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卷三 (6)
卷三 (6)
1. 手六經標本
手太陽之本,在外踝之後,標在命門之上一寸也;手少陽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間上二寸,標在耳後上角下外眥也;手陽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別陽,標在顏下合鉗上也;手太陰之本,在寸口之中,標在腋內動也;手少陰之本,在銳骨之端,標在背腧也;手心主之本,在掌後兩筋之間二寸中,標在腋下下三寸也。
白話文:
手太陽經:
- 循行路經的起點位於腳外側腳跟後方
- 起終標誌:在背後命門穴上寸的位置
手少陽經:
- 循行路經的起點位於小指與無名指之間,向上兩寸
- 起終標誌:在耳後上端,外眼角下方
手陽明經:
- 循行路經的起點位於手軸骨中央
- 起終標誌:向上到臉部別陽穴,結束於口下、下巴邊的肌肉合處
手太陰經:
- 循行路經的起點位於手腕寸口脈
- 起終標誌:結束於胸部內側,與心包膜的部位相應
手少陰經:
- 循行路經的起點位於鎖骨的內側端點
- 起終標誌:結束於背部的肺部相應部位
手心主經:
- 循行路經的起點位於手掌後部兩條肌筋之間,向上兩寸
- 起終標誌:結束於胸部下方,距臂下三寸的位置
手太陽之本,在手外踝之後,疑是養老穴,標在命門之上一寸,疑是督脈命門穴之上懸樞穴;手少陽之本,在小指次指間上二寸,當是腋門穴,標在耳後上角,當是絲竹空穴;手陽明之本,在肘骨中,當是曲池穴,上至別陽,標在顏下合於鉗上,疑是胃經頭維穴;手太陰之本,在寸中,即太淵穴,標在腋內動脈,即中府穴;手少陰之本,在銳骨之端,即神門穴,標在背之心腧穴;手心主,即手厥陰也,本在掌後兩筋之間,即內關穴,標在腋下三寸,即天池穴。以上明十二經之標本,以驗虛實病證。
白話文:
手太陽經:
- 本穴在腳踝外側後方,懷疑是「養老穴」。
- 標穴在腰部命門穴上方一寸,懷疑是督脈的「懸樞穴」。
手少陽經:
- 本穴在小指和無名指之間上方兩寸,應該是「腋門穴」。
- 標穴在耳後上方,應該是「絲竹空穴」。
手陽明經:
- 本穴在肘骨中部,應該是「曲池穴」。
- 標穴在臉部,與顴骨相連,懷疑是胃經的「頭維穴」。
手太陰經:
- 本穴在寸骨內側,即「太淵穴」。
- 標穴位於腋窩內側動脈處,即「中府穴」。
手少陰經:
- 本穴在腕骨下端,即「神門穴」。
- 標穴位於背部心臟對應處,即「心腧穴」。
手心主經 (即手厥陰經):
- 本穴位於手掌後側兩條肌腱之間,即「內關穴」。
- 標穴位於腋窩下方三寸,即「天池穴」。
以上說明瞭十二經絡的本穴和標穴,可用於判斷虛實病證。
《根結篇》論三陰三陽開闔樞之理,與此互相闡發,各有取義,觀陰陽臟腑門中,更詳備明晰也。
凡候此者,下虛則厥,下盛則熱,上虛則眩,上盛則熱痛。故實者,絕而止之;虛者,引而起之。
白話文:
《根結篇》討論了三陰三陽開合樞的原理,與此相互闡述,各自有不同的意義,在陰陽臟腑的部分中有更詳細明確的說明。
凡是診察這些情況的,下部虛弱就會引起厥冷,下部過盛就會導致熱症,上部虛弱就會感到昡暈,上部過盛就會出現熱痛。所以對於實證,應該阻斷並制止它;對於虛證,應該補充並提升它。
陽從下升,陰自上降。故下虛則足冷而厥,上盛則熱痛,以升多降少也;上虛則眩,下盛則熱,以降多升少也。故實者,絕而止之,瀉其有餘也;虛者,引而起之,助其不足也。絕而止、引而起,皆針法也。
白話文:
陽氣從下方上升,陰氣從上方下降。因此,下虛則足部冰冷且麻痹,上盛則發熱疼痛,這是因為上升過多而下降過少。上虛則眩暈,下盛則發熱,這是因為下降過多而上升過少。因此,對於實症,就要阻止其上升,瀉掉多餘的氣血。對於虛症,就要引導其上升,幫助不足的氣血。阻止和引導,都是針灸的方法。
