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靈素節注類編》~ 卷四下 (19)

回本書目錄

卷四下 (19)

1. 辨脈病生死

《素問·大奇論》曰:脾脈外鼓沉,為腸澼,久自已;肝脈小緩,為腸澼,易治;腎脈小搏沉,為腸澼下血,血溫身熱者,死;心肝澼,亦下血,二臟同病者,可治,其脈小沉澀,為腸澼,其身熱者死,熱現七日死。

脾脈外鼓沉者,鼓動於本部之外,其形扁闊也,所以沉者,脾濕下注大腸,為腸澼,大便無關閉,常流糞水,然脈形闊,脾氣不虧,久則濕去自愈也;肝脈小緩,為腸澼,木弱土強,故亦易治;如腎脈小搏沉,腸澼兼下血者,濕熱流於下焦,且傷陰血,故腎脈小搏不和,沉而不鼓,血溫身熱者,邪熱深真陰涸也,故死;若由心肝風火動,而腸澼下血者,其非脾傷,故可治,若其兩手脈小且沉澀,而腸澼者,氣血兩傷,身不當熱,而反熱者,虛陽外露,七日陽復之期,陽竭不復則死矣。

蓋陽生於子,陰生於午,自子到午為七,自午到子為七,若陰陽之氣相生,其病以七日可愈,不相生而絕,故其死亦以七日也。

胃脈沉鼓澀,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皆膈偏枯。男子發左,女子發右,不喑舌轉,可治,三十日起;其從者,喑,三歲起,年不滿二十者,三歲死。

胃脈沉鼓澀,而又鼓大於脈路之外,此痰涎阻滯甚矣,心脈應浮洪而軟,乃反小且堅急,其營血大傷也。營起於中焦,並胃口,故二者之脈皆為膈病,中宮阻格,其陰陽氣血不得流通經脈,遂成偏枯。

男子陽氣由左轉,故發左為逆,女子由右轉,故發右為逆,如不喑,舌能轉,其臟未傷,但傷經脈,故可治,三十日日月合壁,人身之氣,亦三十日陰陽會於本元,故偏枯可愈;其從者,言男子發右,女子發左也,脾腎經脈絡舌根,連舌本,喑者,脾腎之氣不能上達於舌本,其外證雖從,而內臟傷,如未全脫,調補三歲可愈,若年不滿二十,正在長旺之時而得此病,其本弱質而虛損,雖調補不過苟延三歲而死。

脈至而搏,血衄身熱者,死。脈來懸鉤浮,為常脈。

此條以下,皆言兩手脈象,不分部位也。衄者,熱傷氣血,從陽道上溢也,脈搏,無柔和之象,而又身熱,則是孤陽發越之真臟脈也,故死。脈來懸鉤浮者,心臟本脈之象,而加虛軟,此為衄病之常脈,可治而愈。因衄熱在清道陽分,故脈浮而虛軟,若吐血由濁道陰分而來,脈應沉弱,如脈浮即為凶矣。此又不可不知也。

脈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與人言。脈至如數,使人暴驚,三四日自已。

如喘者,脈勢激湍,其氣暴逆而厥,不省人事,如氣順厥回可蘇,厥不回即死矣。脈至如數者,似數非數而虛軟,此心肝血虛氣動,使人暴驚者,如欲寐忽驚惕而醒,所謂魂夢不安也,但靜養可已。

脈至浮合,浮合如數,一息十至以上,是經氣予不足也,微見,九十日死。

白話文:

辨脈病生死

脾脈外鼓而沉,是腸澼,時間久了會自己好;肝脈微弱緩慢,也是腸澼,容易治療;腎脈微弱搏動而沉,是腸澼並伴有下血,如果伴隨身體發熱,則會死亡;心肝都患有腸澼,也伴隨下血,兩個臟腑同時生病,是可以治療的,如果脈象微弱沉澀,也是腸澼,如果身體發熱則會死亡,發熱七天就會死亡。

