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靈素節注類編》~ 卷七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七 (10)

1. 手足陽明邪

熱病體重,腸中熱,取之以第四針,於其腧及下諸指間,孛氣於胃絡,得氣也。

此邪熱在手足陽明經也,陽明在肌肉中,故體重,腸中熱。既取其腧及手足指,又索胃絡之氣以泄其邪也。

白話文:

熱病導致身體沉重,腸胃裡面發熱,用第四針的針法來治療,在相關的穴位以及手腳指縫間下針,讓胃部的氣機順暢,就可以達到療效。

這個邪熱是侵犯了手足陽明經,陽明經脈是分佈在肌肉中的,所以會導致身體沉重,腸胃發熱。因此,除了在相關的穴位和手腳指縫間下針,還要尋找胃經的氣機,來疏洩邪氣。

2. 脾腎經邪

熱病挾臍急痛,胸脅滿,取之湧泉與陰陵泉,取之第四針,針嗌裡。

此邪熱在脾腎兩經,故取脾腎兩經之穴以治之。

白話文:

熱病導致肚臍周圍劇烈疼痛,同時感到胸部和肋骨脹滿不適,可以針刺腳底的湧泉穴和腿部的陰陵泉穴來治療。針刺時要取第四針,針刺的位置在喉嚨的深處。

這種邪熱是侵犯了脾經和腎經,所以要選取這兩條經脈上的穴位來治療。

3. 肺脾經邪

熱病而汗且出,及脈順可汗者,取之魚際、太淵、大都、太白,瀉之則熱去,補之則汗出,汗出太甚,取內踝上橫脈以止之。

此從肺脾兩經而治之也。

白話文:

熱病發作時有汗排出,如果脈象平和順暢,可以考慮用發汗的方式治療,這時可以取魚際穴、太淵穴、大都穴、太白穴來針灸,用瀉法可以退熱,用補法可以幫助發汗。如果汗出太多,可以取內踝上方的橫向血管來止汗。

這種治療方法是從肺經和脾經這兩條經脈來著手的。

4. 辨生死

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此陰脈之極也,死;其得汗而脈靜者,生。

此言熱邪盛而陰精涸極也。以人迎為陽脈,寸口為陰脈,寸口躁盛,故謂陰脈之極而死。即上所云邪勝而精卻也。脈靜則精存,故生。

熱病脈尚躁而不得汗者,此陽脈之極也,死;脈盛躁,得汗靜者,生。

此言津液涸而不能作汗,陽邪亢極,故謂陽脈之極而死,以人迎脈更盛躁也。如得汗後,脈靜則生,義與上同。

白話文:

發高燒的疾病,如果已經流汗了,但是脈搏仍然急促有力,這表示身體陰氣已經耗盡,會死亡;如果流汗後脈搏變得平靜,就表示身體陰氣尚存,能夠活下來。

這段話是指熱邪太過旺盛,導致身體陰液嚴重枯竭。因為人迎脈(頸動脈)屬於陽脈,寸口脈(手腕處的脈搏)屬於陰脈,寸口脈急促有力,所以說陰氣已經耗盡而將死亡。這就如同之前所說的邪氣勝過正氣而導致精氣衰退。如果脈搏平靜,就表示精氣還在,所以能夠活下來。

發高燒的疾病,如果脈搏仍然急促有力,而且無法流汗,這表示身體陽氣已經達到極點,會死亡;如果脈搏急促有力,之後流汗而脈搏變得平靜,就能夠活下來。

這段話是指身體的津液已經枯竭而無法產生汗液,陽邪太過旺盛,所以說陽氣達到極點而將死亡,這時人迎脈會更加急促有力。如果流汗後脈搏變得平靜,就能夠活下來,道理和上面說的一樣。

5. 死證

熱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二曰泄而腹滿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熱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嬰兒,熱而腹滿者死;五曰汗不出,嘔,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爛,熱不已者死;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熱者死;九曰熱而痙者死,腰折,瘛瘲,齒噤齘也。凡此九者,不可刺也。

顴為骨本,腎主骨,邪熱盛,腎水枯,故顴赤;邪氣上衝脾胃則噦,古名呃逆為噦,今時或以空嘔為噦,而呃逆更為敗證也;泄瀉則邪熱應去,而腹滿反甚者,脾敗而邪仍在也;目不明者,熱傷五臟精氣,而熱不已則精竭也;老人氣血衰,嬰兒氣血弱,腹滿而熱,則邪結土敗也;汗不出,表氣不通,邪熱內傷脾胃,嘔且下血,本元脫矣;舌本爛者,邪熱遍灼三陰,臟真敗矣;咳而衄,邪熱傷肺,汗不出及出不至足,營衛經絡不通,邪無出路也;髓熱者,上條之證也;熱而痙,腰折、瘛瘲、齒噤齘者,熱極生風,筋脈拘急,角弓反張,肝腎陰涸也。凡此九證,皆死不可刺,則藥亦不可治也。

白話文:

熱病有九種情況不可以針刺,這些情況往往代表病情非常危險:

第一種:發熱卻不出汗,顴骨(臉頰兩側突出的骨頭)發紅,並且出現呃逆(打嗝)的人,會死亡。

第二種:拉肚子,但是肚子反而脹滿得很厲害的人,會死亡。

第三種:眼睛看不清楚,而且發熱的情況持續不斷的人,會死亡。

第四種:老年人和嬰幼兒,發熱並且肚子脹滿的人,會死亡。

第五種:發熱不出汗,而且出現嘔吐、下血的人,會死亡。

第六種:舌頭根部潰爛,而且發熱的情況持續不斷的人,會死亡。

第七種:咳嗽帶有鼻血,發熱不出汗,或者出汗卻無法到達腳底的人,會死亡。

第八種:感覺骨髓發熱的人,會死亡。

第九種:發熱並且出現痙攣,身體僵硬彎曲、抽搐、牙關緊閉並且磨牙的人,會死亡。

以上這九種情況,都不能夠進行針刺。

顴骨是骨骼的根本,而腎臟主管骨骼。當邪熱過盛,腎水枯竭時,顴骨就會發紅。邪氣上衝到脾胃,就會導致呃逆(打嗝)。古代把呃逆稱為「噦」,現在有時候會把空嘔也稱為「噦」,但其實呃逆是更加嚴重的不良徵兆。拉肚子本來是邪熱排出的表現,但如果拉肚子後腹脹反而更嚴重,就表示脾胃已經衰敗,而邪氣依然存在。眼睛看不清楚,是因為發熱損傷了五臟的精氣,如果發熱持續不斷,精氣就會耗竭。老年人氣血衰弱,嬰幼兒氣血虛弱,如果發熱並伴隨腹脹,表示邪氣已經在體內結聚,導致脾胃衰敗。不出汗表示體表氣機不暢通,邪熱侵犯脾胃,引起嘔吐和下血,表示身體的根本已經脫失。舌頭根部潰爛,表示邪熱已經遍及全身的陰經,臟腑的真氣衰敗。咳嗽帶有鼻血,是邪熱損傷了肺部。不出汗或者出汗無法到達腳底,表示營衛氣血和經絡不通暢,邪氣無法排出。感覺骨髓發熱,和前述的症狀屬於同一類型。發熱並且出現痙攣、身體僵硬彎曲、抽搐、牙關緊閉並且磨牙,表示熱邪已經達到極限,產生了「風邪」,導致筋脈拘急,身體彎曲像弓一樣,這是肝腎陰液枯竭的表現。

以上這九種情況,都屬於病情危重,表示已經無法用針刺治療,也表示用藥物治療也難以挽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