2. 氣行四街
請言氣街: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故氣在頭者,止於腦;氣在胸者,止於膺與背腧;氣在腹者,止於背腧,與衝脈於臍左右之動脈者;氣在脛者,止之於氣街,與承山踝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針,必先按而在久,應於手,乃刺而予之。所治者頭痛、眩僕、腹痛、中滿、暴脹,及有新積。痛可移者,易已也;積不痛,難已也。
白話文:
請討論氣穴:胸部有氣穴,腹部有氣穴,頭部有氣穴,小腿有氣穴。因此,氣在頭部者,止於腦部;氣在胸部者,止於胸部和背部;氣在腹部者,止於背部和衝脈、臍部兩側的動脈;氣在小腿者,止於氣穴和承山穴、踝部以上。取穴時,用毫針,一定要先按壓稍久,手上出現反應,再刺入並加以調整。所治療的疾病包括頭痛、眩暈、腹痛、腹脹、急性脹滿,以及近期形成的積塊。疼痛可以移動的,容易治癒;積塊不痛的,難以治癒。
馬注:此言氣行有街,其止有所。首節帝言知六腑之氣街,能知解結契紹於門戶。本經《動輸篇》有四街,即此是也。凡氣之行於頭者,止於腦;氣之行於胸者,止於膺與背腧,胸兩旁為膺,背腧,系膀胱經,五臟六腑皆有腧在背也;氣之行於腹者,亦止於背腧,又在前與足陽明胃經衝脈穴,及臍左右之動脈,即胃經之天樞穴也;氣之行於足脛者,止於氣街,即胃經之氣衝穴,一穴而二名也,及足太陽經之承山穴,在腨下一寸半,及外踝上下諸穴。
白話文:
馬注:這段話的意思是,氣運行有其特定的路徑,並且有固定的終止點。第一節中,帝話提到了六腑的氣路,說明瞭如何解開各種疾病,並將其引導到適當的穴位。本經《動輸篇》中提到的四條氣路,就是這裡所說的氣街。
一般來說,在頭部運行的氣,終止於腦部;在胸部運行的氣,終止於胸前的膺和背部的腧穴。膺是指胸部的兩側,腧穴是指膀胱經在背部的穴位,五臟六腑在背部都有對應的腧穴;在腹部運行的氣,也終止於背部的腧穴,此外還終止於前方的足陽明胃經的衝脈穴,以及臍部的左右動脈,也就是胃經的天樞穴;在足脛部運行的氣,終止於氣街,也就是胃經的氣衝穴,這個穴位又叫氣街穴,此外還終止於足太陽經的承山穴(在腨下一寸半),以及外踝上下部的其他穴位。
凡取此四街,宜用《九針論》中之第七毫針,先按其處,而為時既久,其氣應手,乃以針刺之。其所治,在頭者則主頭痛、眩僕,在腹則主腹痛、中滿、暴脹,及有新積,但其積痛而可移者,易已;其積不痛者,雖治之亦難已也。楠按:新積元氣未傷,痛而可移動,其積結尚不甚固,故易治也;其不痛不可移者,元氣不能攻其邪,積結堅牢,故難愈也。
白話文:
要使用這四個穴位,應該使用《九針論》中的第七種毫針。首先按壓穴位,過一會兒,氣就會趨於手底。然後用針刺入。針灸頭部的穴位,可以治療頭痛、眩暈;針灸腹部的穴位,可以治療腹痛、腹脹、腹脹。如果新生的積塊疼痛可以移動,很容易治療。如果不痛的積塊,即使治療也很難治癒。
楠按:剛產生的積塊,元氣還沒有受到損傷,疼痛且可以移動,積結還不是很堅固,所以容易治療。如果不痛而且不能移動,說明元氣無法攻擊邪氣,積結堅固,所以難以治癒。
《靈樞·動輸篇》帝曰:營衛之行也,上下相貫,如環無端。今有其卒然遇邪氣,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脈陰陽之道,相輸之會,行相失也,氣何由還?岐伯曰:夫四末陰陽之會者,此氣之大絡也。四街者,氣之徑路也。故路絕則徑通,四末解則氣從合,相輸如環。帝曰:善。
白話文:
黃帝說:營氣和衛氣的運行,是上下貫通的,就像一個沒有起點和終點的環形。如果突然遇到邪氣,或者遭遇嚴寒,手腳就會發虛無力,經絡中陰陽氣血輸注的通道會失常,這樣氣血怎麼能返回?
