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卷六 (6)
卷六 (6)
1. 石水風水
《素問·大奇論》曰:腎肝並沉,為石水;並浮,為風水。
此舉脈象以辨病也。《素問·生氣通天論》云:陰陽結斜,多陰少陽,曰石水。是石水者,陰邪盛於陰分,故云多陰少陽,而肝腎之脈並沉,則木沉水中,水中陽微,陰凝如石也;腎肝之脈並浮者,風木之氣勝,水從風鼓而氾濫,故為風水之病也。蓋腎臟為陰陽之根,根本固,則陰陽和平,而生化不息,根本空虛,則陰陽妄動,陽化為風,陰變成水。陰盛則水壅結而沉伏,名曰石水也;陽盛則風鼓水而氾濫,以致身面皆腫,名曰風水也。
皆根本空虛之故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素問·大奇論》說:腎和肝的脈象都沉在底下,這是石水;腎和肝的脈象都浮在表面,這是風水。
這是用脈象來分辨疾病。《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體內陰陽失調,陰氣偏盛而陽氣不足,就叫做石水。所謂的石水,是體內陰氣太盛,所以說陰氣偏多而陽氣不足。肝和腎的脈象都沉在底下,就像樹木沉在水中一樣,水中陽氣微弱,陰氣凝結像石頭一樣。肝和腎的脈象都浮在表面,是風木之氣太強,水被風吹動而氾濫,所以是風水這種病。腎是人體陰陽的根本,根本穩固,陰陽就能協調,生命才能正常運轉;根本虛弱,陰陽就會亂動,陽氣會變成風,陰氣會變成水。陰氣過盛,水就會積聚阻塞而沉伏,就叫做石水;陽氣過盛,風就會鼓動水而氾濫,導致全身和臉都腫起來,就叫做風水。
這些都是因為身體根本虛弱的緣故。
2. 虛邪賊風、虛風賊邪
《素問·八正神明論》帝曰:星辰八正何候?岐伯曰: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八正者,所以候八風之虛邪,以時至者也;四時者,所以分春夏秋冬之氣所在,以時調之也。八正之虛邪,而避之勿犯也。以身之虛,而逢天之虛,兩虛相感,其氣至骨,入則傷五臟,工候救之,勿能傷也。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
星辰,所以分周天之度數,而制日月之行,以定晝夜四時之氣候也。東南西北,四正四隅,所來之風名八風,隨八節之氣候而變,以分邪正虛實,義詳後《九宮八風篇》圖注。日月者,陰陽之精氣,以長養萬物者也。月為太陰,受日陽氣而後有光,而人賴日月之精氣以充身者,故隨月之圓缺而為盈虛也。
若值人身之虛,而逢天之虛風,則中其邪,深入至骨而傷臟,故聖人避虛風賊邪,如避矢石,良工測候而救之,則邪勿能傷,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
虛邪者,八正之虛邪氣也。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開,逢虛風,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見其形。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見三部九候之氣,盡調不敗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敗。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敗之也。
虛風賊邪傷人則病重,若非虛邪而尋常風寒,因人用力汗出,腠理開,乘虛而感者,其邪微而身不覺,故莫見其病形。惟上工於三部九候之脈氣,先見其病端,而救其萌芽,盡法調治而不敗。下工不能先知,而救之於病已成、已敗,往往用力不及,是不知三部九候之脈氣相失,因病已成而敗之也。
知其所在者,知診三部九候之病脈,處而治之,故曰守其門戶焉,莫知其情而見邪形也。
