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卷三 (12)
卷三 (12)
1. 經絡氣血傳注
孫絡之脈別經者,其血盛而當瀉者,亦三百六十五脈,並注於絡,傳注十二絡脈,非獨十四絡脈也,內解瀉於中者十脈。
白話文:
孫真人所說的中醫絡脈系統,除了十四條絡脈之外,還有三百六十五條脈絡,都匯聚在絡脈中,並傳導到十二條絡脈。其中,有十條絡脈可以內通臟腑,用來瀉血。
此言針治去邪,當瀉其孫絡之血也。孫絡三百六十五脈之氣血,並注於大絡,傳注於各經絡,故外邪之入,由淺而深,由絡入經。若其邪深,須用藥內解,而瀉之於中者,當按五臟陰陽、十脈生化之理以治之也。或作五臟之腧穴,左右各五,共十脈,是言針治之法也。
白話文:
這個篇文章講治病用針灸,專門去邪氣,就是要放孫絡的血。孫絡就是三百六十五條經脈的血氣,通通匯聚到任督兩脈,再輸注到各條經脈中。所以外邪從皮膚淺處侵入,逐漸進行,從絡脈進入經脈。如果邪氣入得深了,必須用藥物從裡面化解。而從中間放血瀉邪,就必須按照五臟陰陽和十脈生化的規律來治療。有時候,針灸刺患者的五臟腧穴,每臟五個,合計十脈,這就是針灸的具體方法。
2. 四海十二經水
《靈樞·海論篇》岐伯曰:人亦有四海、十二經水。經水者,皆注於海,海有東西南北,命曰四海。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氣海,有水穀之海也。必先明知陰陽表裡滎輸所在,四海定矣。
白話文:
岐伯說:人體也有四海和十二條經絡中的水。經絡中的水都匯集到四海中,四海分別位於東西南北。人體有骨髓之海、血液之海、氣體之海和食物之海。必須先了解陰陽表裡經絡與流注所在,四海才能確定。
胃者,水穀之海,其輸上在氣衝,下至三里;衝脈者,為十二經之海,其輸上在大杼,下出巨虛之上下廉;膻中者,為氣之海,其輸上在柱骨之上下,前在於人迎;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於其蓋,下在風府也。
白話文:
胃就像水谷的貯藏庫,其經脈向上到達氣衝穴,向下至三里穴;衝脈是十二經脈的總匯,其經脈向上到達大杼穴,向下至巨虛穴的上、下廉。膻中穴是氣的貯藏庫,其經脈向上到達柱骨穴的上、下,向前到達人迎穴。腦是髓的貯藏庫,其經脈向上到達其蓋(即腦蓋骨),向下到達風府穴。
十二經水,比十二經中血也。衝脈為十二經之海,故稱血海;宗氣聚於胸,故胸稱氣海。今膻中稱氣海者,明膻中在胸,而為營氣之海,與沖之血海相配也,則胸中為衛氣之海矣,亦有稱下丹田為氣海者,是陽氣發源之所,先天祖氣由之而出也。精髓生於腎,隨陽上升而聚於腦,故腦為髓海也;水穀精氣聚於胃,故為水穀之海也。
白話文:
身體中的十二經脈所運行的液體,稱為「十二經水」,和十二經脈中的血液不同。衝脈是十二經脈的匯聚處,因此稱為「血海」;宗氣匯聚於胸腔,所以胸腔稱為「氣海」。現在將膻中稱為氣海,是因為膻中位於胸腔,而它是營氣的匯聚處,和衝脈的血海相呼應;而胸中則是衛氣的匯聚處。也有人稱下丹田為氣海,這是因為陽氣發源於此,先天的祖氣由此產生。精髓產生於腎臟,隨著陽氣上升而匯聚於腦部,所以腦部稱為「髓海」;水穀中的精氣匯聚於胃,所以胃部稱為「水穀之海」。
氣血由經而注於海,本由胃生化氣血,而注於經,以故有聚會之海,有生化之海,各不同也。其流行,則各有轉輸之經穴,以貫注於上下四旁,如經所云諸穴是也。氣衝者,即氣街穴也。蓋者,頭頂天靈蓋骨,即百會穴也。
白話文:
氣和血從經絡流入五臟六腑,原本是胃產生並轉化成氣和血,然後流入經絡的,因此有儲藏彙聚的五臟六腑,有產生轉化的胃,各不相同。它們的流動則各有相應的穴位作為途徑,貫通上下四肢,就像經文中所說的那些穴位一樣。氣衝穴指的是氣街穴。蓋指的是頭頂的天靈蓋骨,也就是百會穴。
3. 四海逆順病證
帝曰:四海之逆順奈何?岐伯曰:氣海有餘者,氣滿胸中,悗息面赤;氣海不足,則氣少不足以言。血海有餘,則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狹,然不知其所病。水穀之海有餘,則腹滿;水穀之海不足,則飢不受穀食。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痠,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
白話文:
皇帝問:四海(氣、血、水、髓)的順逆情況如何?
