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卷三 (10)
卷三 (10)
1. 小腸經之絡
手太陽之別,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內注少陰;其別者,上走肘,絡肩髃。實則節弛肘廢;虛則生瘤,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別也。
白話文:
手太陽穴的的分支,叫做支正,位於腕關節上五寸,與少陰經脈會合。它的分支向上走行到肘部,連接肩部和後腦。
如果支正穴實,會導致關節僵硬,肘部不能活動;如果支正穴虛,會產生腫瘤,小的像手指痂或疥癬。治療這類疾病,就需要取支正穴。
2. 大腸經之絡
手陽明之別,名曰偏歷,去腕三寸,別入太陰;其別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頰,遍齒;其別者,入耳,合於宗脈。實則齲,聾;虛則齒寒,痹膈。取之所別也。
白話文:
手陽明經脈有一條分支,叫「偏歷」,距腕關節三寸處分出,進入太陰經。分支向上經過手臂,到達肩髃穴,再向上經曲頰,遍佈牙齒;另一分支進入耳朵,與宗脈相合。陽明經實證時,會出現蛀牙、耳聾;虛證時,則會有牙齒怕冷、胸膈氣滯的症狀。治療時,應取其分支處的穴位。
3. 三焦經之絡
手少陽之別,名曰外關,去腕二寸,外繞臂,注胸中,合心主。病實則肘攣,虛則不收。取之所別也。
白話文:
手少陽三焦經的分支,名叫外關,位於手腕上方兩寸處,向外繞行於手臂,然後注入胸中,與心包經相會合。如果經脈實症,會出現肘部拘攣;如果是虛症,則會有不能屈曲的症狀。這些病症都可以在它分支的地方進行治療。
4. 膀胱經之絡
足太陽之別,名曰飛揚,去踝七寸,別走少陰實則鼽窒,頭背痛;虛則鼽衄。取之所別也。
白話文:
足太陽經的分支,名叫飛揚,位於踝骨上七寸處,從這裡分出後走向少陰經。當這條經脈實證時,會出現鼻塞不通,頭部和背部疼痛;當這條經脈虛證時,會出現流清鼻涕或鼻血。治療時應取其分支所在的穴位。
5. 膽經之絡
足少陽之別,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別走厥陰,下絡足跗。實則厥;虛則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別也。
白話文:
足少陽經的分支,名叫光明,位於離腳踝五寸的地方,分支連接到厥陰經,向下連絡到腳背。如果這個部位實證過盛,就會出現厥逆;如果虛弱不足,就會導致萎縮無力,甚至坐著無法起身。治療時應取穴於它分支的地方。
6. 胃經之絡
足陽明之別,名曰豐隆,去踝八寸,別走太陰;其別者,循脛骨外廉,上絡頭項,合諸經之氣,下喉,絡嗌。其病氣逆,則喉痹,卒喑。實則狂癲;虛則足不收,脛枯。取之所別也。
白話文:
在足陽明經的別絡上,有一個穴位叫做豐隆,距離腳踝八寸的地方,與足太陰經相交。
豐隆穴的別絡沿著小腿外側的骨頭向上延伸,到達頭頸部,與其他經絡的氣血相匯,最後連接到喉嚨,與食道相通。
如果豐隆穴的氣血逆亂,就會導致喉嚨疼痛、突然失聲。如果豐隆穴氣血過盛,會導致精神失常、癲狂。如果豐隆穴氣血不足,會導致足部無法伸展自如,小腿肌肉萎縮。
豐隆穴的取穴位置就在它的別絡上。
7. 脾經之絡
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去本節之後一寸,別走陽明;其別者,入絡腸胃。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腸中切痛;虛則鼓脹。取之所別也。
白話文:
足太陰經的一條支脈,叫做公孫穴,在同名足太陰經的穴位之後一寸處分出,走向上行至足陽明經;它的另一條支脈,則進入腸胃和連接的血管。如果陽氣逆上,就會出現霍亂。如果是實證,會導致腸道劇烈疼痛;如果是虛證,會出現腹脹。取穴的方法就是從其分出之處。
8. 腎經之絡
足少陰之別,名曰大鐘,當踝後繞跟,別走太陽;其別者,並經上走於心包下,外貫腰脊。其病氣逆,則煩悶。實則閉癃,虛則腰痛。取之所別也。
白話文:
足少陰的支脈,叫做大鐘經。它從腳踝後面繞過腳後跟,再與太陽經分開。另一條支脈,則與足少陰經一起向上走行於心包之下,從外面貫通腰脊。如果大鐘經的氣逆流,就會出現煩悶。如果大鐘經實證,就會出現閉尿、便祕;如果虛證,就會出現腰痛。治療時從大鐘經的支脈處取穴。
9. 肝經之絡
