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靈素節注類編》~ 卷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6)

1. 臟腑五氣病

《素問·宣明五氣論》曰:五氣所病:心為噫,肺為咳,肝為語,脾為吞,腎為欠、為嚏,胃為氣逆、為噦、為恐,大腸、小腸為泄,下焦溢為水,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膽為怒。

白話文:

《素問·宣明五氣論》說:五臟受到不同氣的影響會產生不同的疾病:

  • 心臟受到影響會導致打嗝
  • 肺臟受到影響會導致咳嗽
  • 肝臟受到影響會導致說話不利
  • 脾臟受到影響會導致吞嚥困難
  • 腎臟受到影響會導致哈欠、打噴嚏
  • 胃受到影響會導致氣逆、嘔吐、恐懼
  • 大腸、小腸受到影響會導致腹瀉
  • 下焦水液過多會導致水腫
  • 膀胱功能失調會導致小便排不出(癃)、小便失禁(遺溺)
  • 膽受到影響會導致憤怒

此言氣病,而不涉於血也。臟腑部位,各有不同,其生化氣血,各有功能所主,若氣或抑鬱亢陷,不得調達,則各臟腑現病皆不同,其與血病又異,諸義詳病證門。

白話文:

這段文字講述的是氣病,不涉及血病。臟腑位於不同的部位,它們所化生的氣血各有主司的功能。如果氣鬱結、亢盛或者衰弱,不能夠調達,那麼各個臟腑就會出現不同的疾病,這些疾病與血病又有所不同。具體的症狀和證型,可以參考《病證門》一章。

2. 五臟精氣相併

五精所並:精氣並於心則喜,並於肺則悲,並於肝則憂,並於脾則畏,並於腎則恐,是為五並,虛而相併者。

白話文:

五種精氣集中的情況:精氣集中在心時會感到高興,集中在肺時會感到悲傷,集中在肝時會感到憂慮,集中在脾時會感到害怕,集中在腎時會感到恐懼,這就是五種精氣集中的情況,是在虛弱時相互集中所產生的。

氣一則動志,志一則動氣,此言由志一動氣,而致氣一動志也。並者,即一之義,謂精氣並注一處而不舒和也。以志一動氣而氣虛,則他處精氣歸併之,則又一而動志,乃現悲、喜、憂、畏、恐之情狀。蓋情欲由心志所生,而志氣本是一物,而體用二也。其虛而相併者,亦如水向低流之理也。

白話文:

情緒會影響身體機能,身體機能也會影響情緒。這是因為情緒會帶動氣血運行,而氣血運行也會影響情緒。

「並」字表示專注或集中。當情緒集中在某處時,身體的精氣也會集中在那裡,導致其他部位精氣不足。這時,其他部位的精氣就會向不足的部位流動,再次影響情緒,讓人產生悲傷、喜悅、憂慮、恐懼或恐慌等情緒。

這是因為情緒是心志產生的,而心志和氣本質上是一體兩面的。當氣不足或阻塞時,就會產生相反的情緒。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氣血也會流向需要的地方。

3. 五臟所惡

五臟所惡: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是謂五惡。

白話文:

五臟不喜歡的情況是:心不喜歡過熱,肺不喜歡過寒,肝不喜歡風邪,脾不喜歡濕氣,腎不喜歡乾燥,這就是所謂的五臟所不喜歡的五種情況。

五臟具五行之性,而各有所欲、所惡之氣味不同,凡用藥當投其所欲,而避其所惡。若用相制之法,則當反之。如非製法而犯其所惡則傷,故如熱邪傷心,寒邪傷肺,風邪傷肝,濕邪傷脾,燥邪傷腎也。

白話文:

五臟各自具有五行屬性,每一個臟器都有自己喜愛的氣味和討厭的氣味。使用藥物時,應該投其所好,避其所惡。如果使用相剋的方法,則應該反其道而行之。如果不是這樣使用,而是違背了臟器的喜惡,就會造成損傷。例如:熱邪會傷心,寒邪會傷肺,風邪會傷肝,濕邪會傷脾,燥邪會傷腎。

4. 五臟所藏所主

五臟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五臟所主:心主脈,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

白話文:

五臟所儲存的:

  • 心臟儲存著神識
  • 肺臟儲存著精魂
  • 肝臟儲存著魂魄
  • 脾臟儲存著思維
  • 腎臟儲存著意志

五臟所主導的:

  • 心臟主導脈絡
  • 肺臟主導皮膚
  • 肝臟主導肌腱
  • 脾臟主導肌肉
  • 腎臟主導骨骼

太極動靜而生陰陽,陰陽變化而成五行,必有神明主宰乎中。而人賦形具體,而主於心者,曰神、曰魄、曰魂、曰意、曰志,由一心所化,而為五行之神,藏於五臟者也。五臟為根本,軀體為枝葉,而脈、皮、筋、肉、骨由臟氣所生,故各歸根本所主也。

白話文:

宇宙中的動靜產生了陰陽,陰陽變化形成五行,這些變化肯定有一個神明在掌控。而人體具備了具體的形體,其中由心主宰的部分有神、魄、魂、意、志,這些都是由心所化生,成為五行之神,蘊藏在五臟之中。五臟是根本,身體是枝葉,而經脈、皮膚、筋骨、肌肉等都是由臟腑之氣所產生,因此各自都歸屬於它們所屬的根本。

5. 五臟化液脈象

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五脈應象:肝脈弦,心脈鉤,脾脈代,肺脈毛,腎脈石,是為五臟之脈。

白話文:

五臟化液:

  • 心臟生成汗液
  • 肺臟生成鼻涕
  • 肝臟生成眼淚
  • 脾臟生成唾液
  • 腎臟生成口水

這些被稱為「五液」。

五脈對應五臟:

  • 肝脈象弦
  • 心脈象鉤
  • 脾脈象代(間歇)
  • 肺脈象毛(細而短促)
  • 腎脈象石(堅硬)

這些是五臟對應的脈象。

津液由脾胃化穀氣而生,充養周身,津為陽,液為陰,及其動而出也,則由各髒髮泄,而五臟亦有陰陽,如心臟為陽,其汗為津。故曰: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是心為陽而主表,腎為陰而主裡,則津液陰陽之分,余皆可知矣。若脈象義理,詳四診門。

白話文:

津液是由脾胃消化食物後產生的,滋養全身。津屬陽,液屬陰。當津液流動並外泄時,是由各個臟腑負責。五臟也有陰陽之別,例如心臟屬陽,它的汗液屬於津。因此說,津液不足時,皮膚腠理會鬆弛,汗液大量外泄;液體不足時,筋骨屈伸會不利。心臟屬陽,主宰體表,腎臟屬陰,主宰體內。由此可知,津液陰陽的區別,其他臟腑也都可以類推。至於脈象的理論和意義,請參閱「四診門」章節。

6. 五臟受邪傳變

《素問·玉機真臟論》曰:五臟受氣於其所生,傳之於其所勝,氣舍於其所生,死於其所不勝。病之且死,必先傳行,至其所不勝,病乃死。此言氣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氣於心,傳之於脾,氣舍於腎,至肺而死;心受氣於脾,傳之於肺,氣舍於肝,至腎而死;脾受氣於肺,傳之於腎,氣舍於心,至肝而死;肺受氣於腎,傳之於肝,氣舍於脾,至心而死,腎受氣於肝,傳之於心,氣舍於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

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白話文:

《素問·玉機真臟論》中說:五臟從其相生的臟器接收氣,再傳遞給其相剋的臟器,氣停留在其相生的臟器中,會因其相剋的臟器而死亡。疾病即將致死時,氣一定先在體內逆行運行,到達其相剋的臟器,疾病才會導致死亡。這句話是說氣的逆行運行,導致死亡。肝臟從心臟接收氣,再傳遞給脾臟,氣停留在腎臟,傳達到肺臟時死亡;心臟從脾臟接收氣,再傳遞給肺臟,氣停留在肝臟,傳達到腎臟時死亡;脾臟從肺臟接收氣,再傳遞給腎臟,氣停留在心臟,傳達到肝臟時死亡;肺臟從腎臟接收氣,再傳遞給肝臟,氣停留在脾臟,傳達到心臟時死亡;腎臟從肝臟接收氣,再傳遞給心臟,氣停留在肺臟,傳達到脾臟時死亡。這些都是逆行的死亡。

此言五臟受邪,逆傳克賊,故至於死也。受氣,謂受邪氣於其所生者,子能令母實也。氣舍,謂生氣舍於母。舍者,藏而不出,謂母無生我之氣,而我反受子之邪氣。既受,則傳之我所勝者,如肝傳脾之類,如是逆傳,至勝我之臟,如肺勝肝之類,則邪仍必歸我,而本臟氣絕則死,故曰此氣之逆行也。

白話文:

這句話說的是五臟受到邪氣侵襲,邪氣逆轉傳播,剋制了本該剋制它的臟腑,所以才會導致死亡。

「受氣」是指臟腑收到與其相生臟腑的邪氣,比如子臟可以讓母臟(例如腎臟)實火。

「氣舍」是指生氣寄宿在母臟中。寄宿者,就是藏匿和依賴,意思是母臟沒有生出我的元氣,而我卻反向受到子臟的邪氣。

既然收到了邪氣,就會傳播到我所勝的臟腑,比如肝臟的邪氣傳到脾臟。這樣逆向傳播,傳播到剋制我的臟腑,比如肺臟剋制肝臟,那麼邪氣必定還會回到我的臟腑,而本臟腑的元氣一旦耗盡,就會死亡,所以說這是邪氣逆行的結果。

蓋母本先虛,無氣生我,而我失養,故子反以邪氣歸我,乃傳之所勝,如是逆傳,至勝我之臟,則邪仍歸我,氣絕而死。此乃臟氣久虛之人,故一受邪氣,即逆行互克,以至於死。如斯者,察其邪至何臟,以十二時分作五分,計其邪傳至我不勝之臟時分則死,此可占其死之早暮也。

白話文:

因為母親的身體虛弱,沒有足夠的氣血養育我,因此我未能得到充分的滋養。於是,邪氣便趁虛而入,攻擊我的身體,並逆轉傳導的方向,依次攻擊我的各個臟腑。當邪氣到達我身體中最虛弱的臟腑時,邪氣就會再次攻擊我,導致我的氣血耗盡而死亡。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臟腑氣血長年虛弱的人身上。一旦受到邪氣入侵,邪氣就會逆行傳導,相互剋制,最終導致死亡。根據邪氣入侵的臟腑以及十二時辰的劃分,可以推算出邪氣傳導至我身體中最虛弱的臟腑時的時間,從而預測死亡的時間早晚。

帝曰:五臟相通,移皆有次,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傳五臟而當死,是順傳所勝之次。故曰:別於陽者,知病從來;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言知至其所困而死。

白話文:

皇帝說:五臟相互聯通,移傳都有順序,五臟生病,就會傳給自己剋制的臟腑。如果不治療,三個月就會傳遍五臟,六個月就會死亡,三天或六天就會傳遍五臟而死亡,這是順序傳給自己剋制的臟腑的緣故。所以說:分辨陽氣盛衰,就能知道疾病來源;分辨陰陽氣血,就能預知生死。意思是知道病情發展到何種程度會死亡。

此言五臟病邪傳其所勝,即如肝傳脾之類。傳遍五臟,則氣絕而死。其死或三月、六月、三日、六日者,以其正有強弱,邪有重輕,故其死有遲早也。別於陽者,陽經至腑也;別於陰者,陰經至臟也。外邪飲食之病,由陽而入,故別其陽,知病或從外邪,或從飲食而來也。如其邪由陰經至臟,或由陽傳陰,或內傷五臟,其病則重,而關生死。

白話文:

這句話說的是,五臟中的病邪會傳播到它所剋制的臟腑,就像肝臟會傳播到脾臟一樣。如果病邪傳遍五臟,就會導致元氣耗盡而死亡。死亡的時間有可能是三月、六月、三日或六日,因為臟腑的強弱和病邪的輕重不同,所以死亡的時間也不同。外邪和飲食引起的疾病,是從陽經進入體內的,所以要分別陽經的病,要知道這些疾病可能是從外邪或飲食中來的。如果病邪是由陰經進入臟腑,或者是從陽經傳到陰經,或者內傷五臟,那麼這種疾病就很嚴重,會關係到生死。

若五臟之氣,相生相助,可生;若相乘相剋,即死。其死生之遲速,即可察此以期之,故此言知至其所困篤而死也。

白話文:

如果五臟的氣血相互生長幫助,人就能夠存活;如果相互剋制排斥,人就會死亡。人死亡的快慢,可以根據這些情況來預測,所以說知道人將要因某種疾病而死亡。

7. 五臟氣通上竅、陰陽不營成關格

《靈樞·脈度篇》曰:五臟常內閱於上七竅也。故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矣;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五臟不和,則上竅不通;六腑不和,則留為癰。

白話文:

《靈樞經·脈度篇》中提到:五臟經常通過上方的七竅(眼、耳、口、鼻)來表達健康狀況。

因此,肺氣連通於鼻子,肺部健康,鼻子就能分辨出香臭;心氣連通於舌頭,心臟健康,舌頭就能分辨出五味;肝氣連通於眼睛,肝臟健康,眼睛就能分辨出五色;脾氣連通於嘴巴,脾臟健康,嘴巴就能分辨出五穀;腎氣連通於耳朵,腎臟健康,耳朵就能聽出五音。

