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卷四下 (20)
卷四下 (20)
1. 辨脈病生死
脈至浮合者,如浮萍之浮於水面而合,其下全空,如數,一息十至以上,是脫脈,立死,焉能延至九十日?其中必有錯訛。或謂微現浮合下空之脈,是經氣不足,九十日當死,如數,一息十至以上,則即死不能計日,此倒裝文法也。
脈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奪也,草乾而死;脈至如散葉,是肝氣予虛也,木葉落而死,脈至如省客,省客者,脈塞而鼓,是腎氣予不足也,懸去棗花而死;脈至如丸泥,是胃精予不足也,榆莢落而死;脈至如橫格,是膽氣予不足也,禾熟而死;脈至如弦縷,是包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脈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傍至也,微見,三十日死。
脈至如火薪然者,騰沸動搖,心精奪而心火散,草乾冬深時,水旺火絕而死也;脈至如散葉者,輕虛浮泛無根也,肝之氣血皆枯,木葉落,金氣旺,則肝木絕而死也;脈至如省客者,欲出不出,故曰塞、曰鼓者,有出而無入,是腎氣奪而精血枯,故脈形如是,懸去棗花,夏令土旺,則水絕而死也;脈至如丸泥者,應指圓旋,而無出入來去,鬆軟如泥,此胃中精氣不足,榆莢落,春深木旺時,則土氣絕而死也;脈至如橫格者,其氣橫逆相格,失少陽柔和調達之象,是膽氣不足,膽為甲木,禾熟,秋深金旺,則木氣絕而死也;脈至如弦縷者,細長急強也,包精不足,包為心包絡,代心用事,精不足,則心火動散,言者心聲,故善言,即多言也,下霜冬令,寒水旺,則火絕而死,如不言,心火尚靜,大補心血,可治也;脈至如交漆,左右傍至者,營氣不循經脈,陰陽散亂,微現此象,至三十日陰陽會合之時,不能相生,則氣絕而死也。
脈至如湧泉,浮鼓肌中,太陽氣予不足也,少氣,味韭英而死。
太陽與少陰,為表裡者,脈至如湧泉,騰沸而浮鼓肌中,其沉部空矣。浮為陽,沉為陰,陽根於陰者也,沉部空,則根敗而生氣少,至韭英得味,春陽上升時,其根脫絕而死也。此下各條皆死脈。
脈至如頹土之狀,按之不得,是肌氣予不足,五色先見黑,白壘發而死。
脈至如頹土者,應指全無鼓動之力,故按之不得,而無根底,是肌氣不足也。五色先見黑者,腎水涸,所謂面如漆柴者。蘽有五種,白者發於春。土既先敗,腎水涸而無春生之氣,焉得不死?
脈至如懸雍,懸雍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予不足也,水凝而死。
喉間下垂之帝中,根於腎臟,傷損即死,又名懸雍,脈形似之,而浮揣切之益大者,表氣有餘,內臟不固,為十二俞之不足者,其陽氣發泄日甚,故至冬寒水凝時,則陽竭而死。俞皆在背,是十二經脈臟腑之氣穴也。
脈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堅大急,五臟菀熱,寒熱獨並於腎也,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
白話文:
辨脈病生死
脈搏浮而合,像浮萍漂浮水面般,下方空虛,脈搏頻率每分鐘十次以上,這是脫脈,馬上就會死,怎麼可能活到九十天?其中必定有錯誤。有人說微弱出現浮而合、下方空虛的脈象,是經氣不足,九十天內會死,脈搏頻率每分鐘十次以上,則立刻就會死,無法計算日子,這是倒裝句法。
脈搏像燃燒的柴火,這是心臟精氣被奪取,如同草木乾枯而死;脈搏像飄落的樹葉,這是肝氣虛弱,如同樹葉凋零而死;脈搏像塞住的瓶頸(省客),脈象阻塞卻鼓脹,這是腎氣不足,如同懸掛的棗花凋謝而死;脈搏像泥丸,這是胃精不足,如同榆莢掉落而死;脈搏像橫截的線條,這是膽氣不足,如同禾穀成熟後枯萎而死;脈搏像弦線,這是包絡精氣不足,病人常常說話,如同霜降後枯萎而死,如果不說話,則可以治療;脈搏像交錯的漆線,左右兩側脈象微弱出現,三十天內會死。
脈搏像燃燒的柴火,騰沸震動,心精被奪,心火散失,如同草木在冬天乾枯而死;脈搏像飄落的樹葉,輕浮虛弱沒有根基,肝的氣血都枯竭,如同樹葉凋落,金氣旺盛,則肝木枯竭而死;脈搏像塞住的瓶頸,欲出不出,所以說阻塞、鼓脹,有出而無入,這是腎氣被奪,精血枯竭,所以脈象如此,如同懸掛的棗花凋謝,夏天土氣旺盛,則水氣枯竭而死;脈搏像泥丸,指腹觸摸圓滑旋轉,而無出入,鬆軟如泥,這是胃中精氣不足,如同榆莢掉落,春天木氣旺盛,則土氣枯竭而死;脈搏像橫截的線條,氣機逆亂相阻,失去少陽柔和調達的景象,這是膽氣不足,膽屬木,如同禾穀成熟,秋天金氣旺盛,則木氣枯竭而死;脈搏像弦線,細長而急促有力,包絡精氣不足,包絡代心臟運作,精氣不足,則心火動而散失,說話是心聲,所以善言,就是多說話,如同霜降冬天,寒水旺盛,則火氣枯竭而死,如果不說話,心火尚且平靜,大補心血,可以治療;脈搏像交錯的漆線,左右兩側脈象,營氣不循經脈,陰陽散亂,微弱出現這種景象,三十天陰陽會合之時,不能相互滋生,則氣息枯竭而死。
脈搏像湧泉,浮鼓於肌肉之中,太陽之氣不足,氣息微弱,如同韭菜開花時枯萎而死。
太陽與少陰是表裡關係,脈搏像湧泉,騰沸而浮鼓於肌肉之中,其深部空虛。浮為陽,沉為陰,陽氣根於陰氣,深部空虛,則根基敗壞,生機衰少,到韭菜開花之時,其根基脫落而死。以下各條都是死脈。
脈搏像鬆散的泥土,按之無力,這是肌膚之氣不足,五種顏色首先出現黑色,白色頭髮脫落而死。
脈搏像鬆散的泥土,指腹觸摸完全沒有鼓動的力量,所以按之無力,沒有根基,這是肌膚之氣不足。五種顏色首先出現黑色,腎水枯竭,所謂面色像枯柴。蘽有五種顏色,白色在春天出現。土氣先敗壞,腎水枯竭,沒有春生之氣,怎麼能不死?
脈搏像懸雍垂,懸雍垂,浮按切之更加腫大,這是十二經脈俞穴之氣不足,水氣凝結而死。
喉嚨間下垂的懸雍垂,根於腎臟,損傷則立刻死亡,又名懸雍,脈象類似,而浮按切之更加腫大,表氣有餘,內臟不固,是十二經脈俞穴不足,其陽氣發泄越來越嚴重,所以到冬天寒水凝結時,則陽氣枯竭而死。俞穴都在背部,是十二經脈臟腑之氣穴。
脈搏像偃月刀,浮按輕微急促,按之堅實而急促,五臟鬱熱,寒熱獨並於腎,像這樣的人不能坐,立春時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