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靈素節注類編》~ 卷六 (13)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3)

1. 九宮八風、太乙居遊日期

《靈樞·九宮八風篇》曰:太乙常以冬至之日,居葉蟄之宮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倉門四十六日,明日居陰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宮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倉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復居葉蟄之宮,曰冬至矣。太乙日遊,以冬至之日,居葉蟄之宮,數所在,日從一處,至九日,復反於一,常如是無已,終而復始。

太乙移日,天必應之以風雨,以其日風雨則吉,歲美,民安,少病矣,先之則多雨,後之則多汗。太乙在冬至之日有變,佔在君;太乙在春分之日有變,佔在相;太乙在中宮之日有變,佔在吏;太乙在秋分之日有變,佔在將;太乙在夏至之日有變,佔在百姓。所謂有變者,太乙居五宮之日,病風折樹木,揚沙石。

各以其所主占貴賤,因視風所從來而占之。風從其所居之鄉來者為實風,主生,長養萬物;從其沖後來者為虛風,傷人者也,主殺主害。謹候虛風而避之,故聖人日避虛邪,如避矢石,邪勿能害,此之謂也。

太乙者,太歲之神也,有行住之分。自冬至日住居坎宮;次日遊行艮宮,由震而巽;至第五日,遊於中宮;第六日,遊於離宮,由坤而兌;至第九日,遊於乾宮,為一周,第十日仍居坎宮。

次日又遊艮宮,如是周而復始,至立春日,太乙遷居艮宮,次日遊於震宮,由巽而離;至第五日,遊於中宮;第六日,遊於坤宮,由兌而乾;至第九日,遊於坎宮,為一周,第十日仍居艮宮。次日又照前遊歷。如是循節氣遷居,逐日遊歷,至遷居乾宮,已周一歲,乃至冬至之日,即次年之太歲神居坎官也。挨查節氣日期,觀太歲神所居之宮,占風雨寒熱之氣,以驗吉凶,如經文所云者是也。

假如太乙居坎宮之日,以離、坤、兌、乾為後,以中央、巽、震、艮為前;太乙居中宮之日,以坎、艮、震、巽為後,離、坤、兌、乾為前;太乙居離宮之日,以中央、乾、兌、坤為前,巽、震、艮、坎為後,余可類推矣。其從前來者為實風,從所居之鄉來者為正風,從後來者為虛風賊邪,主殺害,故聖人避之,如避矢石。

是故太乙徙立於中宮,乃朝八風,以占吉凶也。風從南方來,名曰大弱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心,外在於脈,氣主熱;風從西南方來,名曰謀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脾,外在於肌,其氣主為弱;風從西方來,名曰剛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肺,外在於皮膚,其氣主為燥;風從西北方來,名曰折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小腸,外在於手太陽脈,脈絕則溢,脈閉則結不通,善暴死;風從北方來,名曰大剛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腎,外在於骨,與肩背之膂筋,其氣主為寒也;風從東北方來,名曰凶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大腸,外在於兩脅腋骨,下及肢節;風從東方來,名曰嬰兒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肝,外在於筋紐,其氣主為身濕;風從東南方來,名曰弱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胃,外在肌肉,其氣主體重。此八風皆從其虛之鄉來,乃能病人。

白話文:

太乙神(一種神祇)通常在冬至這天,會停留在葉蟄這個宮位46天,然後隔天會移動到天留宮位46天,再隔天移動到倉門宮位46天,接著是陰洛宮位45天,再來是天宮宮位46天,然後是玄委宮位46天,之後到倉果宮位46天,最後到新洛宮位45天,接著又回到葉蟄宮位,這時就是冬至了。

太乙神每天的移動,從冬至這天開始住在葉蟄宮,從所在的位置開始計算,每天移動一個宮位,到第九天會回到第一個宮位,不斷循環,周而復始。

太乙神移動的日子,天氣會跟著變化,颳風下雨。如果移動的日子出現風雨,就代表這一年會豐收、人民安樂、少有疾病。風雨如果提早出現,就會多雨,如果晚出現,就會多汗。

太乙神在冬至這天如果有異常的變化,就代表君王會有問題;在春分這天有異常,代表宰相會有問題;在中宮這天有異常,代表官吏會有問題;在秋分這天有異常,代表將軍會有問題;在夏至這天有異常,代表百姓會有問題。所謂的異常變化,是指太乙神在五個宮位的時候,會颳起狂風,吹斷樹木,揚起沙土。

人們會依照太乙神所掌管的位置來判斷貴賤,並觀察風從哪個方向吹來判斷吉凶。如果風從太乙神所居住的方位吹來,稱為實風,代表生長、滋養萬物;如果從相對的方位吹來,稱為虛風,會傷害人,代表殺戮和災害。要小心避開虛風,所以古代聖人每天都會避開虛邪,就像躲避箭矢和石頭一樣,這樣邪氣就不能傷害人,這就是所謂的道理。

