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卷六 (7)
卷六 (7)
1. 虛邪賊風、虛風賊邪
其行於脈中循循然,隨氣而至寸口,其應於手,時大時小,大則為邪氣至,小則為氣血平。其邪氣流行,亦無常處,或在陰,或在陽,不可為一定之度,必從三部九候而察之。如仲景所云風傷衛者,脈浮緩;寒傷營者,脈浮緊之類。察之既明,卒然逢邪,即早解之,遏其內入之路,如是乃為良工也。
《靈樞·歲露論》少師曰:賊風邪氣之中人也,不得以時。必因其開也,其入深,其內極病,其病人也卒暴;因其閉也,其入淺以留,其病也徐以遲。雖平居,其腠理開閉緩急,其故常有時也。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
故月滿則海水西盛,人血充積,肌肉充,皮膚致,毛髮堅,腠理郄,煙垢著,當是之時,雖遇賊風,其入淺不深;至月廓空,則海水東盛,人氣血虛,其衛氣去,形獨居,肌肉減,皮膚縱,腠理開,毛髮殘,膲理薄,煙垢落,當是之時,遇賊風則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
此言邪氣中人,不得以時者,不得以遇邪之時測其病也。要必以人身之虛實,而分邪入之淺深。若遇月滿時,人身氣血充盛,腠理閉密,雖中虛風賊邪,其入淺,而其病徐以遲;至月廓空,則氣血虛,皮膚縱而腠理開,則其邪入深,而病人卒暴也。此與前《八正神明論》岐伯所云義理大同,此為詳耳。
帝曰:其有卒然暴死暴病者,何也?少師曰:三虛者,其死暴疾也;得三實者,邪不能傷人也。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時之和,因為賊風所傷,是謂三虛;逢年之盛,遇月之滿,得時之和,雖有賊風邪氣,不能危之也,命曰三實。然此一夫之論也。
馬注:乘年之衰者,即《素問·刺法》、《本病》二篇所謂司天失守也;逢月之空者,即上文月廓空也;失時之和者,即春應暖而反寒之類也。有此三虛,而賊風傷之,則暴病暴死。三實者反是。然此言一人之所病也,至於眾人同病詳後。其《刺法》、《本病》二篇,在《靈樞》卷末補遺中。
帝曰:願聞歲之所以皆同病者,何因而然?少師曰:此八正之候也。常以冬至之日,太乙立於葉蟄之宮,其至也,天必應之以風雨者矣。風雨從南方來者,為虛風,賊傷人者也。其以夜半至也,萬民皆臥而弗犯也,故其歲民少病;其以晝至者,萬民懈怠,而皆中於虛風,故多病。
虛邪入客於骨,而不發於外,至立春陽氣大發,腠理開,因立春之日,風從西方來,萬民又皆中於虛風,此兩邪相搏,經氣結代者矣。故諸逢其風,而遇其雨者,命曰遇歲露焉。因歲之和,而少賊風者,民少病而少死;歲多賊風邪氣,寒溫不和,則民多病而死矣。
馬注:此言八正之候,常以冬至之日,太乙立於葉蟄之宮,風雨從南方來,是謂從後來者,為虛風賊邪。夜可避,晝難避。民或中之,邪客於骨而不發,至立春,陽氣大發而腠理開,又值風從西方來者,為虛風也。此兩次之虛邪相搏,人之經氣結而代脈見矣。然不特此也,凡太乙居於別宮,如立春遇西風、北風之類,皆謂之遇歲露焉。
白話文:
虛邪賊風、虛風賊邪
脈象循序漸進地流動,隨著氣血運行到達寸口脈,反映在手上,時而強時而弱。脈象強表示邪氣入侵,脈象弱則表示氣血平和。邪氣的流動沒有固定的位置,有時在陰經,有時在陽經,無法預測,必須根據三部九候的診脈方法仔細觀察。正如仲景所說,風邪傷及衛氣則脈浮緩;寒邪傷及營氣則脈浮緊等等。診斷清楚後,一旦遭遇邪氣侵襲,就要及時治療,阻止邪氣入侵,這樣才能算得上是良醫。
