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卷八 (1)
卷八 (1)
1. 內傷諸病
2. 內傷五臟
《靈樞·本神篇》岐伯曰:怵惕思慮者,則傷神,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動中者,竭絕而失生;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懼者,神蕩憚而不收。
怵惕者,驚惶也,怵惕思慮,心脾俱傷,心傷則氣怯而常恐懼,脾傷則不能攝精歸腎,而常流淫不止,如遺滑帶濁之類,又有過於勞思而精即流出者;悲則氣消,哀則神傷,神氣竭絕,則失其生生之機矣;喜則氣散,故神憚散而不藏,乃多言多笑也;愁憂則氣鬱結,久則經脈閉塞而不流行也;盛怒動火,火動亂神,故迷惑而理不明,不能治事也;恐懼者,心神憚蕩無主,故不能收斂自持也。
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破䐃脫肉,毛悴色夭,死於冬;脾:憂愁而不解則傷意,意傷則悗亂,四肢不舉,毛悴色夭,死於春;肝: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忘不精,不精則不正,當人陰縮而攣筋,兩脅骨不舉,毛悴色夭,死於秋;肺: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於夏;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於季夏。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痠痿厥,精時自下。
是故五臟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是故用針者,察觀病人之態,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已傷,針不可以治之也。
此承上文以明七情傷臟之證也。心因怵惕思慮則傷神,而恐懼自失,心脾同氣相貫,故久則脾亦傷,而破䐃脫肉,䐃者,臀間厚肉也,脾土傷,則不能生肺金,故毛悴色夭,而死於冬者,水旺,心火絕也;脾因憂愁不解則傷意,意,脾之神也,意傷則悗亂者,昏悶憒亂也,脾胃主四肢,故四肢無力不能舉,至毛悴色夭,而死於春者,木旺,土絕也;肝因悲哀動中則傷魂,魂,肝之神也,屬陽,故傷則狂而善忘者,陽氣耗散,故不精明,而言行皆不得其正,謂之狂也,似癲非癲之狀耳,陰為總筋,肝所主,脅為肝經所行之部,故陰縮筋攣,而脅骨疼痛,不可舉動也,至毛悴色夭,而死於秋者,金旺,木絕也;喜樂出於心,喜樂無極,則心火大動不休而傷肺金,魄者,肺之神也,屬陰,心火乘之,故魄傷而狂,意不存人者,自言自笑,旁若無人也,肺主皮毛,為火所灼,故皮革焦,毛悴色夭,而死於夏者,火旺,金絕也;怒本出於肝,肝陽逆甚,則腎水耗而傷腎之志,志,腎之神也,主記持事物,志傷故喜忘其前言,腰為腎之府,故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於季夏者,土旺,水絕也。各臟所傷,皆言毛悴色夭者,自內至外皆枯敗,故遇剋制之氣旺,則所傷之臟氣絕而死也。
白話文:
內傷五臟
《黃帝內經·靈樞篇》中,岐伯說:過度驚嚇、擔憂和思慮,會傷害人的精神。精神受傷就會恐懼,導致精氣外洩而無法停止;因悲傷過度而情緒激動,會使精氣耗盡而喪失生機;過度喜樂會使精神渙散而無法藏聚;憂愁會使氣機閉塞而不流通;過度憤怒會使人迷惑不清、無法治理;恐懼會使精神蕩漾不安、無法收斂。