岐伯答:氣海(肺)氣息充足者,氣息充滿胸中,喘息面紅;氣海(肺)氣息不足者,氣息微弱,不足以言語。
血海(心)血氣充足者,常覺得身體龐大,茫然不知自己的病症;血海(心)血氣不足者,也常覺得身體狹小,卻不知自己的病症。
水穀之海(脾胃)水穀充足者,腹部飽滿;水穀之海(脾胃)水穀不足者,飢餓卻無法進食。
髓海(腎)髓氣充足者,身輕力壯,自以為超過正常水平;髓海(腎)髓氣不足者,頭暈耳鳴,小腿痠軟,頭目眩暈,視力模糊,懈怠嗜睡。
此言逆順者,惟髓海有餘,精盈力勁為順,其餘皆偏旺偏衰之病,未為順也。悗息者,胸悶而呼吸不舒也。想其身大身小,皆氣血偏勝,以心主血脈,故自心覺其身大身小也。腹滿,則食滯為病。飢不受食者,胃傷而邪火上炎也。髓海不足,所現皆內損之病矣。
白話文:
這段話講述順逆之理,只有骨髓充盈,精神旺盛、力氣強勁纔是順的表現,其他的都是偏盛偏衰的疾病,不算順。憋悶是指胸中發悶,呼吸不順暢。感覺自己身大身小,都是因為氣血偏盛所致,而心主血脈,所以會從心裡感覺自己的身體大或小。腹脹是因進食不消化所致。不餓時也不想吃東西,是胃部受傷而邪火上炎所致。骨髓不足,所表現的都是內臟損傷的疾病。
4. 脈髓筋血氣各有所屬
《素問·五臟生成論》岐伯曰:諸脈者,皆屬於目,諸髓者,皆屬於腦;諸筋者,皆屬於節;諸血者,皆屬於心;諸氣者,皆屬於肺,此四肢八溪之潮汐也。故人臥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臥出而風吹之,血凝於膚者為痹,凝於脈者為泣,凝於足者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為痹厥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素問·五臟生成論》中,岐伯說:所有經脈都歸屬於眼睛,所有骨髓都歸屬於腦,所有筋腱都歸屬於關節,所有血液都歸屬於心,所有氣息都歸屬於肺。這些是人體四肢八脈的循環規律。因此,人睡覺的時候,血液會迴流到肝臟,肝臟儲存了血液才能看清東西,腳部儲存了血液才能走動,手部儲存了血液才能握東西,手指儲存了血液才能拿東西。睡醒之後,如果被風吹,血液就會凝滯在皮膚上,形成麻痺;凝滯在經脈中,形成疼痛;凝滯在腳上,形成厥症。這三種情況都是因為血液流動受阻,無法回到空虛的地方,所以導致了麻痺和厥症。
《靈樞·口問篇》云:目者,宗脈之所聚也,故諸脈皆屬於目,《大惑論》曰:目者,心使也,故心主血脈,而聚於目者也;腦為髓海,故諸髓皆屬於腦也,筋聚於骨節,骨節必賴筋連絡脈以約束者,故諸筋皆屬於節也;血脈心所主,故諸血屬心也;一身之氣,歸肺權衡敷布,故諸氣屬肺也。
白話文:
《靈樞·口問篇》說:眼睛是宗脈(人體最重要的幾條經脈)匯聚的地方,所以所有經脈都與眼睛相連。《大惑論》說:眼睛是由心來支配的器官,所以心主血脈,而血脈則匯聚在眼睛裡;腦是髓海,所以所有骨髓都與腦相連;筋附著在骨節上,骨節必須依靠筋和脈絡進行連接和約束,所以所有筋都與骨節相連;血脈是由心來主宰的,所以所有血都屬於心;人體的所有氣,都歸屬於肺來調控和分佈,所以所有氣都屬於肺。
四肢者,手足也,手之肘與腕,足之膝與腕,皆血氣流行交會之處,如潮汐之往來,故為八溪也。肝藏血,臥則心靜血靜,故歸於肝也。肝開竅於目,故受血而能視,及足步、手握、指攝,莫不由血濡氣煦,而能遂意者也;如無血,則僵枯不能動矣。臥則陽氣入於陰,初起,衛陽未固,風邪直入營分,以致血凝於膚者為痹,凝於脈者為泣,即瘀滯也,凝於足者,陽氣不能下行,則足冷為厥。此三者,皆邪所郁,使血之流行者凝滯,不得反其藏血之空竅,乃為痹厥之病也。