如果五臟不健康,就會導致七竅不通;六腑(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不健康,就會導致癰疽疾病。

故邪在腑則陽脈不和,陽脈不和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氣盛矣;陽氣太盛則陰脈不利,陰脈不利則血留之,血留之則陰氣盛矣。陰氣太盛,則陽氣不能營也,故曰關;陽氣太盛,則陰氣弗能營也,故曰格;陰陽俱盛,不得相營,故曰關格。關格者,不得盡期而死也。

白話文:

因此,邪氣在臟腑中,陽脈就會不協調,陽脈不協調,氣血就會積聚,氣血積聚,陽氣就會過盛;陽氣過盛,陰脈就會受阻,陰脈受阻,血氣就會積聚,血氣積聚,陰氣就會過盛。陰氣過盛,陽氣就不能運行,所以稱為「關」;陽氣過盛,陰氣就不能運行,所以稱為「格」;陰陽氣血都過盛,不能相互運行,所以稱為「關格」。關格的人,無法活到正常的年齡就會死亡。

五臟之氣上通七竅,而知其和否在心也。腑陽臟陰之氣周流,外貫十二經絡。外邪由經絡而入腑臟,內傷自臟腑以及經絡。外邪為實,內傷為虛。虛中之實,食積傷也;實中之虛,邪強正弱也;虛中之虛,情欲傷也;實中之實,邪正俱盛也。是故臟腑受病,則陰陽氣血不和,諸竅窒塞,經脈稽留。

白話文:

五臟的氣會向上通達七竅,而我們可以通過心來感知五臟是否協調。腑的陽氣和臟的陰氣會循環流動,並貫通十二經絡。

外邪可以通過經絡侵入腑臟,而內傷則是由臟腑擴散到經絡。外邪屬於實證,內傷屬於虛證。虛證中的實證,是指胃腸道積食;實證中的虛證,是指邪氣強盛,正氣衰弱;虛證中的虛證,是指情緒和慾望造成的身體損傷;實證中的實證,是指邪氣和正氣都很強盛。

因此,當臟腑生病時,陰陽氣血就會不協調,各個孔竅會阻塞,經脈的運行也會受到阻礙。

陽脈不和,則氣結成癰;陰脈不和,則血留而瘀。甚則陰陽各不相營,即成孤陽獨陰,陽不營於陰,名曰關;陰不營於陽,名曰格。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食不能下。夫人迎之脈,主六腑之陽:寸口之脈,主五臟之陰。故脈論言人迎脈至四盛以上為格,寸口脈至四盛以上為關。

白話文:

陽經氣血運行不正常,就會導致氣血凝聚成膿腫;陰經氣血運行不正常,就會導致血滯留阻塞。嚴重的時候,陽經和陰經互不相通,就會變成只有陽氣沒有陰氣,或者只有陰氣沒有陽氣的狀況。陽氣不同時滋養陰氣,稱為「關格」;陰氣不同時滋養陽氣,也稱為「關格」。「關」則會導致無法排尿,「格」則會導致嘔吐反胃,無法進食。

「人迎脈」主導六腑的陽氣;「寸口脈」主導五臟的陰氣。所以醫書上說,人迎脈的脈象強於四盛,就是「關格」;寸口脈的脈象強於四盛,就是「關格」。

此以陰陽各不相營而成關格,而曰陽太盛、陰太盛,則其人迎、寸口之脈,亦必倍盛,而成孤陽獨陰,故不得盡天年之期而死也。《難經》單以寸口之脈覆溢為關格,名真臟脈,其人不病而死,是陽偏亢脈上溢也,陰偏亢脈下覆也。偏亢則偏絕,是分關與格為兩證,與《內經》以陰陽俱盛,各不相營為關格一證者,義有不同,而實發《內經》未發之理也。由是可知一病而有三證之異也。

白話文:

在這種情況下,陰陽兩者無法相互協調,形成關格。如果說陽氣太盛、陰氣太盛,那麼這個人的迎脈和寸口脈一定會異常旺盛,形成孤陽或獨陰,因此無法活到天年而死亡。《難經》只將寸口脈異常旺盛的情況稱為關格,稱為「真臟脈」,這樣的人會在沒有生病的情況下死亡,這是因為陽氣過於亢奮而上溢,而陰氣過於亢奮則下溢。陽氣或陰氣過於亢奮,就會導致偏絕,因此將關格和格分為兩種證候。這與《內經》中將陰陽兩盛、無法協調的觀點不同,但實際上發揚了《內經》沒有闡發的原理。由此可知,同一個病症可以有不同的三種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