所謂「怵惕」,就是驚慌的意思。過度驚慌和思慮,會同時傷害心和脾。心受到傷害,氣就會虛弱而時常感到恐懼;脾受到傷害,就無法將精華收攝回腎,導致精氣不斷外洩,像遺精、滑精、白帶渾濁等情況。有的人因為過度勞累思慮,也會導致精液外流。悲傷會使氣消散,哀傷會使精神受損,精神和氣都耗盡了,就會喪失生命的活力;喜悅會使氣散開,所以精神渙散而無法藏聚,會出現多言多笑的情況;憂愁會使氣鬱結,時間久了,經脈就會閉塞而不流通;過度憤怒會引動體內的火氣,火氣擾亂心神,使人迷惑不清、無法理智判斷,也就不能好好處理事情;恐懼會使心神動盪不安、沒有主見,所以無法自我控制。
心:過度驚嚇、擔憂和思慮會傷到精神,精神受損就會恐懼、失神,導致臀部肌肉消瘦、皮膚枯槁、臉色蒼白,最終在冬天死亡。脾:長期憂愁無法排解會傷害意念,意念受損就會昏亂,導致四肢無力,皮膚枯槁、臉色蒼白,最終在春天死亡。肝:因悲傷過度而情緒激動會傷害魂魄,魂魄受損就會精神狂亂、健忘,無法專注,無法行為端正,會出現陰莖萎縮、筋脈攣縮、兩側肋骨疼痛無法舉起,皮膚枯槁、臉色蒼白,最終在秋天死亡。肺:過度喜樂沒有節制會傷害魄,魄受損就會精神狂亂,狂亂的人會失去理智,皮膚乾枯焦黑、臉色蒼白,最終在夏天死亡。腎:過度憤怒無法停止會傷害意志,意志受損就會健忘,容易忘記之前說過的話,腰背無法彎曲或伸直,皮膚枯槁、臉色蒼白,最終在季夏(農曆六月)死亡。恐懼無法排解會傷害精氣,精氣受損就會出現骨骼痠痛、痿弱、肢體無力等情況,並且精液會不自覺地流出。
所以,五臟是儲藏精華的地方,不可以受到傷害。受到傷害就會失去藏精的功能,導致陰液虧虛。陰液虧虛就會沒有氣,沒有氣就會死亡。因此,使用針灸的人,要仔細觀察病人的狀態,以此來了解精神魂魄是否健全。如果五臟都已經受到損傷,針灸就無法治療了。
這段文字承接上文,說明七情如何傷害五臟。心因為驚嚇、擔憂和思慮而傷害精神,導致恐懼、失神。心和脾的氣是相通的,所以時間久了脾也會受損,導致臀部肌肉消瘦。脾受到損傷,就無法滋養肺金,導致皮膚枯槁、臉色蒼白,在冬天死亡,是因為冬天水旺,心火衰竭。脾因為長期憂愁無法排解而傷害意念,意念是脾的神。意念受損就會昏亂。脾胃主管四肢,所以四肢會無力,皮膚枯槁、臉色蒼白,在春天死亡,是因為春天木旺,脾土衰竭。肝因為悲傷過度而情緒激動,會傷害魂魄,魂魄是肝的神,屬陽。魂魄受損就會精神狂亂、健忘,陽氣耗散,精神不集中,言行不端正,出現類似癲癇但又不是癲癇的狀況。陰液是總筋,由肝所主管,脅肋是肝經循行的部位,所以會出現陰莖萎縮、筋脈攣縮,肋骨疼痛、無法舉動。皮膚枯槁、臉色蒼白,在秋天死亡,是因為秋天金旺,肝木衰竭。喜樂出自於心,過度喜樂沒有節制,會使心火過度旺盛而傷害肺金。魄是肺的神,屬陰。心火侵犯肺,導致魄受損而精神狂亂,失去理智,自言自笑,旁若無人。肺主管皮膚毛髮,被火灼傷,導致皮膚乾枯焦黑,皮膚枯槁、臉色蒼白,在夏天死亡,是因為夏天火旺,肺金衰竭。憤怒出自於肝,肝陽逆行過盛,就會耗傷腎水,導致腎的意志受損。意志是腎的神,主管記憶。意志受損就會健忘,容易忘記之前說過的話。腰部是腎的府邸,所以腰背無法彎曲或伸直,皮膚枯槁、臉色蒼白,在季夏(農曆六月)死亡,是因為季夏土旺,腎水衰竭。各臟受到傷害,都會出現皮膚枯槁、臉色蒼白的情況,這是因為由內而外都已經衰敗,遇到剋制的氣旺盛的時候,受損的臟腑就會衰竭而死亡。
上面說到,恐懼會導致精氣外洩不止而傷害精氣。精氣受損就會出現骨骼痠痛、痿弱等症狀。骨髓由精氣所生,這說明因為傷害心神而影響到腎。各臟的神,如魂、魄、意、志等,都由心神所化生。所有的七情都是從心開始的。所以放縱情感就會傷害各個臟腑。保養身體、修道的人,一定要先斷除情慾,然後才能使精神凝聚一心,這樣才能治好疾病,達到修道的目的。各臟都有精氣儲藏,用以滋養身體。如果受到傷害,就會失去藏精的功能,導致陰液先虧虛,陰液虧虛就會無法產生精氣而沒有氣,沒有氣就會死亡。
陰陽互為根本,相互化生,缺少一方就無法存在。凡是因內傷導致臟腑受損,不適合用針灸治療,必須用甘味的藥物來調養補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