白話文:
四肢指手腳,手肘和手腕,腳膝和腳腕,都是氣血流動和交匯的地方,就像潮汐的湧退,所以稱為八溪。肝臟儲藏血液,躺下後心靜血靜,血液便迴流到肝臟。肝臟通於眼睛,因此接收血液後能視物,以及行走、握物和抓握,都是因為血液滋潤和氣息溫煦,才能順利進行。如果沒有血液,就會僵硬乾枯無法活動。
躺下後陽氣進入陰分,剛起牀時,陽氣還沒穩固,風邪就會直接入侵營分,導致血液凝結在皮膚上,就是痺;凝結在脈絡中,就是泣,也就是淤塞。凝結在腳上,陽氣無法下行,就會腳冷變成厥。這三種症狀,都是邪氣阻滯,導致血液運行凝滯,無法迴流到儲藏血液的空腔,因此形成痺厥病。
5. 大谷小溪
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俞十二,此皆衛氣之所留止,邪氣之所客也,針石緣而去之。診病之始,五決為紀,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謂五決者,五脈也。
白話文:
人體上有十二條大脈,三百五十四條小穴道,以及十二個少俞穴。這些都是衛氣停留、邪氣侵犯的地方,可以用針灸或藥物來祛除。
診脈時,以五決(五脈)為判斷依據。想要了解疾病的根源,就要從其源頭開始。所謂的五決,就是五脈:寸口、關脈、尺脈、沉脈、浮脈。
馬注:大經所會,謂之大谷。十二分者,十二經脈之部分也,小絡所會,謂之小溪。穴有三百六十五,除十二俞外,止有三百五十三,此言五十四者,四字誤也。十二俞者,肺、心、肝、脾、腎、厥陰、膽、胃、三焦、大腸、小腸、膀胱共十二俞也。此皆衛氣之所留止,邪氣之所客,宜用針石,循其部分而去之。
白話文:
馬師註解:大經脈相交會的地方,稱為「大谷」。十二分,是指十二經脈的一部分。小經脈相交會的地方,稱為「小溪」。穴位總共有三百六十五個,除去十二個俞穴之外,只剩下三百五十三個。這裡提到的「五十四個」,應該是四個字寫錯了。十二個俞穴,指的是肺、心、肝、脾、腎、厥陰、膽、胃、三焦、大腸、小腸、膀胱這十二個經脈的俞穴。這些穴位都是衛氣聚集停留、邪氣容易侵犯的地方,適合用針灸或針石治療,循著這些經脈的走向,將邪氣趕走。
凡診病之始,當決五臟之脈為紀,故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謂五決者,五臟之脈也。楠按:五臟為根本,經絡為枝葉,故五脈為諸經脈之母,欲知始病之因,必先定其五脈之虛實,而吉凶可見,是為診治之綱紀也。上云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溪,蓋肌肉淺深之部,即營衛經絡之所在、氣血之所行也。
三百六十五絡脈之穴,是衛氣所留止,即為邪氣之所客,針石通其衛氣,其邪可得而去也。
白話文:
所有病症的診斷中,應把脈象作為判斷五臟情況的依據。因此,要想了解疾病的起因,必須先診斷出它的根本所在。所謂「五決」,就是指五臟的脈象。
按:五臟是根本,經絡是枝葉,所以五脈是所有經絡的根本。要想了解疾病的最初成因,就必須先確定這五脈的虛或實,這樣好壞吉凶就一目瞭然了,這是診斷和治療的綱領。
上面提到肌肉的大會是穀道,肌肉的小會是溪流,這說明肌肉的淺層和深層就是營衛經絡的所在,也是氣血流經的地方。
6. 五臟陰陽十脈病證