少師說:賊風邪氣侵犯人體,時間並非固定,必藉由人體腠理的開合為入口。邪氣入侵深則病情急劇加重,病勢兇險;入侵淺則病情緩慢發展。即使平時,人體腠理的開合也存在緩急變化,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人體與天地、日月相應。
因此,月圓時海水漲潮,人體血氣充盈,肌肉飽滿,皮膚緻密,毛髮強韌,腠理緊閉,污垢附著,此時即使遇到賊風,入侵較淺;而月缺時,海水退潮,人體氣血虛弱,衛氣不足,形體消瘦,肌肉萎縮,皮膚鬆弛,腠理疏鬆,毛髮枯損,體質虛弱,污垢脫落,此時遇到賊風,則入侵較深,病情急劇加重。
這說明邪氣侵犯人體,時間並非固定因素,不能單憑遭遇邪氣的時間來判斷病情,必須根據人體的虛實狀況來判斷邪氣入侵的深淺。例如,月圓時人體氣血充盛,腠理緊密,即使遭遇虛風賊邪,入侵也較淺,病情發展緩慢;而月缺時,氣血虛弱,皮膚鬆弛,腠理疏鬆,邪氣入侵就深,病情急劇加重。這與之前《八正神明論》中岐伯所述的道理大致相同,這裡只是更詳細的闡述。
皇帝問:為什麼有些人會突然暴死或暴病?少師回答:三虛之人容易暴斃;三實之人,邪氣則難以侵害。年老體衰,逢上月缺,時節失和,再受賊風侵害,這就是所謂的三虛;反之,年富力強,逢上月圓,時節適宜,即使有賊風邪氣,也難以危及生命,這就是所謂的三實。然而,這只是一個人的情況。
馬注:年老體衰,指的是《素問·刺法》、《本病》二篇中所說的司天失守;逢上月缺,指的就是上面提到的月廓空;時節失和,指的是春天應該溫暖卻反而寒冷等等。如果同時存在這三種虛弱的情況,再受賊風侵害,就會暴病暴死;三實的情況則相反。這指的是個人的患病情況,至於多人同時患病的情況,後面再詳細說明。《刺法》、《本病》二篇,在《靈樞》卷末的補遺中。
皇帝問:我想知道為什麼一年四季都會有相同疾病的流行,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少師回答:這是八正之候的影響。通常在冬至這天,太乙星位於葉蟄宮,這時,天上一定會降下風雨。從南方來的風雨,是虛風,會傷害人體。如果風雨在半夜降臨,大多數人都睡覺了,不會被侵害,所以那一年百姓少生病;如果風雨在白天降臨,大多數人都活動著,很容易被虛風侵害,所以那一年百姓就多生病。
虛邪侵入骨骼,不發於外,直到立春陽氣大發,腠理開合,又恰逢立春之日,西方來風,百姓又都受到虛風的侵害,這兩種邪氣相互搏擊,導致經氣阻塞。因此,凡是遇到風雨,就稱為遇歲露。如果一年四季氣候平和,賊風較少,百姓少生病少死亡;如果一年四季賊風邪氣多,寒溫失調,百姓就多生病多死亡。
馬注:這指的是八正之候,通常在冬至這天,太乙星位於葉蟄宮,從南方來的風雨,是從後面來的,是虛風賊邪。夜晚可以躲避,白天難以躲避。如果百姓被侵害,邪氣侵入骨骼而不發病,等到立春,陽氣大發,腠理開合,又遇上西方來的風,也是虛風。這兩次虛邪相互搏擊,人的經氣阻塞,脈象就會改變。然而,不只如此,凡是太乙星位於不同的宮位,例如立春遇到西風、北風等等,都稱為遇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