足厥陰之別,名曰蠡溝,去內踝五寸,別走少陽;其別者,經脛上睪,結於莖。其病氣逆,則睪腫,卒疝。實則挺長;虛則暴癢。取之所別也。
白話文:
足厥陰經的分支,名稱為蠡溝,它距離內踝五寸,岔開並通往少陽經;這條分支經絡向上走過小腿,通過睪丸,與莖部相連。如果此處氣機逆亂,就會導致睪丸腫脹,突然發作疝氣。氣血實則睪丸脹大堅硬;氣血虛則睪丸瘙癢。治療應取此分支經絡的分岔處。
10. 任脈
任脈之別,名曰尾翳,下鳩尾,散於腹。實則腹皮痛;虛則癢搔。取之所別也。
白話文:
任脈的分支,名叫尾翳,向下到鳩尾穴後,分散在腹部。如果這裡實證,會感到腹部皮膚疼痛;如果是虛證,會感到瘙癢。治療時應取該脈分支的穴位。
11. 督脈
督脈之別,名曰長強,挾膂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實則脊強;虛則頭重,高搖之,挾脊之有過者。取之所別也。
白話文:
督脈的分支,叫做長強穴,緊貼著脊椎兩側,分佈在頭部和頸部的上部,與肩胛骨左右相連,再分支到太陽穴,進入並貫穿脊椎。長強穴如果氣血充實,就會導致脊椎強壯;如果氣血虛弱,就會導致頭部發沉,搖晃頭部時,會感覺到脊椎兩側有過緊的感覺。取穴時,就選取長強穴的分支。
12. 脾之大絡
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實則身盡痛;虛則百節盡皆縱。此脈若羅絡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絡脈也。
白話文:
脾臟有條重要的經絡,稱為「大包」,它從腋下三寸處走出來,分佈於胸脅。這條經絡充實的時候,全身都會疼痛;虛弱的時候,全身關節都會鬆軟無力。這條經絡的血液運行就像一張網一樣交錯,這些血液都是從脾臟的大包經脈中取來的。
脾經之絡名公孫者,是通胃經之絡也,此外又有一大絡,其脈若羅網之絡於周身,故名大包,脾之所以統血者,以絡遍於身,絡中藏血也。故邪氣實,則血滯而一身盡痛;正虛,則血少氣弛,故百節盡皆縱,而不能動作,皆當治其大絡之脈也。
凡此十五絡者,實則必現,虛則必下,視之不見,求之上下,人經不同,絡脈異所別也。
白話文:
脾經中的絡脈名為公孫,它連接着胃經的絡脈。除此以外,還有一條很大的絡脈,它的脈絡如同羅網一樣遍佈全身,因此稱之為大包。脾臟之所以能統攝血液,是因為絡脈遍佈全身,而絡脈中儲藏着血液。所以當邪氣充實時,血液阻滯而全身疼痛;正氣虛弱時,血液不足,氣血鬆弛,因此全身關節都鬆弛,無法活動。此時都應該治療大絡之脈。
13. 胃之大絡
《素問·平人氣象論》云: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盛喘數,絕者,則病在中;結而橫,有積矣;絕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
白話文:
《素問·平人氣象論》中說:胃部有一條大經絡,叫做「虛裏」,它貫穿橫膈膜連接到肺,從左乳下方出來,按壓時衣物也會隨之浮動,它是脈中宗氣的所在。呼吸急促而次數多,如果突然中斷,那麼病症在胸腹正中;如果氣結成硬塊,作橫向擴張,說明有積聚(即實邪)。(虛裏經絡上的脈動)中斷而不到達外表的,表示死亡。乳房腫脹,按壓時衣物也會隨之浮動,說明宗氣外泄。
上節《靈樞》言胃絡名豐隆者,是通脾經之絡也。此言又有一大絡名虛里,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應手而動者,為脈之宗氣。宗氣者,積於胸中者也。蓋營行脈中,而營氣出於中焦,並胃上行,合於胸中之宗氣,故胃絡之動於左乳下者,出於脈之宗氣也。其脈盛喘數,絕者,滑動急促之象,病在中脘阻逆;如結而橫,則有形之邪積也;其脈氣絕不應手者,則宗氣已無,故死;若動甚震衣者,其宗氣大泄,乃內傷虛勞之病也。
白話文:
在上節的《靈樞》中提到,胃絡的名稱是豐隆,它貫通脾經。這裡又說有一條大絡名叫虛裏,它穿過橫膈連接肺,從左乳下方出來,對應著手部,它運動時隆起,這是脈中的宗氣。宗氣,是積聚在胸中的氣。營氣在脈中運行,而它從中焦出發,隨著胃氣上升,與胸中的宗氣匯合,所以胃絡在左乳下方運動,是源於脈中的宗氣。
這個脈搏如果盛大而呼吸急促,脈象中斷,表示滑動急促,這是中脘阻滯的症狀。如果脈搏像結塊一樣橫著,說明有實質性的邪氣積聚。如果這個脈搏的氣絕了,對應的手部沒有反應,表明宗氣已經沒有了,所以會導致死亡。如果脈搏運動得厲害,震動衣服,說明宗氣大量泄漏,這是內傷虛勞之症。
