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卷一 (12)
卷一 (12)
1. 隨順四氣以調心神
《素問·四氣調神論》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養氣而曰調神者,神為氣主,神不清靜,則氣不能調。是故天道清靜無為,而其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出於陰陽升降自然之氣,故能循環不息。人稟天地之氣以生,故當隨順天地氣機,以為養生之道也。發陳者,升發冬藏之陳氣,生機始萌。故調氣者,當夜臥早起,以及賞而勿罰,皆順其生機,以應春氣者也。
如逆之則傷肝,以肝屬木,主春令,生氣既傷,則無以資長夏氣;而夏令屬火,木傷不能資長心火,故交夏反為寒變之病,以其奉長者少,乃陽傷而陰邪起也。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則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至陽極陰生,則陰氣上升,陽氣下降,陰陽相交,萬物生化,蕃茂秀麗,花英盛滿,將以成實。此時氣候始變,故當隨順其機,夜臥早起,避暑熱以納清氣;無厭日長而貪眠,致神氣昏困;使志無怒,怒則陽火暴逆不和,和則其氣得以疏泄;若所愛在外者,皆順其發泄之意,勿使郁遏,為養生之道也。
心屬火,主夏令,如逆之則傷心氣,暑邪乘虛客之,其時腠開汗泄,則不之覺,至秋涼風外加,則暑邪內發,而成痎瘧。痎瘧者,纏綿難愈,以其暑濕內閉,秋風外束故也。若此而資奉秋收之氣既少,則冬令為病更重矣。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暑退涼生,容象清肅,陰陽均平,故謂容平。天氣以急者,收肅清潔之象也,地氣以明者,鬱勃穢惡消散也。故當早臥,以避風露,早起以資爽氣,以及無外其志,使肺氣清,皆應其收肅之氣機,為養生之道也。肺屬金,主秋令,如逆之則傷肺。肺傷則腎無資生之氣,而腎主閉藏,二便為腎之門戶,閉藏無權,則門戶失守,而大腸為肺腑,臟傷則腑氣不固,而食未消化,即從下泄,名飧泄也。此由奉藏之氣少,致腎失司而腸不固也。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夜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冬三月,天氣盡入於地,故萬物歸藏。陰寒令行,則水冰地裂,陽既潛伏,不可擾動。早臥晚起,避寒就溫,以防外邪。使志若伏、若匿等者,皆順其閉藏之候,為養生之道也。然就溫暖,亦不可太過,使開泄皮膚,奪其陽氣。是逆其閉藏之令,則傷腎,腎傷不能生肝木,肝主筋,筋病則為痿為厥,以其失於閉藏,則奉生之氣少也。
白話文:
隨順四氣以調心神
《素問·四氣調神論》說:春季三月,稱為發陳。天地萬物一起生長,欣欣向榮。晚上睡得早,早上起得早,在庭院裡多走動,頭髮披散,身體放鬆,讓心志舒暢,生生不息,不要壓抑自己的想法,要給予而不掠奪,獎勵而不懲罰,這就是順應春季氣候,養生的方法。違背了它,就會傷肝,夏天就會出現寒變的疾病,身體的生長能力就會減弱。
所謂養氣而調神,是因為神是氣的主人,神志不清靜,氣就無法調和。所以天道清靜無為,春季生長、夏季茂盛、秋季收穫、冬季收藏,都源於陰陽升降的自然之氣,因此才能生生不息。人體吸收天地之氣而生,所以應該順應天地之氣的運行規律,作為養生的方法。發陳是指升發冬季收藏的陳舊之氣,生機開始萌動。所以調氣的方法,要晚上睡得早,早上起得早,以及獎勵而不懲罰,都是順應生機,以應對春季之氣的。
如果違背了它,就會傷肝,因為肝屬木,主宰春季,生機受損,就無法滋養夏季之氣;而夏季屬火,木氣受損就無法滋養心火,所以到了夏天反而會出現寒變的疾病,因為它滋養生長的能量不足,這是陽氣受損而陰邪之氣興起。
夏季三月,稱為蕃秀。天地之氣交合,萬物繁茂結果。晚上睡得早,早上起得早,不厭倦白晝的長度,讓心志保持平和,不發怒,讓花草樹木繁茂成長,讓氣機得以舒泄,心裡有所愛慕,這都是順應夏季氣候,養生的方法。違背了它,就會傷心,秋天就會得瘧疾,收斂的能量不足,冬至時病情會加重。
夏至陽氣到達極點,陰氣開始滋生,陰氣上升,陽氣下降,陰陽交合,萬物生長化育,繁茂美麗,花朵盛開,將要結果實。此時氣候開始變化,所以應該順應其變化規律,晚上睡得早,早上起得早,避暑納涼;不要因為白天長而貪睡,導致神氣昏沉;讓心志保持平和,不發怒,因為發怒會使陽火暴逆不調和,心氣得以舒泄;心裡有所愛慕,都是順應其舒泄的意願,不要讓它鬱結,這是養生的方法。
心屬火,主宰夏季,如果違背了它,就會傷心氣,暑邪乘虛而入,此時皮膚毛孔張開汗液排出,人卻感覺不到,等到秋天涼風襲來,暑邪內發,就會得瘧疾。瘧疾纏綿難愈,是因為暑濕內閉,秋風外束的緣故。如果這樣,滋養秋季收斂之氣就少,到了冬天病情會更加嚴重。
秋季三月,稱為容平。天氣轉涼,地氣明朗。早睡早起,和雞一起打鳴起床,保持心志安寧,緩和秋天的肅殺之氣,收斂神氣,使秋氣平和,不要讓心志外露,使肺氣清肅,這就是順應秋季氣候,養收的方法。違背了它,就會傷肺,冬天就會出現泄瀉,收藏的能量不足。
暑氣消退,涼意漸生,景象清肅,陰陽平和,所以稱為容平。天氣轉涼,是收斂清潔的景象,地氣明朗,是污濁之氣消散的表現。所以應該早睡,以避風寒,早起以吸收新鮮的空氣,以及不讓心志外露,使肺氣清肅,都是順應其收斂之氣,以養生的方法。肺屬金,主宰秋季,如果違背了它,就會傷肺。肺受損,腎臟就缺乏生機之氣,而腎主閉藏,大小便為腎的門戶,閉藏失職,則門戶失守,而大腸和大腸與肺互相表裡,臟腑受損,腑氣不固,食物未消化就從下泄,稱為飧泄。這是因為收藏之氣不足,導致腎臟失職而腸道不固。
冬季三月,稱為閉藏。河水結冰,土地坼裂,不要擾動陽氣。早睡晚起,一定要等到日出才起床,讓心志像隱藏起來一樣,好像心裡有所想法,有所收穫,遠離寒冷,靠近溫暖,不要讓皮膚出汗,不要損失陽氣,這就是順應冬季氣候,養藏的方法。違背了它,就會傷腎,春天就會出現痿厥的疾病,生長的能量不足。
冬季三月,天氣的精氣都隱藏在地下,所以萬物都歸於收藏。陰寒主令,河水結冰,土地坼裂,陽氣潛伏,不可擾動。早睡晚起,避寒就溫,以防外邪侵襲。讓心志像隱藏起來一樣,都是順應其收藏的狀態,以養生的方法。但是靠近溫暖,也不可過度,使皮膚出汗,損失陽氣。這是違背了收藏的規律,就會傷腎,腎受損就不能滋養肝木,肝主筋,筋病就會導致痿厥,因為它失於閉藏,所以生長的能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