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靈素節注類編》~ 卷九 (8)
卷九 (8)
1. 五臟五味主治
鹹入胃,助水剋火,脈為心之合,色為心之榮,故多食鹹,則脈凝澀而變色也;苦入心,助火剋金,皮為肺之合,毛為肺之榮,故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也;辛入肺,助金剋木,筋為肝之合,爪為肝之榮,故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也;酸入肝,助木剋土,肉為脾之合,唇為脾之榮,故多食酸,則肉胝䐢而唇揭也;甘入脾,助土剋水,骨為腎之合,發為腎之榮,故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也。
此以味助臟氣偏勝,而致五行相剋為病者,與上《靈樞》所云:多食酸,令人癃;多食辛,令人洞心等,各有義理不同。究之總不外陰陽氣化、五行生剋之理,能明其理,自能知常通變,頭頭是道,而無拘執舛錯之弊也。
白話文:
五臟五味主治
鹽味進入胃,能幫助水克制火。心脈與心臟相連,面色是心的外在表現。所以吃太多鹹,就會導致脈象凝澀,面色改變。苦味進入心臟,能幫助火克制金。皮膚與肺相連,毛髮是肺的外在表現。所以吃太多苦,就會導致皮膚乾燥粗糙,毛髮脫落。辛味進入肺,能幫助金克制木。筋腱與肝相連,指甲是肝的外在表現。所以吃太多辛辣,就會導致筋腱緊張,指甲乾枯。酸味進入肝臟,能幫助木克制土。肌肉與脾臟相連,嘴唇是脾的外在表現。所以吃太多酸,就會導致肌肉萎縮,嘴唇乾裂。甜味進入脾臟,能幫助土克制水。骨骼與腎臟相連,頭髮是腎的外在表現。所以吃太多甜,就會導致骨頭疼痛,頭髮脫落。
以上是說明藉由食物的味道來加強某個臟腑的氣,導致五行相剋而生病的情況。這和《靈樞》中所說的「多吃酸,令人下肢痿弱;多吃辛,令人心痛」等說法,其道理並不完全相同。總而言之,這些都離不開陰陽氣化的運作和五行生剋的道理。明白了這些道理,就能夠通曉常理和變異,對症下藥,就不會出現錯誤了。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