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靈素節注類編》~ 卷一 (1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4)

1. 隨順四氣以調心神

故下文言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者,順其闔闢之氣,以養根本也。順其闔闢,必當調之和之,非補之助之之謂。上言逆之者,逆其闔闢之氣,則絕其生化之機,故傷之為甚,而生百病矣。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疴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

反順為逆,是謂內格。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猶渴而穿井,鬥而鑄兵,不亦晚乎?

此總結上文順時調養之理法也。人與萬物,同稟陰陽氣化而生。而陰陽出於太極,故陰陽互相為根。春夏陽令則養陽,秋冬陰令則養陰,是養其根本,則太極之生機不息,而與萬物並育,為生長之門戶也。如逆之則伐其根本,壞其天真矣。故陰陽四時者,萬物由之而生化,終而復始,循環不息,而為死生之本也。

逆之則害,從之則吉。惟聖人能從其道而行之,愚者不悟其理,必當謹佩聖教,而遵守之,庶可免害而保生。倘反順為逆,則身內元氣,先已乖格不和,無論外邪之病矣。如是而後施治,猶渴而穿井,鬥而鑄兵,何濟於事哉!若其虛邪賊風,四時皆有,更當知而避之,義詳病證門中,即所謂治未病之法也。

白話文:

隨順四氣以調心神

文章論述順應自然四時陰陽變化來養生保健的重要性。春天和夏天要養護陽氣,秋天和冬天則要養護陰氣,這是順應自然開合的氣機,從根本上保養身體。順應自然需要調和,而不是單純的進補。違背自然規律,就會損傷生機,導致疾病。

四季陰陽變化是萬物生長的根本。因此,聖人春天和夏天養陽,秋天和冬天養陰,順應自然規律,與萬物一起生長。違背自然規律就會損害根本,破壞人體的精氣。陰陽四季是萬物生滅的根本,順應自然則疾病不會產生,這就是得道。得道是聖人所遵循的,愚人則應該遵守。順應陰陽則生,違背陰陽則死;順應陰陽則治,違背陰陽則亂。

違背自然規律就是內在失調。因此,聖人注重未病先防,而不是等到疾病發生才治療。等到疾病發生了才治療,就像渴了才挖井,打仗了才鑄造兵器一樣,為時已晚。

這段文字總結了順應時令調養身體的方法。人與萬物一樣,都受陰陽氣化的影響而生存。陰陽源於太極,互相依存。春夏陽氣盛則養陽,秋冬陰氣盛則養陰,這樣就能保養根本,使太極的生機不息,與萬物共同生長。違背自然規律就會損害根本,破壞先天之氣。陰陽四季使萬物生生不息,是生死之根本。

順應自然則吉祥,違背自然則有災害。只有聖人能順應自然規律,愚人則應該學習聖人的教誨,遵守自然規律,才能避免傷害,保全性命。如果違背自然,身體元氣就會失調,無論外邪侵襲與否,都會生病。等到這個時候再治療,就像渴了才挖井,打仗了才鑄造兵器一樣,沒有什麼作用。至於外邪,四季皆有,更應該預防,具體方法在其他章節論述,這就是未病先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