脾脈外鼓而沉,指的是脈搏鼓動在脈搏部位之外,形狀扁平寬大,之所以沉,是因為脾濕下注大腸,導致腸澼,大便不正常,經常排出糞水,但因為脈形寬大,脾氣並不虧虛,時間久了,濕氣去除就會自愈;肝脈微弱緩慢,也是腸澼,木氣弱土氣強,所以也容易治療;如果腎脈微弱搏動而沉,腸澼並伴有下血,則濕熱流注下焦,損傷陰血,所以腎脈微弱搏動而不調和,沉而不鼓,如果血溫身體發熱,則是邪熱深入,真陰枯竭,所以會死亡;如果是因為心肝風火動,而導致腸澼下血,則並非脾臟受損,所以是可以治療的;如果兩手脈象都微弱而沉澀,並且有腸澼,則是氣血都受損傷,身體不應該發熱,卻反倒發熱,這是虛陽外露,七天是陽氣恢復的期限,陽氣耗竭不能恢復就會死亡。

總之,陽氣生於子時,陰氣生於午時,從子時到午時是七個時辰,從午時到子時也是七個時辰,如果陰陽之氣相互滋生,疾病在七天內可以痊癒;如果陰陽之氣不相生而絕,則死亡也在七天之內。

胃脈沉而搏動澀滯,胃脈外鼓而大,心脈微弱堅急,都是膈肌偏枯。男子發病在左側,女子發病在右側,如果不會說話但舌頭能轉動,是可以治療的,三十天可以痊癒;如果伴隨著不會說話,則需要三年才能痊癒,年齡不到二十歲的,則會在三年內死亡。

胃脈沉而搏動澀滯,並且鼓動超出脈絡之外,這是痰涎阻塞很嚴重,心脈應該浮大而柔軟,卻反而微弱而堅急,這是營血受損嚴重。營氣起於中焦,並連胃口,所以這兩種脈象都是膈病,中焦阻塞,陰陽氣血不能暢通經脈,所以形成偏枯。

男子陽氣從左轉動,所以發病在左側是逆向的;女子陽氣從右轉動,所以發病在右側是逆向的。如果不會說話,但舌頭能轉動,則臟腑沒有受損,只是經脈受損,所以可以治療,三十天是日月合壁之期,人體之氣,也是三十天陰陽會合於本元,所以偏枯可以痊癒;如果伴隨著的症狀是男子發病在右側,女子發病在左側,則是脾腎經脈絡於舌根,連接舌本,不會說話,是脾腎之氣不能上達舌本,雖然外在症狀是伴隨的,但內臟受損,如果沒有完全脫離危險,調養三年可以痊癒,如果年齡不到二十歲,正是生長旺盛的時候得了這種病,其本身體質虛弱,即使調養,也最多只能苟延殘喘三年而死亡。

脈搏有力而搏動,並且鼻出血身體發熱,則會死亡;脈來懸鉤而浮,是正常的脈象。

以下都是講述兩手脈象,不分部位。鼻出血,是熱傷氣血,從陽道上溢出來;脈搏沒有柔和的樣子,又伴隨身體發熱,這是孤陽發越的真臟脈象,所以會死亡;脈來懸鉤而浮,是心臟本來的脈象,但是虛軟,這是鼻出血的正常脈象,可以治療痊癒。因為鼻出血的熱在清道陽分,所以脈浮而虛軟;如果吐血是從濁道陰分而來,脈應沉弱,如果脈浮,則是很凶險的,這也是不可不知的。

脈至像喘息一樣,叫做暴厥,暴厥的人,不知道與人說話。脈至像數數一樣,使人暴驚,三四天會自己好。

像喘息一樣,脈象急促,氣息暴逆而厥,不省人事,如果氣息順利厥氣回歸可以蘇醒,厥氣不回歸則會死亡;脈至像數數一樣,似數非數而虛弱,這是心肝血虛氣動,使人暴驚,例如想睡覺卻突然驚醒,所謂魂夢不安,只要靜養就可以好。

脈至浮而合,浮合像數數一樣,一息十次以上,這是經氣不足,如果症狀輕微,九十天會死亡。