此言上工能知病邪之所在者,知診三部九候之病脈,隨邪所在處而治之,如守門戶,不使其邪蔓延入內,本人雖莫知病情,而良工已見邪形,治其萌芽,不待病成而調之也。
《素問·離合真邪論》岐伯曰:夫聖人之起度數,必應於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經水,人有經脈。天地溫和,則經水安靜;天寒地凍,則經水凝泣;天暑地熱,則經水沸溢;卒風暴起,則經水波湧而隴起。夫邪之入於八脈也,寒則血凝泣,暑則氣淖澤,虛邪因而入客,亦如經水之得風也。
經之動脈,其至也亦時隴起,其行於脈中循循然,其至寸口中手也,時大時小,大則邪至,小則平。其行無常處,在陰與陽,不可為度,從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
此言天地人由一氣相貫者也。天有宿度,循氣而行,地有經水,即江河也,人身經脈血氣流行,皆如之。故經水隨寒熱風而變,人身經脈血氣亦然,必溫和而安靜也。若寒則血凝泣,熱則氣淖澤,淖澤者,熱氣相蒸而化濕也。寒熱擾其氣血,虛邪因而入客,亦如經水遇風鼓之則隴起。
白話文:
虛邪賊風、虛風賊邪
《素問》中提到,星辰運行規律能制約日月,八正之氣則預示著八種風寒邪氣的到來時間;四季變化則決定春夏秋冬的氣候特徵。八種風寒邪氣,需預防避免。人體虛弱時,遇上天地間的虛寒之氣,兩者交感,邪氣深入骨髓,就會損傷五臟。及時治療,才能避免損傷。因此,必須了解天時變化。
星辰運行規律,決定晝夜和四季氣候。東南西北四正和四隅,八個方向吹來的風,稱為八風,隨著節氣變化而改變,形成邪正虛實的狀態,詳見《九宮八風篇》。日月精氣滋養萬物,月亮靠太陽的光輝而發光,人體也依靠日月精氣維持生命,所以人的氣血會隨著月亮盈虧而盛衰。
如果人體虛弱,遇到天地間的虛寒之風,就會受到邪氣侵襲,深入骨髓損傷臟腑。所以聖人要像躲避箭石一樣避開虛寒之邪,精通醫術的人能及時診斷治療,邪氣就無法造成傷害。這就是為什麼要了解天時變化的原因。
虛邪指的是八種風寒邪氣。正邪交感的情況下,例如人體用力出汗,毛孔張開,遇到虛寒之風,邪氣入侵人體非常細微,不易察覺。高明的醫生能及早發現病徵,透過調整三部九候的氣血平衡,就能避免病情發展。而水平較低的醫生只能在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再治療,甚至只能在病情已成之後搶救。
虛風賊邪侵害人體,會導致重病。但如果是普通的風寒,只是因為人體用力出汗,毛孔張開,乘虛而入,則邪氣較輕微,不易察覺。只有高明的醫生,才能透過診斷三部九候的脈氣,及早發現病徵,及時治療,避免病情惡化。水平較低的醫生則無法預知,只能在病情已成或惡化後才治療,往往力不從心,這是因為他們不懂得三部九候的脈氣變化,導致病情加重。
懂得診斷三部九候的脈象,就能知道病邪所在,對症治療,就像守衛門戶一樣,即使病人自己不知道病情,醫生也能察覺到病邪,及早治療,不需等到病情嚴重才處理。
《素問》中還提到,聖人制定法則,一定符合天地運行規律。天有星宿運行軌跡,地有河流,人有經脈,天地溫和,則河流平靜;天寒地凍,則河流結冰;天熱地燥,則河流奔騰;突然颳風,則河流波濤洶湧。邪氣入侵八脈,寒則血液凝滯,熱則氣血濕熱,虛邪乘虛而入,就像河流遇到風浪一樣。
經脈中的氣血運行,也會時而奔騰,時而緩慢,氣血充盈則邪氣到達,氣血平和則無恙。氣血運行無常,陰陽交替,難以預測,唯有觀察三部九候,及時阻止邪氣蔓延。
總而言之,天地人三者氣息相通,天有星宿運行,地有河流,人有經脈,運行規律都相似。所以河流會隨著寒暑風雨而變化,人體經脈氣血也一樣,必須保持溫和才能平靜。如果寒冷則血液凝滯,炎熱則氣血濕熱,寒熱擾亂氣血,虛邪乘虛而入,就像河流遇到風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