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卷四下 (22)
卷四下 (22)
1. 辨婦人懷妊崩產脈病
《素問·平人氣象論》曰: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
手少陰,心脈也。心主血,腎藏精,精血盛而凝結成孕。月事不下,心火上炎,而脈動甚,故亦有煩渴欲嘔等證,因火炎,濁氣不得下通故也。然其脈象和滑而非病,其腎脈亦必流利而充實,即知其有妊也。若心脈虛動,腎脈不滑而澀,其月事不來,此乃血瘀,心火虛動而非孕,久必成病也。
此云妊子者,兼男女而言,若欲辨別,其脈左旺寸旺,為陽為男,右旺尺旺,為陰為女。又本經《腹中論》曰:何以知懷子之且生也?岐伯曰:身有病而無邪脈也。無邪脈者,謂無澀滯不和,而脈流利柔滑也;有病者,謂月事不通,及煩渴思食酸物欲嘔等,將生則腹痛也。
《素問·陰陽別論》曰:陰搏陽別,謂之有子。陰陽虛,腸澼,死。陽加於陰,謂之汗;陰虛陽搏,謂之崩。三陰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陰俱搏,十三日夕時死;一陰俱搏,十日死;三陽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陰三陽俱搏,心腹滿發盡,不得隱曲,五日死;二陽俱搏,其病溫,死不治,不過十日死。
此論脈象,必以和緩胃氣為本,若搏擊而不柔緩,皆為病脈,獨婦人懷孕不同,故首標明。陰搏陽別者,如尺部,如沉候,皆為陰,而搏擊有力,與陽部浮候之脈別異,此精血充盛,必搏擊流利,而不澀滯,乃為有子之象也。如澀滯,即為血瘀,若瘀結久,必有腹痛脹滿等病也。
若脈陰陽俱虛,而又腸澼,下泄不止,此無論男女,皆本元虛脫不能收攝,故死也。陽加於陰者,陽邪乘陰,津液發泄而為汗,如惡風者,當用仲景桂枝湯;如不惡風而寐即出者,名盜汗,審無外邪,當滋陰為主也。陰脈虛,陽脈搏,是陽亢不能統血歸經,遂致暴崩,此專指婦人也。
若三陰俱搏,是無胃氣之真臟脈,延二十日,交過一氣,又加一候,至夜半陰極而陽氣不生,則死矣。二陰搏、一陰搏,皆大同小異也。三陽俱搏且鼓,三陰三陽俱搏,皆真臟脈,又兼心腹滿,正敗而邪盛,言發盡者,脹滿極也,不得隱曲者,二便不通也,此即關格證,故皆死也。二陽俱搏,其病溫者,孤陽無陰,不過二候而死。
《素問·通評虛實論》帝曰:乳子而病熱,脈懸小者何如?岐伯曰:手足溫則生,寒則死。帝曰: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者,脈何如?岐伯曰:喘鳴肩息者,脈實大也,緩則生,急則死。
乳子者,新產乳哺其子之婦人也。新產脫血,而患溫熱病,其脈小者,正虛邪盛也,若手足溫,其脾胃陽和之氣尚能周布而生;手足寒,則陽氣厥逆而死也。若中風熱陽邪,而受於上部陽分,心肺氣逆,故喘鳴肩息,乃喘息有聲而抬肩也,邪壅於上,故脈必實大,若和緩有胃氣者,但瀉其邪熱,可生;若實大急強,是氣脫之真臟脈,則死矣。
白話文:
《素問·平人氣象論》說:婦女手少陰脈(心脈)跳動特別強勁,就是懷孕了。