是以頭痛巔疾,下虛上實,過在足少陰、巨陽,甚則入腎,徇蒙招尤,目瞑耳聾,下實上虛,過在足少陽、厥陰,甚則入肝,腹滿䐜脹,支膈胠脅,下厥上冒,過在足太陰、陽明;咳嗽上氣,厥在胸中,過在手陽明、太陰;心煩頭痛,病在膈中,過在手巨陽、少陰。
白話文:
因此,頭痛和癲癇,下虛上實,過度在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嚴重時會影響腎臟,導致矇昧不明、招致災禍,眼睛失明、耳朵聽不見。下實上虛,過度在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嚴重時會影響肝臟,導致腹脹滿悶、食慾不振、肝區疼痛、胸悶脅肋疼痛。下厥上冒,過度在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咳嗽上氣,阻塞在胸中,過度在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陰(肺經)。心煩頭痛,疾病在膈中,過度在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陰(心經)。
巨陽,即太陽。此即明上文五決為紀,以辨其病證也。頭痛巔頂之疾,由下虛上實者,以足少陰經下虛,足太陽經上盛也,甚則其病邪入於腎臟,此一也;徇蒙招尤者,頭目昏悶,如被矇蔽之狀,故目瞑耳聾,是上虛下實,肝膽清陽鬱而不伸,過在足少陽、足厥陰二經,甚則其病邪入於肝臟,此二也;腹滿䐜脹,支膈胠脅,下厥上冒者,由於中焦濁邪壅閉,脾胃氣不運轉,過在足太陰、陽明,此三也,咳嗽上氣,厥在胸中者,氣逆不降也,過在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以二經為表裡,大腸通調,肺氣自順矣,此四也;心煩頭痛,病在膈中,若止心氣病,則無頭痛,小腸經脈上頭,所以過在手太陽、手少陰,以二經為表裡者,此五也。惟肝腎二經病甚,則邪入臟,余皆表裡之經兼病,而無入臟之邪也。
白話文:
「巨陽」就是「太陽經」。前面提到五決做為依據,可以區分出不同的病證。
-
頭頂的疼痛,如果是下虛上實所造成,可能是足少陰經氣虛,足太陽經氣血過盛;嚴重時,病邪會侵入腎臟。
-
頭目昏沉,像是被矇蔽一樣,眼睛閉不起來,耳朵也聽不清楚,這是上虛下實,肝膽的清陽之氣鬱積無法舒展,主要是足少陽經、足厥陰經出了問題;嚴重時,病邪會侵入肝臟。
-
腹部脹滿、腹中痞塞,胸肋部疼痛,下方氣逆往上冒,這是中焦氣機不暢,脾胃運作失常,主要與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有關。
-
咳嗽、氣逆胸悶,這是氣息上逆不降,主要與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有關;這兩條經脈是表裡關係,大腸氣機通暢,肺氣自然也會順暢。
-
心煩頭痛,病在膈膜,如果只是心氣有問題,那就沒有頭痛的症狀;小腸經脈的上部通過頭部,所以與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陰心經有關;這兩條經脈是表裡關係。
只有肝經和腎經的病症嚴重時,病邪才會侵入臟腑;其他情況都是表裡經脈同時發生病變,不會出現病邪侵入臟腑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