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靈素節注類編》~ 卷一 (13)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3)

1. 隨順四氣以調心神

天氣清淨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陽氣者閉塞,地氣者昌明,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交通,不表萬物命,故不施,不施,則名木多死。惡氣不發,風雨不節,白露不下,則菀藁不榮,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絕滅。惟聖人從之,故身無奇病,萬物不失,生氣不竭。

此舉天地氣化,表人身失養之病,以明天人合一之理,以證上文之義也。夫積陽為天,藏德者,蓄積之義;不止者,健運不息,故永不下墜也。天地為陰陽之體,日月為陰陽之用,天氣光明,由於日月,設天自明其明,則日月反不能明,體用倒置,猶夫人之邪害空竅而昏蒙也。

何也?空竅本清陽之氣所行,若體用倒置,則陽氣閉塞而不宣,地之濁氣上冒而昏蒙不明,正如人之邪害空竅也。故其上應,則雲霧濁而不精,而白露壅遏,不下交通。蓋云為地之陽氣上升,露為天之陰氣下降,陰陽之氣閉塞鬱冒,而不相交通,則不能表萬物之命而施生化。表者,舒展之謂。

以故草木多枯藁而死。乖惡之氣不得發散,則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四時氣化無序,與道相失矣。若人能恬澹虛無,不勞心神,如天之清淨無為,藏德蓄積,自然日月並明,陰陽之氣健運,而生化不息也。如其情欲勞擾,則性天自用其明,正如日月之反不明,而體用倒置,則一身氣血錯亂而不生化,必至未央而絕滅。未央者,未到中央,猶未及半之謂,未到中年而夭亡也。

惟聖人恬淡虛無,而體靜用明,故能從天地化機,補偏救弊。不失其道,則身無奇病,亦如天地氣化不乖,則萬物不失其命,而生生之氣不竭也。志於養生者,可不究心此理哉。

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

此承上文,言不順天地氣化而致病者。故逆春氣,則少陽不能發生,人身少陽之氣,由肝出膽,故膽經稱少陽,陽不發生,而肝膽為表裡,故肝氣內變為病也;逆夏氣,則太陽不能長旺,以肝木生心火為太陽,小腸為心腑,故稱太陽經,與心為表裡,陽不長旺,故心氣內虛,若空洞無主也;逆秋氣,則太陰氣不收肅,太陰者肺也,肺失清肅,則虛火上逆,故病焦灼而胸滿也;逆冬氣,則少陰不藏,少陰者腎也,腎主閉藏,為生氣之源。

蓋元陽根於至陰,如坤下起復,既逆冬氣而乏藏納,則生髮之氣少,猶坤下不能起復,故腎氣獨沉,而春陽不能升旺矣。此以肝、心、肺、腎四臟,主春、夏、秋、冬、生、長、收、藏之氣,而分少太陰陽,與手足三陰三陽經之分少太者,各有義理不同。以春夏陽升,主生長,故言少陽、太陽;秋冬陽降主收藏,故言太陰、少陰,由陽闢而陰闔也。可知臟為根本、為體,腑與營衛經絡為枝葉、為用也。

白話文:

隨順四氣以調心神

天地清明,蘊藏著生生不息的能量,因此萬物得以持續發展。如果天地自身就發光,那麼日月的光芒反而會黯淡無光,這就好比人體的經絡受阻,導致神智不清。

這是因為經絡本應暢通清陽之氣,如果陽氣受阻,地氣則會上犯,導致昏蒙不明,如同人體經絡阻塞一般。因此,雲霧變得污濁,白露無法下降滋潤萬物,導致草木枯萎,甚至帶來狂風暴雨,天地失序。只有聖人才能順應天地運行,因此身體健康,萬物繁茂,生生不息。

這段文字闡述了天地氣化的規律,並以此說明人體養生之道,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積累陽氣如同天地般,生生不息,永不衰竭。天地是陰陽的本體,日月是陰陽的運作,天地的光明來自日月,如果天地自己發光,日月的光芒就會被掩蓋,這是本末倒置,如同人體經絡阻塞,導致神智不清一樣。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經絡本是清陽之氣運行的地方,如果本末倒置,陽氣受阻,地氣上冒,就會昏蒙不明,如同人體經絡受阻。因此,雲霧污濁,白露無法下降,陰陽之氣不能交感,也就無法滋養萬物。白露無法滋潤萬物,導致草木枯死,惡氣無法宣洩,導致狂風暴雨,天地失序。

如果人能保持心神安寧,不勞心費神,如同天地般清淨無為,則陰陽之氣運行順暢,生生不息。但如果縱情慾,勞心勞神,就會如同日月失明,本末倒置,導致氣血紊亂,最終導致早夭。

只有聖人才會保持心神安寧,體靜用明,才能順應天地之氣,補偏救弊,因此身體健康。如同天地氣化順暢,萬物才能生生不息。想要養生的人,應該深入研究這個道理。

違背春氣,少陽之氣不生,肝氣內變;違背夏氣,太陽之氣不長,心氣虛空;違背秋氣,太陰之氣不收,肺氣鬱結;違背冬氣,少陰之氣不藏,腎氣衰弱。

這段文字說明了違背天地氣化規律而導致疾病的原因。違背春氣,少陽之氣不能生髮,肝膽受損,肝氣內變;違背夏氣,太陽之氣不能旺盛,心氣虛弱;違背秋氣,太陰之氣不能收斂,肺氣鬱結;違背冬氣,少陰之氣不能收藏,腎氣衰弱。

因為元陽之氣根於至陰,如同坤卦的復卦,如果違背冬氣,則腎氣衰弱,導致春陽不能生髮。這說明肝、心、肺、腎四臟分別主導春夏秋冬的生長收藏,與手足三陰三陽經絡的少陰少陽太陰太陽有不同的意義。春夏陽氣上升,主生長,所以稱為少陽太陽;秋冬陽氣下降,主收藏,所以稱為太陰少陰。由此可見,臟腑是根本,經絡是枝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