手少陰脈是心脈,心臟主導血液,腎臟儲藏精氣,精血旺盛就會凝聚形成胎兒。月經不來,心火上炎,導致脈搏跳動強勁,所以也會有煩躁口渴、想吐等症狀,這是因為火氣上炎,濁氣無法向下通暢。但是這種脈象是平和滑利的,並不是生病,而且腎脈也必然流暢充實,這樣就能判斷是懷孕了。如果心脈跳動虛弱,腎脈不滑反而澀滯,月經不來,這是血瘀,是心火虛動而不是懷孕,時間久了就會生病。
這裡說的懷孕,包含男女胎兒。如果要區分男女,脈搏左邊(寸脈)跳動強勁,是陽,為男孩;右邊(尺脈)跳動強勁,是陰,為女孩。本經《腹中論》說:如何知道懷孕快要生產了呢?岐伯回答說:身體有不舒服但脈象沒有邪氣的表現。沒有邪脈,是指脈象沒有澀滯不和,而是流暢柔滑。有不舒服,是指月經不通,以及煩躁口渴、想吃酸味食物、想吐等症狀,快要生產時會腹痛。
《素問·陰陽別論》說:陰脈搏動有力,陽脈正常,稱為懷孕。如果陰陽都虛弱,而且有痢疾,就會死亡。陽氣加在陰氣之上,稱為汗出;陰氣虛弱,陽氣搏動,稱為崩漏。三陰脈搏動有力,二十天半夜會死亡;兩陰脈搏動有力,十三天傍晚會死亡;一陰脈搏動有力,十天會死亡;三陽脈搏動有力且鼓動,三天會死亡;三陰三陽脈都搏動有力,心腹脹滿到極點,大小便不通暢,五天會死亡;兩陽脈搏動有力,病情發熱,無法醫治,活不過十天。
這裡討論脈象,必須以平和和緩的胃氣為根本,如果脈搏跳動強勁而不柔和,都是病脈,唯獨婦女懷孕不同,所以首先要說明。陰脈搏動有力,陽脈正常,比如尺脈,或者沉取時的脈,都屬於陰,如果搏動有力,與陽脈浮取時的脈不同,這是精血充盛的表現,脈搏必然跳動流暢而不澀滯,這才是懷孕的表現。如果脈象澀滯,就是血瘀,如果瘀血結聚時間久了,必然會有腹痛脹滿等病症。
如果脈象陰陽都虛弱,又有痢疾,腹瀉不止,無論男女,都是本元虛脫,不能收攝,所以會死亡。陽氣加在陰氣之上,是陽邪侵犯陰氣,津液外泄而形成汗,比如怕風的,應該用仲景的桂枝湯;如果不是怕風,而是睡著就出汗,稱為盜汗,如果沒有外邪,應該以滋陰為主。陰脈虛弱,陽脈搏動,是陽氣亢盛,不能統攝血液回歸經脈,導致突然崩漏,這專指婦女。
如果三陰脈都搏動有力,是沒有胃氣的真臟脈象,會延續二十天,超過一個節氣,又多一個節候,到半夜陰氣極盛,陽氣無法產生時就會死亡。兩陰脈搏動、一陰脈搏動,都是大同小異的情況。三陽脈搏動有力且鼓動,三陰三陽脈都搏動有力,都是真臟脈象,又加上心腹脹滿,是正氣敗壞而邪氣旺盛,說的“發盡”是指脹滿到了極點,說的“不得隱曲”是指大小便不通,這就是關格證,所以都會死亡。兩陽脈搏動有力,病情發熱,是孤陽無陰,活不過兩個節候就會死亡。
《素問·通評虛實論》皇帝問:哺乳的婦女發熱,脈象懸小,情況如何?岐伯回答說:如果手腳溫熱,就能活;如果手腳冰冷,就會死。皇帝問:哺乳的婦女得了風熱病,喘鳴肩息,脈象如何?岐伯回答說:喘鳴肩息的,脈象一定洪大,如果脈象和緩,就能活;如果脈象急促,就會死。
哺乳的婦女,是指剛生產完正在哺乳的婦女。剛生產完失血,又患上溫熱病,脈象細小,是正氣虛弱而邪氣旺盛,如果手腳溫熱,說明脾胃陽氣還能正常運轉,就能活;如果手腳冰冷,說明陽氣虛脫而死。如果得了風熱陽邪,侵犯上部陽分,導致心肺氣機逆亂,所以喘鳴肩息,喘息時發出聲音並且抬肩,邪氣壅塞在上,所以脈象一定洪大,如果脈象和緩有胃氣,只要清除邪熱,就能活;如果脈象洪大急促強硬,是氣脫的真臟脈象,就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