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卷五 (10)
卷五 (10)
1. 諸病源流
如其傷陰血,則生肝風,而心火亦熾,風火交爍,必傷筋脈。此形氣與內邪外邪之必相應,而有證狀可驗也。
外邪自淺入深
《素問·繆刺論》岐伯曰:夫邪之客於形也,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入舍於孫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絡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經脈,內連五臟,散於腸胃,陰陽俱感,五臟乃傷。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極於五臟之次也。如此,則治其經焉。今邪客於皮毛,入舍於孫絡,留而不去,閉塞不通,不得入於經,流溢於大絡,而生奇病也。
夫邪客大絡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與經相干,而布於四末,其氣無常處,不入於經俞,命曰繆刺。帝曰:願聞繆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與巨刺,何以別之?岐伯曰:邪客於經,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脈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經,非絡脈也。故絡病者,其痛與經脈繆處,故命曰繆刺。
此節當與痹病篇眾痹、周痹各條合觀。蓋凡外邪之由皮毛入者,必自淺而深,從絡入經,則內連五臟,散於腸胃,以陰陽十二經內通臟腑者也。故陰陽俱感,五臟乃傷,然邪雖深入,其未離於經者,必當從經而治,以其由表而入,必使仍從表出,不可輕攻其里,反使外邪內陷,則危矣。
故如仲景之治少陰病發熱者,邪不離經,乃用麻黃、細辛通經,以附子助里達表,此邪之淺深,治法先後,不可不知也。如邪先舍孫絡,留而不去,絡脈閉塞,不與經通,則邪流溢於大絡,而生奇病,謂其病狀奇異也。
因大絡散布周身內外,交互錯綜,與經脈之徑直而有隧道者不同,故邪客大絡,則隨絡氣散漫遊走,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皆與十二經相干涉,而分布於四肢之末,其邪遊走,不入經俞,故為奇病,如俗名流火遊風之類也。治之當用繆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不同治經之法也。
若邪客於經,亦有偏左偏右,互相移易者,必用巨刺以治經,非同刺絡之法。繆刺淺,巨刺深,以絡淺經深也。邪在大絡,其痛遊走無常,與經病之痛有定處者不同。絡病之痛,言與經脈繆處者,與經迴繞而不在經中。蓋十二經交接之處,皆由絡脈通貫,而絡與經之首尾繆處,故命曰繆刺也。
此下皆言絡病,方脈家必須明之。刺法另有專科,而藥治亦同一理也。
邪客手足三陰三陽之絡
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卒心痛,暴脹,胸脅支滿。
邪客於手少陽之絡,令人喉痹舌卷,口乾心煩,臂外廉痛,手不及頭。
邪客於足厥陰之絡,令人卒疝暴病。
邪客於足太陽之絡,令人頭項肩痛。
邪客於手陽明之絡,令人氣滿胸中,喘息支胠,胸中熱。
邪客於臂掌之間,不可得屈。
白話文:
諸病源流
如果傷了陰血,就會產生肝風,同時心火也會旺盛,風火交相灼傷,必然會損傷筋脈。這是形氣與內外邪氣必然互相影響,而產生可以驗證的症狀。
外邪由淺入深
《素問·繆刺論》中岐伯說:邪氣侵犯人體,必定先停留在皮膚毛髮之間,如果停留不去,就會進入孫脈,停留不去,就會進入絡脈,停留不去,就會進入經脈,進而連通五臟,散佈到腸胃,陰陽都受到影響,五臟就會受損。這就是邪氣從皮膚毛髮侵入,逐漸深入五臟的過程。如此,就要治療它的經脈。現在邪氣停留在皮膚毛髮,進入孫脈、絡脈,停留不去,阻塞不通,無法進入經脈,就溢流到更大的絡脈,而產生奇特的疾病。
邪氣侵犯大絡脈,就會從左移到右,從右移到左,上下左右移動,和經脈相干涉,遍佈四肢末端,它的氣機沒有固定的位置,不進入經脈的穴位,稱為繆刺。黃帝問道:我想了解繆刺,用左側治療右側,用右側治療左側的方法,它和巨刺療法有什麼不同?岐伯回答:邪氣侵犯經脈,左側盛則右側生病,右側盛則左側生病,也有互相轉移的現象,左側疼痛還沒停止,右側脈象就先生病,像這樣的狀況,就必須用巨刺療法,必須刺中經脈,而不是絡脈。所以絡脈的病痛,其疼痛位置與經脈交錯的地方,所以稱為繆刺。
這段內容應該與《痹病篇》中各種痹症、周痹等條文一起參考。總之,所有外邪由皮膚毛髮侵入的,都必定是由淺入深,從絡脈進入經脈,然後連通五臟,散佈到腸胃,因為陰陽十二經脈內部都與臟腑相通。所以陰陽都受到影響,五臟就會受損,然而邪氣即使深入,但還沒有離開經脈的,就必須從經脈治療,因為它是由表而入,就必須使其從表排出,不可以輕易攻伐裡部,反而會導致外邪內陷,那就危險了。
所以像張仲景治療少陰病發熱,邪氣沒有離開經脈,就用麻黃、細辛疏通經脈,用附子溫助裡部以達表,這就是邪氣的淺深程度,治療方法的前後順序,不可以不知道。如果邪氣先停留在孫脈、絡脈,停留不去,絡脈阻塞,不與經脈相通,那麼邪氣就會溢流到大的絡脈,而產生奇特的疾病,所謂奇特的疾病是指其症狀奇異。
因為大絡脈分佈在周身內外,相互交錯綜橫,與經脈的徑直有隧道狀不同,所以邪氣侵犯大絡脈,就會隨著絡脈的氣機散漫遊走,從左移到右,從右移到左,上下左右,都與十二經脈相干涉,而分佈於四肢末端,邪氣遊走,不進入經脈的穴位,所以造成奇特的疾病,像是俗稱的流火、遊風之類。治療應該使用繆刺,用左側治療右側,用右側治療左側,這與治療經脈的方法不同。
如果邪氣侵犯經脈,也有偏左偏右,互相轉移的現象,就必須用巨刺來治療經脈,這與刺絡的方法不同。繆刺較淺,巨刺較深,因為絡脈淺,經脈深。邪氣在大絡脈,其疼痛遊走不定,與經脈病痛有固定位置的不同。絡脈病痛,是指與經脈交錯的地方,與經脈迴繞而不在經脈之中。因為十二經脈交接的地方,都是由絡脈貫通,而絡脈與經脈的首尾交錯的地方,所以稱為繆刺。
以下都講述絡脈疾病,針灸醫生必須明白這些。刺法另有專科,而藥物治療也同樣如此。
邪氣侵犯手足三陰三陽的絡脈
邪氣侵犯足少陰絡脈,會使人突然心痛,劇烈脹滿,胸脅部滿悶。
邪氣侵犯手少陽絡脈,會使人喉嚨阻塞,舌頭捲曲,口乾心煩,手臂外側疼痛,手麻到頭。
邪氣侵犯足厥陰絡脈,會使人突然疝氣發作。
邪氣侵犯足太陽絡脈,會使人頭項肩部疼痛。
邪氣侵犯手陽明絡脈,會使人胸中氣滿,呼吸困難,胸部脹痛,胸中發熱。
邪氣侵犯手臂掌心之間,不能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