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卷五 (4)
卷五 (4)
1. 諸病源流
人生本於天地氣化
《素問·生氣通天論》帝曰: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其生五,其氣三,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此壽命之本也。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勿能害也,此因時之序。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
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
此總標外感、內傷所由起也。人與天地同根,故形氣之在天地間、六合內者,有九州;在人身者,有九竅,有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者也。所稟以生者,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氣;所賴以養者,有三陰三陽之生化萬物也。其陰陽五行,氣化流行,必有衰旺偏駁,偏駁者為邪氣。
若不善調理,數犯其邪氣,則傷人。故天地之氣化,為人生壽命之本也。若人身之氣,能如蒼天之氣之清淨,則心神和而志意治,其身中陽氣固密,雖有賊邪,勿能為害,此為順天時氣化之序。故聖人傳教,以養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也。如失之而受邪,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而元氣削也。
推原其要,在清淨而治意志,為卻病養生之道也。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因於寒,體若燔炭,汗出而散;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
此承上文,言人身陽氣當如蒼天之清淨,與日之光明,則心神和而志意治,如失其所,則折壽,而神明不彰矣。故天之健運而不息者,以天體清淨,而日光明照也,人能心淨氣清,則神光自然彰明矣。良以人身陽氣根於陰,自下而上升,外行以為衛也。升必有降,內外周流,欲如機樞之運轉,而循環不息者,起居如有驚擾,則神勞氣動,而陽不固密,外邪因而傷之。
若因傷於暑者,暑當與汗俱出勿止,蓋暑由火濕合化,汗出而濕去,火亦得泄也,若火盛上炎,則心煩而肺氣喘喝,或氣平靜而心火不寧,則必多言;若因傷於寒邪,表陽被遏、則身熱如燔炭,仲景所云脈緊身熱無汗為傷寒,用麻黃湯發汗,汗出則解散矣,此言陽經傷寒者,若寒傷陰經,則無身熱頭痛,非可發汗也;若因傷於濕者,地之濕氣,下先受之,霧露濕邪,上先受之,濕邪矇蔽清陽,則頭目昏重,如被包裹之狀,濕侵筋脈,陽郁化熱,而不急為攘除,則筋傷而大筋軟短,小筋弛長,乃成拘攣痿躄之病矣;因於氣為腫者,其濕不傷筋而傷陽氣也,蓋脾為太陰濕土,而主肌肉,濕邪傷陽而脾困,則肌肉腫矣,脾土旺於辰戌丑未四季,為一歲之綱維者,脾傷身腫,而遇四維土旺之時不愈,至旺氣過而時令相代,則陽氣竭而死,故曰:四維相代,陽氣乃竭也。
白話文:
人生的根本來自天地間氣的變化
人體的根本來自於陰陽,天地之間的氣息貫通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經脈,都與天上的氣息相通。構成人體的物質有五種,而維持生命運作的氣則有三種。如果經常違背這些自然規律,就會受到邪氣的侵害,損傷壽命。如果人的心境像天空一樣清淨,則意志堅定,順應自然,陽氣就會充足,即使有邪氣入侵,也不會造成傷害。所以聖人修煉精神,順應天時,才能通達神明。
如果違背了這些規律,就會導致九竅閉塞,肌肉腫脹,衛氣消散,這就是自傷,元氣也會衰竭。
總而言之,外感和內傷都是由此引起的。人與天地同根,所以天地間的氣息在人體內也有體現,如同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經脈,都與天上的氣息相通。人體的生成依靠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氣息,而維持生命則依靠三陰三陽的生化作用。陰陽五行氣息的運行,必然會有盛衰和偏頗,偏頗的氣息就是邪氣。
如果不能很好地調理,經常受到邪氣侵害,就會損傷身體。所以,天地間氣的變化,是人體壽命之本。如果人體的氣息能夠像天空一樣清淨,則心神平和,意志堅定,體內的陽氣充足,即使有邪氣入侵,也不會造成傷害,這就是順應天時氣化的規律。所以聖人傳授養生之道,以修煉精神,順應天時,才能通達神明。如果違背了這些規律而受到邪氣侵害,就會導致九竅閉塞,肌肉腫脹,衛氣消散,這就是自傷,元氣也會衰竭。
歸根結底,保持清淨的心境和堅定的意志,才是預防疾病、養生的根本之道。
陽氣就像天上的太陽,如果失去了它應有的位置和作用,就會減壽,神采不揚。所以,天的運行應該像太陽一樣光明。因此,陽氣向上運行,保護肌體。如果起居失常,就會導致神疲氣虛。如果中暑,出汗不止,煩躁氣喘;如果受寒,則身體發熱,出汗後症狀消退;如果受潮濕侵害,則頭昏沉重,肌肉萎縮;如果受到氣的侵害,則會腫脹,如果在四季交替時節,陽氣耗盡而死亡。
這段文字承接上文,說明人體的陽氣應該像天空一樣清淨,像太陽一樣光明,這樣才能心神平和,意志堅定。如果失去了陽氣,就會減壽,神明不彰。天的運行之所以生生不息,是因為天體清淨,太陽光明普照。人如果能夠保持心境清淨,則神采自然煥發。因為人體的陽氣根源於陰,由下向上升,外行以保護身體。上升必然有下降,內外循環,就像機器的運轉一樣,生生不息。如果起居失常,就會導致神勞氣動,陽氣不固,外邪就會趁虛而入。
如果因中暑而致病,暑邪應隨汗排出;如果受寒,則身體發熱,像燒炭一樣,需要發汗;如果受潮濕侵害,則頭昏沉重,肌肉萎縮;如果受到氣的侵害,則會腫脹,如果在四季交替時節,陽氣耗盡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