良以脾胃統一身之氣血,故於本經之絡外,又各有一大絡,與他臟腑不同,故言太陰行氣於三陰,陽明行氣於三陽;又曰,脾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此言脾胃生化之氣血,上頭下足,無不周遍也。治病者,不可不深悟其理也。
白話文:
脾胃主導著全身氣血的運行。因此,它們除了各自的經絡外,還有一個更大的經絡,這與其他臟腑不同。所以,太陰經的氣血運行於三條陰經,陽明經的氣血運行於三條陽經。還有一句說,脾常附著於胃,是土的精華。土能生長萬物,體現天地萬物運行的法則,所以脾胃之氣血從頭到腳,無處不遍佈。治療疾病的人,不能不深入領會這個道理。
14. 陽明浮絡
《素問·皮部論》帝曰:余聞皮有分部,脈有經紀,筋有結絡,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異,別其分部,左右上下,陰陽所在,病之始終,願聞其道。岐伯曰: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者,諸經皆然。陽明之陽,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陽明之絡也。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現,則寒熱也。
絡盛則入客於經,陽主外,陰主內。
白話文:
皇帝問道:「我聽說皮膚有劃分區域,經脈有管理運行,筋脈有連接絡繹,骨骼有衡量尺寸,因此疾病的發生也有所不同。請您分別說明這些區域,左右上下,陰陽所在,以及疾病的發展過程。」
岐伯回答說:「想要了解皮膚區域,要以經脈為依據,所有的經脈都是如此。陽明經的陽氣,稱為『害蜚』,上下同理。觀察皮膚區域中是否有浮出的脈絡,這些都是陽明經的絡脈。
如果皮膚顏色發青,多半是疼痛;發黑,多半是麻痺;發黃發紅,多半是熱氣;發白,多半是寒冷;五種顏色同時出現,則是寒熱並存。」
此明皮脈經絡筋骨部分之淺深,以察病邪之進退也。欲知皮部,當以經脈為綱紀而辨之,諸經諸絡皆然也。假如陽明之陽絡,名害蜚者,上自手經,下至足經,皆同此法,視其經脈所行部中,有浮絡者,皆陽明之絡也。視其色,以明病邪之所在。絡中邪盛,則必入客於經,而由淺入深矣。
白話文:
這段經文說明瞭皮膚、脈絡、經絡和筋骨的深淺程度,以便觀察疾病的發展和退化。
要了解皮膚的部分,必須以經絡為主線來辨別,所有經絡和絡脈都是如此。例如,陽明經的陽絡,名為「害蜚」,從手經延伸到足經,辨別方法都是一樣的。觀察經絡通過的部位,如果有浮在表面的絡脈,就都是陽明經的絡脈。
觀察絡脈的顏色,可以瞭解疾病的位置。如果絡脈中的邪氣很盛,肯定會進入經絡,由淺入深。
絡在衛分為陽而主外,經在營分為陰而主內,此以營衛分內外陰陽也。若十二經者,由臟腑而分陰陽,則絡隨經分,陽經之絡為陽絡,陰經之絡為陰絡也。其言衛行脈外者,其氣行於十二經脈之外,而行肌肉絡脈之中,其氣悍而為陽,故絡脈浮現皮膚,可視其色以明病也。營衛之所以通貫者,由於絡脈也。
白話文:
經絡分佈在衛氣層,屬於陽氣,主導身體外部;經脈分佈在營氣層,屬於陰氣,主導身體內部。這是根據營衛之氣將內外、陰陽區分開來。
如果將十二經脈按臟腑分屬陰陽的話,那麼經絡也會隨經脈而分陰陽:陽經的經絡就是陽絡,陰經的經絡就是陰絡。
古文所說的「衛行脈外」,是指衛氣運行在十二經脈之外,通過肌肉和絡脈之中。衛氣性剛烈,屬陽氣,所以絡脈會浮現於皮膚表面,可以觀察絡脈的顏色來判斷疾病。
營氣和衛氣之所以能夠通達全身,靠的正是絡脈的作用。
外邪之傷人,亦各以類從,如風為陽邪,先傷衛分,以桂枝湯主治,寒為陰邪,徑入營分,以麻黃湯主治,然止風寒之邪耳。若濕邪,則下部先受;霧露清邪,則上部先受;溫暑之邪,由口鼻吸入,各有不同。故必先明一身之營衛、經絡、筋骨、臟腑淺深部位,而後可辨病邪之所在而治之。
是以聖人反復詳明,不嫌復贅。又如後世看小兒手指紋以審病,即此篇視絡脈之法也。
白話文:
外來的病邪侵襲人體時,也各有其特定的侵襲部位。例如:風是陽性病邪,它會先侵犯人體的表層,可以用桂枝湯來治療。寒是陰性病邪,它會直接入侵人體的營衛之氣,可以用麻黃湯來治療。不過,這只是針對風寒病邪的治療。如果遇到濕邪,那麼人體的下部部位會先受到影響;如果遇到霧露清邪,那麼人體的上部部位會先受到影響;如果遇到溫暑之邪,那麼它會通過口鼻吸入,對人體的影響也不同。因此,在治療之前,必須先了解人體的營衛、經絡、筋骨、臟腑的深淺部位,然後才能分辨病邪侵襲的部位,並根據情況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