣聚會之海,其脈由陽明經之氣街,循陰股下入膕中,又並足少陰經,而入內踝之後,入足下,是故太谿之脈,來源既深,又合衝脈而行,則其氣勢旺於他經,此脈所以常動不休也。
白話文:
這句話說的是位於兩足內踝後方的動脈,名為太谿,是足少陰腎經的氣流。由於這股氣流沿著足少陰腎經與膀胱經的大經絡運行,而衝脈也源於腎臟,因此它是水卦中的元陽。衝脈是十二經絡氣流匯聚的大海,這股氣流從陽明經的氣道而來,沿著陰股而下進入膕窩,接著與足少陰經並行,進入內踝之後,再進入足底。所以太谿的氣流來源非常深厚,而且與衝脈一同運行,因此它的氣勢比其他經絡都要強盛。這就是太谿脈經常跳動且持續不斷的原因。
帝曰:營衛之行也,上下相貫,如環之無端,今有其卒然遇邪氣,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脈陰陽之道,相輸之會,行相失也,氣何由還?岐伯曰:夫四末陰陽之會者,此氣之大絡也。四街者,氣之徑路也。故絡絕則徑通,四末解則氣從合,相輸如環。
帝曰:善。此所謂如環無端,莫知其紀,此之謂也。
白話文:
皇帝說:營衛的運行,上下連接貫通,就像一個沒有起點和終點的環形。現在有的人突然遇到邪氣,或是遭遇嚴寒,導致手腳麻痺無力,使得脈絡中陰陽之氣的運輸樞紐失去聯繫,氣血就無法迴流了。岐伯說:四肢末梢是陰陽之氣匯集的地方,是最主要的氣絡。四肢的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道路。所以說,氣絡一阻塞,經絡就會通暢;四肢一打開,氣血就會從匯合處運轉,就像一個環形一樣循環不息。
上文已明脈動之理,此更明其病邪淺深之分也。夫營衛經絡者,陰陽氣血流行之道路也。脈者,氣血流行之徵象也。十二經每經交接皆由陰陽絡脈,在手足指尖四肢之末。若感外邪,經絡閉郁,四末之氣不通,而手足懈惰,則陰陽相輸相會之行路相失。帝問其氣何由還復,岐伯謂四末陰陽所交會者,淺在絡脈如小路,其內尚有四街之大路通行,若外邪解,其四末絡脈通,則一身陰陽之氣,依舊相合相輸,如環無端者也。四街者,即本經所云: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也。
白話文:
前面已經說明瞭脈搏跳動的原理,這裡進一步說明病邪深入的區別。營衛經絡是陰陽氣血運行流通的道路。脈搏是氣血流動的表現。十二經脈每條經脈的交匯處,都是由陰陽絡脈連結,位於手足指尖和四肢末端。如果受到外邪侵襲,經絡就會閉塞鬱結,四肢末端氣血無法流通,導致手足麻痺,陰陽相輸相會的通路就不通暢了。帝問他的氣為什麼能夠恢復,岐伯說四肢末端陰陽交會的地方,在絡脈中就像小路,內部還有四條大路通行。如果外邪消除了,四肢末端絡脈就會通暢,那麼全身的陰陽之氣就會像一條環形道路一樣,重新相合相通,永無止息。這四條大路就是本經中所說的:胸氣有街(通路),腹氣有街(通路),頭氣有街(通路),足氣有街(通路)。
大抵臟腑之氣流行,比經絡寬廣而稱街,是故邪淺,則街路通而病輕;邪深入腑,則街路塞而病危;再深入臟,則街路絕而死。於此而辨邪之淺深、病之輕重,其治法可例知矣。
白話文:
總而言之,臟腑的氣血運行範圍比經絡寬闊,可以稱為街道。所以,邪氣較淺時,街道暢通,病情較輕;邪氣深入臟腑時,街道堵塞,病情較重;邪氣再深入臟器時,街道被完全阻斷,就會危及生命。由此可以判斷邪氣的淺深程度以及病情的輕重緩急,治療方法也可以相應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