太乙神是太歲神的一種,有停留和移動兩種狀態。從冬至開始停留在坎宮,隔天移動到艮宮,接著經過震宮到巽宮;到第五天時,移動到中宮;第六天移動到離宮,經過坤宮到兌宮;到第九天時,移動到乾宮,這樣算一個循環,第十天又回到坎宮。

隔天又移動到艮宮,這樣周而復始。到立春時,太乙神會移動到艮宮,隔天移動到震宮,經過巽宮到離宮;到第五天時,移動到中宮;第六天移動到坤宮,經過兌宮到乾宮;到第九天時,移動到坎宮,這也是一個循環,第十天又回到艮宮。隔天又會按照之前的順序移動。這樣依照節氣移動,每天遊歷,直到移動到乾宮,就完成一年的循環,然後在隔年冬至時,太歲神又回到坎宮。仔細查看節氣日期,觀察太歲神所居住的宮位,並判斷風雨寒熱的狀況,就可以驗證吉凶,就像經典所說的那樣。

舉例來說,如果太乙神在坎宮,那離宮、坤宮、兌宮、乾宮就是後方,而中央、巽宮、震宮、艮宮就是前方;如果太乙神在中宮,那坎宮、艮宮、震宮、巽宮就是後方,而離宮、坤宮、兌宮、乾宮就是前方;如果太乙神在離宮,那中央、乾宮、兌宮、坤宮就是前方,而巽宮、震宮、艮宮、坎宮就是後方,其他狀況可以依此類推。從前方吹來的風是實風,從太乙神所在方位吹來的風是正風,從後方吹來的風是虛風,會帶來殺害,所以聖人要避開虛風,就像躲避箭矢和石頭一樣。

因此,太乙神停留在中宮時,會朝向八個方位觀察風向,來判斷吉凶。從南方吹來的風稱為大弱風,會傷到人,內在影響心臟,外在影響脈搏,風的性質是熱;從西南方吹來的風稱為謀風,會傷到人,內在影響脾臟,外在影響肌肉,風的性質是虛弱;從西方吹來的風稱為剛風,會傷到人,內在影響肺臟,外在影響皮膚,風的性質是乾燥;從西北方吹來的風稱為折風,會傷到人,內在影響小腸,外在影響手太陽經脈,如果脈搏斷絕就會溢血,如果脈搏閉塞就會阻塞不通,容易猝死;從北方吹來的風稱為大剛風,會傷到人,內在影響腎臟,外在影響骨骼和肩背肌肉,風的性質是寒冷;從東北方吹來的風稱為凶風,會傷到人,內在影響大腸,外在影響兩側肋骨,以及四肢關節;從東方吹來的風稱為嬰兒風,會傷到人,內在影響肝臟,外在影響筋腱,風的性質是身體濕潤;從東南方吹來的風稱為弱風,會傷到人,內在影響胃,外在影響肌肉,風的性質是身體沉重。這八種風都從虛弱的方位吹來,所以會使人生病。

如果三種虛弱的因素同時出現,就會突然生病而猝死。如果有兩種強盛的因素和一種虛弱的因素同時出現,就會生病,出現淋漓不盡、忽冷忽熱的症狀。如果接觸到風雨潮濕的地方,就會導致痿軟。所以聖人要避開風,就像躲避箭矢和石頭一樣。如果身體有三種虛弱,又偏偏受到邪風的侵襲,就會跌倒而導致偏癱。

這段文字又再次說明太乙神停留在中宮時,如何分辨八方來的風會導致疾病的道理。風從八卦的方位吹來,所以會傷到人體的內臟,也依照八卦的方位對應,而八卦帶有五行的氣,氣變化後就會形成疾病,但這些都只是常理。所有經典中討論的陰陽、五行、八卦的道理,都是活的,變化無窮,一定要了解其中的圓通道理,才能運用自如,如果只是拘泥於文字表面,就會有無法融會貫通的地方。從後方吹來的虛風,對人的傷害最嚴重,如果又遇到月亮呈現虛弱的狀態,再加上人身體也虛弱,這就是所謂的「三虛」會合,就會突然生病而猝死。

如果是有兩種強盛的因素和一種虛弱的因素,或者是兩種虛弱的因素和一種強盛的因素,那生病就會有輕重之分,不至於猝死。如果三種虛弱的因素會合,就算沒有猝死,但偏偏受到邪風侵襲,也一定會跌倒而造成偏癱,導致半身不遂。所以聖人要避開虛風,就像躲避箭矢和石頭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