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卷五 (23)
卷五 (23)
1. 虛實病證
是故必審五臟之病形,以知其氣之虛實,謹按理法而調之,以五臟為根本,五臟調和,則一身自無諸病也。
肝病
《素問·臟氣法時論》曰: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虛則目䀮䀮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取其經,厥陰與少陽。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頰腫。
此言五臟虛實之病,與上《本神篇》有不同者,蓋《本神篇》專明本臟之虛實,此篇特明受邪之病形,故直標肝病、心病,而不明言其臟象,止表受邪之證,所謂邪盛為實、精奪為虛也。而其言虛,亦有挾邪之證,故雖同論五臟虛實,而義理迥別,各明其病也。
肝脈起於足,由少腹布脅肋,故肝病則兩脅下痛,引少腹,以其受邪,故有經脈之證,用針以通經脈而治也,邪盛為實,肝實故善怒;其虛者血少,目光本虧,再加受邪,故目䀮䀮無所見,䀮䀮者,昏暗也,肝之表是膽腑,少陽經脈入於耳,既虛而又邪蔽,故耳無所聞,膽怯,故善恐,如人將捕之也。即取肝膽經以治之。
如少陽氣逆,其邪盛,則頭痛、耳聾不聰、頰腫,皆少陽經脈所行之處也。其耳不聰,比之虛者絕無所聞,則又不同矣。
心病
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內痛;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取其經,少陰、太陽;舌下血者,其變病,刺郄中血者。
心病者,《靈樞·邪客篇》言心臟堅固不受邪,受邪則神去而死,凡云心病者,皆心包絡及手少陰經受邪也。故其胸痛、脅支滿而痛,及臂內痛等證,皆包絡與少陰經脈所行之處也。其虛者,至於脅下與腰相引而痛,是連及肝腎也。蓋肝為心母,腎為肝母,由母先虛,而及其子,若過勞心火,必耗肝腎精血也。
且各臟皆有系脈通心,以心為一身主宰,一身氣血皆隨心所使,故心病必關於各臟,而心生血脈,血脈虛不能濡潤,則牽掣各臟,而脅下與腰相引而痛也。是故情欲而傷各臟者,必先自養其心,藥石止能調氣血,不能治心志之病;所以情欲損傷之證,不知此理,終必不起也。刺法經穴,另詳同人圖,下皆同。
脾病
脾病者,身重,善飢,肉痿,足不收,行善瘛,腳下痛;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取其經,太陰、陽明、少陰血者。
此言脾受外邪而化熱病也。脾主肌肉,肌肉受熱,經脈皆弛縱,故身重肉痿,以及善飢,至腳下痛,皆邪熱所傷,為實證也。行善瘛者,瘛音契,以脾之經脈起於足而弛縱,則行步不穩也。其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皆虛寒之邪,經所云臟寒生滿病也。若腹滿、便閉、發熱,又為實矣。治用針法,而用藥亦可類推也。
肺病
肺病者,喘咳,逆氣,肩背痛,汗出,尻陰股膝髀腨胻足皆痛;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乾。取其經,太陰、足太陽之外,厥陰內血者。
白話文:
虛實病證
