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靈素節注類編》~ 卷二 (9)

回本書目錄

卷二 (9)

1. 臟腑合同氣化

《靈樞·本輸篇》云:肺合大腸,大腸者,傳道之府;心合小腸,小腸者,受盛之府;肝合膽,膽者,中精之府;脾合胃,胃者,五穀之府;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少陽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臟。三焦者,中瀆之府也,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府也。是六腑之所與合者。

此明臟腑相合而為表裡,互相輸化之道也。臟腑各有功能所主,前篇《靈蘭秘典》、《六節藏象》等論,已詳明矣,惟此言少陽屬腎者,指生陽之氣根於腎也。蓋腎為坎象三,二陰藏一陽於中,故陽氣根於腎,出肝膽而行三焦,故肝臟稱少陽,膽與三焦經稱少陽,以其從臟出經,陽氣初生,故名少也。氣根於腎,而腎脈上肺系舌本,故云將兩臟,謂少陽一氣將肺腎兩臟,如將之領兵也。

三焦為決瀆之官,而出水道,水由膀胱而泄,故云屬膀胱,是三焦一腑,止膀胱為其下屬,而無臟相合,故曰是孤之腑也。以其包羅五臟五腑之外,經脈不通於臟,是故六腑之所與合者,如此也。舊註解少陽即是三焦者,非也。夫肝、膽、三焦皆稱少陽,乃獨指三焦,豈理也哉?況三焦經脈稱少陽者,與手厥陰為表裡,無涉於腎,其言屬腎,又作何解?其非更可見矣。

白話文:

《靈樞·本輸篇》說:肺與大腸相合,大腸是傳送食物殘渣的器官;心與小腸相合,小腸是接納食物的器官;肝與膽相合,膽是儲藏精華的器官;脾與胃相合,胃是儲存五穀的器官;腎與膀胱相合,膀胱是儲存津液的器官。少陽歸屬於腎,腎向上連接到肺,所以說腎統領這兩個臟器。三焦是疏通水道的器官,水道由此而出,歸屬於膀胱,是獨自一個的器官。這些是六腑所相合的臟器。

這說明臟腑之間相互配合,成為表裡,互相輸導轉化的道理。臟腑各有其功能和主導,之前在《靈蘭秘典》、《六節藏象》等篇章中已經詳細說明了,這裡說的少陽歸屬於腎,是指陽氣的根源在於腎。因為腎的卦象為坎,其中兩陰藏一陽在中間,所以陽氣的根源在腎,從肝膽發出,運行在三焦,因此肝臟稱為少陽,膽和三焦經脈稱為少陽,是因為它們從臟器出來到達經脈,陽氣剛剛產生,所以稱為“少”。陽氣根源在腎,而腎脈向上連繫著肺和舌根,所以說腎統領這兩個臟器,是說少陽的陽氣統領肺和腎這兩個臟器,就像將軍統領士兵一樣。

三焦是疏通水道的官,能夠排出水液,水液通過膀胱排出體外,所以說三焦歸屬於膀胱,是說三焦這個腑,只有膀胱是它的下屬,而沒有與之相合的臟,所以說它是獨自一個的腑。因為它包含在五臟五腑之外,它的經脈不直接通向臟,所以六腑相合的情況就是這樣。過去的注釋把少陽解釋為三焦,是錯誤的。肝、膽、三焦都稱為少陽,卻單獨指三焦,這怎麼說得通呢?而且三焦經脈稱為少陽,是與手厥陰經脈互為表裡,與腎沒有關係,說它歸屬於腎,又怎麼解釋呢?由此可見,之前的解釋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