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卷二 (11)
卷二 (11)
1. 五臟各有合榮主
《素問·五臟生成論》曰: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其主腎也;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其主肝也;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其主脾也。
五臟,根本也;身軀,枝葉也。根本有淺深,則枝葉有表裡。淺者合於表,深者合於里。故五臟各有皮、脈、筋、肉、骨五層之合,而其榮色,亦各隨其部而外顯也。五臟具五行之性,五行有生克,故以剋制者為其主,如水剋火者也,故腎水為心火之主,以及火剋金、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皆然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素問·五臟生成論》說:心與血脈相合,它的榮華表現在臉色上,它受腎所主導;肺與皮膚相合,它的榮華表現在毛髮上,它受心所主導;肝與筋相合,它的榮華表現在指甲上,它受肺所主導;脾與肌肉相合,它的榮華表現在嘴唇上,它受肝所主導;腎與骨骼相合,它的榮華表現在頭髮上,它受脾所主導。
五臟,是身體的根本;身體軀幹,就如同枝葉一樣。根本有淺層和深層之分,那麼枝葉就表現出表面和內裡的差異。淺層的與身體表面相合,深層的與身體內部相合。所以五臟各自與皮膚、血脈、筋、肌肉、骨骼這五層組織相合,而它們的榮華光彩,也各自隨著對應的部位向外顯現。五臟具有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特性,五行之間存在相生相剋的關係,所以用相剋制的一方作為主導,例如水能剋制火,所以腎(屬水)是心(屬火)的主導,以此類推,火剋金、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都是這樣的關係。
2. 五味傷五臟
是故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䐢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
咸走腎,助水剋火,脈為心之合,色為心之榮,故多食鹹而傷心氣,則脈凝澀而色變。蓋凡色澤榮華,由氣行血而發現,氣傷,則血澀不行而皆變也。餘臟同然,已詳註治法門矣。
白話文:
因此,如果吃太多鹹味,會導致血管凝滯不暢、氣色改變;吃太多苦味,會使皮膚乾枯、毛髮脫落;吃太多辛辣味,會使筋脈拘急、指甲乾枯;吃太多酸味,會使肌肉增厚結塊、嘴唇外翻;吃太多甜味,會導致骨頭疼痛、頭髮脫落。這就是五種味道對身體造成的傷害。
鹹味歸於腎,會助長水勢而剋制火,血管是心臟的通道,氣色是心臟的外在表現,所以吃太多鹹味會損傷心氣,使血管凝澀、氣色改變。因為凡是光澤美好的氣色,都是靠氣血運行而顯現的,氣受傷,血就會運行不暢而使氣色改變。其他臟腑的道理也相同,詳細的治療方法已經在其他章節註明了。
3. 五臟欲五味、五臟氣色現生死
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五臟之氣也。故色見青如草茲者死,黃如枳實者死,黑如炲者死,赤如⿰草力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現死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雞冠者生,黃如蟹背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烏羽者生,此五色之現生也。
生於心,如以縞裹朱;生於肺,如以縞裹紅;生於肝,如以縞裹紺;生於脾,如以縞裹栝蔞實;生於腎,如以縞裹紫,此五臟所生之外榮也。色味當五臟:白當肺辛,赤當心苦,青當肝酸,黃當脾甘,黑當腎咸,故白當皮,赤當脈,青當筋,黃當肉,黑當骨。
此言臟性所欲之味,則能相助,與臟氣相合也。若五臟所生五氣,而現五色,即五行之光華,故必與臟象相符。其如草茲、枳實等者,乾枯沉晦,為死氣也;如翠羽、雞冠等者,鮮明潤澤,為生氣也。皆如縞裹者,內充勿露也,露則病矣。而色味亦各當其臟性。而內外相應者,已詳註四診門矣。
白話文:
所以心臟喜歡苦味,肺臟喜歡辛味,肝臟喜歡酸味,脾臟喜歡甜味,腎臟喜歡鹹味,這是五種味道與五臟相配合的關係,也是五臟之氣的體現。因此,臉色呈現青色像野草的顏色時,代表死亡;呈現黃色像枳實的顏色時,代表死亡;呈現黑色像鍋底灰的顏色時,代表死亡;呈現紅色像血塊的顏色時,代表死亡;呈現白色像枯骨的顏色時,代表死亡,這是五種顏色顯示死亡的徵兆。臉色呈現青色像翠鳥羽毛的顏色時,代表存活;呈現紅色像雞冠的顏色時,代表存活;呈現黃色像螃蟹背部的顏色時,代表存活;呈現白色像豬油的顏色時,代表存活;呈現黑色像烏鴉羽毛的顏色時,代表存活,這是五種顏色顯示存活的徵兆。
如果臉色紅潤,像用白色絲綢包裹著硃砂,代表心臟健康;如果臉色紅潤,像用白色絲綢包裹著紅色,代表肺臟健康;如果臉色青潤,像用白色絲綢包裹著深藍色,代表肝臟健康;如果臉色黃潤,像用白色絲綢包裹著栝蔞的果實,代表脾臟健康;如果臉色紫潤,像用白色絲綢包裹著紫色,代表腎臟健康,這是五臟在外的光澤表現。顏色和味道與五臟相對應:白色對應肺臟和辛味,紅色對應心臟和苦味,青色對應肝臟和酸味,黃色對應脾臟和甜味,黑色對應腎臟和鹹味,所以白色對應皮膚,紅色對應脈絡,青色對應筋,黃色對應肌肉,黑色對應骨骼。
這是在說明五臟喜歡的味道,這些味道能夠幫助五臟,並與臟氣相和。如果五臟產生的五種氣,顯現於外的五種顏色,那就是五行的光彩,所以必須與五臟的表象相符。像野草、枳實等顏色,都是乾枯、暗沉、陰晦的,屬於死氣;像翠鳥羽毛、雞冠等顏色,都是鮮明、潤澤的,屬於生氣。這些都像用絲綢包裹著,是內在充實而不外露的狀態,外露就表示生病了。顏色和味道也各自對應五臟的屬性。內在與外在相互呼應,這些在《四診門》中已經詳細解釋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