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靈素節注類編》~ 卷八 (4)

回本書目錄

卷八 (4)

1. 善忘

《靈樞·大惑論》帝曰:人之善忘者,何氣使然?岐伯曰:上氣不足,下氣有餘,腸胃實而心肺虛,虛則營衛留於下,久之不以時上,故善忘也。

善忘者,後世名健忘,以心肺清陽氣虛,故神不精明而善忘。清陽上虛,則濁陰不降,故腸胃實,腑不轉動,而營衛之氣因之不得旋運,留滯於下而不升,心主營,肺主衛,其氣不以時上,故心肺虛而善忘也。

白話文:

皇帝問:人為什麼會容易健忘呢? 岐伯回答:這是因為上焦的氣不足,而下焦的氣卻有餘。腸胃飽脹,而心肺功能虛弱。心肺虛弱時,身體的營養和防禦物質就會停留在下半身,久了無法及時上升到上半身,所以就容易健忘。

這種健忘,後世稱之為「健忘症」,是因為心肺的清陽之氣虛弱,導致精神無法清明,所以容易健忘。當清陽之氣向上不足時,濁陰之氣就無法下降,導致腸胃飽脹,腑臟的運轉也不順暢,連帶使得營養和防禦物質也無法順利循環,停留在下半身而無法上升。心主管營養,肺主管防禦,如果這些氣無法及時上升到上半身,就會導致心肺虛弱,因而容易健忘。

2. 血枯

《素問·腹中論》帝曰:有病胸脅支滿者,妨於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時之前後血,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時,有所大脫血,若醉入房中,氣竭肝傷,故月事衰少不來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四烏賊骨一藘茹,二物合併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為後飯,飲以鮑魚汁,利腸中及傷肝也。

出清液者,時吐清液,脾虛不能攝涎故也;四肢清者,手足逆冷也;前後血,大小便皆有血也,此名血枯,而男女皆有是病,後世名勞損也。中氣竭,故四肢無陽和以溫之而逆冷;肝傷,故目眩而唾血、便血;肝不能藏血,故病至先聞腥臊臭,俗言血腥氣也;肝氣逆,則胸脅支滿;而胃氣不順,則妨於食也。烏賊骨丸,吳門王晉三《古方選注》解義甚精,當考之。

白話文:

黃帝問:有種病,胸部和兩脅脹滿,影響食慾,發病時先聞到腥臊味,接著流出清稀的液體,先是吐血,四肢冰冷,頭暈目眩,時而便血,這種病叫什麼名字?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岐伯回答:這種病叫做血枯。是因為年輕時大量失血,或是在醉酒後行房,導致氣血耗竭,肝臟受損,所以月經量減少甚至停止。

黃帝問:要如何治療呢?

岐伯回答:用四個烏賊骨和一撮藘茹,將這兩種藥混合在一起,用雀卵黃調和製成藥丸,大小像小豆,每次飯後服用五丸,用鮑魚汁送服,這樣可以疏通腸道,並修復受損的肝臟。

吐出清稀液體,是指時常吐出清稀的液體,是因為脾虛不能固攝唾液的緣故;四肢冰冷,是指手腳冰冷;前後出血,是指大小便都帶血,這種病就叫做血枯,男女都可能罹患此病,後代稱之為勞損。由於體內中氣衰竭,所以四肢沒有陽氣溫煦而冰冷;肝臟受損,所以頭暈目眩,吐血、便血;肝臟無法儲藏血液,所以發病時會先聞到腥臊味,也就是俗稱的血腥味;肝氣逆亂,就會胸部和兩脅脹滿;而胃氣不順,就會影響食慾。關於烏賊骨丸的解釋,吳門王晉三在《古方選注》中的註解非常精闢,可以參考。

3. 喑痱

《素問·脈解篇》曰:內奪而厥,則為喑痱,此腎虛也,少陰不至者,厥也。

《靈樞·熱病篇》曰:痱之為病也,身無痛者,四肢不收,智亂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則不能言,不可治也。病先起於陽,後入於陰者,先取其陽,後取其陰,浮而取之。

邪氣盛為實,精氣奪為虛。此由內傷奪精,而陽氣厥逆,以成喑痱,故為腎虛,而少陰經脈之氣,不能上至於舌本,則不能言而為喑,陽上逆則下虛而為厥。非由外感之邪,故身無痛楚;本元氣散,故四肢懈弛不收。如其智亂不甚,其言略能成句,微有可知者,用峻補之法可治;甚則不能言,而元氣脫絕,不可治也。

病起於陽,先治陽,後治陰,浮而取之者,用針淺刺,通其經氣也;其起於陰者,當從陰經治之。用藥之法,可類推矣。方書稱為類中風,以其肝腎虛而風由內生,非外邪之風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素問·脈解篇》說:體內精氣虧損導致氣機逆亂,就會形成喑痱,這是因為腎虛的緣故,少陰經脈的氣血不能到達,就會出現氣逆。

《黃帝內經·靈樞·熱病篇》說:喑痱這種病,如果身體沒有疼痛,只是四肢無力、不能活動,神智雖然有些錯亂但不嚴重,說話還能勉強讓人聽懂,這種情況可以治療;如果病情嚴重到完全不能說話,那就無法治療了。病症如果先從陽分開始,然後侵入陰分,就應該先治療陽分,再治療陰分,用淺刺的方法治療。

邪氣強盛是屬於實證,精氣虧損是屬於虛證。這種病是因為身體內部損傷導致精氣虧損,陽氣逆亂,所以形成喑痱,因此歸咎於腎虛,導致少陰經脈的氣無法向上到達舌根,所以不能說話而形成喑啞,陽氣上逆則下焦虛弱而出現厥逆。這不是因為外感邪氣引起的,所以身體沒有疼痛;由於體內元氣散失,所以四肢鬆弛無力、無法活動。如果神智錯亂不嚴重,說話還能勉強成句,稍微能讓人理解,用強力的補益方法還可以治療;如果病情嚴重到完全不能說話,並且元氣已經耗盡,那就無法治療了。

病症如果先從陽分開始,就應該先治療陽分,再治療陰分,用淺刺的方法治療,目的是疏通經脈的氣血;如果病症從陰分開始,就應該從陰經治療。用藥治療的方法,可以按照這個道理來推論。醫書將這種病稱為類似中風,是因為肝腎虛弱導致內生風邪,而不是外感風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