岐伯說:四肢的陰陽氣血交會處,是氣血運行的大通道。四肢的經絡,是氣血通行的主要道路。所以,如果道路不通暢,這些通道就會暢通,四肢的氣血運行恢復正常後,氣血就會像環形一樣相互輸注。
黃帝說:好。
此帝言營衛受邪,其經脈陰陽之氣流行輸轉,不得循其道而相失,何由復還耶?岐伯謂四肢指末,是陰陽經脈交接相會之大絡也。四街者,即上所云行氣之徑路也。大絡如小路,其受邪者,小路雖隔絕,而四街之大徑則通,故邪解而四末路通,其氣仍相從會合,陰陽相輸,如環不已也。
白話文:
黃帝說:「營氣衛氣一旦受邪,氣血經絡中的陰陽之氣就會混亂不通,無法循著正常的路徑運行。這樣一來,氣血怎麼可能再回到原位呢?」岐伯回答說:「四肢的末梢,是陰陽經絡交接相會的大絡脈。四街指的是上文所說的氣血運行的道路。大絡脈就像小路,受邪之後,小路雖然不通,但四街這條大路還是通暢的,所以邪氣消散後,四肢的道路就通了,氣血仍然會循著正常的路徑運行,陰陽之氣相互輸注,像環一樣,永不停息。
由是觀之,四街者,臟腑之氣所行也,邪淺在經,則街通而病輕;邪入於腑,則街塞而病危;邪入於臟,則街路絕而死矣。
白話文:
從這角度看,四街是臟腑之氣行走的通道。邪氣較淺留在經絡上,表示通道暢通,病情較輕。邪氣進入腑臟,表示通道阻塞,病情較重。邪氣深入臟腑,表示通道完全被封閉,會導致死亡。
3. 十二經脈行度
《靈樞·逆順肥瘦篇》帝曰:脈行之逆順奈何?岐伯曰: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
白話文:
皇帝問:「經脈的逆行順行是如何運行的?」
岐伯回答:「手上的三條陰經,從臟器運行到手;手上的三條陽經,從手運行到頭;足上的三條陽經,從頭運行到足;足上的三條陰經,從足運行到腹部。」
陰陽十二經脈,陰行於里,陽行於表,故陰經由臟走手,至指尖陰面,而出陽面表分,接連陽經而走於頭,則分三路,太陽由項背,陽明由頸腹,少陽由兩側,皆從表而行,至足指陰面,接連陰經,入里而走腹內,仍歸於臟,又從臟而走手,如是周流,循環不已,是故陽經內通於腑,陰經內通於臟,臟腑經絡,氣血無不通貫,其四街為大徑,經絡為小路也。
白話文:
人體有十二條經脈,陰經運行在身體內部,陽經運行在身體外部。因此,陰經從內臟通過手臂,到達手指掌心,再通過手背連接陽經,然後運行到頭部。在頭部,陽經分為三條:太陽經從頸後和背部運行,陽明經從頸部和腹部運行,少陽經從兩側運行。這三條陽經都從外部運行,到達腳趾掌心,與陰經相連,進入身體內部,運行到腹腔,最後回到內臟。然後再從內臟運行到手臂,如此循環往復,永不停止。因此,陽經與腑(身體器官)相通,陰經與臟(身體器官)相通。臟腑、經絡、氣血都暢通無阻。四街(手足陰陽經交會處)是經絡中的大通道,其他經絡是小通道。
帝曰:少陰之脈獨下行,何也?岐伯曰:不然。夫衝脈者,五臟六腑之海也,五臟六腑皆稟焉。其上者,出於頏顙,滲諸陽,灌諸精;其下者,注少陰之大絡,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入膕中,伏行䯒骨內,下至內踝之後,屬而別;其下者,並於少陰之經,滲三陰;其前者,伏行出跗,屬下循跗,入大趾間,滲諸絡,而溫肌肉。故別絡結,則跗上不動,不動則厥,厥則寒矣。
帝曰:何以明之?岐伯曰:以言導之,切而驗之,其非必動,然後乃可明逆順之行也。
白話文:
皇帝問:少陰經脈只向下行走,這是為什麼?岐伯回答:不然。衝脈是五臟六腑之海,五臟六腑都依賴它。
衝脈上部從額頭出來,分佈陽經,灌溉精神;下部注入少陰經的大絡脈,從鼠蹊部出來,沿著大腿內側,進入臀部,隱藏在股骨內,一直向下到內腳踝後方,並分支出來;
下部還與少陰經相合,分佈三陰經;前部隱藏著從腳背出來,沿著腳背向下行走,進入大拇指之間,分佈到各絡脈,溫暖肌肉。
所以,如果別絡受阻,腳背就會不能活動,不能活動就會痠麻,痠麻就會變冷。
此言足三陰之脈,皆從足上行入腹通臟者也。蓋以衝脈為五臟六腑陰陽十二經之海,其上行者,至頏顙,滲諸陽經;其下行者,並少陰之經,而行諸陰,非少陰之脈獨下行,是衝脈之氣,注於少陰之大絡,又出於少腹之氣街,循陰股而下行至足,遍滲三陰;其前者,又循跗而入大趾間,滲諸絡而溫肌肉。故別絡之氣結,則跗上之脈不動,而足冷為厥,厥者因於寒,而衝脈之氣不溫肌肉也。
白話文:
這句話的意思是,足三陰經的脈絡,從腳部向上進入腹腔,與臟腑相通的。因為衝脈是五臟六腑、十二正經陰陽氣血的匯集處,它的氣血往上走,到前額部,再滲透到陽經;向下走,與少陰經的脈絡相合,而行於陰經。並不是少陰經的脈絡獨自向下走,而是衝脈的氣血注入少陰經的大絡脈中,又從少腹的氣街出來,沿著陰股向下走至腳部,遍佈滲透三陰經。它前面的脈絡又沿著腳背進入大拇指間,滲透到絡脈中,溫暖肌肉。所以,別絡的氣血瘀結,會導致腳背上的脈絡不動,腳部冰冷而發生厥證,厥證是由於寒冷導致衝脈的氣血不能溫暖肌肉造成的。
欲知其故,當以言導問其因,再切其脈以驗之。其非氣絕者,厥回,其跗上之脈必仍動,如氣絕厥不回,則不動,然後乃可明其氣行之逆順也。
白話文:
想知道原因,應該用言語引導他說明原因,再切脈檢查。如果還沒有氣絕,會甦醒,腳背上的脈搏一定還會跳動;如果氣絕了不甦醒,就沒有脈搏跳動了。然後才能確定氣行的順逆。
《靈樞·經脈篇》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幹,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皮膚堅而毛髮長。谷入於胃,脈道乃通,血氣以行。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白話文:
皇帝說:人出生時,首先形成精氣,精氣形成後腦髓產生,骨頭形成軀幹,經脈形成氣血運行管道,筋腱形成堅韌結構,肌肉形成保護層,皮膚變得緊實,毛髮生長。食物進入胃後,經脈管道暢通,血氣就可以運行。經脈的作用是決定生死,治療百病,調節虛實,因此不能不通暢。
此言經脈為血氣所行之道路,而血氣由穀氣所生。察經脈,知血氣之盈虧;審胃口,知穀氣之虛實。凡一切外感、內傷之病,必由是而驗,生死吉凶,由是而決,為處治百病,調和虛實之所憑,故不可不通其理也。各經流行起止,陰陽交接連貫,須細觀同人圖。
白話文:
這段話說明經絡是氣血流動的道路,而氣血是由飲食中的營養轉化而成的。通過檢查經絡,可以瞭解氣血的虛盈;通過觀察胃口,可以瞭解飲食營養的虛實。凡是外感或內傷引發的疾病,都必須通過這些途徑來驗證,生和死、吉和兇的結果也由此決定。它是治療各種疾病,調節虛實的重要依據,因此不能不瞭解它的道理。各經絡的運行起止,陰陽交接的連貫性,需要仔細觀看人體穴位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