因此,必須審察五臟的病徵,以了解其氣的虛實,謹慎按照醫理法則調理,以五臟為根本,五臟調和,則全身自然不會有各種疾病。
肝病
《素問·臟氣法時論》說:肝臟有病,兩脅下疼痛,牽扯到小腹部,使人容易發怒;虛弱則眼睛昏花看不清楚,耳朵聽不見聲音,容易恐懼,像被人追捕一樣。治療取其經脈,厥陰與少陽。氣逆,則頭痛、耳聾、面頰腫脹。
這段話所說的五臟虛實之病,與之前的《本神篇》有所不同,因為《本神篇》專門闡述本臟的虛實,而這篇則特別說明受邪氣侵犯後的病徵,所以直接標明肝病、心病,而沒有明說其臟腑的病變情況,只描述受邪氣侵犯後的症狀,所謂邪氣盛為實證、精氣虧損為虛證。而其所說的虛證,也夾雜著邪氣的症狀,所以雖然都論述五臟的虛實,但道理卻大相徑庭,各有其所闡述的疾病。
肝脈從足部開始,經過小腹部布於脅肋,所以肝臟有病則兩脅下疼痛,牽扯到小腹部,因為它受到邪氣侵犯,所以出現經脈的症狀,用針灸來疏通經脈而治療。邪氣盛為實證,肝實則容易發怒;肝虛則血液不足,視力本來就虧損,再加上受到邪氣侵犯,所以眼睛昏花看不清楚,「昏花」是指視力模糊昏暗;肝的外部是膽腑,少陽經脈通入耳朵,既虛弱又受到邪氣阻礙,所以耳朵聽不見聲音,膽怯,所以容易恐懼,像被人追捕一樣。治療就取肝膽經脈來治療。
如果少陽之氣逆亂,邪氣盛,則頭痛、耳聾、面頰腫脹,都是少陽經脈經過的地方。其耳聾,與虛證的完全聽不見相比,又有所不同。
心病
心臟有病,胸部疼痛,脅肋脹滿,脅下疼痛,胸部、背部、肩胛骨之間疼痛,兩臂內側疼痛;虛弱則胸腹部膨脹,脅下與腰部相連而疼痛。治療取其經脈,少陰、太陽;舌下出血,是病情變化,刺郄中穴位放血。
心臟有病,《靈樞·邪客篇》說心臟堅固不易受邪氣侵犯,受邪氣侵犯則神識離去而死亡,凡是說心臟有病,都是心包絡和手少陰經受邪氣侵犯。所以其胸痛、脅肋脹滿疼痛,以及臂內側疼痛等症狀,都是包絡和少陰經脈經過的地方。虛證者,至於脅下與腰部相連而疼痛,這是連帶影響到肝腎。因為肝為心之母,腎為肝之母,由於母先虛弱,而影響到子,如果過度勞累心火過盛,必然耗損肝腎精血。
而且各個臟器都有系脈連通心臟,以心臟為一身的主宰,一身的氣血都隨著心臟的指揮運行,所以心臟有病必然影響到各個臟器,而心臟主生血脈,血脈虛弱不能滋潤,則牽連各個臟器,而脅下與腰部相連而疼痛。所以情慾過度而損傷各個臟器者,必須先滋養心臟,藥物只能調節氣血,不能治療心志的疾病;所以情慾損傷的症狀,不知道這個道理,最終必然不會痊癒。針灸方法及穴位,詳見相關圖譜,以下皆同。
脾病
脾臟有病,身體沉重,容易飢餓,肌肉萎縮,腳趾不能彎曲,行走不穩,腳下疼痛;虛弱則腹部脹滿,腸鳴,食慾不振,消化不良。治療取其經脈,太陰、陽明、少陰放血。
這段話指的是脾臟受外邪侵犯而化熱的疾病。脾臟主肌肉,肌肉受熱,經脈都鬆弛,所以身體沉重肌肉萎縮,以及容易飢餓,到腳下疼痛,都是邪熱所損傷,是實證。行走不穩,因為脾的經脈起於足部而鬆弛,所以行走不穩。其腹部脹滿、腸鳴、食慾不振、消化不良,都是虛寒的邪氣,經書上所說的臟寒生滿病。如果腹部脹滿、便秘、發熱,又是實證了。治療用針灸法,而用藥物也可以類推。
肺病
肺臟有病,喘咳,氣逆,肩背疼痛,汗出,臀部、陰部、股部、膝蓋、大腿內側、小腿外側、足部都疼痛;虛弱則氣短,不能呼吸,耳聾,咽喉乾燥。治療取其經脈,太陰、足太陽之外,厥陰內放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